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迎霜雪渡衣冠 > 第30章 月季

我迎霜雪渡衣冠 第30章 月季

作者:藏尾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1:22:42 来源:文学城

小姑娘卖的花糕模样精致,色彩各异,让人一看便心生欢喜,感叹这做花糕人的手艺是有多心灵手巧。

“公子,姑娘,这里有免费的糕点。你们可以先尝尝,如果觉得好吃的话,还请关顾一下我们的生意!”小姑娘甜甜一笑,将一碟已经切好的糕点举到他们面前。

谢照安先捻起一小块尝了尝,回味后只觉唇齿都是花香,清甜又不腻,她像一个小孩子般不住点头,登时称赞道:“好吃!”

随后,她又迫不及待地拿起另一块递到陈偃唇边,满眼期待道:“你快尝尝,真的很好吃。”

许是她并未注意自己的动作有何不妥,陈偃轻轻一笑,自己抬手将糕点接过,咬了一口,附和道:“嗯,这还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花糕。”

“也不知道阿虞和小察有没有吃到……我们买一些,给他们带回去!”谢照安盘算着,开心地指了几款花糕,让小姑娘打包。

“我们这的花糕啊,是酉阳独一份,没有别的家做得比我们家更好吃了!甚至有些人不远万里前来酉阳,就是为了尝一尝我们家的花糕呢!”小姑娘双眸明亮,毫不掩饰地夸耀着自家的点心如何如何优秀。

谢照安笑眯眯地接过油纸包裹的花糕:“你们家的花糕做得的确用心,我就祝你们生意兴隆啦!”

“姑娘公子郎才女貌,我也祝你们百年好合!”小姑娘顺嘴道。

谢照安动作一僵,欲开口澄清,但又觉得解释起来很麻烦。索性干脆不解释了,反正只是一面之缘,于是赶紧拉着陈偃离开。

县里的高楼已经挂上了花灯,桥上聚集着不少行人,点评着远处的灯笼。又有民间艺人画着用糖制作成的百花,吸引着孩童的目光。再者,小女孩们穿街而过,邀请大人们买她们精心制作的花篮。

谢照安看见那篮子里的花,忽然想起一事。她回头朝陈偃神秘地说道:“陈偃,你在这等等我,我马上回来!”

陈偃不明所以,但还是听她的话停留在此处。

他数着街上流动的人和物,不知不觉,乌啼明月,人流更迭。陈偃一转眸,忽然看见有个人影逆着人海,朝自己奔来。

就像是一盏明灯,缓缓地,却又坚定地朝自己移动。

谢照安疾步走来,笑着说道:“好像我离开的有点久。”

陈偃笑了笑,刚想说无妨。结果一眨眼,一朵饱满的绿色的花朵出现在他的眼前。

它繁重的花瓣在阑珊的灯火下清新娇艳——是月季,但却是绿色的月季。

陈偃诧异道:“绿色的月季很少见,你在哪儿找到的?”

“踏青的时候啊,它生长的地方特别隐蔽。我偶然发现时,正好有位老花匠要将它挪走,我向他讨要,他还不给呢。方才我又看见他了,给了他一笔钱,他才舍得将这花卖给我。”谢照安皱了皱鼻子,“不过,这花的花瓣已经有些枯了,那老头如果要卖也卖不到什么好价钱,这才舍得给我的。”

“不过,还能欣赏几天。”她晃了晃花枝,笑道,“送给你。”

“为什么……要送给我绿色的月季?”陈偃愣神。

“很衬你啊。”谢照安哈哈一笑,“快,拿着。”

陈偃怔怔接过。

如谢照安所说,绿色的月季与陈偃的确很般配。青衫赠我海棠花,何以报之青月季。人群中儒雅的青衣少年,自然要持以清新脱俗的绿月季,这样才赏心悦目嘛。

在这样盛大热闹的夜晚,明明人流如织,熙来攘往。可是在陈偃的眼中,其他人都是模糊而隐晦的,他们的一举一动,或静止,或活泼,全都视而不见。只有谢照安是鲜活的,她明媚清妍,犹如春阳。她身上的每一道色彩,都是恰到好处的光。

陈偃低头打量着手中娇弱的花苞,浅浅一笑,将它仔细收好。满载着星辰与花灯的光,他追上谢照安的脚步。

打更人又敲了一遍锣,楼上的花灯一盏一盏被卸了下去,夜市中的人群也逐渐稀疏,各自散去。

谢照安和陈偃在县衙的门口与傅虞和薛察汇了合。县衙门前只挂着两盏昏黄的灯笼,办公的官员基本上都离开了,只留下一些值班守夜的。不过意外的是,黄向文和沈儒也在大门前,正在商量着什么事情。

看他们二人的神情,似乎不是什么好事。

“你们还没回客栈呢。”沈儒看见他们,原本紧皱的眉头舒展几分,对他们招呼道。

“嗯,夜市刚结束,我们也打算回去了。”谢照安说道,“沈主簿,是否遇到了什么难事?怎么愁眉不展的?”

沈儒长叹一声:“审讯的结果出来了。这些人是邻县的流民,但他们目前还没有清醒的意识,也不知是听了谁的调遣来祸害同福村。谢姑娘,你不是说过枉生丸能够乱人心智么,看来他们一定都服用了此药物,轻易地被歹人给利用了!”

“枉生丸……”傅虞诧异,“那不是枉生堂做出来的腌臜玩意儿吗?”

谢照安点点头:“不错,听沈主簿说,象王山有个人号称虚洞法师,就是他有这枉生丸,他与山匪勾结在一块儿,居心叵测,不可不除。”

傅虞感到不可思议:“这枉生堂还没灭干净呢,当真是祸害遗千年。不如我们现在就提刀上山,把这人给杀了,省得他再出来作妖。”

“好啊好啊,你们要剿匪,记得加上我!”黄向文立即兴奋道。

“不可。”沈儒摇头,“不可打草惊蛇。象王山山匪众多,朝廷有意招安,奈何他们不从。如今他们蠢蠢欲动,与朝廷的关系颇为紧张,我们处在关要,切勿贸然行动。”

“不过是一群土匪,竟然与朝廷作对,他们未免也太大胆了吧。招安起码还有一条活路,抗拒不从不就只有死路一条了?”傅虞发出疑问。

谢照安说道:“你还记得,我和你说过的张魁吗?”

傅虞回忆着:“记得,你说——张魁不满朝廷,决心起义,最后又被李嗣珩平反镇压。”

陈偃接着说道:“张魁曾经就是悍匪,召集了一波人手,仗着蛮力,一路从潭州打到江陵。各州兵马需要长官调遣,但当时他们都选择了作壁上观,故而一开始并未出手。直到后来造反的队伍逐渐庞大,朝廷才派出了李嗣珩带兵剿灭。”

沈儒赞同道:“现在象王山的山匪很有可能是张魁的残党,我们不得不担心他们会不会形成第二支张魁的队伍。不过……和当年情形相同的是,我们依然调不到兵。”

“都有前车之鉴了,还不管呢?”傅虞瞪大双眼。

薛察冷静地说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军队有军队的律例,任何时候想要调兵都不是件易事。”

“是啊……可是若不早些戒备,第一个遭殃的一定是酉阳县。”沈儒皱着眉,十分痛苦。

陈偃问道:“你们有没有派出过使者,与他们议和?”

沈儒闭了闭眼,沉重地回答道:“派过三个,但一个都没回来。”

谢照安凝眉思索,在这样的太平山河之下,还一心想要造反的山匪——他们的心中在打什么主意?

一道细小的声音突然打破了她的思绪。

这声音虽微弱,但却带着十足的锐气——像是一枚利箭破空而来。

千钧一发之际,谢照安拽过面前的沈儒,一只暗器就这样与他堪堪擦过,钉死在县衙门前的红柱子上。

沈儒惊魂未定,黄向文亦不明白发生了何事,只知道搀扶住沈儒。

陈偃借着幽暗灯光,望见那暗器上分明夹着张字条。他上前,阅读着字条上面的文字。

“圣德昭昭,象王出行。伤我子民,来日索命。”

是来自象王山的信。

甚至**裸地威胁他们,来日必取他们的性命。

傅虞一听,火气直冒,她平日里最听不得这些威胁之语:“他们以为他们是谁,这么明目张胆地信口开河,我还就等着他们,看他们敢不敢索我的命!”

谢照安抬眸,视线对上陈偃。他们都从彼此的眼神中,看出了浓重的担忧。

问题不是他们如何自保。问题是从这字里行间可以看出,象王山已有夺取天下之野心,他们怎么做才能保护酉阳县四周的普通百姓,让他们免受屠戮之苦。

更何况,敌人在暗,他们在明,这令他们更加处于不利的位置。

风雨欲来,夜色浓重。他们沉默地站在原地,气氛凝重。

“大人!大人!我们要报官!”

他们循声望去,只见静谧凄清的长街尽头,有两个身影正狼狈不堪地朝他们跑来。

他们大喊着,声音里带着掩藏不住的慌张,直接穿透半个长街,传到他们的耳朵里。

直觉告诉他们,这两个人在此时来报官,要报的事一定非同小可,甚至可能与象王山有直接关联。

沈儒看着他们气喘吁吁地跑过来,急切询问道:“发生了何事?”

“我们家、我们家小姐,被土匪劫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