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大胆,常熙明都没忍住朝一旁的婢女看去,结果其不动声色的垂着头,好似与这场热闹无关。
众人笑了,原先那个紫衣少女看着姜婉枝说:“姜三小姐不知吧?谢夫人从不参加各种宴席,谢大少爷也鲜有出面。如此也就一直没传出过他和哪个女子有情。”
姜婉枝自然是知道的,她点点头问:“这不好吗?不近女色,往后宅院也不会有太多女子争风吃醋。”
毕竟是未出阁的女子,饶是家里女子多也不妨碍她们口不择言,什么都敢往外说。
那紫衣少女目光扫过在坐的众人,探了探身子,其他人见状也往前探了探。
常熙明也不例外,只听那少女刻意压低声音:
“你们或许不知道,我早些听我姨母说起过,谢大少爷三四孩提时便和曾经的江家定了亲。”
众人唏嘘,这事她们这个年纪的也没听说过。
因京师的江家只有一家,就是曾大魁天下后调礼部尚书立设的临平公府。
只因两家才定下婚事不到四年,谢聿礼随父北征,而在不久后,临平公被查出科举舞弊查抄府邸要流放。
结果一夜悄息间,整个府邸一片黑烟,血流成河,无一人生还。
这事成了皇家的禁忌,整个京师的人都不敢随意提起,那会这些小姐少爷都还小也不知其中事,就更别提谢聿礼还和临平公府的小姐有个有名无实的亲事。
“莫非这些年谢大少爷一直洁身自好是心里头还念着那江家小姐?”另一人发问。
“怎么可能。”紫衣少女说,“左右不过是儿时家中长辈的约定,三四岁的孩子能懂什么?何况后来谢大少爷一直在肃州,临平公府犯……他都不曾回来,怎么会念着。”
气氛莫名诡异下去,又有一个人问:“是江家哪位小姐?”
“江大小姐。”
船间一片寂静。
常熙明听到这称呼心跳莫名停滞一息,隐隐犯痛。
她忍住心头不适,端起杯来就喝茶漱口。
好在大家吃得差不多了,船只也靠岸了,大家就跟着自己的玩伴陆续下船上岸。
宁王府有一片很大的桂花林,常熙明和姜婉枝本想去那瞧瞧的,结果没走几步就有个婢女过来,对常熙明说:“常二小姐,常大夫人在宴厅请您过去。”
常熙明没存疑,姜婉枝想想也跟常熙明说:“如此也好,我去寻我阿娘,和你一块儿吧。”
那婢女听到这话有一瞬间的犹豫,但还是不动声色的低头转身往前走了。
常熙明点点头,二人就跟着那婢女往前去了。
——
竹林小径被水浸得发潮,青石板缝里钻着几星鹅黄的苔藓。
小径尽头拐个弯,墨绿竹影里露出半截黛瓦。
谢聿礼伏在竹影里,玄色劲装的袖口沾了两片竹叶,指腹擦过腰间玉佩时,指节因用力而泛出青白。
他盯着宁王府书房虚掩的槅门,纵身跃过丈许宽的碎石径时,足尖几乎没沾地。
阁内扑面而来的是陈墨的气息,书架层层叠叠如林立的山峦,他猫腰钻过雕花屏风,指尖在案几上飞快划过,发出极细的声响。
谢聿礼左翻翻右翻翻,想找到有用的东西,忽眼角一压,瞥见了一檀木书匣。
他伸手刚触到匣盖,外头忽然传来簌簌的竹枝晃动声。
不是风——是鞋底碾过竹叶的碎响。
谢聿礼猛地缩回手,后背贴上书架,指腹扣住腰间刀柄,听着那动静从阁外小径渐渐逼近,槅门缝隙里下一秒流进了天光。
“吱呀——”槅门被推开的声响比刚才清晰十倍。
谢聿礼盯着门轴处露出的半片墨色衣角,掌心的汗渗进刀柄缠的麻线里。
外头那人顿了顿,靴跟碾过门槛的瞬间,谢聿礼听见自己心跳如鼓,撞得胸腔发闷。
竹涛在阁顶翻涌,像谁在暗处屏住的呼吸。
少年指尖慢慢蜷起,指甲掐进掌心,听着脚步声绕过屏风,朝他藏身的书架走来,砚台里未干的墨汁在瓷碗里晃出细微波纹,倒映着他紧抿的唇线。
——
常熙明和姜婉枝走了一段幽闭的小路,忽然觉得怪异,去问那婢女:“我阿娘在何处?”
那婢女回答:“在宴厅和旁的夫人一块。”
“那怎么不走大路?”姜婉枝也生疑。这里一个人都没有,倒像是宁王府的主子们自己住的地方。
那婢女还没回答,常熙明就看到远远的小路便站着两道挺拔的身影。
宁王府给青宫发了请帖,朱承昀称病去不了,就算撕的再怎么厉害也是亲叔侄,表面功夫还是得做做。
而瑞亲王府只身一人前来的朱羡南也只能和谢聿礼一块。
结果谢聿礼那厮吃着吃着就让小厮靠岸走了,说想去桂花林看看,他想跟着去但谢聿礼不让,于是等他们一众人吃好靠岸时,他就被朱昱珩拉住了。
二人也算叔侄且瑞亲王府只效忠陛下,是以像谢聿礼朱羡南这些小辈就算和朱承昀玩的好也不足为惧,毕竟掌家的还是他们的爹。
不管是瑞亲王还是建威将军,都只唯陛下马首是瞻。
所以朱昱珩并不会跟他两撕破脸,反倒是其乐融融的。
他们男席不同小姐们一样和朋友坐,宁王宁王世子当然和皇室的坐,是以朱羡南要跟着他们,而宁王所坐的游船是最大一只,还有很多的位置,于是朱羡南把谢聿礼拉上,而宁王又把常言善常斯年等人拉上。
于是整个船上都坐着最能构成皇子夺嫡不确定因素的权臣。
席面上,宁王有意无意拉拢常尚书,甚至还给朱昱珩说起了亲事,被常言善喝酒打马虎眼过去了。
常言善没说不嫁女,只说再留些年。
宁王说女大不好嫁,于是常言善和他一来一回打起了太极,一直到他们下船都没谈出什么,宁王都开始自我怀疑了。
谢聿礼和朱羡南也就懂了,济宁侯府跟宁王的那头有关联。
朱昱珩拉着朱羡南往小幽径走去,越往里走竹林越幽闭。
他是感谢一下朱羡南他们查出于友发案件的真相,还了宁王府一个公道。
朱羡南和谢聿礼关系好的不得了,宁王这边自然也知道此事有他的一点功劳。
二人走着说着,朱昱珩忽然问他:“听闻此次案件里常二小姐也有功,想必堂叔也见过她,可觉得她如何?”
朱羡南眉心一跳,常言善显然不愿把常熙明嫁给朱昱珩,没想到这家伙席面上不出声,私底下却好奇极了。
朱昱珩一点都不注意朱羡南脸色变化,还继续嘟囔着:“父王有意选常二小姐做我妻,但我又没见过此人,若是长得五大三粗,又空有心智,那我无论如何都不愿意娶的。”
朱羡南:“……”
他还没来得及开口,就见不远处的那头走来三个人,定睛一看,那婢女身后的二人再熟悉不过了!
朱羡南猛的转头看向朱昱珩:“你把她们喊来的?”
朱昱珩一点都没有骗了人的羞愧,点了点头:“女客不会在内院随意走动,我不过是想找个没什么人的地方瞧瞧那常二小姐长何模样。”
朱羡南:“……”你好唐突。
“这于理不合……”朱羡南看着走近的二人,干巴巴地说出这几个字来。
说话间,姜婉枝和常熙明已经走到面前。
姜婉枝看了一眼朱昱珩,便看向了朱羡南,若是熟人在旁那她一定会问上一句“你怎么在这”,但他旁边还有个宁王世子呢。
想了想,不熟,于是姜婉枝特别有礼貌的喊:“世子殿下。”
朱昱珩点点头,不动声色的贴着朱羡南身后一点,用手捅了捅他后腰。
朱羡南身子一抖,却强装镇定,他当然知道朱昱珩是问他哪个是常熙明。
于是他对姜婉枝说:“姜怀珠,你们怎么在这?”
姜婉枝说:“常伯母喊妙仪去花厅,我也准备去找我阿娘。”
“哦。”朱羡南心不在焉地回答。
他瞥了一眼朱昱珩,发现这厮盯着半垂眸的常熙明看了一阵,双目亮闪闪的。
朱羡南:“!”不会吧!不能喜欢上了吧?虽然他承认常熙明确实好看,但人家是心狠手辣、胸有城府的文殊菩萨!
朱羡南一直对自己给常熙明取的这个称呼很满意,也早就知道她有心计谋略,只是心狠手辣这事呢,还是他偶然间知道的。
常熙明让谢聿礼跑腿他本就在驿站,想不知道都难,谢聿礼被迷晕睡家门口是他去了将军府无意间听谢夫人说起的。
那个时候朱羡南就在想,谁娶了常二,谁是后半辈子不得安宁了。
不过于私心朱羡南不希望常熙明和朱昱珩搭上关系,搭上了那他们就是敌对,姜婉枝在中间又会如何?
还没等他想些什么,朱昱珩忽然就盯着常熙明开口:“常二小姐可知宁王府有意和济宁侯府结亲?”
朱羡南:“!”
姜婉枝:“!”
常熙明:“!”
哥,您就这么明晃晃的说出来了?!
姜婉枝是完全不知道的,转过头看着常熙明,双眼蹬的圆不溜秋的。
常熙明心想她能说不知道吗?阿爹前些日子都提醒过,何况方才还有咸宁公主暗示。
她脸不红心不跳微微一笑:“不知。”
这可把朱昱珩的话给堵死了,宁王世子瘪着嘴再一次认真打量起这个常二小姐,好像也没很可爱了。
姜婉枝觉得不该在这里久留,拉着常熙明对朱羡南说:“常伯母还在等着妙仪呢,我们先走了。”
说着往边上一看,哪里还有那婢女的身影?
“没叫。”朱昱珩说。
常熙明:“?”
姜婉枝:“?”
于是,她两知道被朱昱珩耍了,也知道这是什么意图了,怪不得方才那婢女来喊时听姜婉枝也要来有些愣住。
常熙明觉得这朱昱珩十分冒失,铁着个脸,刚想说“先走一步”,结果听到在竹林小路隔着几尺远的四面矮墙内传出破门之声。
紧接着便是剑肃擦过石子的争鸣。
几个男人的声音逐渐响起,愈发亮彻,深怕没人听到。
四人心下一凛,朱昱珩率先往那书阁奔去。
朱羡南上前一步挡在二人之间慢慢的走过去。
槅门“砰”地撞在墙上,四个黑衣人裹挟着竹叶翻涌而入,为首者面罩下的目光淬着冷光。
谢聿礼知道藏不住,腰间长剑“呛啷”出鞘,银刃划破松烟雾气,正迎上左侧黑衣人挥来的朴刀。
刀刃相击迸出火星,他借势旋身,靴尖踢翻身后书匣,木屑飞溅间逼退右侧刺来的短匕。
剑花在胸前挽开,却觉后背生凉——第三个人的长剑已贴着谢聿礼袖口擦过,衣料裂开的声响里,他猛地矮身扫腿,趁黑衣人踉跄时,剑尖抵住对方咽喉,余光却瞥见门口又涌来几道黑影。
少年猛地甩脱缠在身边的黑衣人,旋身撞破半扇木窗。外头竹林里黑影攒动,五六道身影从竹枝间跃下,弯刀泛着冷光。
黑衣人从四面八方围来,谢聿礼左躲右闪间衣摆被划破几道口子,却越战越狠。
剑刃在竹影里划出银亮弧线,忽而旋身刺出,剑尖抵住最前方那人咽喉,脚下猛地踹向身侧树干。
晚上加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9章 江谢两家的姻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