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死后成了bug处理器(快穿) > 第15章 为后(14)

我死后成了bug处理器(快穿) 第15章 为后(14)

作者:默河里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4 17:37:53 来源:文学城

乾清宫内,李秋实坐在往日皇帝们批奏折的地方,面前站着一个鬓角花白的老大臣,正是礼部尚书。老尚书一脸严肃,对着李秋实端端正正地行礼,而后谏言。

“太后娘娘如此大封先帝后宫,尚未有先例,臣以为不妥。”

大行皇帝送入帝陵,小太子登极,临朝摄政的李秋实也暂时住进乾清宫,但先帝的一宫妃嫔还没有着落。小皇帝尚且年幼,寿康宫内又住着一群太皇太妃,李秋实一看,干脆下懿旨让太妃们继续住在先帝还在时各自的寝殿,待小皇帝长大后再搬入寿康宫。

朝臣对此并无异议——反正小皇帝还远未到娶后纳妃的年龄,东西六宫给先帝的妃嫔住着也无不可。但另一道懿旨却让他们炸开了锅:李秋实下令晋先帝宫中德妃、景妃为贵太妃,其他主位妃嫔为太妃,其余全部晋为太嫔。礼部尚书就带着朝臣们的反对来进谏了。

但李秋实态度强硬。

“先帝后宫本就不丰,去掉已死的炀庶人,不过十一人耳。来日进了妃陵,两位贵妃,三位妃,六位嫔,也并无不妥。况且只是未有先例,也未见哪条律法或是宫规规定不许如此,那吾便开个先例又有何不可呢?”

笑话,人家都退休了,绝大多数时间还只能待在单位内,多开点退休金怎么了?李秋实甚至干脆大手一挥,太妃们都不必向太后请安了——都退休了,还这么折腾干嘛,好好过养老生活就得了!

太后态度强硬,群臣反对也无果,只得放过这个话题,转向下一个,对先帝二皇子的处置问题。

二皇子在周家倒台后就已经被送进了皇子所,如今“弑君罪人之子”这个身份更是让他处境尴尬。

“炀庶人之子,当终身圈禁,监视其言行,以防行大逆之事。”这是手段激进的。

“三岁稚子,尚不知事,若悉心教养,尤可成忠君贤王。”这是手段温和的。

好在本朝文官武德并不充沛,虽然吵得吐沫星子乱飞,但两伙人到底还是没打起来。看着争论不休的两派人马,李秋实头疼地按了按太阳穴,大手一挥,出继!

靖江郡王身有隐疾,人到中年仍无子女,郡王府后院中也理所当然地只有郡王妃。本以为等自己哪天蹬腿就要除爵,不想天上掉下来一个直接带着世子身份的继子。

“太后娘娘说了,王爷您和王妃就尽管把他当成自己的亲生孩子教养,世子一切皆如其他郡王世子,宗族族谱和史官记载也会将他记录为二位亲子。只一点,王爷和王妃二位断不可再与他提及那位庶人生母。”

被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砸中脑袋,夫妻二人都晕乎乎的,郡王妃除了点头已经不知道说什么了,靖江郡王还是努力保持住了最后的定力,请使者放心。

“臣请太后娘娘放心,臣以后定会好好教养臣与王妃的长子。”

待使者走后,靖江郡王激动地抓住了郡王妃的手,用力攥着。

“我之前总是担心若是我走在你前面,你该怎么办,如今好了,咱们也有孩子了!”

过继了先帝第二子,李秋实又以小皇帝之名下了另一道圣旨:封先帝长子为恭王,选两处府邸为恭王府、福王府,着工部立刻修缮两府,待二王府邸修缮完成后,安太妃携恭王,熹太妃携福王及福康公主迁府。

这次朝臣没什么异议。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娘娘初登太后宝座,要烧三把火,这是很合理的。大封先帝后宫、出继罪妃之子两把火烧完了,现在烧第三把,也是很正常的——个鬼啊!纯粹是他们反对无效好吧!朝中众臣看这三把火灭不掉,也烧不到自己,干脆不管了。

李秋实可以不听大臣们的反对声音,但是听得到系统的电子音。

“宿主大人这是把能送走的都送走了啊。”

“这群姑娘最大也才二十多岁,就当了太妃,就算是按这个时代平均年龄活,也得再活几十年呢。几十年都关在宫城里,如果是我大概会疯吧。所以能送出去的都送出去,至少在外面可以自由活动。”二十多岁,在后世还是职业起步期,在这里,已经是退休养老期了,更不要提还有几个十几岁的小太妃。好在宫里的漫长余生虽然无聊,但至少退休金足够,基本生活还是能有保障的。

两位亲王的府邸很快便修缮完毕,临迁居前,安太妃和熹太妃带着孩子来拜别太后。

“行了,不必搞那么多规矩,以后逢年过节的又不是不能见到,”李秋实也很高兴她们能离开,“在外面和孩子好好生活。”

这时,安太妃突然抬起头,非常认真地看向李秋实。

“太后娘娘,谢谢您。”

谢谢您始终待我们温和,谢谢您愿意给我们晋封,也谢谢您愿意放我出宫。

李秋实也仔细看着她,最初时她在东宫内小心翼翼,后来她在皇宫内穿金戴玉一身华贵,但总是以尖刻的面目掩盖自己的底气不足,现在的她只是寻常的贵妇装扮,却有着往日没有的舒心与从容。

“都是在宫里讨生活的人,我也希望你们都能过得舒心啊。”

未说出的话,是最真心的祝愿:愿走出重重宫墙后,尚且年轻的你们还会有更美好的人生。

这一年的季夏,李秋实再次放大龄宫女出宫,并欲下旨,令每三年春末放年满二十五岁的宫女出宫,再于夏季采选宫女。大臣们才惊觉,太后要烧的火远不止三把。

“自太、祖始,我朝从未允许放宫人出宫,太后娘娘两次放人已是破例,怎可将破例改为定例!”有须发皆白的老大臣痛心疾首,显然是坚决反对。

但有反对的就也有赞成的。

“本朝虽无先例,但前朝放大龄宫人归家便是定例,太后娘娘此举不过是恢复古制,以臣之见,未尝不可。”

两方车马摆出来,照例要先争执一阵子,而后先帝心腹监察御史在事先通过气后站出来发表意见。

“启禀陛下、太后娘娘,臣曾弹劾前首辅周瀚年强抢良民为奴婢,拘于其宅邸中多年,其家属求告无门,待周家被发落,该民女已逝,其家人与之天人永隔,皆悲痛不已。诚然,陛下贵为天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采选宫人合乎法理,便是任宫人老死宫中臣民亦无可置喙,然法理之外尚有人情,渴望与亲人团聚本便是天理人伦。今天下臣民事君以忠,为人君者亦应善待臣民,当察其悲,悯其情,不拘泥于旧法,择善处以改新也。”

小皇帝被一通之乎者也绕晕了脑子,转过头,一脸茫然无助地看着自家母后,李秋实则趁机补上一个字,“善”。

上位者与心腹一唱一和,每三年遣散一次大龄宫人的律法便拍板钉钉。且不提朝臣的反应,百姓知道后自是大喜,家里有人当宫女的自是期盼与亲人重逢,没有家人在宫中的,若是实在贫穷需要送女入宫,也比往日少了心理负担。

“太后娘娘真是观音菩萨再世啊!”有人这般评价,“可惜先帝山陵崩得太早,不然娘娘和先帝该是怎样一对佳侣!”

系统把这话告诉李秋实时,她直接把笔扔到桌案上。

“我自己就能当执政者,干嘛要和别人做佳侣!说人好话都说不到人心头上。”李秋实懊恼地趴在桌面上。

但总而言之,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进行,而即将步入孟秋的时候,乾清宫里来了一位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来客。

“娘娘,当初得您帮忙,臣女才能避免侍寝,也是托您看顾,臣女才能在宫中顺顺当当,按理说臣女不该再麻烦您,只是,”裴姝一脸扭捏,“臣女还是想离开宫里。”

李秋实毫不意外,甚至本以为她会早点来找自己。

“这我倒是有预感,你在宫里也没放下对武艺的修行,应当还是想回到军营吧。”

看着李秋实和蔼的面容,裴姝红了眼圈。

“吾已经给你备好了两份户贴。若是你不想再从军了,就拿着女子身份的那张,带着你这些年攒下的银钱和未来二十年的薪俸去想去的地方,对外你会在二十年后病逝,反正太妃不会出席重大场合,别人也察觉不到。若你仍想从军,待你离宫后不久定太嫔就会病逝,对外你会是以裴殊的身份遵从吾的密旨,此后你会返回蓟辽军中并升任千户,但你以后能走到哪一步就要看自己的本事了,除非有朝一日你女性身份暴露并且被呈到吾的案上,其他事情吾都不会再帮你。”

裴姝欣喜万分,向李秋实行跪拜礼。

“臣裴殊,定不负娘娘大恩。”

两日后,裴姝离宫奔赴辽东,进入八月前夕,宫中定太嫔急病薨逝,葬入先帝妃陵,此后裴姝便只是妃陵中的一具空棺,而在遥远的辽东,完成秘密任务晋升千户的裴殊回到军队中,带着临别时太后的祝福。

愿终有一日,我们能在朝堂上重逢。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5章 为后(14)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