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们医院又又穿了 > 第14章 充满期待

我们医院又又穿了 第14章 充满期待

作者:流云南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31 01:41:36 来源:文学城

刺桐城军医们起初还记得要保持仪态,不乱摸乱碰,但抢救大厅的一切都太过匪夷所思,越靠越近直到抢着贴玻璃,不断发出感慨:

“怎么能这么亮这么宽敞?”

“那些都是什么布料?”

“他们颈子上挂的是什么?”

七嘴八舌地问出“十万个为什么”,但没久又各自沉默,最后有一位军医说出最深的担忧:

“昨晚死了五人;今日送来的都只剩几口气,肯定活不过今晚。”

长廊外一片寂静,六双眼睛紧盯着玻璃窗里的医护。

……

玻璃另一边的抢救大厅里,医护们也一个头两个大——

这些病人的病因都是严重外伤感染,散发浓重的异味,有高热寒颤的,也有浑身脓疱的,甚至还伴随多处骨折绑着夹板的……

一小时内,抢救了三个休克的,其他病人也没好到哪里去。

护士们上心电监护、建静脉通路,核对医嘱抽血送检给药,忙得不可开交。

刚清闲了没两天的检验科,技师乔雅接过急诊送来的一筐又一筐血样,同事们的脸色都变了。

钱主任托了一下厚重的镜片,非常从容:“别慌,忙得过来。”

应邀会诊的医生们加入抢救行列,基本上每三位病人就有一位紧急抢救,从早晨到中午,心电监护的报警声都没停过。

另外,每位病人都处于昏迷或半昏迷状态,也没法问既往病史和病程,纯靠医生经验判断。

医生既惊讶病人感染这么严重,更惊讶他们竟然能活到现在。

这堪称逆天的强悍体质,实在让养尊处优的现代人望尘莫及。

好不容易医生的忙碌告一段落,等病人的化验单。

文浩和池敏两人好心提醒,鉴于此前两次穿越的经验值,这时候给他们做血常规和血生化,报告单上会有无数上下起伏的异常箭头,参考价值并不高。

攒抢救经验值最多的就是普外科刘秋江主任的团队,不等化验结果直接上抗生素和全身支持,先让他们活下来最重要。

刘秋江叮嘱完科室医生,直接看向周洁直皱眉头:“小周,让家属离远点儿。”

周洁正带着时萱收拾病人衣服,扭头就看到自动门玻璃窗上挤挤挨挨的脸,赶紧解释:

“刘主任,那些是大鄣军医。”

刘秋江的神色缓和,这些人能活到现在,这些军医功不可没,忽然有了想法:“能沟通的话,可以让他们进来问病情。”

周洁把衣物袋收到一旁,打开自动门。

“哎哎哎……”挤成一团的军医们猝不及防撞进来,接二连三扑在地上,异常狼狈地爬起来。

周洁闪得够快,站在他们两步远的地方,用雅音沟通:“需要你们介绍病患情况,减少摸索时间。”

军医们慌乱地整理衣服,努力站直但又互相张望,你介绍?不,不,你来!

最后,一名额上缝了五针的军医上前两步,用雅音自我介绍:“在下是刺桐府衙医官,鄙姓庄名鸿。”

神经外科薛医生只看一眼,招呼道:“你额头的伤口也感染了。”肿胀的伤口快把缝线给绷开了。

庄医官先是一怔,然后讪讪地笑:“小伤。”

紧接着就逐一介绍病人的情况,怎么受的伤,比如被火油所伤的、中箭后又摔伤的、伤口红肿持续高热的、晕厥过几次又醒来的……

再介绍病人用过哪些汤药,做过哪些治疗,吃过哪些东西;又有哪几人吃不下,用了麦杆喂汤药等事项。

抢救大厅的医护们对这位庄医官肃然起敬,因为他不止讲述每位病患的病因和治疗全过程,连每位病人的家庭状况都相当清楚。

换句话来说,相当于庄医官一个人交了整个病区病人的班。

医护们也因此了解大鄣军户的概念。

这些病人都是军户,如果他死了,家中父兄就要顶上,父兄没了,就要儿子顶上,就算他们这支没有男子顶上,也要从旁支挑选男丁顶替,世代为军户,不得更改。

比如3床,本来家里有兄弟五个,但先后因为打战和守城死了三个,而他的弟弟才十岁。

6床,家里父兄都不在了,还没成亲,家中母亲身体不好需要人照顾。

再比如7床,两年前打战受重伤捡回一条命,这次又受伤,眼看着熬不过去又硬撑下来,是因为家里还有孩子。

知道这些昏睡的病人家境,医护们的心情有些沉重,毕竟除了江湖游医,没哪个正经医生敢拍着胸脯说包治包好。

这些病人的感染又实在严重,只能希望上午用的抗生素能有效控制感染。

庄医官虽然讲了不少话,但始终避免与医护的视线有交集,以表示谦逊与恭敬,说完就笔直地站着。

相较于医生的不确定,大鄣医官们反而充满希望。

在走廊上看不分明,进来看到一床又一床的病人、床旁上方悬挂的透明袋子和管子、以及不断嘀嘀有声的方形盒子……总觉得他们有救了!

正在这时,神经外科薛医生招呼:“庄医官,这边请。”

庄医官跟着薛医生进了外科清创室。

十分钟后,大家都听到了清创室里传出的惨叫声,医官们吓了一跳。

很快,庄医官面红耳赤地走出来,额头张嘴的伤口已经处理完毕。

抢救大厅病人多,医护更多,在护士站和病床之间来回穿梭,稍有不慎甚至可能撞到。

大鄣医官们明显摁捺不住强烈的好奇心,这里看看,那里看看,实在影响治疗。

刘秋江主任清了清嗓子:“小周啊……”

周洁立刻对庄医官说:“请各位先到外面暂时休息。”

庄医官立刻带领医官们离开抢救大厅。

走廊上的候诊椅上坐成一排,先七嘴八舌地讨论飞来医馆的器械多样复杂,想起自己的小诊箱,实在百感交集。

医官们先是为了治疗病患熬了好几晚,昨晚又因为转运病人忙到半夜,还因为能到飞来医馆激动不已。

现在亲眼看到飞来医馆超出想象的设备,见到医护们全力救治病患的样子,高悬的心终于放下来。

一直紧绷的神经松驰得飞快,每个人都觉得眼皮越来越沉。

时萱拿着一沓报告单拐进走廊,只见大鄣医官们端坐靠墙一动不动,走近发现他们都睡了。

几乎同时,抢救大厅自动门打开,护士推着送9床病人去影像科做CT,病历夹从床上滑落在地,哗啦一声特别响。

时萱赶紧捡起来交给同事,把报告单交到各科医生手里又走到门外,医官们不仅没被吵醒还睡得更沉了。

自动门不停开合,医护们不断进出也都会下意识看一眼,各种各样的声音不停,但医官们只是酣睡,完全不受影响。

这不就是医护们上完夜班回家后的样子吗?

看着既好笑又心酸是怎么回事?

长廊有柔和的光线,自动门透出的光更亮,候诊区略暗……由亮及暗的长廊里,医护们看见从古至今良医们的来时路,又看到无尽延伸的未来之路。

“救死扶伤”、“悬壶济世”、“杏林春暖”这些美誉的背后,是不为人知但殚精竭虑的深夜和黎明,是越挫越勇的尝试,也有许多遗憾。

周洁推着一排屏风把医官们围好,又关掉他们上方的灯光,这样既不会因为穿廊风着凉,还能睡得更舒服。

直到下午一点,官船上的米面粮油全都卸完,负责交接的魏璋、保科长和易师爷三方签字。

魏璋热情邀请易师爷去食堂吃饭,易师爷却只想找送病人的医官们,就一起走到急诊大厅。

易师爷从走进医院南门开始,就在袖子的掩饰下掐大腿肉,靠疼痛提醒自己不是做梦,哪怕话本都编不出的事物却真实存在。

黑黄相间的“铁牛”力大无穷,方正成垛的麻袋直接搬走。

自动计量的电子大秤,没秤杆没秤砣,多少东西都能准确称重。

更别说保科长的“自动成画盒”(手机)、不用磨墨就能写的笔、活页本、彩印收据……

除此以外,飞来医馆黑檐白墙,绿树成荫,奇花异草,池塘有金鱼水面有喷泉……在他看呆时还听到了孔雀的叫声。

第一声以为自己听错,第二声第三声后,他循声找去,在一扇瓶门后的芭蕉树下,一只孔雀在缓缓踱步,阳光下绿色长羽闪闪发光。

话本里的仙境、神仙居所就应该如此!

只是神仙们的衣饰与大鄣完全不同,但款式独特又色彩多变。

易师爷天人交战片刻,脑海里的神仙模样完全刷新。

“大社牛”魏璋倒是没说什么,私底下有个恶趣味,他最喜欢看不同时期的人走进医院,不管是谁来都惊诧莫名,但都没当年的自己淡定。

嗯,优越感油然而生。

就在易师爷以为新奇事物到此结束时,魏璋带着他走进急诊大厅,更加新奇的事物再次出现,他彻底石化。

“走啊。”魏璋搭他肩膀,拽着继续走。

很快,两人就被宽敞走廊上一段蓝色屏风吸引了注意力,这明显是临时隔开的区域,这里有什么?还是发生了什么事?

魏璋走过去一看,哑然失笑。

易师爷想叫醒他们,被魏璋拦住。

从古至今,良医们都这么辛苦这么累。

已补满三千。

在码了,在码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章 充满期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