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是替女主背锅的堂姐 > 第27章 第 27 章

我是替女主背锅的堂姐 第27章 第 27 章

作者:满陇桂雨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6 08:24:50 来源:文学城

瑾绣坊的后院,虽不似苏府疏影院那般带着世家积淀的沉郁,却处处透着新生的活力与井然的秩序。三间正房,两侧厢房,围合成一个方正的小院。院中移栽了几株翠竹,一口青石水缸养着几尾锦鲤,墙角倚着几架待晾晒的绣绷,既有生活气息,又不失雅致。这里,是苏瑾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家。

搬离苏府,如同挣脱了一层无形的枷锁。柳氏眉宇间的郁气彻底散去,整个人都焕发出新的光彩。她将后院打理得井井有条,闲暇时便跟着林绣娘学些简单的绣活,或是帮着核对绣坊的日常账目,虽忙碌,却充实快活。苏珩有了自己独立的书房,读书愈发刻苦,偶尔休沐,还会主动到前院帮忙搬抬些轻便物件,少年人的脊梁挺得笔直,再不见从前在苏家时的谨小慎微。

苏瑾则将正房东侧最安静的一间设为了自己的工坊兼书房。临窗的大书案上,铺陈着她正在设计的江南新绣样图稿,一旁的多宝格里,分门别类地存放着珍贵的丝线、收集来的古籍图谱,以及那枚刻着“砚”字的乌木令牌。这里,是她运筹帷幄、勾勒蓝图的天地。

绣坊的生意蒸蒸日上。有了太后寿辰绣品的珠玉在前,又有谢砚暗中引荐的人脉,瑾绣坊接到的订单已不再局限于京城,开始有江南、甚至岭南的客商慕名而来,定制具有当地风物特色的绣品。苏瑾审慎地控制着接单的数量与节奏,将大部分普通订单交由林绣娘带领的团队完成,自己则专注于高端定制与核心绣娘的技艺提升。

她开始系统地将自己改良的绣法整理成册,命名为《瑾绣针法辑要》,不仅记录了渐层晕色、分层绣法、叠羽针法等核心技巧的步骤与要点,还附上了她对构图、配色乃至绣品意境营造的心得。这本辑要,她只允许林绣娘、赵娘子、钱娘子三位核心绣娘借阅抄录,并要求她们立誓不得外传。这是瑾绣坊立足的根本,也是她未来开枝散叶的技术基石。

这日,苏瑾正在工坊内审视一幅为江南某位致仕翰林定制的《烟雨江南》图绣稿,青黛引着一位身着青衫、作书生打扮的年轻人走了进来。

“东家,这位是江南‘文秀阁’的少东家,文公子,慕名而来,想与东家谈谈合作。”青黛禀报道。

文秀阁?苏瑾略有耳闻,是江南一带颇有声望的绣品铺子,以经营文人雅士喜爱的字画绣、屏风绣见长。她放下画笔,抬眼打量来人。这位文公子约莫二十出头,面容清秀,眼神澄澈,举止间带着江南文士特有的温雅气息,不似寻常商人。

“文公子远道而来,有失远迎。”苏瑾起身,客气地请他落座。

“苏东家客气了。”文公子拱手回礼,笑容和煦,“在下文逸,久仰东家大名,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他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书案上那幅尚未完成的《烟雨江南》绣稿,眼中闪过一丝惊艳,“东家此稿,墨韵淋漓,气韵生动,竟将水墨画的意境与绣品的肌理结合得如此精妙,实在令人叹服。”

苏瑾心中微动,此人眼光倒是毒辣。“文公子过奖,不过是些粗浅尝试。不知公子此次前来,所为何事?”

文逸收敛笑容,正色道:“不瞒东家,文秀阁虽在江南薄有微名,但近年来,绣品样式渐趋保守,难有突破。家父与在下一直思求变革,苦无良方。前番见得贵坊进献太后的‘八仙贺寿’屏风拓样,又闻东家诸多创新之举,深感佩服。故冒昧前来,想与贵坊合作。”

“合作?”苏瑾不动声色,“如何合作法?”

“我文秀阁愿作为瑾绣坊在江南的总代理,独家销售贵坊设计的绣样成品,亦可接洽江南一带的高端定制,所得利润,你我三七分账,瑾绣坊占七。”文逸语气诚恳,“此外,若东家应允,我阁中几位资深绣娘,愿北上交流学习,当然,束脩另计。”

条件可谓优厚,且态度谦逊。苏瑾沉吟片刻。开拓江南市场本就在她的计划之中,若能借助文秀阁这样有底蕴、有渠道的本地力量,无疑能事半功倍。只是……这文逸出现得未免有些巧合。

“文公子诚意拳拳,瑾感佩于心。”苏瑾斟酌道,“只是此事关乎绣坊长远发展,需得从长计议。公子若不急着返程,不妨在京城盘桓数日,容我仔细思量,再与公子详谈细则。”

文逸闻言,也不强求,含笑应下:“理应如此。那在下便静候东家佳音。”

送走文逸,苏瑾吩咐青黛:“去查查这位文逸公子和文秀阁的底细,越详细越好。”她并非不信人,只是历经风波,凡事多留一分心眼,总无大错。

傍晚,苏瑾正在用晚饭,门房来报,谢砚公子来访。

苏瑾有些意外,自搬迁新居后,谢砚还是第一次登门。她放下碗筷,整理了一下衣裙,来到前院接待客人的小花厅。

谢砚今日未执折扇,只穿着一身简单的墨色长衫,负手立于厅中,望着墙上悬挂的一幅瑾绣坊出品的《岁寒三友》小屏风,不知在想些什么。听到脚步声,他转过身,灯光下,面容似乎比往日清减了些,但眼神依旧深邃。

“谢公子。”苏瑾敛衽一礼,“不知公子驾临,有何指教?”

“路过,顺便来看看。”谢砚语气随意,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一瞬,微微蹙眉,“几日不见,苏东家似乎清减了些,可是事务太过繁忙?”

苏瑾没想到他开口竟是关心这个,微微一怔,随即淡然道:“劳公子挂心,一切安好,只是近日在筹划江南分号之事,略费些神。”

“江南?”谢砚挑眉,走到椅旁坐下,“可是与今日来访的那位文秀阁少东家有关?”

苏瑾心中一动,他消息果然灵通。“公子已知?”

“文秀阁在江南名声不错,文家也算是书香门第,家风清正。文逸此人,颇有才名,于鉴赏一道眼光独到,并非唯利是图之辈。”谢砚寥寥数语,便点明了文逸的背景,言语间竟似有几分认可。“与他合作,倒不失为一条稳妥的路径。”

苏瑾在他对面坐下,青黛奉上茶水。“公子似乎对文家颇为了解?”

谢砚端起茶杯,氤氲的热气模糊了他眼底的情绪:“早年游历江南时,与文家老太爷有过数面之缘,算是故交之后。”他轻描淡写地带过,转而问道,“你既有意江南,可需我修书几封,为你引荐些当地的人脉?”

这已是他第二次主动提出引荐。苏瑾看着他,试图从那平静的面容下看出些什么。他助她,似乎已成了某种习惯。

“多谢公子美意。”苏瑾斟酌道,“只是与文秀阁合作尚未定论,且……瑾想先凭瑾绣坊自身之力,在江南试水。若遇难处,再向公子求助不迟。”

她不愿事事依赖他。盟友关系需要平衡,若一方过于弱势,迟早会失去话语权。

谢砚闻言,非但没有不悦,眼中反而掠过一丝几不可察的欣赏。他放下茶杯,唇角微勾:“也好。你自有主张,我便不多插手。只是记住,盟友之谊,不在口头,若有需要,令牌随时可用。”

他并未久坐,又闲谈了几句京城趣闻,便起身告辞。

送走谢砚,苏瑾站在院门口,望着他消失在夜色中的背影,心中泛起一丝微澜。他今夜前来,似乎真的只是“顺便看看”,言语间那份若有似无的关切,以及对她独立决定的尊重,都让她感到一种不同于以往的感觉。他们之间的关系,在共同的利益之外,似乎正悄然滋生着一些难以言喻的、复杂的东西。

三日后,青黛查清了文逸的底细,与谢砚所言并无二致,甚至更为详尽,连文逸少年时曾中过秀才、后因志不在此而未再科举的轶事都打听了出来。苏瑾心中稍安,再次约见文逸,就合作细节进行了深入的商讨。

最终,双方达成协议:瑾绣坊授权文秀阁在江南地区独家销售指定系列绣品,并提供部分绣样供其仿制(需注明来源),文秀阁则负责江南市场的开拓与销售,利润按约定分成。同时,文秀阁派遣两名绣娘北上学习,束脩优厚。

契约签订那日,文逸看着苏瑾,眼中满是钦佩:“苏东家年纪轻轻,思虑却如此周详,条款清晰,进退有度,文某佩服。期待与东家携手,共拓江南锦绣。”

送走文逸,苏瑾站在瑾绣坊的门前,看着那块崭新的匾额,心中豪情渐生。京城根基已稳,江南之路已启,她的商业版图,正一步步从蓝图变为现实。

而谢砚那道时而清晰、时而模糊的身影,如同砚台中化开的浓墨,在她这片日渐广阔的锦绣天地里,投下了一道愈发深重、难以忽略的影子。

她知道,无论她愿不愿意,这个神秘而强大的盟友,都已深深嵌入了她的命运轨迹之中。前路漫漫,他们之间,注定还有更多的纠葛与故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