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迎霜雪渡衣冠 > 第8章 灯盏

我迎霜雪渡衣冠 第8章 灯盏

作者:藏尾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7-26 13:41:22 来源:文学城

谢照安循声回首,这叫嚣的源头并非他人,正是那狗仗人势狐假虎威的钱府奴才林五德,在他身前站着的,自然便是他效忠的主子钱小公子了。

她心中暗忖,真是冤家路窄,这会儿也能碰见他们,倒是扰了他们逛庙会的好兴致。

钱小公子也已经恢复了往日风流浪荡的模样,全然已无在金露楼那晚的狼狈与惊惧。他看见谢照安的时候,也觉得颇为晦气,她站在那儿,就是在反复鞭笞他那个耻辱的夜晚。

今日既然碰见了,他们又人多势众,钱小公子壮了胆子,心道这回可不会让你这么走运了,势必要给你点颜色看看。

“哟,想不到在这儿都能碰上。”钱小公子阴阳怪气道,“这满身的血腥气,还敢跑到金光寺来拜佛祈福,也不怕佛祖降罪于你?”

谢照安冷笑一声,讥讽道:“难不成佛祖就会高看你这等欺压良民、糟蹋妇女的败家子?”

“你敢这么和我说话?”钱小公子气急反笑,“整个安兴县,还没人敢这么得罪我!”

他挥了挥手,示意身后一众的手下:“都给我上!给我打死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女人!”

“找打。”谢照安上前一步,拦在陈偃和傅虞身前,右手轻轻握住剑柄。

“佛门清幽之地,钱公子聚众喧哗,在佛祖面前犯下杀戮口忌,倒是一点都没把佛祖放在眼里。”陈偃的声音平稳而沉静,如一定海神针,落在鼎沸的人群中。

钱小公子眯了眯眼:“陈偃?昨日的事我都听说了,你处处维护这个妖女,你我的账我还没跟你算!”

“钱公子欠下的账怕是自己都记不清了吧,不如今日就在佛祖面前,把与安兴县所有人的账全都一次性说个清楚,且让佛祖主持公道,这些账该由谁来偿还。”陈偃说道,“钱老爷一生崇尚佛道,不知他若知晓自己的儿子在佛门净地犯下口业,你和他之间是不是也有一笔账要清算?”

四周的百姓都因此处的动静而围拢过来,待他们认清闹事的又是钱小公子后,人群中杂声不断。

“哦哟,这小公子真是一天都不消停……”

“就是啊,庙会都不让人好好逛,太过分了……”

“女侠是大好人,帮我们铲除恶贼,他姓钱的都做了什么?不还是净给我们添堵……”

林五德听见这些不满之音,脸红脖子粗地朝四周叫唤道:“住口!都给老子住口!”

谁知这嘈杂之声更乱更大。

“哎呀,怎么还不让人说了……”

“自己做的事,自己都没胆子承认……”

兀然,人群中幽幽响起一道铿锵有力的声音——

“江陵新到任的刺史苏大人,一向以清正闻名。他因顾举人之案不日将抵达安兴县。钱公子,若是让这位苏大人听闻你的事迹,那么按照大雍律例,滋事挑拨,先打你一顿板子是免不了的,介时谁说话都不好使了。”

众人的目光寻声源望去,只见人群中一挺拔身影鹤立鸡群。那公子眉清目秀,正气凛然,只不过看上去年纪尚小,大概只有十五六岁的年纪。

钱公子见他也帮谢照安说话,虽然气愤不过,但是又因他说的句句在理,不得不就此停手,拂袖离开。

他转过身,踹了林五德一脚,恶狠狠道:“狗奴才,都怪你才让本少爷今天丢尽脸面!走了!”

林五德硬生生忍下剧痛,却不忘瞪了谢照安一眼,然后灰不溜秋地佝偻着身子随钱公子远去。

风波结束,看热闹的众人也都跟着离开了。

熙攘的人群中,谢照安望向方才那位慷慨出言的小公子。

小公子的目光亦停留在他们身上。

钟声又响了三下,他们的目光,穿过重重人海,彼此交接。只见陈偃朝他微微颔首,小公子方拱手告辞。

傅虞指了指小公子的背影,问道:“陈偃,他是谁啊?”

“他是薛大人的儿子薛察,今年十五。”陈偃解释说,“虽然年纪小,但是他已对我朝律法了如指掌,薛大人有时断案,还需要他在身侧为自己默诵律法条例。”

谢照安喃喃道:“想不到……县令竟然还有这样一个优秀的儿子,倒不像是他自己生的。”

“什么?”

“没什么。”谢照安摇摇头,笑着对陈偃说道,“我说,他以后一定会有一番作为的。”

陈偃却忽然问道:“在照安的心中,人一定要有一番作为才算成功吗?”

谢照安没有料到他会提此一问,怔了怔,后道:“大丈夫生于世间,当然应该以立不世之功为追求。”

“那什么才叫做不世之功?”

“那自然是要与所谓的功名利禄不同。”谢照安说,“利于百姓,利于家国,利于后世子孙,利于千秋万代,与日月同光,这才叫不世之功。”

陈偃淡淡一笑:“确有此理。”

逛庙会的百姓越来越多,喧阗笑语由远至近,由近至远,跃上巍峨的屋檐,潜入幽暗的池水,非得让每个角落都沾染上欢乐的氛围。

幼童手中抓着大人买的糖人泥偶,欢呼雀跃地闪过大街小巷。少女们也在今晚换上鲜艳的衣裙,戴上蒙面的帏帽,与两三好友一起漫步灯火通天的通衢大道。

倘若细心观察,便会发现人群中正有少年左顾右盼,抓耳挠腮,神情交集。他拨开陌生的路人,继续向前探寻。

忽然听到一声娇笑,回首一望,原来自己心心念念的人正站在灯火阑珊处,笑意却比漫天的灯火还要璀璨。

少男少女们趁这个不可多得的机会偷偷见面,好解那郁郁相思之苦,但聚散匆匆,相会的时间总是那么短暂,他们便想送出一件物什来寄托自己的相思之情。

送什么东西呢?

在安兴县,逛庙会一直有一个传统——送给心上人一只灯笼,这明亮的灯光是自己光明正大、毫不隐讳的心意,这灯笼的提手握在心上人的手中,便是握住了自己一生的思念,天涯海角,沧海桑田,彼此的心意永远不会改变。

这是他们对彼此郑重的承诺,是他们对守护爱情的忠贞的愿望。

傅虞走在前头,东看看西瞧瞧,哪里热闹往哪里凑。

谢照安和陈偃并肩走在后头。陈偃对谢照安说道:“今日我打听到,顾举人曾经去过金露楼,和里面的一位姑娘见过面,那姑娘姓佟,艺名远山。”

谢照安心头一震,说道:“我今早去了同化村,那里的老人也和我说过,顾举人喜欢流连花楼。不过他们还说,顾兆手里有一件不可见人的宝贝,我想我们也许要打听到这个宝贝究竟是什么东西。”

陈偃却摇摇头,苦笑道:“之前我去县衙问过顾大帮了,不是什么稀罕物件,只是一枚顾举人的母亲留给他的普通戒指,不值几个钱。”

谢照安听罢,低头叹了口气:“好不容易有个线索,这么快就没用了。我们真的能抓到凶手吗?”

“过几日苏刺史会来安兴县处理这桩案子,介时就不关我们的事了。”陈偃安慰她说。

“我既然都管它了,我怎么可能半途而废。”谢照安被激起的斗志更加昂扬。

她不是一个轻易就能被挫折打倒的人,越是困难,她越是迎难而上。既然她费了心思在顾兆身上,那么她一定要解开真相,道它个水落石出。

她说着,抬起头放目望去,只见前方人群稀疏。于是又道:“不过这事明天再说,人少了,我们也该走了。”

谢照安正想喊住前面的傅虞,陈偃却不知从哪儿拿出来一只灯笼,递给她说:“这个你拿着。”

谢照安接过,手中的灯笼用鹅黄的草纸糊成,上面还被人绘上了清影寒潭,紫烟暮山。想必绘制这盏灯笼的主人也是典雅韵致的。

陈偃说:“这里离你们的客栈不远,早些回去歇息吧。安兴县的庙会一直有一个习俗,若是能在夜晚得到一只灯笼,照着脚下走一段路。那么便寓意着前头的路平安顺遂,是大家都会求的一个好兆头。”

谢照安笑道:“这个想法不错。”但她又看了看陈偃空荡荡的双手,“那你呢?你没有灯笼怎么办?”

“上一次的庙会我已经提过一盏灯笼了,这一回就可以免了。”陈偃微微一笑,“照安,天色已晚,我得走了,明日我们再见。”

谢照安点点头,二人辞别。

她转身找到傅虞,调侃道:“逛这么久都不累吗?今日不早了,我们该回客栈休息了。”

傅虞尤未尽兴,但是看着集市逐渐有小贩开始收摊,无奈答应道:“好吧……”接着,她眼睛一转,目光落在谢照安手中的灯笼上,“照安,你手里的灯笼真好看,哪儿买的?”

“陈偃送我的。”

“他人呢?”

“走了。”

傅虞砸了咂舌,没有另说什么。

谢照安提起灯笼,往前方黑暗的道路一照。

微弱的灯光中,有一道清瘦的青色身影,正在稳步走向黑暗。寒风卷起他的袖口,露出一截洁白的里衣和单薄的手腕。

疏散的人群中,他的背影显得尤为孤单。

就这样,逐渐地,与夜色融为一体,消失在温柔昏黄的灯光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