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是替女主背锅的堂姐 > 第31章 第 31 章

我是替女主背锅的堂姐 第31章 第 31 章

作者:满陇桂雨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6 08:24:50 来源:文学城

运河上那场惊心动魄的夜袭,如同投入水中的石子,在短暂的剧烈涟漪后,水面终将恢复平静,但沉入水底的石子,却已悄然改变了河床的质地。客船在增加了护卫、加快了航速后,接下来的几日行程,再未遇到任何波折。只是船上的气氛,已与先前截然不同。

苏瑾大部分时间留在自己的舱房内,对着那卷前朝缠枝莲纹绢帛出神,或是完善她的江南绣稿,刻意减少了与萧珩的接触。那层名为“谢砚”的温和面纱被撕下后,露出的“镇国公府世子萧珩”的真实身份,如同一道无形的屏障,横亘在他们之间。她需要时间重新审视这段盟友关系,也需要空间来消化这份巨大的身份落差带来的冲击。

萧珩似乎也察觉到了她的疏离,并未刻意靠近。他变得更加沉默,常常独自立于船头,望着南方的天际线,眉宇间凝着一抹化不开的沉郁与思虑。墨羽、青锋等人行事愈发谨慎低调,对苏瑾主仆却依旧保持着恰到好处的恭敬。

倒是林绣娘和青黛,在最初的震惊与惶恐过后,见那位“世子爷”并未因身份揭露而改变态度,依旧保障着她们的安全与行程,渐渐也放松下来,只是言行间更多了几分本能的敬畏。

这日午后,客船即将抵达扬州府界,在一处颇为繁华的码头临时停靠补给。苏瑾在舱内闷了数日,见外面阳光正好,码头市集喧闹,便带着青黛下船透透气。

码头上商铺林立,南腔北调的叫卖声不绝于耳。苏瑾信步走着,目光敏锐地扫过那些绸缎庄、绣品铺子,留意着货品成色、价格与客流。在一家名为“锦绣轩”的铺子前,她被橱窗内一幅中型双面绣插屏吸引了目光。那插屏绣的是《兰亭雅集图》,人物虽小,却神态各异,衣袂飘飘,山林溪石也绣得颇有章法,最难得是正反两面的图案竟能保持一致,针脚细密均匀,显见绣娘功力深厚。

“姑娘好眼光。”一个温和的声音自身侧响起。苏瑾转头,见一位身着青布长衫、年约三十许的男子正含笑看着她。此人面容清癯,眼神明亮,气质儒雅,不像商人,倒似个教书先生。“这幅《兰亭雅集》乃是小店镇店之宝,出自苏州名家之手,费时一年半方成。”

苏瑾微微颔首:“确实精巧。不知阁下是?”

“鄙姓沈,单名一个‘湛’字,是这间锦绣轩的东家。”男子拱手道,态度不卑不亢。

“沈东家。”苏瑾还礼,“这双面绣的技艺,可是源自苏绣?”

沈湛眼中闪过一丝讶异,没想到这位年轻姑娘竟能一眼看出门道:“姑娘慧眼。正是苏绣的路子,只是绣者融入了些许自家心得,使得画面更添书卷气。”他顿了顿,好奇问道,“听姑娘口音,似是北地人士?对此道亦有研究?”

苏瑾不欲暴露身份,只淡淡道:“略知皮毛。家中经营些绣品生意,故而有些兴趣。”

沈湛闻言,眼中兴趣更浓:“原来如此。北地绣风多豪迈大气,与江南的细腻雅致颇有不同。姑娘能欣赏此作,可见品味不凡。”他伸手示意,“姑娘若有兴致,不妨进店一观,小店还有些其他藏品。”

苏瑾正想多了解江南绣品市场,便从善如流,带着青黛走进锦绣轩。店内陈设清雅,四壁悬挂着各类绣画、屏风,多以山水、花鸟、文人题材为主,针法精湛,意境营造也颇为高明,确实与北方绣品风格迥异。

沈湛亲自作陪,耐心介绍各类绣品的技法、渊源,言语间引经据典,见解独到,显见是真正懂行爱行之人,并非唯利是图的商贾。苏瑾与他交谈片刻,竟觉颇有收获,对江南士绅阶层的审美偏好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听闻如今京城有一家‘瑾绣坊’,名声鹊起,其绣品融合古今,别具一格,不知姑娘可曾听闻?”沈湛忽然问道。

苏瑾心中微动,面上不动声色:“略有耳闻。据说其东家技艺超群,得了太后赏识。”

沈湛点头,眼中流露出向往之色:“是啊。可惜一直无缘得见其作品。据说那幅《江山万里图》气势磅礴,绣艺革新,若能一观,必能受益匪浅。我辈经营此道,固守传统固然重要,但若能如瑾绣坊般博采众长、推陈出新,方是长久之计。”

听他言语中对瑾绣坊颇为推崇,且见解不俗,苏瑾心中对此人好感又增几分。她沉吟片刻,从随身携带的绣囊中,取出一方自己早前绣制的、用了渐层晕色法的海棠手帕,递了过去:“沈东家请看此物如何?”

那手帕上的海棠,由浅粉至绯红,过渡自然柔和,花瓣边缘用了轻微的绒毛绣法,更显鲜活立体。沈湛接过,只看了一眼,脸色便是一变,仔细摩挲观察片刻,再抬头时,眼中已满是震惊与不可置信!

“这……这渐色之法,这细腻针脚……绝非寻常绣娘所能为!”他声音带着一丝激动,“姑娘……这帕子……莫非……”

苏瑾微微一笑,默认了他的猜测。

沈湛连忙拱手,语气变得无比郑重:“原来是苏东家当面!沈某有眼不识泰山,失敬!失敬!”他没想到,名动京城的瑾绣坊东家,竟是如此年轻的一位女子!

“沈东家不必多礼。”苏瑾虚扶一下,“机缘巧合,偶遇知音,亦是快事。”

两人相视一笑,距离瞬间拉近了许多。沈湛立刻将苏瑾请至内间雅室,奉上香茗,畅谈起来。从南北绣艺差异,到江南市场格局,再到未来可能的合作模式,相谈甚欢。苏瑾发现,沈湛不仅对技艺有研究,对市场也颇有见地,且为人正直,并非奸猾之徒,是个值得结交的合作对象。

直到青黛提醒时辰不早,苏瑾才起身告辞。沈湛一直将她送至码头,临别前诚恳道:“苏东家此行若至苏州,务必光临敝店,沈某扫榻以待。江南市场,若有沈某能效劳之处,绝不推辞。”

“一定。”苏瑾含笑应下。此番偶遇,可谓意外之喜。

回到船上,苏瑾心情明朗了许多。与沈湛的交谈,让她对江南之行更添信心。这世间,终究还是有如沈湛这般,真正热爱技艺、追求卓越的同道中人。

萧珩见她回来时眉眼间带着一丝轻松,不似前几日沉郁,便走了过来,随口问道:“看来苏东家此行颇有收获?”

“偶遇一位懂行的绣庄东家,相谈甚欢。”苏瑾并未隐瞒,语气也自然了许多。既然身份已然挑明,过分刻意的疏远反而显得小家子气。盟友关系仍在,该有的往来与沟通,仍需维持。

萧珩见她态度缓和,眼中也掠过一丝微不可察的轻松,点了点头:“江南人杰地灵,能人辈出。苏东家能在此处寻得知音,是好事。”他顿了顿,望向南方,“再过两日,便可抵达杭州了。”

杭州。那座被誉为“人间天堂”的城池,终于近在眼前。

苏瑾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心中涌起一股期待。那里,有文秀阁的约定,有顾氏绸庄可能提供的帮助,有广阔的市場,也有未知的挑战。

客船继续南下,两岸景色愈发秀美。水网密布,稻田纵横,桑林遍野,白鹭翩飞,一派典型的江南水乡风光。

两日后,一个薄雾朦胧的清晨,客船终于缓缓驶入了杭州城外的运河码头。

苏瑾站在船头,望着远处那在晨雾与晨曦中若隐若现的、古老而繁华的城郭,望着码头上密密麻麻的船只与熙攘的人流,闻着空气中混合着水汽、泥土与隐约花香的独特气息,她知道,一段全新的征程,即将在这座美丽的城池正式开启。

杭城初映,如一幅徐徐展开的淡雅水墨长卷。而她苏瑾,便要在这长卷之上,用自己的针与线,绣下属于瑾绣坊,也属于她自己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