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是替女主背锅的堂姐 > 第8章 第 8 章

我是替女主背锅的堂姐 第8章 第 8 章

作者:满陇桂雨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6 08:24:50 来源:文学城

五十两雪花银,沉甸甸地压在妆匣底层,像一颗悄然播下的种子,在苏瑾心底滋生出一片名为“希望”的绿芽。与谢砚合作的顺利,如同一阵清风,吹散了苏家宅院内弥漫的些许阴霾,也让她脱离苏家的计划,有了切实的根基。

白日里,她依旧是那个需要去绣房点卯、完成份例绣活的苏家二房姑娘,谨言慎行,不露锋芒。但她的目光,已不再局限于眼前的一方绣架和那几位面和心不善的“亲人”。她开始借着陪柳氏去布庄挑选家常衣料的机会,留意城南一带的铺面。

“娘,您看那处,”一次从布庄出来,苏瑾状似无意地指向斜对面一间挂着“吉铺招租”木牌的小门面,“位置不算顶好,但临着街,后面似乎带个小院,若是租金合适,倒是清净。”

柳氏顺着她的目光看去,那铺面门脸不宽,有些旧了,但正如苏瑾所说,胜在位置不显眼,却又不是死胡同,且带院子,既能做绣坊,也能存放料子,甚至她们母子三人必要时也能暂住。她暗暗记下位置和门口牙行的联系方式,低声道:“娘明日便托你外祖父家的旧识,悄悄去问问。”

寻找可靠的人手是另一桩难事。苏家绣房的绣娘,大多与主家签了活契,轻易动不得。苏瑾将目标放在了那些因各种原因离开大绣坊,或是手艺好却因家变、伤病等原因难以找到稳定活计的绣娘身上。她让青黛借着回家探亲的机会,悄悄在外打听。

这日,青黛带回一个消息:“姑娘,奴婢打听到一位姓林的绣娘,原是‘锦绣阁’的能手,尤其擅长双面绣,后来因手上被热油烫伤留了疤,主家嫌碍眼,便将她辞了。如今在家接些零散活计,日子过得艰难。”

“烫伤?”苏瑾心中一动,“可影响刺绣?”

“听说是右手手背,执针倒无碍,只是不好看。”青黛回道,“奴婢远远瞧过她绣的帕子,手艺是极好的,就是……神色有些郁结。”

“手艺好,又经历过挫折,若能得一份安稳,想必会更珍惜。”苏瑾沉吟道,“找个稳妥的机会,带一幅我绣的寻常帕子去给她看看,就说……有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东家,正在筹办绣坊,欣赏她的手艺,问她愿不愿来,工钱可比照她之前在锦绣阁时,若做得好,另有分红。”她不能亲自出面,只能用这种迂回的方式招揽。

揽月轩内,苏玥的禁足期已过,但她明显感觉到府中的氛围不同了。下人们虽依旧恭敬,但那份恭敬里少了以往的巴结,多了几分审视。连父亲看她的眼神,也带上了些许失望。而这一切,都源于苏瑾!

“娘,不能再等了!”苏玥绞着手中的帕子,眼中满是焦躁和不甘,“您没见老夫人前日得了块好料子,竟破天荒地让人送去给了苏瑾,让她看着绣点小玩意儿!再这样下去,这苏家还有我们母女的立足之地吗?”

王氏亦是面色阴沉。她掌管中馈,最近却接连在苏瑾那里吃瘪,心中早已憋了一团火。“你放心,娘岂能让她一个商户女生的丫头骑到我们头上?”她压低声音,“你之前说的那事,我与你舅舅家通了气,已有眉目了。”

苏玥眼睛一亮:“舅舅怎么说?”

王氏冷笑一声:“宫里传出消息,太后娘娘凤体违和,久未痊愈。钦天监私下有言,需一件至纯至善、灵气充盈的绣品,最好是‘百福捧寿’这类吉祥纹样,置于宫中祈福,或能感应上天,佑太后安康。”

苏玥不解:“这……与苏瑾何干?”

“傻孩子,”王氏眼中闪过算计的精光,“这‘至纯至善、灵气充盈’,说得玄乎,但若能献上此等绣品,便是大功一件。你舅舅设法在采买太监那里递了话,暗示我们苏家或有此能人。届时,点明了要苏瑾来绣,她若绣得好,功劳自然是我们苏家举荐有功,她一个庶女,还能翻了天去?她若绣不好,或是绣品出了半点差池……”王氏语气转冷,“那便是对太后不敬,祈福不成反招祸,这个罪名,足够让她万劫不复!”

苏玥闻言,脸上顿时绽放出灿烂又恶毒的笑容:“妙计!娘,此计甚妙!到时候,我们就等着看她如何应对这‘天大的机遇’!”她仿佛已经看到苏瑾被这“百福捧寿”压得喘不过气,最终身败名裂的场景。

苏瑾对此阴谋尚不知情。她正忙于将那幅《春溪鱼乐图》的后续事宜处理妥当,并开始悄悄准备绣坊的开办事宜。柳氏托人问来的消息,那间带院的小铺面租金尚可接受,只是需一次性付清半年。苏瑾盘算着手里的银钱,刨去必须留出的原料采购成本和预备金,支付租金虽有些紧巴,但并非不可行。

而青黛那边也传来了好消息。那位林绣娘见了青黛带去的帕子,对那新颖的渐变色和细腻的针法十分惊叹,再听闻东家不计较她手上的伤疤,还愿给出不低的工钱,几乎没多犹豫便答应了。只等绣坊筹备妥当,便可过来上工。

这日晚间,苏瑾正与柳氏在灯下核算初步的预算,苏珩拿着书卷过来,小脸上带着些疑惑:“姐姐,今日下学,我听到两个婆子在嚼舌根,说什么……‘二姑娘怕是要飞上枝头了’,‘宫里都点了名’之类的怪话。”

苏瑾手中记账的笔一顿,与柳氏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警惕。

“宫里点了名?”柳氏脸色微白,“瑾儿,这……这是什么意思?”

苏瑾放下笔,眉头微蹙。她重生归来,改变了前世的轨迹,许多事情已与记忆中的不同。但“宫里”二字,依旧让她本能地感到危险。尤其是结合苏玥近日异常的安静,这突如其来的流言,更像是一场暴风雨前的闷雷。

“无凭无据的流言,娘不必惊慌。”苏瑾安抚道,心中却已警铃大作。她吩咐青黛:“这两日你多留意府里的动静,特别是揽月轩和外院来往的人。”

然而,没等青黛探听出更多消息,第二天上午,苏老夫人身边的大丫鬟便来了疏影院,语气带着前所未有的客气:“二姑娘,老夫人请您去正厅一趟,有贵客临门,指名要见您。”

“贵客?指名见我?”苏瑾心中那股不祥的预感愈发强烈。

柳氏紧张地抓住女儿的手:“瑾儿……”

苏瑾反手握住母亲的手,轻轻捏了捏,示意她安心。“娘,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我们去看看便知。”她整理了一下衣裙,神色平静地跟着大丫鬟走出了疏影院。

苏家正厅,气氛与往日截然不同。苏老夫人端坐主位,脸上带着难得的郑重甚至一丝不易察觉的谄媚。王氏和苏玥坐在下首,苏玥低眉顺眼,嘴角却抑制不住地微微上扬。而客位上,坐着一位面白无须、身着暗紫色锦袍的中年人,他端着茶盏,神态看似平和,眼神却带着宫内中人特有的审视与倨傲。

苏瑾一进门,便感受到数道目光瞬间聚焦在自己身上。她稳步上前,依礼向老夫人和那位客人行礼。

“瑾儿,这位是宫里尚服局的崔公公。”老夫人开口介绍,语气带着刻意的温和,“崔公公此来,是有一桩要紧事。”

那崔公公放下茶盏,细长的眼睛将苏瑾上下打量了一番,尖细的嗓音响起:“咱家奉上命,为太后娘娘祈福之事奔走。听闻苏家二姑娘绣艺精湛,作品灵气充盈,特来一看。”他顿了顿,目光扫过苏瑾平静的面容,“太后凤体欠安,需一件‘百福捧寿’绣品置于宫中祈福。此事关乎国运,非同小可。苏二姑娘,不知你可愿担此重任?”

“百福捧寿”!

苏瑾心中巨震。这件绣品她前世有所耳闻,并非因其本身,而是因它牵扯到一桩宫廷秘辛。据说当时负责刺绣的绣娘因“心意不诚,致使祈福无效”而获罪,下场凄惨。这哪里是什么“机遇”,分明是一个裹着蜜糖的剧毒陷阱!

她瞬间明白了苏玥和王氏的算计。将此等“重任”强加于她,成了,功劳是苏家和举荐者的;败了,或是稍有差池,她便是那个顶罪的替死鬼!而且“祈福”之事玄之又玄,根本无明确标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厅内一片寂静,所有人的目光都钉在苏瑾身上。老夫人眼中带着期许和压力,王氏和苏玥是毫不掩饰的幸灾乐祸与逼迫,那崔公公则是一副居高临下的等待。

苏瑾垂下眼睑,掩去眸中翻涌的冷意。她知道,直接拒绝是不可能的,那是抗旨不遵,立刻就会大祸临头。可若答应,便是将自己置于炭火之上,生死皆操于他人之手。

电光火石间,她心念急转。片刻后,她抬起头,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惶恐与恭敬,声音清晰却柔缓:“承蒙崔公公看重,此乃苏瑾天大的福分,亦是苏家满门的荣耀。能为太后娘娘祈福尽忠,瑾儿万死不辞。”

此话一出,王氏和苏玥眼中闪过狂喜,老夫人也松了口气。

然而,苏瑾话锋微微一转,继续道:“只是……‘百福捧寿’寓意深远,规格、用色、针法皆有定制,关乎祈福之诚,瑾儿年轻识浅,唯恐技艺不精,领会不当,反而不美。不知……宫中可否赐下旧例图样或具体规制,以便瑾儿遵旨摹绣,确保万无一失,方能尽显对太后娘娘的赤诚之心?”

她将“规制”和“赤诚”咬得稍重,既表达了愿意接手的“忠心”,又将皮球巧妙地踢了回去——既然此事如此重要,宫里总该有个明确的章程吧?若没有,那日后出了问题,也不能全怪她“领会不当”。

崔公公闻言,细长的眼睛眯了眯,重新打量了苏瑾一眼。这苏二姑娘,倒不像传闻中那般怯懦无知,反而颇懂进退,话也说得滴水不漏。他沉吟了一下,宫中对此事确实只有个模糊的说法,具体规制并未明确。

“嗯……苏二姑娘考虑得周到。”崔公公慢条斯理地道,“图样规制嘛……咱家回去自会禀明上官。你且先用心准备着,选用最好的料子和丝线,务必倾尽所能,绣出至纯至善之作。若此事能成,苏二姑娘,你的前程,不可限量。”他留下了充满诱惑又暗藏机锋的话语,便起身告辞。

送走崔公公,正厅内的气氛瞬间变得诡异。

老夫人看着苏瑾,目光复杂,最终只说了句:“既然接了这差事,便好生去做,莫要辜负了皇恩,也莫要丢了苏家的脸面。”便由人扶着离开了。

王氏走到苏瑾面前,皮笑肉不笑地说:“瑾儿,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好生绣,二伯母等着看你光耀门楣呢。”语气里的恶意几乎不加掩饰。

苏玥更是直接,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冷笑道:“苏瑾,我看你这下还怎么嚣张!这‘百福捧寿’,我看你怎么‘绣’得出来!”

苏瑾抬眼,平静地迎上苏玥恶意的目光,唇角甚至勾起一抹极淡的弧度:“不劳玥儿妹妹费心。妹妹还是多操心自己吧,毕竟,若我‘绣’不好,这举荐之功,恐怕也要大打折扣了。”

她这话一语双关,既指苏玥的举荐,也暗指苏玥自己的绣艺。苏玥脸色一僵,气得扭头就走。

回到疏影院,柳氏早已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见苏瑾回来,连忙拉住她:“瑾儿,这可如何是好?那‘百福捧寿’岂是容易绣的?她们这分明是要害你!”

苏瑾扶着母亲坐下,眼神冷静得可怕:“娘,我知道。这是阳谋,我们避不开。”

“那……那怎么办?”

“她们想用‘规制’不明来拿捏我,我偏要反其道而行。”苏瑾眼中闪过锐利的光芒,“既然宫里没有明确定义何谓‘至纯至善’,那便由我来定义!娘,您立刻去一趟砚记当铺,求见谢公子,不必提宫中之事,只问他能否帮忙寻一些前朝或本朝早期、寓意吉祥、工艺精湛的祈福类绣品图样或描述,越详细越好,最好是带有‘百福’、‘万寿’类纹样的。价钱好商量。”

她要借谢砚的渠道和资源,尽可能多地收集资料,从中找出可以遵循的“古制”或“旧例”,为自己即将创作的“百福捧寿”找到依据和背书。同时,她也要开始构思,如何在这幅注定备受瞩目的绣品中,既满足祈福的要求,又巧妙地融入自己的理解和“护身”的细节。

这已不仅仅是一场绣艺的比拼,更是一场智慧与生死存亡的较量。

砚记当铺后院,谢砚听着小厮汇报苏家正厅发生的一切,以及柳氏匆匆来访的请求,手指轻轻摩挲着那幅早已珍藏起来的《春溪鱼乐图》。

“百福捧寿……宫里……王氏……”他喃喃低语,眼中闪过一丝冷冽,“倒是打得一手好算盘,想借刀杀人。”

他看向小厮:“去,将库里那几本前朝《瑞应图赞》、《织造纹样考》找出来,再让我母亲从她的私藏里,挑几幅早年宫中流出的、寓意吉祥的绣品小样拓本,一并给柳夫人送去,就说是朋友相赠,不必言谢,更不必提我。”

“公子,您这是要帮苏二姑娘?”小厮问道。

谢砚望向窗外苏家的方向,唇角微勾:“如此有趣的对手,若是就这么被后宅妇人用这等龌龊手段毁了,岂非无趣?况且,我也想看看,她这次,又能如何破局。”

他顿了顿,补充道:“另外,贡品案那边,苏玥换绣样那枚玉佩的来历,查清楚了吗?”

“已有线索,似乎与太子府的一名管事有关。”

“继续查,把线收紧。”谢砚眼神深邃,“等苏二姑娘过了眼前这一关,或许……这份‘礼物’就能送出去了。”

风暴已至,苏瑾站在漩涡中心,手握画笔,面对着一张无形却危机四伏的绣布。她的“瑾绣坊”尚未正式挂牌,便迎来了第一场,也是最严峻的一场考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