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喜欢上你时的内心活动 > 第3章 Chapter3

我喜欢上你时的内心活动 第3章 Chapter3

作者:越色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8 22:17:44 来源:文学城

汴之梁奇怪瞥过脸:“你都是从哪儿听的?”

“都这么说啊。”

“都?”汴之梁从话里听出点别的意思。

“哎呀,总之,我就是知道。”姜水含含糊糊,“你今天去,问没问夏老师?”

地方小了,便是如此,一点风吹草动,便能传得满城皆知,也不管对错,没有前因后果,一人一句,到最后就变了味。

“没有。”汴之梁道,“确实是省里来的,主任亲自去接的,其余的我不知道。”

“夏老师也不知道?”

“不知道。”

汴之梁不喜欢猜测,也不喜欢凭听说了解事情,听说,是听谁说,这个谁,又是听谁说呢?又有谁能保证,所听一定为实?

“你也别猜了,整天少和李明也鬼混。”汴之梁突然一句。

姜水嘴唇离开水杯,颤颤转过眼珠:“……你怎么知道。”

除了李明也,他真不知道小城里谁有他百事通,跟个大喇叭似的,从村口吆喝到村尾。

“我只是好奇,听李明也说,这人似乎还是个高材生。”姜水仰着脖子,若有所思,“嗯……这得是个怎样的人?”

怎样的人。

汴之梁脑海里,莫名浮现出上午在教学楼教室外那模模糊糊的一个侧影,男人呗,还能是个怎样的人。

汴之梁喝完最后一口西瓜汁:“走了,有事电话。”

没等人给他作别,门帘被撞开,只余一阵清冽的风铃,丁零当啷,碎成满地风。

“诶,咋个又走咯?”前台阿姐忙过神来,才得空回头看一眼,却只匆匆抓到老板一个背影。

姜水习以为常地点开手机:“人多,他嫌吵。”

玉花阿姐奥了几声,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挤着方言嘀咕道:“个大老板还嫌吵,搞哪样?”

姜水握着手机,头也没抬,笑了笑:“心不在焉呗。”

南城的人,都很爱种花,家家户户门前,少不了嫣红,岔绿的点缀,猫儿午后窝在里面睡觉,把刚开的绣球,压成了绣饼。

它伸长爪,五指嚣张地张开,咔嚓一声,汴之梁把这慵懒一幕框进了相机。

“喵~”

似乎是回应,汴之梁挠了挠他的下巴,又继续提着相机,漫无目的在小城里逛。

家就在酒馆附近,他转个弯的功夫,便换好了衣服,胸前吊着枚羽毛象牙的民族风坠子,一边走路,一边响。

一股清甜钻进他鼻腔,汴之梁拐过一个路口,钻进一家门头小小的店。

“随便看啊,价格都……”

“呀!梁哥。”

不见说话的人,只看到玻璃柜台边,扒着五根带了塑料手套的指节,动了动,一张笑颜才从后面蹦出来:“你来买糖葫芦呀?”

汴之梁左手抓着相机,眼神不由自主在柜台里挑着:“嗯,这俩,给我各装两个,单独包。”

“好嘞~”糖葫芦老板抽出糯米纸,仔细地挑选出裹糖最均匀的几个。

汴之梁左右转了转:“秀英阿奶呢?今天怎么是你在店里?”

三雅说:“阿奶去给向芽报名了,听说来了个新老师,要分班呢。”

“分班?”汴之梁问着,“这不都开学一个月了。”

“就是说呢。”三雅手脚麻利,很快包好了四串,抬头与他闲聊,“但我阿奶和阿姐说,村子里都去找关系啦,南小来个好老师多不容易?谁不想自己的娃上好学校,有好老师教,城里来的嘛,总是要厉害些。”

汴之梁接过糖葫芦,顺嘴就问出了口:”人家也没说待多久。“

能屈尊到南城教书的,无非那么几种,汴之梁明白,也无意戳破,人各有志,那都是别人的事,他无权多嘴,只是似乎从这个人来了后,小城的一切,就好似乱了套,不太安静,也不太…照旧了。

三雅听到这话,动作突然顿了一下。

“哎……”

她只好又说:“总是个机会嘛,你说个是?”

汴之梁笑了笑,沉默着不说话,领着东西道了谢便离开。

.

湛蓝晴空,浣洗出一面五星红旗,抛扬而上,接着,响起庄重严肃的升旗奏乐。

汴之梁从床上一弹而醒,南小的晨乐,模糊,断续地从窗缝里挤进来,他揉了揉脸,再翻身,已经坐到了主驾上。

一路沿着湖泊,丽江的晨风从窗户自然灌进车内,肺腑都大口呼吸着青草与鲜花的芬芳,这是他来了云南才知道的,普通不过的空气,惯有醉人香。

比不上洱海的广阔,这只是南城附近的小湖泊,偶有人垂钓,转过湖泊右边,出去便到了学校。

门卫早已认得汴之梁的车牌号,打过招呼便放行,汴之梁从后备箱取出硕大一黑箱子,就着底下轮滑,往教学楼方向推。

学校正在上第二节课,朗朗读书声回荡在楼梯走廊间,汴之梁在《村居》的朗读声中,一个人将几十斤重的电子琴,扛到三楼,找到最尽头,夏米老师的办公室。

咚咚——

“请进。”

夏米老师的声音,依旧温柔。

“梁哥,是你啊。”

汴之梁把琴立在门口:“我给你放这儿?”

夏老师忙不迭搭把手:“好好可以…太麻烦您亲自跑一趟,我不是说我自己去取就好吗。”

那天见面后,夏老师便告假了几天,一来二去,于是琴,拖到这周汴之梁才送来。

汴之梁解开手腕处的锁扣:“你一个人怎么搬,我可不放心让李明也那家伙碰我的琴。”

“真是……太麻烦了。”夏老师皱着眉,手忙脚乱从饮水机旁抽出纸杯,这才想起招呼客人。

“多谢。”汴之梁接过冰水,一口饮尽,“你今天上午有课?”

夏米莞尔道:“嗯,上午和闻老师见了一面,今天上的就是他们班的课。”

“闻老师?”陌生的称呼在两人对话间出现。

“嗯,就是新来的老师呀。”夏米引着他,坐下来歇口气,“主任本来说让他专门带升学班,他自己执意要求,从头到尾带,并且还加了其他几个班的课进来,课时排得很满呢。”

莫名的,汴之梁突然想起那天在三雅家买糖葫芦的事。

“怎么了?”夏米见他短暂地出神。

“哦,我就是想……”他下意识地感叹,“他还挺敬业。”

夏老师捂着嘴笑了:“是呢,能力强,素养高,来办公室第一天,就把好几个女老师迷得晕头转向。”

“诺——”她指向另一头,“你看桌子上那些,都是学校女老师送的。”

汴之梁顺方向望去,离窗户最近的那张木桌上,各种小玩意儿堆了不少,活脱脱上学时老师搞突袭没收违禁物的架势。

不知道的,还以为这位闻老师是多么一位“阎王罗刹”呢。

“少女心还挺重。”汴之梁笑着,忍不住眉头微蹙,“有那么好看吗,太夸张了吧?”

夏老师抿嘴,摇摇头:“耳听为虚,中午我们一起吃饭,你见见?”

汴之梁笑了两声,一推:“别了,我店里还有事,不陪你们这群小女生八卦了。”

夏老师跟着也立马站起来:“这么快就要走?”

“嗯,店里有新活动。”他从口袋里掏出两张卡片,“周末有空带人来玩。”

夏老师空空的诶了几声,还没来得及回话,人已经走出了办公室,她呆望着手边被留下的两张代金券,一时间更不好意思了。

“真的是……”

.

整整半个月,汴之梁都在学校酒馆两头跑,汴之梁总像一阵风,来如去时匆匆,哪里都能看见他,哪里又都没有他。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消息,就会有新鲜事发生,而这段时间,汴之梁听得最多的三个字是——闻老师。

闻老师今天做了什么事,闻老师又在学校里说了什么,闻老师又骂了谁家的孩子,谁家的家长又被闻老师叫到了学校。

就说向芽吧,在闻老师手下上课不过三四周,作业本就掉了五次,闻老师任命她为“教具保管官”,结果,向芽当晚回去就把次日上课要用的橘子,和阿奶一起吃了个片甲不留。

好乖孙,懂得孝敬长辈了。

等到闻老师上课,向芽举着个空塑料袋,咧着个大白牙,嘿嘿地笑,阿奶也在旁边笑。

听说,后来向芽妈提着几大袋水果到学校赔罪,两个人在办公室拉拉扯扯半个小时,闻老师一边推辞家长的水果,一边拉即将要被屁股打开花的向芽,急得团团转,三方争执不下,好一场大战。

“向芽那性子,把东西给她,真是心大。”汴之梁知道这件事后,端着酒杯,淡淡地评了一句。

三雅坐在对面,眼珠带着眉毛,一跳一跳的:“个是噶,我也是这样讲,我姐嘛就说这是城里的‘新型教育方式’啦,培养娃娃责任意识,啥啥啥……”

“哎呀我不懂。”三雅手一挥,又立马换了语气,“不过还真有效,现在向芽丢三落四的习惯好多啦,也没之前那么皮,就怕她们老师!”

“梁哥你知道不,她下周还要当什么‘食物监督员’,哎打饭的嘛就是打饭的嘛,么‘食物监督员’,你说这城里来的,是花样多哈?”

说到这儿,三雅像突然想起来似的,拍他:“诶梁哥,你不是也是城里来的,你说说?”

汴之梁后知后觉抽过神,看她一眼,敷衍一笑:“不知道,我又不认识他。”

他说完就又走了,三雅一头雾水,寻思他问的也不是这个呀。

汴之梁偶尔去学校替课,小地方的文体教育条件并没有城里充裕,有时候一个学校,就只有一位音乐老师,再偏一点的地方,语文、数学老师也能当音乐老师用,南小稍微好一点,还有一位音乐与体育老师,偶尔,几个班的会一起上。

后来汴之梁来了,上课条件才终于松脱,校长清楚他背景,一来二去,也就当个音乐老师使,免费劳动力,为什么不用?大热天两个班再不必挤在一个教室里。

他上课的教室不定,有时候一楼,有时候二楼,三楼。有时候,会路过闻老师的班级。不过他去得不凑巧,好几次,都赶上闻老师没课的时段。

于是两个月过去,汴之梁竟然一面“庐山真面”,都未曾识到。

那个活在小城口口相传的故事里的人,每天都在他耳边回荡,即便他从未主动去探听过,一次也没有。汴之梁被一个巨大的围城包起来,外边全是见过闻老师的人们,他站在城中心,孤身,唱着一出空城计。

云南渐渐步入雨季。

城南的雨,城北的阳,说下就下,说停就停,雨水的持续时间,还没有一个哈欠长,汴之梁上完课,雨便停了,几个调皮的孩子撞着他手臂,嘻嘻道别,他揉了揉一个小男生的头,拍他回家。

汴之梁收拾好教具,挎着包也准备回小馆。

“梁老师。”

清亮的女声,从背后打断他脚步,汴之梁回头看见四年级张老师的脸。

“有事吗,张老师?”

“哦,想让你帮我带个东西。”张老师从身后拿出个被棉麻袋装起来的长条物,“闻老师的伞忘在我们班了,你回小馆是吗?刚好顺路帮我捎给他吧。”

竟是一把油纸伞。

汴之梁诧异了一瞬,才伸出手接过:“行,小事。”

“多谢,我把地址发你手机上了,你走雨花巷过去,很快的。”

张老师四十多岁,说话做事雷厉风行,东西交到手,便抱着一堆试卷急匆匆地走了。

汴之梁望着手机里的地址,打开地图大致瞧了一眼。

雨花巷么。

这边的路还保持着古城的原有痕迹,卵石点缀,青砖长铺,路不算太平,偶尔一步台阶,油纸伞在他手中提着,竹柄从袋子支出一截,一晃一晃。

桐油的味道,撞着腿侧,若有若无,钻进鼻腔,又溜走。

汴之梁偶尔在转角时,顺势瞥过眼神,落在那把奇怪的伞上,他好奇着纸伞的模样,但包裹严实的棉袋,竟连一片伞角都未曾露给他。让他不经意也联想到,这位同纸伞一般,神秘的主人。

都这年头,竟还有人用油纸伞,说不上古板更多,还是教条更多,汴之梁真觉得稀奇,连这趟送伞的路,都显得颇奇怪。

一路脚程过去,很快,今日春纷婶没有出摊,连那几句闲聊都免了。

汴之梁站在门口,对比着手机上的门牌号,一看,再看……

左看,右看。

这——不是前几天溅了他满身泥的罪魁祸首?怎么是这儿?

“什么孽缘……”汴之梁揣回手机,眉毛一挑。

抬手咚咚两声,无应答,又敲两声。

听见急促的脚步由远及近,汴之梁微微后退半步,挺了挺腰背,把伞换了个手拿。

吱呀——门后渐渐露出一张脸。

“郭祁?”

汴之梁又退回去看了眼门口的牌号,确认是678号无疑,眉棱横变:“你怎么在这儿?”

郭祁也疑了:“我怎么不能在这儿?”

说话间,身后再挤出一张脸:“谁呀。”堂惜年见着来者,嘴角上扬:“嘿,梁老师,有事吗?”

汴之梁扬扬手里的油纸伞:“替人走一趟。”

“闻老师住这儿吗?”

郭祁朝里瞥了一眼,随意道:“哦,你找他啊。”

“嗯。”

汴之梁抿唇一笑。

郭祁还没跨出半步,便被堂惜年打回来:“干什么,人家打电话呢。”又转过头对汴之梁道:“要不进来喝口水?”

汴之梁只犹豫了一瞬,笑了笑:“算了,你给他就好。”

堂惜年是个爽快性子,也不推辞:“行吧。”

“……你们不是住水街吗?”末了,汴之梁还是问出口。

“嗷,搬家了。”郭祁的手肘轻轻搭在堂老师肩头,“水街那边离学校有些远,年初我们就搬过来了。”

“这不,闻老师运气好。”他说着,顺手指了指院内,“一来就住进大房子。”

堂老师推开他的手:“那谢谢梁老师,我等下和闻老师说一声。”

汴之梁点点头,作势便打道回府。

这时,小院自深深处,突然挤出一道清雅的男声:

“郭老师,有人来吗?”

汴之梁,心脏跳空。

关于视角问题。

剧情视角是跟随两人关系进步而深入的,前期不太熟,闻老师有意疏离,于是汴之梁看到多少,我们都看到多少。

视角会随着两人的亲密程度,逐渐朝闻老师那边偏移,也像闻老师一步步,朝我们打开了心扉,让人走近他的内心世界。

另:本文地名全部采用虚实结合。会夹杂部分云南四川方言,但不妨碍阅读。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Chapter3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