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我与太傅三观不合 > 第23章 出宫

我与太傅三观不合 第23章 出宫

作者:逐光设梦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1-02-28 19:13:55 来源:文学城

玉禾殿中一片寂静。

娘娘让御医退下时,御医瑟瑟跪下,沉默地发着抖。她躺在榻上看着御医,眉目很温和。

刚被施了针,娘娘也没什么力气,轻声说道:“你回去吧,我不怪罪你,陛下……也不会怪罪你的。”话到最后,有些失语。

御医还是为难,娘娘便转看了一眼翠枳,眸中点了些微光,翠枳与娘娘相视一眼,瞬间就松了态度,她客客气气请御医出去。

御医看见翠枳揽下责任,也不推辞,当下跟着走了。

我拉着程晏,娘娘让我把程晏到她跟前来。

小太子已经八岁了,瘦了许多,但模样还同幼时。

这两年张子安布置的课业很多,程晏也不光顾着玩了,他逐渐领悟到书中奇妙之处,所以很是刻苦。娘娘见他精于课业,自然也欢喜,平常便不怎么召见他了,也让他开始在他自己房中用膳。

虽然娘娘和程晏见得少了,但是我看得出来,娘娘还是喜欢这个小孩子。

程晏上前,他看到娘娘这样也很难过,被娘娘摸了摸头后,眼眶就红了。

我看到娘娘眨了眨眼,取笑他:“阿晏已经八岁了,还哭鼻子呀?”

程晏没有说话,他才不和娘娘一样故作轻松呢!他现在只是很伤心。

娘娘看了他一会儿,轻轻叹了口气。她说:“阿晏刚到我这儿的时候,还只是个一岁的小孩子呢,白白净净的,我和书书总是担心照顾不好你……”

娘娘提到我,笑看了我一眼,我也回以她一笑。

等到娘娘又转眸看向程晏时,我的笑容便挂不住,嘴角瞬间便垂落下来,酸意也飞速泛上胸腔。

“如今这么大啦!”娘娘像是感慨,想了想才说,“你要好好读书,听父皇的话,好不好?”

我看着娘娘,心中有些荒凉。

娘娘方才停顿想说的,应该是让程晏以后多多关照沈家的那些远房叔叔们。但是话到了嘴边,又放弃了,最后她只是让程晏好好读书,乖乖听话。

娘娘曾经为程晏做过多少呢?养育他、为他巩固太子之位……其实做了好多,可是最终她才明白,这些做法都在陛下的筹谋之中,她本不愿为棋,但是却步步深陷不自知。

所以娘娘没有办法对程晏说:我为你做了这么多事,看在这上面,你要护着沈家。

多此一举。这是她对做过的事的认知。

所以她也认为没有说的资格。

娘娘起初是为了沈家,即便后来真心对程晏,可陛下不知道。

我有时在想:若是娘娘当初没有收养程晏,后来的这些事情,是不是就不会发生?

我想娘娘也这样想过。但是在当时,谁能想到那么远呢?我们又不是上苍,能睁着一双清冷淡漠的眸子看破红尘。

所以——其实这些假设很没有意思。

娘娘同程晏说完了话,让我带他去听学。小太子不愿意走,但是他也知道娘娘太累了,最终还是去了尚墨轩。

我出门的时候,见到翠枳送完了御医,正在往这边走。

我们两个遥遥地点了一下头。

.

在后宫人心惶惶,动辄变动时,尚墨轩仿若是个暂且喘息的地方。

尽管程晏很伤心,但他太傅在面前,小孩子到底规矩,捧着书断断续续读着,太傅便在案前端坐,间或提醒他哪里读错。

我对张子安说娘娘快不行的时候,他正在写文章。

太傅的笔顿了一下,索性也不写了,抬起头看我,他说皇后娘娘是一位好国母。

张子安能这样认可娘娘,我感到高兴,问道:“太傅,若……沈家以后还会安然无恙吗?”有些话我没说,但我想太傅聪慧,应当明白。

小君子蹙着眉看着我,像是防备什么,大概是怕我落井下石,毕竟我与沈家也算是血海深仇。

他对于朝政之事总是敏感,可我没有于冉那般能耐,于是张子安最后笑了下,缓声回答了:“在朝为官的沈家后人,自老将军去后,慢慢便被陛下调到了闲职上。只要他们安分,陛下也不会动他们。”

我默然一应,张子安看了我片刻,对我说:“书书,你今年二十二了,宫女二十五出宫,该想想以后的路了。”

这有什么好想?我很奇怪。

“接下三年,我仍然照顾太子啊,”我觉得张子安没必要未雨绸缪到我身上,“至于出宫之后,等到那时再想嘛。”

大概是我这插科打诨的模样让张子安瞧着生气,他脸色显然严肃,对我说:“你曾说过日后投奔我……”

我神情一禀,心想不容易啊张子安,过了这么久终于把这事又摊到明面上说了!正待细听他有何高论,忽然听到原处钟声长鸣——

那钟声古朴绵长,声声不息,听在耳里,撞的我胸口发疼。我的后背也传来丝丝凉意,迅速蔓延到我的脑袋。

娘娘去了。

那不是寻常的钟声,那是祭钟,在宫中西处阁楼——太后走的时候,我也听到过这样的钟声。

我和张子安跪下,程晏也跑过来,小太子泪汪汪的,撇着嘴眼眶通红,但知道礼节,他也跟着跪下,我们一起在钟声中磕头。

起身时,我抹了一把脸,对张子安说我回去了,程晏烦请你照顾一下,娘娘和他告过别了,小孩子太小,后面的事情别让他看见。

张子安看着我,眸光寂然,说了声“好”。

我回玉禾殿的时候,翠枳眼睛很红,她紧紧握着娘娘的手,喘着粗气,长长、长长地叹息,间或呜咽一声。我听着她似悲似叹的呜咽,仿佛有一只手在我心中研磨辗转,沉痛又悲伤。

我走过去搂了搂翠枳,翠枳与我对视一眼,平静下来——还有好多事要做。

小宫女已经去请陛下,我吩咐人准备好温水,为娘娘轻轻擦拭。

翠枳去准备娘娘平日里喜欢的衣裳——她了解娘娘的爱好,我这么多年,也懂得不仔细。

我看着娘娘,平日里她柔和的眸子现下闭上,也没有笑,我忽然觉得她像一个落寞孤独的小孩子,等着人去哄一哄。

这想法一出来,我的视线便模糊了。

我想这孤寂的深宫里,她没有谁可以去依靠,翠枳和我只是小宫女,我们有什么权利?

我们尚且倚仗她……她能怎么办呢?有的时候,我和程晏还会犯错,但是她从来没有责怪过。

“这么多年,承蒙娘娘关照了……”我轻轻说了一句,但是娘娘不会听到了。

等我为娘娘擦拭完,翠枳将娘娘的衣裳首饰都拿来了,她细致极了,连娘娘最爱但是不常带的一只小簪子都找到了。

我和翠枳小心翼翼帮娘娘换好衣裳,翠枳想了想,又为娘娘涂了一些口脂。

娘娘本就生的好看,如今嫣红的口脂掩了几分病色,她看起来眉目生春,像是睡着了一般。

陛下来的时候,也以为娘娘在小憩。

我瞧着陛下,看到他在离娘娘还有好几步距离处停下,盯了娘娘片刻,轻轻唤了一声“玉茗”。

那是娘娘的小名,他已经很久没唤过了。

我记得最初我听到陛下这样叫娘娘,是接回程晏那日,后来翠枳还跟我说,自打程晏来了,陛下对娘娘说的话就多了,娘娘也爱笑了。

没想到最后——

我还能听到陛下叫娘娘一声“玉茗”。

翠枳对陛下说,娘娘半个时辰前便去了。

陛下的样子看起来很落寞,他低低应了一声,表示知道了。然后他走上前,看着娘娘,忽然就注意到那支小簪子。

翠枳瞧着陛下神情,眸光微闪,而后缓声道,这是陛下您有一次游园宴上,赏给娘娘的。您夸娘娘宴会办的好,还说牡丹正艳,配得上娘娘,要人照着样子给娘娘做支簪。

“娘娘当时盼了好一阵,这支簪子终于送到玉禾殿。不过簪子有些小了,娘娘怕丢了就没怎么带。”

陛下看翠枳一眼,没说什么。我想翠枳说这话应该是等陛下说几句惋惜话的,但是陛下不曾表示一句。

我看出翠枳是觉得悲愤了,她张了张口,欲说什么,但最后她眸光忽然染上了薄薄一层冰冷,再不言语了。

我也没有说话。

陛下看了娘娘好一会儿,吩咐我和翠枳。

“礼部那边会安排好丧仪,你们两个今夜为皇后守灵,明日会有人接她入皇陵。”

我和翠枳低声说“是”。

陛下便走了。

至始至终,他除了望着娘娘,唤了她一声,便没再说什么。

我想过了今夜,便是举国同悲,但是好在我和翠枳还能安安静静陪娘娘一晚。

我们谁都没有说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