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杀风雪 > 第7章 醉翁之意

我杀风雪 第7章 醉翁之意

作者:迦黎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8 21:44:36 来源:文学城

而立于一旁的谢将时刚要行礼,就被楚知默抬手打断了,

但崔老却让谢将时将叩拜大礼行了一遍,

受了大礼的楚知默也不是傻子,自然看得出崔老有意举荐少年的意思,既然是崔老举荐的人,她当然求之不得了。

“这次还要多谢崔老相助。”

其实三个月前楚知默的计划就已经准备就绪了,却没想到被摄政王突然要班师回朝的消息,打了个措不及防,只能搁置。

成立监察司,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她想把一部分影卫搬到明面上,

楚知默受丞相和摄政王两方掣肘,若始终没有自己的势力,早晚会在两方的拉扯下被消耗殆尽,

影卫在暗处确实能帮她做很多见不得光的事,但也终究很难成大事。

她的计划哪儿哪儿都好,就差个牵头人。

那几天愁得楚知默把官员的名单看了三天,翻来覆去地看,最终将目光落在了快要致仕的崔老身上。

崔鹤明清朗的笑声中带着愉悦,甚至带了些许的慈爱,

“老夫一生克己复礼从未失信于人,自然不能让博了半辈子的好名声毁在你这个小娃娃手里。”

最开始楚知默暗中拜访了几次才见到崔老的面,她将计划提出来时,只换来的崔老的冷笑和不屑,

他并不相信这个任人宰割的小皇帝真能做到,想都没想就请她离开。

找上崔老时楚知默早就料到了他不会轻易答应,也做好了被拒绝的准备。

所以她并没有灰心,离开前自顾自地约定到,她以工部和兵部做赌注,换崔老出山。

现在,她所说的都实现了,崔老自然不会失信于她一个小辈。

“崔老说笑了,您一生功绩无数,桃李天下,岂会因一个无人知晓的赌约就毁于一旦。”

对于楚知默谦逊有利的态度和举止大方的言谈,崔老满意地点了点头,

“君子行义,不为莫知而休止。老夫两年前之所以离开朝堂是因为看到了大厦之将倾,君主无为而臣子争权。老夫不愿做效忠于名存实亡君主的太傅,受人摆布。

所以远离了朝堂,但老夫没有想到你居然能在左高卓的眼皮子底下,掀起如此风浪。他啊,总归是老了。”

这也是楚知默找上崔鹤明的原因,崔老一生刚直,尽心尽职,称得上一声忠臣,贤臣,

楚知默摇了摇头,“太傅说笑了,丞相之所以中了如此浅薄之计,是因为他的眼中没有我。他把持朝政太久和摄政王处于了一种很微妙的平衡,

两人你追我赶却都没有伤其根骨,因为他们对对方手里的牌太过了解,所以也知道对方知晓自己的底牌,因此不会真的同归于尽。”

两个人都太过自信,这种自信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楚知默这两年的任人唯亲和听话。

楚知默说的很透彻,闻言的崔老满眼欣赏地点了点头,又意味深长地说道,“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

他们站在高处太久,久到他们抬头看不见上位者,低头望不见朝外民。

楚知默扶手行礼,“多谢太傅赐教。”

望着瘦瘦小小的楚知默和她稚嫩的脸庞,崔老在这个人人都不看好的‘傀儡’新帝身上瞧见了大梁的曙光,

忽然由衷感叹,他老了,眼睛也花了。

从为官那日起,他无愧于心,无愧于民,无愧于君。

可当他看不见大梁未来时,他放弃了,逃避了。

他的年岁和身体无不在提醒他,他没有心力与虎视眈眈的丞相和摄政王斗,所以他离开了朝堂。

但现在,他再次从这位年仅十七的少年帝王身上感受到喷薄而出的野心时,仿佛看到了少年时不畏前路艰险,一条路走到黑的自己。

力不从心的无力感再次涌上心头,但这次他接受了。

岁月催人老,未来终究属于少年人。

他抬眼将身侧人介绍给了楚知默,“这是老夫最后一个关门弟子,算是我的一点私心。”

楚知默心底一震,崔老愿意把弟子送给她,是赌她能赢下这场残酷的战争,她能杀出来,让他的弟子也有一份从龙之功,

第一次,这是楚知默第一次体会到,心连着身体的每一处都在微微发麻,眼底也染上了湿意,

这次,崔老起身,俯首行礼,楚知默端坐在石凳上,眼中是毫不掩饰的锋芒,

一股从未有过的力量席卷全身。

恰似第一场春雨过后从冻土里破土而出的野草,细细密密地点缀在她的心上,每一根草都是一股力量,随着她的心每跳一下根系便在她的心里深一分。

“老臣恭候陛下得偿所愿。”

时过境迁,楚知默再次看到这些牙酸的奏折时,大约因心境不同,她也有了看下去的**,

监察司筹备得如火如荼,有崔老在背后支持,没人敢糊弄,就算丞相和摄政王想插手也无从下手。

满面春风的楚知默突然想起去了京郊的崔老,给了赵齐一个眼神,赵齐心领神会,出了御书房守在门外。

她唤出影三,询问起崔老的近况,“派人守住崔老,监察司还未正式成立,若崔老出事,我们就前功尽弃了。”

影三俯首,“陛下放心,影四带了两人守在京郊。”

听到去的是影四,楚知默挑了挑眉,

影四是前十唯一的女子,性子火辣,一言不合就要抽鞭子。平日就是面对影三这块木头,两句话就能把她气得火冒三丈,

她怎会愿意去守着古板又一丝不苟的崔老?

“你派的?”

影三摇头,说是影四主动要求去执行任务。

这下,楚知默心下了然,“她是和影十吵架了吧?”

说来奇怪,影四那风风火火的性子居然会钟情于影卫中最古板最木头的影十。

无论影四如何缠着,影十就是不回应,每每都把影四气得跳脚。

思及此,楚知默轻笑了声,影卫中很多,不,几乎全都是从小就成了暗卫,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淬炼筋骨,磨炼脾性,

脾气大多都和影三影十一般,沉默寡言不喜亲人,但偏偏就出了两朵奇葩,影七和影四。

影七是他们当中最小的,却和她年纪相仿,现在想想,他们当中年岁最大的应该就是影三了吧?

她刚要开口问影三年方几许,门外就传来赵齐的声音,影三跳到了房梁上,楚知默开口让人进来。

赵齐带着一个面生的嬷嬷走了进来,嬷嬷跪下行礼,

“陛下,这是太后身边的掌事宫女,赵姑姑。”

太后?

楚知默微微拧眉,太后裴氏,乃摄政王的亲姑姑,

定国公裴氏一族世代从军,声名显赫,定国公以军功求取静安公主,荣光无限。

两人举案齐眉,膝下只有裴太后和裴寂也两个孩子,

当年定国公战死沙场后静安公主殉情,只留下了二人相依为命。

裴氏一脉几乎死绝。

裴太后深居后宫,独揽大权。

楚知默也只在先皇仍在世时见过她一面,

那时候她还是皇后,后来楚知默登基的这两年中,虽然裴太后会不时送些东西来表示关怀,但两人基本没怎么打过照面。

从不来往的太后突然派了人来,来的人还是她的掌事姑姑,这就很耐人寻味了,

她不过是个傀儡,裴太后也无意与她交好,每次东西都是打发宫女太监送来,怎么这次不同?

恐怕,来者不善啊。

楚知默带着赵齐和春雨到云归阁外时,霜秋带来的清凉正好拂过她的脸颊,

一片黄了一半的落叶飘到了她的跟前,她随之抬眼望去,

云归阁墙外几枝褐色繁茂的枝丫不屈地伸展出红墙外,光秃的枝干并不萧条,反而透露着坚韧和凌厉。

是梅花树。

里面早就恭候多时,一进云归阁,楚知默的鼻尖就萦绕着似有似无的药香,

这股味道并不刺鼻,反而让人有一种舒心之感,不自觉地想要放下一切疲惫。

这还是她第一次进来这云归阁。

若说皇宫中最尊贵的女人是谁,那么一定就是裴太后。

可楚知默却只看到了一位身着朴素,手握佛珠的雍容华贵的妇人斜依靠在贵妃椅上静候着她的到来。

女人双目轻阖,容颜在岁月的镌刻下柔化了棱角,眉目之间流连着让人摸不透的平静。

美人在骨不在皮,岁月就是最好的证明。

“太后。”

裴太后闻声睁眼,清冷的眉眼为她添了几分威严,“陛下来了。”

楚知默理所应当地坐在了她身旁,从进院开始就闻到的药香进殿后变得浓郁,

闻的时间久了,总让她有些昏昏欲睡。

两人不痛不痒地寒暄了几句后,裴太后就没了哄她的耐心,道明了叫她来目的。

“选秀?”

“对。”

下人送来泡好的茶,裴太后将其中一杯推到了她的跟前,然后自顾自地端起茶杯品茶,

“这是摄政王新送来的顾渚紫笋,陛下尝尝。”

对面,楚知默藏在袖子底下的手指来回摩挲着袖袍,垂眼看着杯口的白气,心底思绪万千。

裴太后也没管楚知默喝不喝,冷着脸像是在交代什么一样,语气没有起伏也没有劝慰,淡淡地说道,

“陛下正值舞象之年,合该充盈后宫,以固社稷根基,宗庙之安,系于后嗣藩昌。陛下莫要再推辞了。”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楚知默哪有不答应的道理,两人没说几句后裴太后扶着头开始头疼,转身将人请走。

这一路楚知默都冷着一张脸回到了御书房,赵齐将春雨打发了下去,劝慰她莫要多想,

楚知默冷哼出声,

太后与她说的不过十句,但没有一句是废话,

“去,查查摄政王近日是否进过宫,给太后请过安。”

赵齐从云归阁出来后就已经派人去查了,“查过了,昨日早朝散后,摄政王去看望过太后。”

果然是他。

可为什么?

楚知默一时有些摸不透,他们在打后位的主意?

难道是她漏了马脚,让他们怀疑了?还是她最近表现得不够听话让他们不满足,居然想要用后宫来牵制她?

亦或者,他们想要一个‘太子’?

她在脑子里将全部可能过了一遍,最终放弃了,

说实话,若是可以,楚知默千不愿万不愿选秀,无论是何人入宫,她终究会毁掉一个女子的一生,

她不可能做到一个丈夫对一个妻子的责任,凭白让她们抱有幻想,凄惨了却此生。

楚知默提着仿佛有千斤重的笔,沉下了脸,大笔一挥,下旨选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