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思盈盈 > 第9章 夜归

我思盈盈 第9章 夜归

作者:清和未暑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09 23:05:27 来源:文学城

“是谁?”采芷皱眉。

花树下缓缓转出一道纤瘦的身影,扶着个小丫头,赫然是薛宜馨的生母杜姨娘。

杜姨娘屈膝行了半礼,薛辞盈侧身避过,亦回半礼,眉间掠过一丝讶异,温声问:“这么晚了,姨娘怎地在此?”

“妾是来给大小姐道谢的。”杜姨娘神情拘谨,又夹杂着些许不安,她和薛宜馨母女二人生得很像,一般的细眉长目,身姿纤细。

“馨姐儿从未进过宫,还请大小姐多多提点,她是个很懂事,会看眼色的孩子......”或许是因紧张的缘故,杜姨娘有些语无伦次:“都是受我这个不争气的姨娘连累,大小姐有什么要做的,只管吩咐她,定不会麻烦大小姐的。”

她说着说着,黯然垂下头去,忍住眼眶里的酸涩。

今日馨姐儿回了院子后,不同往常的寡言,眉眼弯弯着地告诉她,父亲已亲口应允,过几日她刻意随着大姐姐和夫人一起进宫,为淑妃娘娘贺寿。欢喜之后又开始发愁,不知届时该穿什么衣服,戴什么首饰,可这愁绪亦是期盼的喜悦的。这一切,不过是因大小姐今日为她说了话,夫人也不敢阻拦。

她心里感激,又有些担心,担心女儿从未出过门,也没有同龄朋友,会不会受冷落,也担心女儿不懂规矩犯了错,惹了夫人和大小姐厌烦,之后再也不会带她出门。

大小姐是府中众星捧月的存在,从来无需感受人情冷暖,就连她不在京中,也无人敢克扣晴雪阁,而她和女儿,原先老夫人和大小姐掌家的时候尚好,各院一应份例均按着规矩下发,从未拖延过。可这三年以来,秦氏在内宅坐大,姨娘们的日子才难过起来,尤以她和薛宜馨为甚。

薛谦的三个姨娘里,白姨娘是从前老夫人给薛谦的,便是看在老夫人面子上,秦氏也不敢太过难为,她又生子薛淮安,薛家男孩自六岁起都养在外院,秦氏手伸不到薛淮安那里;陈姨娘年纪轻,容颜娇艳,是薛谦上峰送的良妾,如今正得着宠,但凡薄待一星半点,她便要去薛谦那里道委屈。

而薛宜馨,偏偏和薛宜凌同年,只比薛宜凌晚了三个月,论容貌,论举止,并不比薛宜凌逊色,只薛宜馨性子安静,不敢抢嫡姐风头,可即便这样,她们娘俩也未得安生。

冬日里的炭火,夏时的冰,日常的饭菜,四季的衣裳都是小事,她们不敢计较,杜姨娘如今心心念念的,唯有薛宜馨的亲事。

她未敢奢望给薛宜馨找个多么高大上的门第,所愿唯家风清正、子弟上进而已,可秦氏一心只念着自己亲女,将薛宜馨拘在后院,不带她出门交际,长此以往,又有谁知国公府还有一个庶女?

女子的花期不过这么几年。

她最怕的就是,薛宜馨到了年龄,秦氏随便择户人家,一幅嫁妆就把人打发了去,她这辈子,就这么一个女儿,也就这么一点盼头。

薛辞盈听杜姨娘断断续续说完,默了默,问:“姨娘所虑,可与爹爹提过?”

杜姨娘苦笑:“国公爷向来不管这些事的。”

便是她想说,如今薛谦已很少踏进她的院子,何况她只是一个姨娘,如何能置喙府中小姐的婚嫁之事?

她深深俯身:“馨姐儿,就拜托大小姐了。”

“姨娘,入宫之时,我自会看顾三妹妹,若往后去别家赴宴,三妹妹若想,也可与我同行。”薛辞盈耐心告诉她,想了想,解释了几句:“然我虽是长姐,可双亲尚在,且上头有长兄,自己的婚事,尚且要遵从父母之命,又如何能安排妹妹的姻缘。”

“姨娘所请,恕不能应。”

杜姨娘急忙上前一步,期期艾艾道:“大小姐这不就要......”

“姨娘慎言!”杜姨娘话音未落,已被薛辞盈打断,她淡淡道:“姨娘留步。”

见月色下杜姨娘形容可怜,薛辞盈语气缓和了些:“姨娘无需担忧,馨姐儿是我的妹妹,也是爹爹的女儿,国公府不会薄待她的。”

杜姨娘也知自己冒昧,她再心急,也不能要去求未嫁的薛辞盈保证什么,只得退后了一步,讷讷道:“妾明白,妾不打扰大小姐了,大小姐早些休息。”

薛辞盈颔首:“我不送姨娘了。”她对杜姨娘的小丫头和声道:“仔细扶着姨娘回去。”

主仆两人进了屋,采芷服侍薛辞盈卸了首饰,便听薛辞盈冷不丁地问:“这三年,杜姨娘和三妹妹在府中过得如何?”

采芷手一顿,随即如实道:“杜姨娘老实,三小姐又一向安静,夫人事忙,许一时顾不上也未可知。”

她没说出口的一层是,若细看,三小姐的模样较二小姐是胜上三分的,素日里便是刻意往不起眼处装扮,也难掩那一份恬淡动人的风姿,这也是秦氏不乐带她出门的原因罢。

采芷利落地拆下薛辞盈头上的钗环收进妆奁,见薛辞盈神色未明,轻声劝道:“如今咱们自家正在节骨眼上,三小姐的亲事,不妨慢慢筹谋,待得日后......再细细为三小姐挑选良人不迟。”

薛辞盈蹙眉,想起方才薛淮川的话,不由有些烦闷,但也知采芷所言才是正理,薛宜馨的亲事,的确不急在这一时。

*

这一夜,卫国公府阖家团聚,德寿宫亦是罕见的灯火通明。

朱太后如今有了风霜,素日里,戌时初便已入睡,今日却一反往常,过了亥时也未就寝,而是倚在榻上,心不在焉地听着小宫女念书养神,含着期待的目光时不时飘向殿门口的方向。

杨姑姑端着核桃牛乳茶进来,亲自服侍太后用下,才轻声劝慰:“王爷虽信里写了归期,可路上若有事,耽搁一二日也是常情,何况皇上已命人在城门守着,一有消息便快马送进宫来。”

“娘娘不妨先躺下小憩片刻,养足精神,待得明日,母子相见也不迟呀。”

朱太后叹了口气,半晌,面上浮现一层淡淡的怅惘,她摇了摇头:“锦心,哀家实是后悔。”

后悔那些年,只顾帮着长子夺位,却忽视了幼子,在她最需要照顾的年岁,未能对他多加呵护;后悔未拦着他少年从军,让他一去就是那么多年,受了一身病痛,也后悔自己这个做娘亲的粗心大意,竟不知儿子有了心爱的姑娘,以致后来横生变故,年近而立却仍茕茕一身。

愈想,朱太后愈是悲不可抑,于幼子,她似乎,早已是一个失败的娘亲。

或许,幼子心中也是怨着她的罢。

杨姑姑朝小宫女使了个眼色,命她退下,自己一边执着玉梳,一边力度适中地给太后通着头发。

“娘娘,哪个孩子,能不念着自己的娘亲呢。”她柔声开解着太后,“奴婢打小看着王爷长大,知道他是个天性多么善良的孩子,从前在军中时不论,且说这一年多来,他人虽不在京里,可随着家书而来的,都是用心给您备的礼物,王爷他,心里是一直记挂您的。”

太后被杨姑姑拿话劝着,心里好了一些,眯起眼瞧了瞧落地罩里的镂空吉祥八宝纹更钟,竟已是亥时,心里忍不住担忧:“都这个时辰了,怎也没个消息,使个人去前头问问罢。”

刚说到这里,殿外传来宫人问安的声音,随即两个高大的身影转过屏风,景佑帝穿着身绛纱色常服走在前面,精神奕奕,一进殿便朗声大笑:“母后瞧瞧,朕把谁给您带来了?”

太后一怔,在看到景佑帝身后那个修长挺拔的人影时,蓦地红了眼眶。

叮咚,红包时间到。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夜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