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迎霜雪渡衣冠 > 第12章 交锋

我迎霜雪渡衣冠 第12章 交锋

作者:藏尾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7-30 17:13:50 来源:文学城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

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1]

镇远侯袁贯的府邸建设在未央池旁,通往他家需要通过一道宽阔的桥,长安百姓都俗称其为“通袁桥”。今日经过这通袁桥的马车络绎不绝,单看那排场就知道里面坐着的不是达官就是显贵。

长安百姓的消息一向是灵通的。也不知是谁打听到今日镇远侯开设夜宴,收到请帖的现在都尽数前来赴宴了。一传十十传百,于是惯于凑热闹的百姓们也三三五五地来了,聚集在侯府门前,嚷嚷着要见识见识前来赴宴的都是何等大人物。

首先走下马车的是个年轻人,神姿高彻,丰神俊朗。

人群中有声音煞有其事道:“咦,他怎么也来了?”

他身旁好奇的忍不住开口打探:“你认识他?他是谁啊?”

“你不知道?”那人得意洋洋,先做足了架势,等大家的好奇心都一齐被勾上来之后,再慢悠悠道,“他就是荆国公的孙子裴观!前年随荆国公去了西北,打退番狗,立了赫赫战功,回来便被皇上封了建羽将军!”

“嚯,他就是裴观?”

“可不是?”那人继续吹嘘道,“还不够呢,人家还娶了昭华长公主,当今皇上的亲姐姐啊。你说说,凭什么好事全让他给占了!下辈子我可也得仔细瞪大眼睛,投个这样的好胎……”

在众人羡慕的眼神中,侯府小厮盛情迎接着裴观的到来,他微微颔首,身影逐渐消失在朱红大门之后。

紧接着,又是一辆马车停下。

这回出来了个青年,三十左右的年纪,身姿挺拔,气质儒雅。在给看门小厮递过名帖之后,微微笑着跨过门槛,走了进去。

“这又是谁?”

“百晓生”喟叹道:“这位乃是有名的青年才俊,当年他的文章可是轰动了整个长安城呐!镇远侯也正是因为看了他的文章,对他大为赞赏,对他一再提拔。”

“啊,我知道了!他就是‘谭一章’谭让,对吧?”

“对了对了,就是他!”

一说起谭让,其中几个书生模样的年轻人立即兴奋起来。但凡想要通过自己才学引起权贵注意的,谭让这个名字简直是如雷贯耳。当年他仅仅写了一篇文章,偏偏是这一篇流传万里,惊起长安文坛哗然轰动,袁贯看中谭让的才华,一举将他推荐至皇上面前。本是藉籍无名的谭让一跃成为袁党中的红人,也因此落下“谭一章”的称号。

裴观的地位是天生的,优渥的家世给予了他光明的前途和无限的可能。谭让的地位是后天的,但在本身足够优秀的情况下,还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这两种极端的条件,对于大多数的普通人来说,是可遇不可求的。故而人们对于他们二人,仅有羡慕,而无嫉妒。

晚霞一点一点黯淡,侯府门前人来人往,已经有数十马车先后在门前停了下来。从中走出来的人,不是达官便是显贵,是那渺茫平庸的人们一生仰望不可攀的云端。

月华初上,人群疏散,最后一辆马车终于姗姗来迟。

“诶,这又是哪个大人物?”

“百晓生”眯了眯眼睛,示意旁人不要太焦躁,等会儿自见分晓。马车里的人迟迟没有现身,也不知他是在故弄玄虚还是为别的什么,等了好一会儿,车帘微微拂动,一个人从马车里探出身来。

“百晓生”早已准备好了高谈阔论的准备,却在看清从马车上下来的人究竟长什么样子后,顿时哑口无言。

旁人焦灼地推了推他的胳膊,询问:“怎么了?你不认识?怎么这副表情啊?”

“他竟然来了……”“百晓生”喃喃。

“你快说啊,他是谁?”

“中书令沈大人。”

是了,眼前这名气度沉稳、衣着低调的中年人正是那平素与袁贯势同水火的中书令沈具言。

袁贯设宴,其实并没有邀请沈具言。而沈具言却不请自来,也难怪让旁人都异常惊讶了。

沈具言在朝一手遮半边天,侯府的仆人见到他,也不敢妄加阻拦,连忙派了好几个人进去给袁贯报信。但是传口信的人脚步未至,沈具言自然而然地先一步踏入侯府,仿佛他已经来了很多趟一样。

席间众人见沈具言来了,面容皆有惑色,不过这些宾客大多都是袁党官员,所以对于沈具言的到来,他们并不想给好脸色看。只有其中一两个和袁党关系不大的清流一支,还稍微愿意离席和沈具言真心攀谈两句。

可是坐在主位之上的袁贯一直没有动身。

仆从得到他的指令之后,将沈具言引到一方空席,这空席在裴观和谭让之间,距离袁贯也很近,只是这席位到现在还一直空着,很难不让人怀疑是袁贯预料到沈具言会来,特意为他留着的。

袁贯摆了摆手,示意夜宴正常举行。于是舞姬如约上场,甜歌腻舞之间觥筹交错,推杯换盏。权贵间的夜宴总是迷乱又肮脏的,他们吃尽了山珍海味,享尽了阿谀奉承,对于女人,他们挥之即来呼之即去,甚至可以当个买卖的物品一样交换。对于权力,席间的暗哑灯光如毒蛇一般蔓延至每一个角落——这无疑是他们贪婪内心的真实写照。

“沈大人公务繁忙,还愿意光临寒舍,实在是侯府荣光。”袁贯终于开口对沈具言说道,“不知今晚的歌舞酒菜,可还合沈大人的心意?”

沈具言放下酒盏,侧目而笑:“沈某出身寒微,不懂这歌舞酒酿之美。不过想着既然是侯爷设宴,必然都是仙曲乐舞,玉琼佳酿,沈某也就跟着沾点光罢了。”

话音甫落,只听席中有人冷笑一声:“沈大人怎么会不懂歌舞?这会儿正到最精彩之处,沈大人来的太是时候了!”

循声望去,原来是兵部尚书关阳西,袁党中最效忠袁贯的人,没有之一。

沈具言倒也不恼,皮笑肉不笑道:“哦?沈某倍感荣幸。”

真不要脸。关阳西险些脱口而出。

“当年的定远侯平定西北,驱逐蛮夷,立有不世之功,青史留名,是世人无不钦佩的英雄。倒是如今的侯爷,身为定远侯的弟弟,却在长安彻夜享乐,歌舞不绝,难道战事平定之后,我们就应该理所当然地享受前人的付出,而忘了自己的职责吗?”

一道不和谐的声音使宴会的气氛更加剑拔弩张。

敢当面斥责袁贯的人,要么是脑子有什么毛病,要么是身患绝症命不久矣,除了这两种理由,旁人想不出第三种。

一位年轻人从角落中站了出来,怒气冲冲地瞪着袁贯。

有眼熟的人认出来了,他是前几日被皇帝授予凉州折冲府校尉一职,即将前往西北的庞渭。

庞渭向来是个心直口快、言出必行的人,他怀着满腔的爱国之情,励志报效国家。可偏偏就是这样纯粹的一个人,与这浑浊的朝廷格格不入,几乎所有的同僚抖视他为厄运,害怕他缠上自己。

西北战事并未消停,庞渭好不容易获得通往西北参战的机会,今日也是受邀前来赴宴的。他本以为袁贯作为朝堂中的领导人,应该会说出一些关心国家的话语。

可是什么都没有,他们彻底沉溺在这场虚伪的梦境中。

庞渭感到前所未有的失望。

于是便有了方才那一番慨慷激昂的话语。

沈具言却在这个时候劝解道:“庞校尉一时情不自禁,口不择言,不过也是为大雍着想,还望侯爷海涵,不要怪罪于他。”

袁贯的脸上自始至终都没有出现恼怒的神情,好像他已经明白为何今日沈具言会来,为何席间又有庞渭愤愤发言,为何明明本该是和气融融的一场宴会,变成了硝烟十足的战场。

他选择置之一笑,都是六十几岁的人了,他确实也不想和毛头小子计较。“大雍有庞校尉这样的人,是大雍之幸。沈大人,你看人一向很准。”

最后这句话,说的好像无厘头。但大伙都明白了,庞渭已在无形之中,被推向了沈具言一方。袁贯顺水推舟,成全了沈具言的暗算。一堆袁氏党羽聚集在这里,却为沈党做了嫁衣。

关阳西怒火中烧,呸了一声。

本以为这场风波结束,宴会应该会照常举行下去。却不料,当谭让举起酒杯,打算向袁贯美言几句,揭过这个话题之时。门外传来一道接着一道的高唱——

“陛下驾到——”

唰唰唰,衣袖摩擦间,所有人都站起了身。

门口逐渐走来一道暗黄色的身影。一位十五六岁的少年踏过门槛,笑吟吟地望向席间众人。

他的身上具有着旁人不敢直视的威仪与庄严。

他便是在这个时代掌握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令朝廷百官为之臣服,令边关将士为之牺牲,令天下百姓为之供奉的大雍皇帝——李嗣琰。

“微臣拜见陛下!”众人跪拜。

“众爱卿不必拘谨。”李嗣琰抬手示意他们平身,“今晚你们且当朕只是一个普通的宾客,不必在乎朝中的那些礼节。”

说罢,身旁的太监恭恭敬敬地将他引至北边的主位,那里正对着袁贯。只是这张主位一向是空着的,故而没有像沈具言那张一样早已摆好酒菜。侯府的婢女们纷纷出动,以最快的速度给李嗣琰上齐了所有菜肴。

“镇远侯这里好生热闹!”李嗣琰喟叹道,“朕今晚算是来对了。”

李嗣琰虽然只有十六岁,但他已经是个非常成熟的帝王,他的心计已经深沉到足以令文武百官感到畏惧。

就连三朝元老袁贯也不敢小觑这名少年。

“今日宴请之人确实比平日多。”袁贯不卑不亢道,“今日是微臣入朝整整五十年,微臣近来总有感慨,故而想要宴请诸位同僚一起开怀畅饮。”

“是啊,镇远侯为大雍殚精竭虑,奉献了五十年光阴岁月。”李嗣琰轻轻一笑。

沈具言眼睛骨碌一转,像是不经意间道:“不过怎么没有看见姚尚书,他也和侯爷有几十年的交情吧?”

礼部尚书姚惜古,是袁贯的好友,今日却莫名其妙地缺席。

袁贯瞥了沈具言一眼。

李嗣琰顺势说道:“是啊,姚尚书近日称病,留在府中静养。不过前几日江陵的苏季闻上奏说,安兴县死了个举人,朕还想与姚尚书谈谈此事呢。镇远侯有空,就去拜访拜访姚尚书,替朕关心一下他老人家的身体吧。”

袁贯闭了闭眼:“是。”

原来今晚,不过是沈具言与李嗣琰的一出戏,他们相互配合,点出姚惜古,借而提醒袁贯,注意自己的身份,凡事需要讲究分寸。

姚惜古的病,看来一时半会儿是好不了了。

但李嗣琰话锋一转:“不过这个举人的死,虽然苏季闻已经上奏说明案情始末,朕还是觉得不够安心。”说罢,他示意身后的人上前,“你去一趟江陵,再好好调查一番,看看苏季闻所言是否如实。”

那原本站在黑暗中的人乍然现身。

他是个二十出头的青年男人,身着玄衣卫的袍服,腰间配着一柄弯刀,容貌俊朗,但瞧上去无比冷酷淡漠。

不光是袁贯,还有沈具言,心头皆是一震。

玄衣卫出动,皇帝这回是要动真格了。

要知道,玄衣卫只听命于皇帝,地位卓越于百官之上,但凡他们办案调查,任何人都阻止不了他们。只要遇到一点阻挠,他们手中的刀剑,千里便能取人性命。

“是。”傅庸接受了皇帝的任务,再次隐匿于黑暗之中。

这场夜宴,何时是个尽头呢?

在李嗣琰的心中,这场好戏才刚刚开始。

[1]:卢照邻《长安古意》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交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