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熙明和姜婉枝两跟到山脚下时就不让马夫追了。
二人闲油纸伞露行踪甚至都没带,只将披风褪下去包住脑袋来。
但后面浑身都被雨水淋湿,她们也不在意头湿不湿,干脆披回去还能御一阵寒。
“我的姑奶奶!”看到姜婉枝慢吞吞走来,朱羡南直接把自己头上的斗笠套在姜婉枝身上,语气不满,“你当你是铁壁铜人?回去不病了我跟你姓。”
姜婉枝瞪了他一眼,换作平时她一定会骂回去,可现在因为刘婆和崔韬以及这阴冷悲凉的氛围,姜婉枝低着头不敢看刘婆。
她和常熙明跟着刘婆没走多远,就见她站在一个小土堆面前,二人见她沉思太深,就猫着腰从山路下一道坡走上另一边的槐树后。
她们看到了,那小土坡前被手绢裹着一长条东西,露出淡绿珠玉一角挂在外面微微滚动,常熙明记得,这是那日罗宁真给她的步摇。而在那步摇一边,还放着一个食盒。
刘婆一人淋雨站在小土坡前许久,面上伤感悲痛。她们就知道了,那小坡里,是她最爱的人。
后来崔韬来了,紧接着谢聿礼朱羡南他们也来了。
常熙明在他们的注视下,缓缓走过去,全然没有藏着偷听的羞愧。
见朱羡南把斗笠给了姜婉枝,谢聿礼手摩挲下,转头看向长庚头上的斗笠,伸出手来。
长庚会意,他三两下退到朱羡南身后,抗拒:“不给。”
谢聿礼:“……”
长庚努努嘴,心道借花献佛算什么,有本事和郡王殿下一样把自个的拿出去?
常熙明瞧见这行为,道:“不必给我。”
谢聿礼嘴比脑快:“我说要给你了?”
常熙明:“……”
长庚:“……”
朱羡南:“……”
姜婉枝:“……”
就连刘婆和崔韬都露出无语的表情。
得,现在刘婆她们要紧,常熙明不跟他斗。
她转头看向刘婆:“若是谢大人没查出您和于有发在泽州的过节,哪怕我知道您会说话、善口技仿人音色我都不曾确定您就是凶手。”
她站在树后就一直在想,一个人哪怕多么的符合真凶的作案时间和条件,可没作案动机都不能算数。
现在她了然了,也终于想明白了。
看着眼前姑娘澄澈的双眸,刘婆忽然想起来那日见到的常熙明,端庄有礼识大体,更是给了她作为一个被人人嘲笑又瞧不起的对象的尊严。
“您是听说被宁王带回来的南地戏班的班主是您以前跟着学口技的师傅,怕有人知晓他的技艺联想到于有发的真正死亡时间是亥时子到亥时正。”
常熙明声音清亮,就算在这雨幕里,也能给渡上迷雾的孤舟照出一条明道来。
朱羡南有问题:“你怎知那班主是刘婆师傅?”
于是常熙明和姜婉枝一块儿把她两在戏楼后场的对话说了出来。
“怪不得刘婆的画这样的好。”姜婉枝没忍住说了个题外话。
刘婆听后看着姜婉枝笑了笑,她道:“姜小姐,我一个贱民的画只怕是污您的眼。”
姜婉枝急忙摇摇头。
常熙明想到刘婆刚刚问的那个“崔韬是家生子,我一个外人他为何会帮我?”
于是她又道:“崔韬是家生子自然不会帮您,可你们两个都是信徒呢?”
“也是巧然,我这几日被罚抄经书,没想到看到了那日您对我做的佛谢礼。”
“佛教本质是慈悲心。修行者应怀有慈悲心,助他人解脱苦难,成就无量功德。”
谢聿礼查到刘婆被和尚所救,那时身处绝望的行尸走肉,得佛教子弟相救,会不会因此成为佛祖信徒?
这下众人都恍然大悟了,正如谢聿礼查处刘婆的作案动机一样,常熙明找到了刘婆的作案条件和真正作案时间,二人只要稍稍对上口,一切都能说通了。
刘婆因女儿被于有发杀害,自己又险些因于有发丧命而滋生杀死于有发的想法,后拜师学口技就是早在一开始就想好了杀人手段。
所以在接触到崔韬后,她借二人是信徒让他偷出于有发的行踪,然后在驿站将人杀害后回到于有发的屋子装出他的声音来混淆于有发那时还没死的情景,又在后面找姜婉枝做了不在场证明。
所有的事都被串联了起来,可是细想起来,仍是有细枝末节未查明清楚。
“只是我一直没想明白一件事。”常熙明顿了顿,“我在隆福寺偶然从刘夫人口中得知您会用福.寿膏,想必是从于有发那儿学来的,你筹划多年,难道想不到教您弟用福.寿膏会被有心人抓到马脚吗?”
一个妇人,比一个官员都懂如何使用权贵的福.寿膏,太惹人生疑了。
谢聿礼听了这话就突然想起抓张大那晚常熙明问自己福.寿膏怎么用,原来在那天就注意到不对了。
刘婆听了这些话,缓缓吐出一口气来,她释然的笑笑,看向常熙明道:“这位小姐实为聪慧。的确是这样,在知道陈班主来了时我就知道自己离被发现不远了。不过小姐不知,那日买了步摇后,我将备好的桂花糕和步摇放在小玉坟前就想过几日去大理寺自归,只是没想到有人快我一步。”
“福.寿膏我看于有发用过啊。他死后,我就也想尝尝,叫这些本就快活的人更欲死欲仙时何滋味。”
“前一日我拿到于友发的行踪便早早出门,在官驿边守着。后来我看到他去了顶楼,我就借我弟的身份暗中跟着。”说到这,刘婆有些于心不忍的看着姜婉枝,
“暗中见到姜小姐和她的婢女险些遭于友发欺辱,我本不想出面以防暴露自己,可那叫喊声让我想起了小玉,那个时候,她也一定这么无助痛苦吧,我受不了,找了个棍子就冲出去打晕他。”
姜婉枝心头一颤,抬眸去看刘婆,就对上她痛惜又慈和的目光。
刘婆继续说:“我本就想着找个机会给他塞纸条,后来把他移出去后就在他衣里塞了早托人写好的字条,说我知道他这八年对良民做的恶事,说我要上告左都御史。我在京师,自然听过左都御史为人清廉正直,不会视人命如草芥。”
朱羡南一听自家大哥被夸,还有些不好意思的看着刘婆。
“我还说要是不想让我把证据供上去,亥时子便到官驿一旁的小道见我。他真的来了,我早早躲在暗处,拼劲全力,带着这八年的悔恨和不眠用匕首从他后堂刺穿他的心脏!小玉那时才九岁!!这个畜生!他怎么下得去手的!”
说着说着,刘婆红了眼,声音也越来越大,情绪激昂,好似于友发在她眼前。
“我把他尸体拖上破庙,又回来清理好自己去了姜小姐屋子,望她能做我的证人。”
谢聿礼疑惑:“当时既想自归,为何还需人给你证名?”
“因为我怕还没来得及和小玉好好告别,就再也见不到她了。”她怕步摇没来得及买,桂花糕没来得及送,还没在这小土坡前好好跟自己的囡囡说说话,就被抓起来关进大牢再行处置了。
“小玉还在的时候,有一回市集,她看到一支很漂亮的珠玉步摇,可那时我嫌贵没给她买,为此她还伤心了好几阵,可没想到,那没来得及买的步摇成了她再也得不到的念想。”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小玉从未做过坏事,而我手里沾满鲜血,死后,我也见不到她了。”
其实她更知道,人死后,连一丝魂魄都无,永远消弭于这天地,连自己最爱的人都会忘记。
她深吸一口气,坦然一笑:“所以我要让姜小姐做个证人。我想再见一见小玉。小玉临死之际,都没等到她的阿妈。她一定痛恨我为什么不早些来。”
“等从姜小姐那回来,我便拿了水桶打了后山水井清洗官驿旁的小道,又把破庙地面处理干净。最后给那恶人摆出祈佛之姿,我要他跪求佛祖原祐却不被应允,我要他一生恶行袒露在菩萨面前,我要他死后下十八层地狱,不得超生!”
刘婆眉峰倒竖如刀,腮帮因咬紧牙关而绷得铁青,眼底翻涌着几乎要喷薄而出的恨意,声音从齿缝间碾出,带着刺骨的冷颤。
“等安排好一切,我就潜入他的屋子,我也想试试这上头的人的活法,我暗中看过他用烟枪吸福.寿膏,于是我也对着那孔试了下。你们不知道,我这八年,没睡过一回安稳觉,一闭上眼就想到小玉躺在草堆间的模样。可那福.寿膏却叫我第一次见到了小玉,她长大了,对着我笑,喊我阿妈……”
这梦境一般的场景让她迷恋,所以她没被抓到后看到自己的弟弟有了福.寿膏,便想也拿点用用,所以她教他怎么用,借此能吸上一口。
果不其然,那一晚,她又见到了小玉,也睡上了这八年里唯一一次好觉。
刘婆从来一闭上眼就能回想起八年前小玉的死后模样。
囡囡浑身血污,瘫在荆棘丛中。
她的衣襟碎成布条挂在身上,长发被扯得七零八落,腰间几道深可见骨的伤痕翻着血肉,右腿以诡异的角度折在身后,苍白的脸贴着带血的落叶,唇角还凝着干涸的涎水——分明是副没了生气的模样,却偏偏睁大了眼,直勾勾瞪向头顶灰蒙蒙的天。
刘婆寻到她时猛地栽倒在地,指甲深深抠进腐叶里,喉咙里发出“咯咯”的破响,像是被人掐住脖子。
她抖着手去掰女儿蜷曲的手指,却碰落一块粘在掌心的带血碎布,整个人忽然僵住,继而发出撕心裂肺的号叫。
她用脸拼命蹭女儿冰凉的脸颊,头发扫过女儿手臂的淤青,又突然疯了似的扯开自己的衣襟,把女儿的头往自己胸口塞:“囡囡冷了吧?娘抱、娘抱抱……”
滚烫的眼泪砸在女儿伤口上,她却浑然不觉。
寂静的山林传来凄凉的哭嚎,直到声带磨出血,只剩含糊的呜咽在风里飘着,像片碎成两半的纸钱。
“您没见到小玉,于友发为何后来又追杀您?”姜婉枝问。
说到这,刘婆咬着牙,蹙眉痛苦,缓了一会,才在这慢慢变小的雨势里发出声音:“我在小玉身边寻到了他遗落的玉雕牌。小玉平生喜净,这副样子她入土都不安,于是我给她清洗干净,换上新衣,一把火烧成灰烬。”
这个小土坡里,埋着她的骨灰,刘婆走哪就带哪。
“后来我拿着玉雕牌求到县老爷那处,他劝我不要管,说这事没结果还会招来麻烦,可我不行!我就出了县衙,一路走到知府那,我本以为知府为一方父母能给我做主,可没想到他也不愿,还要把我抓起来。”
“仇人还没得到惩罚,我哪能被抓?于是我就跑了。”
“我就想着,哪怕走上顺天府,走上京师,走上登鼓楼,总有清官替百姓出头。”
五个人站成一条直线,嘴唇紧紧抿着,听刘婆慢慢的说,慢慢的讲。
雨点打在他们身上都浑然不知,心底发酸的很,常熙明别过头,似有些不忍。
她想说,刘婆,京师里的大官,更是不把人的性命放在眼底。
“可我忘了报到哪一层时,突然被一群人追。我一边往回跑一边听到那人说话,原我以为是知府怕我惹事坏他名声要把我抓回去,后来我听明白了,那马上的人就是杀害我女儿的凶手!”
她借小路地势抖动,在间里七弯八拐八绕的,叫于友发他们骑着马也难行。
“他的声音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不过后来跑到一条小河边,我想潜水逃跑,他不知从哪拿了弓弩一箭射穿我的腘。我太痛了,腿脚一下子就麻了,沉入水底的时候我就在想,也许我也要死了。”
醒来发现掉了一个收,应该是我写的太烂了[爆哭]真的很感谢还能追到这里的小宝,今晚加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4章 认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