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喜欢上你时的内心活动 > 第15章 Chapter15

我喜欢上你时的内心活动 第15章 Chapter15

作者:越色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8 22:17:44 来源:文学城

次日清晨,天蒙蒙亮,两人的房门便被敲响。

闻辞觉浅,披着睡衣去开门时,连头发都没来得及抓一把,胡乱将镜片按在脸上,嗓音里还带着颗粒:“向芽妈妈,早。”

向芽妈妈,探头探脑微微地往里瞧了一眼。

……

“哎呀!那你们昨晚怎么不和我讲嘛,这么客气真是。”向芽妈妈在前方抡着方向盘,嗓门扯开,整个车厢都清晰可闻。

闻辞笑了一声,说着没事,紧接着,轮胎碾过一个石子,他的脸肉上下一抖,跟着屁股都离开座位,滞空一秒,重重砸下。

汴之梁瞧见了,对他指了指:“你抓稳那个。”

闻辞顺着他视线看过去,是向芽妈妈自己装在后座的一个扶手,看位置高度和比例,大概是给小孩子用的。

闻辞犹豫了一瞬,还是张开五指,紧扣上去。

这是一辆六座汽车,平时是三雅拿来拉货的,两姐妹都混着用,于是车厢里比起寻常客车,破旧许多,座椅留下清晰的划痕,地上也是箱子拖拽过的痕迹。

还弥漫着一股泥土树根味。

想来,应该是上次拉货还没来得及打扫。

“我想着嘛,你们两个男孩子,睡一起嘛也没关系喽?哎梁老板你不习惯和别人睡下次就和我嗦,这样整得我还不好意思嘿嘿嘿……”向芽妈妈是个风趣可爱的女人,笑起来,洁白的两排牙齿,跟着身体一颤一颤,加上一点平翘舌不分的口音,有趣极了。

汴之梁笑得如沐春风:“小事,下次我去你马场玩,把‘马屁精’给我骑就行。”

“莫问题莫问题!”

“马屁精?”闻辞一脸疑惑,带着脸上镜框都动了动。

汴之梁转过脸同他解释:“马屁精是马场的一匹白色高马,三年前木雅亲手接生的,总喜欢对着游客放屁,所以得了个这样的名字。”

闻辞的表情转过一个弯,最后落在眉尾,带起眉梢,噗嗤一笑。

“闻老师,有空一起来玩噻,我们马场可大喽,就在这后头,你骑过马没?”木雅往左抡圆了方向盘,完事儿又举起手朝东边点点,一个劲鼓动他。

“还没。”闻辞略带赧色,“小时候公园里15块钱骑一次的那种算吗?”

汴之梁突然饶有兴致地看着他。

“那个算不得算不得。”木雅晃脑摆手,煞有介事道,“小孩子坐在上面,还没回过味呢,一圈又没了,那马儿也不聪明,都是农民养来驮东西的,从来没撒欢跑过,跟我们的马儿可是差远喽。”

木雅自己儿说上兴致了,一旁的外婆也插进来。

“你都多久没去过马场了,好意思!”

“哎呀妈……我这不是忙嘛,向芽她还……”

看两人吵着,汴之梁把视线重新移回到身侧,盯着他笑意未褪的眼尾。

“你是四川哪儿的人?”

闻辞侧头转过来,风从窗户缝隙灌进车内,吹乱他额前发丝。

“四川成都。”他说,“籍贯上是这样写。”

汴之梁歪头疑惑。

闻辞解释道:“我妈妈是泸州人,做手艺传承的,但我小时候跟着爸爸的时间多,为了方便我读书,我长居在成都,不过寒暑假都会回泸州,相比起来,和妈妈那边关系走得近些。”

汴之梁从这话里,听出点弦外之音,但有关个人家庭**,他想了想,把话埋进了心里,感叹道:“那你妈妈一定很温柔。”

因为温柔,所以教出了一位这样温润如玉的儿子。

闻辞抿嘴,笑着摇头:“恰恰相反。”

他说起妈妈时,脸上的神色丰富起来:“我妈是个很要强的人,事事争第一,就连嫁人都选了个班上成绩最好的,她跟着我爷爷学手艺,后来又是最得意的徒弟,所以小时候,我的学业压力是超出同龄人许多的。”

汴之梁没从这段话里铺捉到责备,反而是多到溢出的怀念,和对曾经的无限憧憬。

对此,他也好奇了:“冒昧问一句,令慈,是做什么的?”

问出口,汴之梁就又有点懊悔,这怎么搞得他像查人家户口似的……

闻辞大大方方道:“油纸伞,非遗手艺。”

汴之梁愣了愣,一瞬间,恍然大悟。

怪不得,闻辞总带着一把油纸伞。

汴之梁探究地开口:“所以,我那天给你送回来的伞,是令慈亲手所制?”

闻辞笑着点点头:“是的呀。”

“那上面的绿竹纹样,都是她亲手所绘,你能看到的一竹一线,全部出自她手。”

汴之梁有些不知如何回答,或许来自后知后觉的,曾对闻辞重要之物贴身触碰过的喜悦,那些不被他所知的,而非常珍贵的经历。

说来有趣,他现在看着闻辞,总有点幻视许仙白娘子,纸伞寄缘的既视感。

汴之梁以前在某本书上看过一个典故,女子一旦将伞交给男方保管,便代表着定亲成功,这把油纸伞,也就成了二人间的定情信物。

他注视着闻辞,脱口而出:“我喜欢那把伞。”

车身在这时钻入隧道,闻辞的五官顿时没入黑暗,再看不到对面的表情,良久,汴之梁听见一声礼貌,疏离的“谢谢”。

悄然中,汴之梁觉得,似乎有什么东西流逝了。

他不喜欢这个语气。

车转过最后一个弯道,大山退去,眼前一条笔直坦途顺势垂入进南城,远处,玉龙雪山的峰尖,被延绵云层,厚重笼罩。

这次短暂的山中夜居后,汴之粱很久没再见到闻辞。

他就像是销声匿迹般,从汴之梁本就稀薄的生活中彻底抽身,即便学校里,他也捉不到闻辞的影子。他照常去学校代课,在小馆闲坐,店里人多了,街上的游客多了,南城迎来了它的旺季,汴之梁的世界开始进入冰河期。

他最新一次听到有关闻辞的消息,是三雅来店里,说向芽留在南城读书了。没有半个字提及闻辞,汴之梁却自然而然的想到那个人。

他一定很开心。

汴之梁甚至没有一个出口去询问闻辞,两人至今都没有对方的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汴之粱猛地睁眼,扯开头顶衣服,从槐树下一坐而起,拿出手机翻找几周前的通话记录,比对时间,在茫茫号码中,找到了一通6月28号晚八点半的电话。

他点开那串号码,在数字顶上,紧挨着一行小字——四川,成都。

汴之粱将号码存入了新建联系人,却在备注栏输入时,不知所措。

该写什么。

搜寻一圈,没有一个令汴之梁满意的称呼,他想了几分钟,想到屏幕自动黑屏,手机玻璃上映着张出神的脸。

汴之粱抬手,哒哒打下“闻老师”三个字。

“一份鸡豆凉粉就好~两杯美式。”

门口传来阵说话声。堂惜年抱着一叠书和电脑正在同玉花阿姐说话,郭祁跟在身后,臂弯下夹着教案,一边默默扫码。

“我给了。”

“诶,你……”郭祁扫码的手还没收回,堂惜年已顾自往小院这边来。

见着汴之梁,轻轻点头:“梁哥。”

“小堂。”

堂惜年选了个僻静的位置,坐下来就翻开书准备工作,好像一刻也不得闲,火急火燎似的。

“怎么来我这儿了。”

堂惜年打开电脑,盯着屏幕道:“哎,在家里看个资料都不清闲。”

从身后晃来个黑影,郭祁接着坐到了他对面。

“我要了份水果,你看电脑太久对眼睛不好,补充点维生素。”郭祁对她道。

汴之梁总觉着,这话好像在哪里听过。

“梁哥。”郭祁见着他,彼此换了个眼神。

两人偶尔来她这店里小坐,也不是稀奇事,南小的老师们都喜欢到他这儿来,有的为人情,大多都喜欢他这处安静,即便是来这儿的游客都素质守礼,不会大吵大闹。

“闻老师今天有课?”汴之梁不经意地,问了一嘴。

堂惜年在书里翻找,又在电脑上悄悄打打:“没呢,闻老师最近在家访。”

“这一阵,他挺忙的。”郭祁道。

“别提了,闻老师昨天还在和我讲呢,说学校的信息太久没更新了,有的学生搬家了都不知道,他跑错了好几次,难怪上次我打成阳家的电话,是个广东人的接的,说的我一句听不懂。”

听到客观切实的理由,汴之梁脑内突然拨云散雾,一切的不合理都合理了起来,原来,大家都见不到他。

“我记得你们每学期新生报名不都要信息采集吗?”

堂惜年在敲字的霹雳声中,回道:“哎,梁哥,你不是不知道,本地留守儿童这么多,有几个爷爷奶奶会用智能手机,走报名流程。大多都是父母在网上和班主任联系,事情一多,忙忘了,学生也不会主动说,有时候爸妈离婚了班主任隔年收学费才知道找错了人。”

“你忘了,昨年郭祁被学生家长一顿臭骂,说窥探人**。”堂惜年停住动作,叹气,拖长了音,“所以啊,老师也挺难的。”

正说着,玉花姐端着满满当当一盘子东西过来了。

“谢谢阿姐~”

“多谢阿姐。”

堂惜年喝了口美式,皱皱眉,又继续道:“我还是很佩服闻老师的,家访是个苦差,之前我们都是轮流去的,这几年变动频繁,加上学校情况不稳定,几乎没怎么去过了。”

郭祁面无表情的一句:“他就是个倔脾气。”

堂惜年看着他,嘁了声。

汴之梁没有多惊讶,反倒有意料之中的想法,如果是闻辞,做出这些事显然很合理,他对学生的态度,对个人事业的坚守,其实从第一次在酒馆认识起,就已经有了鲜明认知,而往后这些接触里,更让汴之梁意识到,他是一个过于纯粹,纯粹到,有些愚蠢的人。

这就是他啊,这就是闻辞。

好么,其实自己也是个蠢蛋。

“你这是在看什么?”汴之梁就坐在旁桌,瞥见堂惜年电脑上密密麻麻的文字,光是旁观都觉得眼睛疼,还有各种图表数据。

“这个?”堂惜年眼神示意,“是闻老师的SSCI。”

汴之粱以为她说错,或者自己听错,纠正道:“SCI?”

堂惜年摇头,偏着下巴看他:“不是,你说的SCI是自然科学期刊,SSCI主攻社会科学期刊,嗯……简单理解就是文理科的区别。”

她把电脑转过来,指着屏幕道:“闻老师深攻文科,研究成果当然发表在SSCI上。”

汴之梁看见文献最顶部的标题,翻译过来大致意思是——《教育流动性与社会分层:对学生轨迹的纵向地理空间……》后面没细看,他只觉得名词组建陌生干涩,初读甚至要逐字细看,他是搞音乐的,对期刊发布并无强制要求,于是面对复杂浓厚的学术领域砸到自己面前时,难免有震撼佩服。

他滑动着鼠标,拖到顶端,在著作栏的一作后面,看到了闻辞的名字。

“你说巧不巧,我和闻老师大学一个导员呢,这份文献就是他本科的研究项目。”

“本科?”

汴之梁原本并未在意,研究生一作并不稀奇,甚至是某些学科的硬性要求,而本科发表SSCI本就是例外,更遑论一作,许多导师更愿意把机会交给自己手底下的研究生。

除非是科研价值极高的著作。

那么这不外乎两种情况,1.自己强,2.爹妈强,不论哪种情况,这个人所拥有的能力,就已经超出大多数人。

显然,闻辞极大可能是前者。

“是啊,一区一作呢。”堂惜年一手勾着笔,仰天感叹,“你说这人与人的差距也太大了,有人本科发一作SSCI,有人二十八还在为研究生三战,哎,时也,命也~”

郭祁停了手中笔,单手靠在方枕上,对他道:“闻老师的那篇研究生论文在教育圈挺有名的,我们好多人写论文都读过那篇文献,算是比较好嚼又深度足够吧,蛮适合新人看。”

汴之梁听完觉得奇怪,他此前问过闻辞年纪,不过28有余,假设按照研究生最早毕业年限24来算,他教书也不过才短短四年,但李明也上次明明同自己讲过,闻辞是在省重任职第六年转调到南城的。

时间对不上啊。

“他不是教了六年书吗?什么时候读研的?”

郭祁笑了一声,对着他点了点笔尖:“这你就不知道了吧,人是跨级读书,22岁就研究生毕业了。”

汴之梁愣了愣,似乎还在消化他身上的光环,而一时失神,他盯着电脑里的英文文献,喃喃道:“原来是个天才啊……”

“可不嘛。”堂惜年撑着下巴,“这人呢,光靠外表岂得一时长久,你以为学校的老师都那么浅薄,个个只顾着看他的脸。”

郭祁:“……”

汴之梁突然就想问那个问题。

“他是单身?”

虽然,他应该并不喜欢男人,但这并不妨碍汴之梁对他的好奇,到底得是怎样的人,才可以得他青睐一眼。

“当然单身。”堂惜年这话语气很奇怪,仿佛是十分多余的问题,“闻老师这个人啊,哪里都好,唯独对感情似乎全然不上心,学校的老师也有海归白富美,人给她送名表,他给人回了个同等价钱的包……”

汴之梁嗤笑出声,这倒是符合他作风。

“不见得吧,我上次路过他们班,人家和白老师聊得很开心的。”汴之梁语气怪怪的,端起茶杯掩着眉,连笑容都不甚明朗,多少带点别的味道。

堂惜年蹙眉想了一瞬,才道:“你说白医檀老师?”她突然笑起来:“别提了,你知道白老师后来和我抱怨,说闻老师那天跟讲课似的,把她留在教室待了整整两个小时,她还不好意思跟人家说想走,毕竟是白老师自己图谋不轨,从那之后啊,白老师再不说喜欢他的事儿了。”

郭祁冷眼,道:“说起闻辞你话挺多。”

堂惜年咧嘴,朝他吐了吐舌头。

出人意料的回答,汴之梁一时想笑又觉得苦涩,那样有趣的人,怎么会有人觉得与他说两个小时话,是一件痛苦的事。

他却求不来。

“其实吧,这件事我倒有别的想法。”

汴之梁放下茶杯,木桌上“噔”的清响,注意力落到了她身上。

“网上有句话很火,优秀的男人不会流入市场,长期单身的人,无非几种情况。”堂惜年举起手指,“1.自身有不为人知的问题,2.gay。”

汴之梁突然猛烈地咳起来,一口气断在半空,因这句话差点没回缓上劲儿。

郭祁坐在对面,抱着手挑眉不语。

“梁哥……你这。”堂惜年赶紧倒了热茶递去,“没事儿吧,咋了你这是?”

汴之梁只不停虚空地挥着手,说不出话。

“我话还没说完呢。”堂惜年接着道,“3.心有所属喽。”

咳嗽声戛然停止,汴之梁抓着桌角,眼神空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