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是替女主背锅的堂姐 > 第14章 第 14 章

我是替女主背锅的堂姐 第14章 第 14 章

作者:满陇桂雨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6 08:24:50 来源:文学城

太子萧景渊的帖子,用的是上好的泥金笺,字迹雍容,措辞客气,言明是“素闻苏二姑娘绣艺超群,心向往之,特请过府一叙,鉴赏雅作,别无他意”。然而,这轻飘飘的“别无他意”四个字,落在苏瑾眼中,却重若千钧。

东宫相召,非同小可。这不是她可以像对待谢砚的邀约那般,凭借心意权衡利弊再决定去否的。这是命令,是来自储君的、不容置疑的意志。

柳氏吓得脸色发白,紧紧抓住苏瑾的手:“瑾儿,这……这可如何是好?太子殿下他……他为何突然要见你?是不是因为那些流言?还是因为苏玥……”她声音颤抖,充满了恐惧。太子在她这等平民百姓心中,是云端上的人物,更是掌握生杀予夺大权的未来君主。女儿被这样的人物盯上,福祸难料。

苏瑾心中亦是波澜起伏,但面上却竭力维持着镇定。她轻轻拍着母亲的手背安抚:“娘,不必过于惊慌。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太子殿下既然以‘鉴赏绣艺’为名相邀,我们便以绣艺应对便是。”

她迅速冷静下来,分析着太子的意图。流言已破,太子不可能不知。他此刻相邀,绝不仅仅是为了欣赏绣艺那么简单。或许,是因为她近来的风头太盛,引起了这位储君的注意?或许,是与苏玥有关,想亲自探探她的虚实?又或许,是他对那幅引起轰动的《江山万里图》本身产生了兴趣?

无论如何,东宫之行,凶险莫测。她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应对。

“青黛,替我准备那件月白色素面缎裙,发髻梳得简单些,不必多余首饰。”苏瑾吩咐道,“另外,将我之前绣的那幅小尺寸的《寒梅傲雪图》找出来,用锦盒装好。”

她不能带过于华丽或寓意特殊的东西,一幅清冷孤傲的《寒梅傲雪》,既展示了技艺,又隐隐表明心迹,最为合适。

翌日,太子府。

不同于苏府的精巧雅致,太子府邸更显恢宏大气,飞檐斗拱,朱漆廊柱,处处透着天家威仪。引路的內侍低眉顺眼,脚步无声,气氛肃穆得让人窒息。

苏瑾跟在內侍身后,目不斜视,步履平稳,只有藏在袖中微微蜷起的手指,泄露了她内心的紧绷。她被引至一处名为“漱玉轩”的水榭。水榭临湖而建,四面轩窗敞开,湖光山色映入室内,景致极佳。

太子萧景渊并未穿着正式的储君冠服,而是一身宝蓝色暗纹常服,玉冠束发,正负手立于窗边,望着湖面。他身姿挺拔,面容俊朗,眉宇间自带一股久居人上的矜贵与威严。

听到脚步声,他缓缓转过身,目光落在苏瑾身上。那目光带着审视,如同在评估一件精美的器物,锐利而直接,让苏瑾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

“民女苏瑾,参见太子殿下。”苏瑾依礼下拜,声音清越,不卑不亢。

“免礼。”萧景渊的声音平和,却自带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早闻苏二姑娘之名,今日一见,果然……气质不俗。”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她手中捧着的锦盒,“这便是姑娘带来的绣品?”

“是。”苏瑾起身,将锦盒恭敬呈上,“民女拙作《寒梅傲雪》,请殿下品鉴。”

內侍接过锦盒,打开,将那幅绣品呈到萧景渊面前。雪白的缎面上,几枝红梅遒劲伸展,花瓣以深浅不一的红色丝线绣出傲然之姿,背景是皑皑白雪,清冷孤高之意扑面而来。

萧景渊走近细看,眼中掠过一丝讶异。他见过无数绣品,苏玥的技艺在他眼中已属上乘,但眼前这幅《寒梅傲雪》,无论是梅枝的力度,花瓣的鲜活,还是整体意境的营造,都远胜苏玥。尤其是那雪花的绣法,细看之下,竟似有晶莹之感,绝非寻常针法所能及。

“好一幅《寒梅傲雪》。”萧景渊赞了一句,抬眼看向苏瑾,目光深邃,“姑娘绣艺,果然名不虚传。难怪能得母后如此赞赏,更能引得京城轰动。”

他话中有话,苏瑾垂眸答道:“殿下谬赞。民女不过是尽己所能,不敢当此盛誉。”

“哦?”萧景渊踱步至主位坐下,示意苏瑾也坐,“姑娘过谦了。一幅《江山万里》便能引得豪商一掷千金,这岂是‘尽己所能’四字可以概括?姑娘之志,怕是不小啊。”

来了。苏瑾心中警铃大作。太子果然在意此事。

她抬起头,迎上萧景渊探究的目光,语气诚恳而坦然:“回殿下,民女不敢妄谈志向。只是自幼喜好刺绣,沉浸其中,偶有所得,便想与人分享。《江山万里》售出,所得银钱,民女已与家母商议,部分用于维持生计,部分……打算在城南开设一间小绣坊,招收些贫苦女子,授以技艺,让她们也能凭双手挣一份安稳饭吃。如此,方不负上天所赐这微末之技,亦不负太后娘娘与陛下的嘉奖。”

她将开绣坊的目的,拔高到了“授人以渔”、“不负皇恩”的层面,既解释了自己“牟利”的行为,又显得格局宏大,心怀慈悲。

萧景渊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意外,随即若有所思。他确实没想到,苏瑾会有此打算。一个官家小姐,不想着攀附权贵,却要去开绣坊,教贫女技艺?这与他认知中的女子截然不同。

“开设绣坊?”他重复了一遍,指尖轻轻敲击着紫檀木的桌面,“姑娘可知,士农工商,商为末流?你身为官家小姐,行此商贾之事,恐惹人非议,亦有损苏家门风。”

这话语中带着试探与隐隐的威压。

苏瑾心中冷笑,面上却依旧平静:“殿下明鉴。民女以为,凭自身技艺,堂堂正正谋生,教导他人自立,并非羞耻之事。且民女母亲出身商户,外祖父一家亦是靠诚信经营立足。民女不敢忘本,亦相信,只要心存善念,行事端正,无论身处何业,皆可无愧于心。至于苏家门风……”她顿了顿,语气微带一丝不易察觉的涩然,“民女只想凭自己之力,护佑母亲与幼弟安稳度日,不敢,亦无力代表苏家门风。”

她这番话,既点明了自己的出身(提醒太子她并非那些需要依靠家族声誉的嫡女),又表明了自己只想安稳度日、无意攀附的态度,更是隐隐透露出在苏家处境不易的信息。

萧景渊凝视着她,眼前的女子眉眼低垂,姿态恭敬,但言语间却透着一股不容折弯的韧劲。她不像苏玥,总是柔柔弱弱,需要人呵护怜惜;也不像他见过的其他贵女,或骄纵,或谄媚。她像她绣的那幅寒梅,清冷,孤傲,自有风骨。

这种独特,让他感到新奇,也让他心中那点因苏玥哭诉而对苏瑾产生的不满,消散了些许。或许,苏玥所言,未必全是实情。

“你倒是有几分胆识。”萧景渊的语气缓和了些许,“既然你心意已决,本宫也不便多言。只是……”他话锋一转,“你与玥儿,终究是姐妹。姐妹之间,当以和睦为要。近日府中颇多流言,于你,于苏家,皆非好事。”

他终于提到了苏玥。这是在敲打她,让她安分守己,不要与苏玥争斗?

苏瑾心中明镜似的,立刻起身,再次敛衽一礼,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惶恐与委屈:“殿下教诲,民女谨记。民女从未敢与玥妹妹相争,只是……只是人微言轻,许多事,并非民女所能掌控。流言之事,民女亦是受害者,幸得陛下太后明鉴,方得清白。日后,民女定当深居简出,专心于绣坊之事,绝不招惹是非。”

她以退为进,将自己摆在受害者的位置,表明自己只想远离是非,专注事业。这既符合她刚才表达的人设,也间接回应了太子的敲打——只要别人不来惹我,我自然不会生事。

萧景渊看着她低眉顺眼的模样,一时间竟有些看不透她这话是真心还是假意。但他今日召见的目的已经达到——亲眼见了苏瑾,确认了她的才情与心性,也进行了警示。至于她与苏玥之间那点姐妹龃龉,在他看来,不过是后宅小事,只要不闹到台面上,损及苏家和他未来的侧妃声誉,他便懒得过多插手。

“你能如此想,甚好。”萧景渊摆了摆手,“起来吧。今日鉴赏已毕,姑娘可以回去了。”

“民女告退。”苏瑾心中暗暗松了口气,知道自己暂时过了这一关。她保持着恭谨的姿态,缓缓退出了漱玉轩。

直到走出太子府,坐上回府的马车,苏瑾才真正放松下来,后背竟已惊出一层薄汗。与太子这番交锋,看似平静,实则凶险,每一句话都需要仔细斟酌。

而在苏瑾离开后,漱玉轩的屏风后,转出一人,正是谢砚。他摇着折扇,脸上带着似笑非笑的表情。

“殿下觉得,此女如何?”谢砚问道。

萧景渊瞥了他一眼,淡淡道:“确有才情,心性亦是不俗。只是……过于刚硬,不懂柔顺,非闺阁之福。”

谢砚轻笑:“刚硬方能成器,柔顺易折。殿下不觉得,比起那些只会依附攀援的莺莺燕燕,这样的女子,更有意思吗?”

萧景渊眉头微蹙,看向谢砚:“你似乎对她颇为关注?”

谢砚合上折扇,坦然道:“惜才而已。如此技艺,若被后宅阴私所毁,岂不可惜?况且,她若真能开设绣坊,教化贫女,于国于民,亦是一桩善举。殿下以为呢?”

萧景渊不置可否,只是望着苏瑾离去的方向,目光深沉,不知在想些什么。

苏瑾的东宫之行,有惊无险。但她知道,太子的关注,如同一把双刃剑。她必须更快地壮大自身,让“瑾绣坊”真正立起来,才能在这权力的漩涡中,拥有更多自保的筹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