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我是八大名妃(快穿) > 第31章 第 31 章

我是八大名妃(快穿) 第31章 第 31 章

作者:芳客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1-02-18 23:20:14 来源:文学城

燕国把赵王祖宗十八代全问候了一遍,燕王喜骂骂咧咧了一通,把曾经和庞煖共事的老将剧辛派了出去迎战,可剧辛太过轻敌,贸然激进,结果被庞煖所斩杀。

赵国这头刚打了个胜仗,尚且沉浸在喜悦当中,可那攻占了三城的秦军似乎并没有打算就此收手,继续一路直入,渐渐逼近了都城。

赵悼襄王吓得当即打算迁都,可这个时候,名将李牧站了出来,以相国身份,向秦国求和。

赵王如今失了人心,但李牧在赵国威信却极盛,在上一世中他成为了赵国赖以支撑危局的唯一良将,并在宜安之战中重创了秦军,斩杀秦将桓齮,一度成为了赵国第二个廉颇,后来他也的确被后世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

这个时候还没有宜安之战,但李牧在赵国北境常年抵抗匈奴,更是曾一战歼灭了十万匈奴,若不是赵王不用廉颇,也不会把他从北境调回来。

既然调回来了,李牧也就要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赵王不得人心,又立娼女为后,弄得前朝后宫简直是乌烟瘴气,廉颇又刚刚过身,这个时候李牧站出来主持一切,可以说是顺理成章。

至于李牧为什么不选择对抗秦军,而是要求和呢,也是有他自己的思量。

如今燕齐两国暂时已经被秦国笼络住了,唯一能联手的只有楚国,而楚国的新主因为被迫处置了春申君,也是孤立无援,被春申君的党羽所排斥,但李牧和这位新楚王通过信了,料想他不是个昏庸无能之辈,只是刚上位又被排斥,可国本终究要回归正统,等这位新王将自己手上的事情处理干净了,渐入佳境后,赵楚两国联手,也有对抗秦国的实力。

所以赵国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时间,冒昧急进,为了一时之快,白白叫将士们无辜伤亡,这不值当,再说赵国北境还有一帮虎视眈眈的匈奴,燕国对赵国也是恨之入骨,等同于腹背受敌,他们现在贸然大动作,是讨不到好处的。

求和并不丢脸,大丈夫能屈能伸,如果折损他一人的颜面,可以让赵国免于为难,他觉得值当。

*

李牧其人,客观角度上来说,如果摒弃国度偏见,白珠是真的想和他好好畅谈一番,握个手说您辛苦了。

战国时期如此混乱,战火不休,为什么那些游牧民族,林胡、东胡、匈奴等等都不敢进来插一手呢,主要原因是七雄虽然你打我,我打你,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敌人,那就是这些胡人。

西晋时期发生的‘五胡乱华’绝对不可能出现在战国,管仲曾言: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这个时代虽然说礼乐崩坏,可尊王攘夷的思想却在诸国根深蒂固,尤其是秦国赵国燕国,他们靠近草原,常年要和这些游牧民族打交道,隔三差五就会受到入侵,对匈奴胡人可以说是血海深仇。

万里长城是在秦王政统一六国后大规模修建的,但早在西周时期,为了抵御北俨狁的袭击,就已经有了长城的雏形,在春秋战国时期,亦是分为了南北长城,北长城是秦赵燕三国修筑的,南长城则楚齐魏韩等修筑,各国为了防御匈奴胡人,都表现出了不约而同的契合。

而秦国本身就是西北地域起家,一路南下,早年和戎人血脉混杂,自身战斗力爆棚,匈奴不敢轻易招惹,燕国主要对抗的是东胡部落,唯有赵国,是各国中和匈奴最频繁打交道的一个。

李牧在抵抗匈奴上,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不仅仅是为赵国,更是为了这些华夏诸国,抗住了外敌入侵。

如果可以,白珠是真想把李牧给挖过来。

显然,嬴政和她是想到一块儿去了,面对赵国派了李牧来求和,嬴政看上去很犹豫。

一方面,他是真想快些把赵国给灭了,一方面,李牧又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还有另一个顾虑,那就是如果把赵国给强攻下来,秦国也要承担对抗匈奴的责任。

嬴政到底还是执政未深,对于很多事情,都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但这也不是他能力的问题,权利的渗透,本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威望是要慢慢积攒的,若非用强权镇压,那就只能缓而行之。

白珠并不想让嬴政像上一世那样,被后人称之为暴君,也不愿看他再如此行事偏激,累增骂名。

但对赵国,真的就这么高高拿起,轻轻放下吗?嬴政觉得有些不甘心。

李斯便给嬴政出了个主意,让他召见赵国的春平君,并将他扣为人质,再让赵国割地赔偿。

春平君乃是赵王的弟弟,甚得赵王喜爱,让赵国将春平君送来为质,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事实上,上一世春平君也入秦为质了,后来若不是泄钧向吕不韦进言劝说,他也不能在赵王死后回到赵国,还和倡后通奸,后来又害死了李牧。

可白珠却觉得,为质其实起不了多大作用,若是真出了事,赵国一意孤行,未必会顾忌一个春平君,她想了想,将目光放在了倡后的儿子,公子迁身上。

倡后刚刚成为王后,就已经开始四处活动,想要公子迁取代之前元后的嫡子太子嘉。

而赵王对倡后和公子迁也真是百般宠爱,后来真的把品行端正的太子嘉给废了,册立公子迁为太子,而纨绔本性的公子迁德不配位,只好声色犬马,在赵国是出了名的品行不端,在赵悼襄王死后登位,他和春平君串通一气,杀害李牧,罢免司马尚,自毁长城,成为了亡国之君。

白珠将嬴政召到榻前,与他缓缓道:“春平君虽得赵王喜爱,但兄弟哪儿有儿子重要,倡后所生的公子迁才是赵王的心头肉,你应该让赵王把公子迁送进秦国为质。”

嬴政斟酌道:“既然赵王如此看中公子迁,未必会愿意将公子迁送进秦国。”

白珠略动弹了几下身子,笑道:“要的就是他舍不得,你说咱们指明了要赵王之子,他又舍不得公子迁,会换成什么人选呢?”

嬴政沉思片刻,方恍然大悟,“所以娘亲不是真的想要质子为保障,而是想挑起赵国内乱,太子嘉品德端正,又是元后所生,为嫡为长,深受爱戴,可赵王却因为舍不得倡后所生的公子迁,要用太子嘉代替公子迁,势必会惹众怒,赵王本就不得人心,如此一来,别说一个李牧了,就是十个李牧,也救不了赵国的衰亡之势。”

白珠冲他竖起大拇指,赞许道:“李牧再厉害,那也终究是臣子,臣子做不了主君的主,顺便就让李牧一次看清赵王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值不值得他这样卖命,等赵王和李牧之间起了龌龊,到时候咱们再想法儿把他挖过来,只要李牧一走,赵国等同于失去了支撑的擎柱,余下终究成不了气候。对了,高乐师带回来了一个名为荆轲的少年,我观其往后必成大器,你先放在宫里做个侍卫,好好教导,往后他或可助你一臂之力…”

她一连说了那么多话,已然觉得有些乏力,软软靠在枕头上,暗想这身子是越来越不重用了。

嬴政看出了她的不适,忙问道:“娘亲是不是乏累了?”

白珠笑着摇了摇头,“别担心我,一时半会还死不了,你先去把这事办好,我只盼着你早日能成就霸业,如果那样,我也死而无憾了...”

嬴政应了个是,看着床榻上的人,已经逐渐消瘦,却还要整日为他操心这些事情,一心只想看他站在万人之巅,却无半点谋私利之心,他的眼眶也不由湿润了。

天底下的父母,都希望子女能好,能成龙成凤,娘亲同他是从尘埃里起来的,曾经他看娘亲的眼中,尽是对权势的渴望,如今娘亲变了一个人,却是满眼都盼他能一统天下。

他暗暗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在娘亲有生之年,达成她的夙愿。

等嬴政离开后,暗处里一个人影悄然出现。

“太后这样苦心孤诣,时时刻刻不忘激励王上,真是一片慈然爱子之心呐!”

白珠似乎已经习以为常,偏过病体道:“我知道自己活不了多久了,自然尽心尽力为政儿谋划。”

乐仪仍旧抱着星占盘不离手,可上面的卦象还是显示眼前人气数不多了。

他摇了摇头,有些失望,“王上还以为一直能把你瞒住,没想到太后心里早就清楚了,既然如此,我劝太后一句,少操心少用脑子,指不定还能多活几年。”

白珠闭了闭眼,她要多活几年干嘛,躺在床上这几个月,已经够受罪的了,早点把任务完成掉,她也早点解脱。

“日前我将纸坊和笔坊尽数全交在了先生手中,不知这段时日收益如何?”

他方才的话,她是一句也没听进,还在操心纸笔的买卖,乐仪沉默了一会儿,白珠见他没回应,又艰难转过身唤他。

不得已,乐仪只好同她一一禀报,“如太后之前所算,收益只多不少,不过这最先的红利期已经过了,纸笔在诸国开始普遍起来,民间各种劣质仿造的纸笔层出不穷,即便太后死守秘术,这价格已经不能再这么高卖了。”

这是正常的,毕竟这种最终要大众化的东西,要做全面的垄断,是不可能的,白珠恬然一笑道:“不急,外面就算有仿造,但都是粗制滥造,等他们摸清楚了门道,我们坊内早就已经研制出了更光滑平整,轻薄好用的新纸,到时候再把价格往下降一成,那些小作坊里出来的东西,也就没人要了,我们会永远比他们先进一步。”

纸是可以改革的,还可以出各式各样的花样,从黄麻纸到宣纸,还有极其考究的砑花纸,澄心堂纸,各类筏纸等等,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纸的发展史可是贯穿了华夏文明千年上下。

只可惜她能记得的造法不多,只能将这些秘术全部写下来,交给乐仪,让他不断试验。

这副病体,在统一六国上也只能出主意了,唯有纸上,她还可以多多加大自己的影响力。

后来赵王果真舍不得公子迁,将太子嘉送往秦国为质,如果太子嘉有个好歹,或者一直扣押回不来了,他正好可以将自己心爱的公子迁立为太子。

李牧劝不动赵王,气得差点当朝脱冠不干了,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优秀的太子被送往秦国,而那个混账公子迁在赵国为非作歹。

赵国百姓们鼻涕一把泪一把,目送着太子嘉孤身赴秦为质。

这还不算完,赵王后来见太子嘉去了秦国以后,秦国果真撤军了,以为危机彻底解除,人一旦不需要依仗谁,那作威作福的仗势就又出来了,甚至对李牧的进言都不大在意。

转眼冬去春来后,已进四月,秦王宫在这一天迎来了一件喜事,那就是他们的嫡长子诞生了。

“扶苏...”

当嬴政将襁褓中的婴孩抱到白珠面前时,白珠忍不住拿手指轻轻戳了一下那白嫩的小脸蛋。

真是可爱极了,软乎乎的小人儿,还在熟睡中,那细细密密的睫毛,粉雕玉琢的小嘴儿,若不是自己身子不中用,白珠真的很想抱一抱他。

嬴政道:“娘亲,他真小...奶娘把他抱过来的时候,儿臣都有点不敢相信,这世上居然有这么小的人儿,也不知道儿臣小时候,是不是也和扶苏一样小。”

白珠从赵姬的记忆里翻了翻,确实也不大,于是她笑道:“自然,小孩子刚出生都很小,慢慢就长大啦,你往后还会有许多孩子,见多了也就不稀奇了。”

也许吧,嬴政暗想,但扶苏是他第一个孩子,这份初为人父的喜悦是独一份的。

再看娘亲,似乎面色很不错,比之前好多了,想来是见到了孙儿,所以心情也好。

他愈发把孩子往白珠跟前凑,“您瞧瞧...这眉这眼,是不是跟儿臣很像?”

“像,,,”第一个音节说出来的时候,白珠感觉胸腔一阵涌动翻腾,她意识到不对劲,但又怕惊到孩子,遂转头对着床里那一边,哗啦哗啦开始吐了。

她以为是早上那半碗羊肉粥用得不合胃口,却不曾想吐出来的是殷红一片,血染红了床褥,白珠耳朵嗡嗡直响。

周遭的呼喊声此起彼伏,但她都听得不大真切了,两眼一黑,直挺挺朝后倒了过去。

不知过了多久,太医才从殿内出来,摇着头对嬴政道:“太后已是形同枯槁,再好的汤药也续不住了。”

嬴政额头青筋暴起,他捏住太医的衣领质问道:“你之前不是说,还有少则两三年,多则五六年吗?如今才一年不到,怎么就这样了,必定是你医术不精,拿话来诓骗寡人!”

太医被吓得两股颤颤,不知该如何作答,就在此时,门前传来一道声音。

“若太后愿意好好保养,五六年不成问题,可问题在于太后不肯保养,王上再责怪太医也无用。”

嬴政慢慢松了手上的衣领,见乐仪走了进来,他朝太医点了点头,太医如释重负退了下去。

“先生的意思,是太后自己不愿保养?可柳眉同寡人说,太后每日的汤药都一碗不落的饮下了啊。”

乐仪叹了口气,“药是喝的,可太后思虑过甚,每天不是操心纸笔坊和燕齐的买卖,就是过问楚赵两国的情况,几乎没有一刻是清闲的,我也劝过太后,让她安心休养,珍摄身子,可太后根本不听劝。”

嬴政懊恼不已道:“都怪寡人...太后都是为了寡人,才会病时都记挂着这些事情,寡人为人子女,不曾让太后颐养天年,却让她如此殚精竭虑,是寡人太没用了...”

乐仪宽慰道:“王上不必如此自责,太后为家国大事,耗尽心血,是秦国社稷之福,其实如今大局已定,就是赵楚燕齐四国联盟,也阻挡不了秦国成为霸主,一统天下的脚步,只不过是早晚的问题,若王上要让太后多加保养,就不要让她再过问这些事情了,只管把战果报给她。”

于是从那一天白珠吐血以后,那些往日几乎天天都要见的探子就再也不到跟前来了,她刚开始还急得不得了,可嬴政天天把小扶苏塞到她面前,她也没法子对着一个婴孩发脾气。

秦王政五年,九月,赵王欲立公子迁为太子,赵国大乱,李牧被逼出走,投身秦国麾下。

秦王政六年,二月,楚赵两国联手欲攻秦国,六十万联军却败在王翦三十万大军手下。

秦王政六年,七月,赵国被灭,同月秦将李信、蒙武率军进攻楚国平舆、陈郢等地。

秦王政七年,三月,楚王负刍被虏,越君降秦,楚国灭亡。

同月,秦王太后赵姬病逝,举国哀痛,服丧戴白,秦王政追尊其为高太后。

*

白珠终于回到了那座亭子,孟婆还在熬着大锅的汤,小六已然睡死过去了。

像他们这种鬼差,睡一觉都是几十年上百年的事情,够她做好几个任务了,所以白珠不打算叫醒他。

伸了个懒腰,活动活动胳膊和腿,白珠感慨这世上再也没有比一个健全的身体更重要的了。

要不怎么说健康是一,其余都是零呢,如果没有前面的一,就算有再多的零,那也是徒然。

这几年她拖着一副半死不活的身子,简直是在活受罪。

孟婆撑着下巴道:“不错,还活了这么久,我原以为你挨了那一刀,吐血那一回就要回来了呢。”

白珠白了她一眼,“我要是那个时候回来,估计任务就完不成了,怎么样,这个任务算通过吗?”

孟婆道:“严格来说,不算很成功,不过这个任务鉴于有地府失误的原因在,再加上始皇全程目睹了你这个任务,很是满意,有他开了尊口,恭喜你通过了。”

白珠凌乱在风中,“全程?目睹?”

孟婆说是啊,“就在刚刚,本尊还特地从宗灵七非天宫过来了一趟,我估摸始皇对自己生前在人间的一些事情,一直耿耿于怀,比如他这位娘亲赵姬,所以你算是解开了他一个心结。”

不管怎么样,任务通过了,总归是好事,孟婆大袖一挥,余下七颗珠子飘浮在半空中。

“来吧,咱们要开启第二个任务了。”

赵姬篇正式完结~

下一个写啥还不知道,待会抽个签再决定~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1章 第 31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