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迎霜雪渡衣冠 > 第19章 包扎

我迎霜雪渡衣冠 第19章 包扎

作者:藏尾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1:22:42 来源:文学城

文棱自从刺杀何寿未果被抓后,当晚立即被押入这益州刑狱中,他的位置在大牢的最深处,与其他的犯人待遇都不同——何寿特地吩咐过了,只要有一口气留着,对待他无需客气。

于是,仅仅短暂的一天过后,文棱的身上便已找不出一块完好的血肉。但他又不能死,还有一堆审理等着他,何寿势必要从他的嘴里撬出背后主使究竟是谁。

只是今天何寿并没有亲自来这里,反而是一个年轻人自称是代替何寿前来审讯文棱的。典狱长见他出示了何寿的令牌,仔细确认过无误之后,便让老差使将人带了进去。

文棱在一片血光中,恍恍惚惚看见有人朝自己靠近。但是他眼皮的血肉已经黏在了一起,实在无力撑开,他看不清到底是谁来了。

“公子,就是这儿了。”

“嗯,我需要和他单独说话。”

简单的交谈之后,老差使退了下去。

年轻的公子蹲下身来,掀开遮着面容的兜帽,露出一张清隽秀雅的脸庞。

“文棱。”他唤道。

“……”

“我敬佩你的勇气,愿意为人不敢为之事,殉身于正义。某种程度上来说,你不失为一个英雄。”

他的声音语调,很熟悉。文棱凭着残存的一丝意识,在脑海里搜刮着有关这个语调的回忆。

“……张熹?”他迟疑着开口。

“我很荣幸,你这么快就认出我了。”陈偃微微一笑。

“呵,何寿的走狗,我没话和你说。”文棱认出他之后,在心底发誓,不管他说什么,自己是一定不会回一个字的。

“哦?何寿的走狗?”陈偃拉长语调,“你倒是肯定,张家愿意听凭他的差遣?”

文棱不回话。

“在你心中,何寿和张家已经有了尊卑之分,因为何寿是益州都督,手握兵马,所以张家迫不及待地想巴结他,甚至派我前来协和。包括今晚,我还代替何寿来与你谈话,你更加断定了你的想法。这个判断,的确有几分道理。”

“不过,这究竟是你自己的判断,还是别人故意给你的误导,我想我也不必明说。”

文棱没想到他会这样说,心头一震。

“挑在我来的日子刺杀何寿,挑拨何寿与张家的关系,再口口声声说自己是昔日的眉山书院学子,此举是为眉山书院的清正之士讨公道。你很会给你自己贴金子,这些理由个个冠冕堂皇。”

“你成功了,何寿死了,自然是大快人心的一件事。你死了,成全的是你为公义牺牲的美名,顺便可以拉张家和眉山书院下水,一举两得的事情。”陈偃轻笑一声,“不过,看你这副表情,应该没有想到这一步吧。”

文棱脸上的肌肉不自觉地抽搐了一下,陈偃看在眼里,他继续不紧不慢道:“你有没有想过,你孤注一掷之后,你的家人怎么办?他们也要为你无知的勇气付出代价么?”

就是这句话,使得文棱坐不住了。他咽下喉中血腥,咬牙道:“我的家人,轮不着你来管。”

“哦,轮不到我,意思是已经有人替你安排好了一切。”陈偃点点头,“但他与何寿有什么区别呢?他们都一样是站在权力漩涡中的人,你觉得他和何寿就没有共同的利益?”

“你到底想说什么!”文棱喘不上一口气,哇的一下又吐了一大口鲜血。

“文棱,别激动。”陈偃柔声安慰道,“我什么都不知道,随便猜猜罢了。这漫漫长夜的,你一个人待在这儿不觉得孤单吗?索性我便多说几句,好让这时间过得快些。”

“我不需要你的惺惺作态,恶心。”

“嗯,你需要的只有他的诚意相助。”陈偃又点点头,“你帮了他一个大忙,他会给你和你的家人留个全尸的。”

文棱沉默良久,期间谁都没有说话,大牢内火光通明,迸溅着点点火花,犹如细碎的流星,骤划夜空。

“……为什么?”文棱颤声询问。

“皇帝有意为眉山书院正名,重翻陈年冤案,其目的是为了掣肘朝中袁沈二党。你却赶在皇帝之前,以刺杀都督的行为,大肆宣扬朝局昏暗,奸臣当权,搞不好人心惶惶,官民离心。即使你和皇帝的目的一致,但你觉得皇帝会放过你吗?”

文棱感觉一股凉气,从脚底窜到大脑,这场表面上以他为主角的刺杀行动,究其本质是否是替天行道,有待考察。不过他闹了这么一出,朝野不可避免要开始洗牌了。

他绝望地闭上眼睛,牵扯的皮肉疼得宛如刀割,但他无暇顾及疼痛了。

更大的痛苦不在身体,在心里。

陈偃见好就收,不想这一时半会儿就打击的他心如死灰,抱有即刻赴死的想法。他重新戴上兜帽,准备起身离开。

“等一下。”文棱却主动叫住他。

“我……”他挣扎着,犹豫着,“我的确不曾在眉山书院读过书,但是天下学子的窘境是一样的。他告诉我,当年大雍战败虎牙山以及眉山党的倒台,都与何寿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我的亲人,就死在当年的虎牙山。”

他的声音逐渐低了下去。

陈偃的眸光颤了一下,他最终还是站起身,临走前和典狱长吩咐道:“仔细留意着,别让他死了。”

“下官明白。”

牢外是席卷的风和遍地的霜。人生只要经历过一场严冬,从此每走一步都会留下寒霜的印子。不管是文棱,还是陈偃,心中都有这样一场漫天大雪,发生在十一年前的虎牙山。

陈偃缓缓吐出一口雾气,白色的雾气很快消散在寒冷的夜晚。他踏上马车,回到医馆。

医馆的灯还亮着,门一经打开便发出沉闷的咯吱响。陈偃推门而入,只见谢照安坐在桌前,一盏油灯照半屋,照得她的影子黑魆魆的。左臂的衣袖被她卷起,露出一截纤细的胳膊,她的右手拿着药瓶,正往左臂的伤口上涂抹药粉。

听见响动,她回过头,看见陈偃站在门前,笑着招呼道:“外面冷,快进来吧,把门关紧,小心让风再吹进来。”

陈偃心神一动,回身依言把门关紧,然后走至桌前,俯身轻声问道:“怎么受伤了?”

“在都督府碰见一个奇怪的人。”谢照安回答说,“他是阿虞的师兄,阿虞告诉我说他于五年前叛逃师门,不知所踪。现在看来,他成为了皇帝手下的玄衣卫,此人的武功不容小觑,我当时一心只顾着甩掉他,不小心被他的刀割伤了。”

“柯大夫呢?”陈偃坐下来。

“他给我开了药之后,我就让他去睡觉啦,这点小伤我自己处理就好,不必麻烦他。”谢照安一扬眉梢,“现在大家都睡着了,我们说话小声点,不要吵醒他们。”

陈偃点点头,又说道:“我给你包扎伤口吧。”说罢,拿起桌上的裹帘。

谢照安自己一只手确实不太方便,于是欣然同意:“柯大夫睡觉之前还跟我说,这个点你快回来了,让我给你留个门来着。我看他那个语气,好像已经跟你很熟了似的。”

然后,她开始模仿柯守全的语气:“诶,你记着给小陈留个门,如果你不困的话,索性就等他回来好了。这晚上冷的厉害,可别让小陈给冻伤了,染上风寒很麻烦的。”

陈偃笑道:“柯大夫为人淳朴善良,其实很好相处的。”

“你们都聊了些什么啊,怎么感觉你和每个人都处得来。在安兴县的时候也是,我看你跟很多人都很熟悉的样子,那些伯伯大娘一看见你就很欢喜,赞不绝口的。”

“也没聊什么,聊些他们感兴趣的话,真心就好。”陈偃用裹帘在谢照安的手臂上绕了几圈,“安兴县的伯伯大娘热情善良,待我和亲人一样。我也很喜欢他们,就是因为他们我才待在安兴县四年。”

“那你自己的家呢?你不想回去吗?”

陈偃苦笑一声:“我父母兄长都去世了,亲戚也早就不来往了。”

谢照安哑口无言,因羞愧而涨红了脸,半晌憋出一句:“抱歉,我并非有意……”

陈偃摇摇头,表示自己并不介意,包扎好了,他给裹帘打了个结。

谢照安夸赞道:“漂亮。”然后,她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从怀中摸出一包油纸包裹着的东西,放置陈偃面前,说:“张熹和薛察晚上出去玩的时候买回来的点心,说是很好吃。大牢那么远,你来回一趟,也要花不少时间,我猜你没有用晚饭,就想着多给你留一些,现在还稍微热乎着,你吃了垫垫肚子吧。”

陈偃垂眸,目光落在那包点心上,莞尔道:“谢谢。”

“没事,你也帮我包扎伤口了嘛。”谢照安道,“我们现在也算是朋友了,不必客气。”

陈偃点头,换了个话题:“其实我方才是去找文棱了,就是那个在宴会上刺杀何寿的书生。”

谢照安顿时来了精神:“他有说什么?”

“这场刺杀来的蹊跷,我怀疑他背后有主谋,但他迟迟不肯将他的主谋说出来。不过他告诉我,十二年前的虎牙山战败与眉山党的倾塌,都与何寿有关系,并且他本人的亲属,就死在那场战役中。也难怪,他不惜一死也要亲自刺杀何寿。”

谢照安默然。

当年西北战事频频,夷人不断挑起战争,而虎牙山战役正是因为大雍战略上出现失误,导致三万人全军覆灭,永远被埋在雪山之下。

这是对于大雍来说,无比惨痛与屈辱的回忆。

但是在朝廷中,无论是皇家,还是显赫的高官贵族,没有一个出来承认错误。

最后成祖皇帝给老百姓的交代便是,这场错误全权是眉山党引出来的祸害,铲除眉山党,才足以平息众怒。

眉山党被扣上“祸国殃民”的罪名,从此臭名昭著。街上的人但凡听见眉山党的词语,都会忍不住唾骂两句。眉山书院也因此遭到牵连,眉山学子坚持无罪之论,为保清白之名,一把火焚烧了书院,自己也全都葬身火海。

死去的人越来越多,真相却越来越模糊。

谢照安觉得,其实最应该认错的是成祖皇帝。但成祖皇帝那样高傲固执的一个人,怎么可能会亲口为自己的错误道歉呢?

所以,在他死后,留下一堆祸端。这些祸端,直至今日,开始一个一个地浮出水面,准备伺机酝酿出一件又一件祸事。

“当年的事情,谁也说不清楚。”她黯然地说道。

陈偃颔首道:“嗯,今晚先不说了,这些事,需要以后慢慢弄清楚。照安,你早点睡吧。”

“你不去睡吗?”

“我答应了柯大夫,要帮他整理药材的。你先去睡,你的伤口……等会儿可能还需要换药。”

“我帮你吧。”

可陈偃拒绝道:“你身上有伤,还是睡会儿吧。我现在睡不着,刚好有精力分药材。”

“那好吧,我就去那儿眯一会儿,换药的时候你记得喊我。”谢照安指了指不远处的藤椅。

陈偃答应了她。

谢照安一躺上藤椅,身心放松,疲惫感和困倦感便纷至沓来,眼看着便要沉入梦乡。

意识昏沉之时,感觉似有一块厚厚的毯子盖在了她的身上,带着一股令人心安的清香,随着一声哀婉的低叹与一句呢喃。她再也支撑不过,彻底陷入梦境。

梦里,是绵延的青山与无限的夕阳。

爷爷将她抱在怀里,她搂着爷爷的脖子,眺望着前方无穷无尽的军队。

“昭昭,这里的风景好不好看?”爷爷哈哈笑道。

“好看!”她指着军队,好奇地问道,“不过爷爷,他们是要去做什么呀?”

“他们啊,要去到青山的尽头。”

她问:“青山的尽头,有什么呢?”

爷爷说:“有我们可望不可得的另一片江山。”

“整座江山,不都是爷爷的吗?”

“哈哈!爷爷也这么希望。爷爷希望有一天——凡日月所照,皆为大雍江山!”

朗朗日月,欲照乾坤。乾坤之中,大雍江山的疆土绵延万里。

爷爷啊,物是人非,如果您还在的话,再看见这绵延山河,是否会为青山另一头的亡魂感到惋惜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