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我妈说要回去一趟 > 第10章 第三章|第一节|绣坊里的梦郎

第三章|第一节|绣坊里的梦郎

早晨的雾像一层薄纱披在山腰。村口竖着一面褪色的木牌——「绣坊村」。风吹过,牌子轻轻一晃,像在眨眼。

我们还得顺着石阶往上走一小段。阶面湿滑,边上铺着晒不干的布料,风一吹,线头像一群细小的蜈蚣在乱爬。

我妈提着布袋,一步一步走得极稳。她偶尔停下,伸手摸那些挂在竹竿上的绣样,像是在辨花色,也像是在听针声。

我问:「这里也是妳以前来过的?」

她只嗯了一声,指着前头被雾罩住的屋檐:「听——是不是有缝针的声音?」

果然,雾里传来「嗒、嗒、嗒」的声音,节奏细密得像雨打叶。

我妈把香灰盘从布袋里取出,指节在边沿敲了一下。灰面沉了沉,像在呼吸,忽然有一点暖光从底下透出,恰好是黄的——像清晨第一道日色。

我妈把香灰盘从布袋里取出,指节在边沿敲了一下。灰面沉了沉,像在呼吸,忽然有一点暖光从底下透出,恰好是黄的——像清晨第一道日色。

「黄光。」她淡淡地说,「晨曦之心,问痴。」

「问谁的痴?」我打了个呵欠,「希望不是问我的。」

她没理,只把盘子收回去,腰间的红线卷在阳光下一亮一亮,像条安分的蛇。

进村没多久,我就听到了针落的声音——不是掉地那种,是成百上千根细针在布上「嗒嗒」行走的节拍。

绣坊的门是开着的,屋檐下晒着几匹花样各异的布:有牡丹、鹤影、连理枝,也有一张奇怪的——只绣了半个人的侧脸,眉眼精细,嘴角却空着,像欠一句话。

「客人是借宿还是要定婚衣?」一位绣娘探出头,眼尾往上挑,长针别在耳后,姿势很俐落。

「路过打尖。」我妈笑得客气,「顺带问个人。」

「问人?」绣娘把针取下,指了指身后,「你要找的八成在我们每个人的梦里。」

我以为她开玩笑,结果绣坊里应声几个姑娘都笑了,有的羞、有的得意——像一盆同时开花的石榴。

「昨晚他来我窗边,说我该戴海棠钗。」村姑甲揉着自己发际,语气甜得出水。

「胡说,他说最喜欢我绣的云鹤。」村姑乙不服,手上银针一折,转出一朵漂亮的暗花。

「你们都别吵。」年纪最小的那个把布抱在胸前,眉眼亮晶晶,「他说我——」

「都好看。」我忍不住替那位传说中的他收尾。

屋里先是一愣,随即笑成一片。笑声里有点得意,也有点心虚。

我妈只看了一眼,语气平平:「同梦不同心,线会乱。」

「线会乱?」我抓着她袖子低声说,「你这句是要破人家姻缘还是要开课?」

她把袖子抽回去,朝屋角一点:「先去祠堂。」

祠堂在村子正中,门槛很高,像是怕梦也会踢破。正堂挂着一幅旧绣幕,颜色被香火熏到发灰,可线脚仍然紧、密、稳。

幕上绣着的,是一场喜宴:新娘云鬓花黄,新郎披红,两旁戏班敲锣打鼓;只是——新郎的眼睛,被人小心翼翼地拆掉了,只剩一圈极细的针痕。

我摸了摸那个空白的位置,指尖有一层极轻的刺痒感,像一根看不见的线在那里来回探我。心口突然一紧,像被什么无形地拽了一下。

「别碰。」我妈拍开我的手,另一只手已经摸到腰间的红线卷。她把红线放在供桌上,线头轻跳了一下,像有风从殿里穿过去。

「这幕谁拆过?」她回头问。

看守祠堂的婆婆咳了两声,说:「几年前的事了。寨子里那个最会绣的丫头,跟外村来学艺的后生看对了眼。后生去城里谋活儿,临走前在这幕上许了个愿——说等赚了钱,回来对他新娘子亲口说一声。谁知道……人没回,信也断了。那丫头不信,夜夜做梦,梦他回来,梦他牵她过门,就跑来祠堂把新郎的眼拆了,说这样他就会看她。」

「我差点呛到:‘这理路也太——’」

「痴的理路,不由你评分。」我妈截住我话头,转身对婆婆道了个歉,「借我们在这里坐坐。」

婆婆点头退到门边,像退到梦外。

我妈把香灰盘放在供桌,灰面很快浮出一层细光,黄得温和。她用指腹在灰上画了一个很小的圈,轻得几乎不沾灰:「问,是谁的愿把人留在这里。」

灰面像被轻风吹过,起了细细的涟漪。我听到远处绣坊「嗒嗒」的针音更密了,像有人在加快呼吸。

忽然,「嗖」的一声,祠堂门外一阵风灌进来,把旧绣幕吹得一鼓,幕后空空,却像藏着谁的影子。

我背脊有点凉,正想后退,我妈却先一步跨前,伸手按住绣幕的边,眼神极安定:「别怕。线不找人,人也会找线。」

「你这句话,听起来像绕口令。」我嘀咕,还是乖乖站到她身后。

「说说看,昨晚你们梦到了谁?」我妈抬声问门外,像是对整个村子说。

回答她的不是人,是一片片重叠的声音——从绣坊、院落、井边传来:有人说是高个儿,有人说是眉心有颗痣,有人说他笑起来会露虎牙;说着说着,那声音居然慢慢合成了同一个轮廓——同一张脸。

我咽了口口水:「这村的恋爱市场太饱和了吧。」

我妈瞥我一眼:「你以为市场会替你分清真假?痴起来,什么都能当真。」

她抬手,把红线的一端挑起,像在空中牵了一缕看不见的风。线往前探,探到我指过的空位上,停住不动。

我看着那段线,忽然觉得指尖刺痒又回来了,更明显了,像有根极细的针顺着皮肤往上走。我的心跳不由自主跟着线的节奏慢了两拍,又快了一拍。

「你别乱动。」我妈压低声音,「他在看你。」

「谁——」我话没完,祠堂里那面绣幕微微一震,一道若有若无的影在布上走过,像光从云间缝里露出来。

我看见那张未完成的侧脸在幕上合了合,竟在没有眼睛的位置,映出一点湿亮。

我忽然想笑,又忽然想哭,鼻子酸得像被针扎了一下。

我知道我在想什么——我在想:她们都说他会回来,哪怕只是做梦;那我呢?我又信过什么、拆过什么、缝过什么?

我妈没看我,她只伸出另一只手,将香灰盘慢慢转了一寸。黄光顺着她的动作在灰面上流过,从晨曦变成了更纯的日色。

「今日先看到这里。」她用一种讲天气的口吻说,「傍晚风会起。风一来,线会自己说话。」

出祠堂的时候,绣坊里一阵喧闹。

村姑们不知道何故,纷纷把同一幅图样翻出来绣——那张只剩半张侧脸的喜幕。有人争线,有人抢针,吵得乐不可支。

「我来我来,我昨晚他明明说我头上该带海棠钗!」

「他说的是我!他说我绣得最像——」

「都别抢。」我忍不住插嘴,「排队做梦。」

她们愣了一下,竟被逗笑。我妈也笑了,但只是一瞬,便收了笑意,对我说:「夜里别睡太死。」

「为什么?」

「怕你睡过头,错过剪线。」她说。

我跟在她身后往客舍走,回头看一眼祠堂。

那张旧绣幕在风里轻轻起伏,像有人在后面呼吸。

我忽然觉得手腕有点紧,低头一看——我什么也没戴,但皮肤上似乎被一圈看不见的细线勒出了浅浅的痕。

我妈把门推开,回身对我挑眉:「晚上,借你一管针。别怕扎手。」

「我怕的是——」我停了一下,想想还是老实,「我怕把人绣成大头娃娃。」

她笑出声:「那也好,娃娃好哄,痴的人就不闹了。」

屋外的阳光更亮了一些,像一盆温热的黄。香灰盘在她掌心里沉甸甸的,像个安静的早晨。

这章把「痴」放在手指与线之间:你以为在缝,其实在绑。

我最喜欢祠堂那幅被拆眼的喜幕——爱有时不是加针,而是停手。

一起玩三个小互动:

1.一行自白:留言「我正在把谁/什么缝回来?」(人、关系、工作、自尊都.行)

2.剪线时刻:如果今晚只能剪一根看不见的线,你会剪哪一根?为什么。

3.梦郎长相票选:高个儿/眉心痣/虎牙笑?帮「梦郎」定一个共同特征,下一节我把它写进场景里。

愿安。等风起,我们一起听线说实话。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章 第三章|第一节|绣坊里的梦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