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靠自热锅在古代暴富 > 第35章 第 35 章

我靠自热锅在古代暴富 第35章 第 35 章

作者:橘座不吃鱼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18 17:19:07 来源:文学城

等徐言松再度醒来,发现自己正躺在一间暖意融融的屋子里,身旁有大夫们忙碌地穿梭往来。

见徐言松苏醒,一位大夫赶忙吩咐学徒给徐言松喂了些水,随后自己伸手搭上徐言松的手腕,仔细诊脉。

“你如今已无大碍,后续只需按时服药,调养些时日便可。”

“多谢大夫。”徐言松听闻大夫的诊断,长舒了一口气。他的嗓子依旧沙哑,浑身乏力,但只要还活着,这些都算不得什么。

大夫嘱咐完毕,便让学徒为徐言松喂药,自己则匆匆去查看其他病人。那药入口带着些许苦涩,不过咽下后,却觉嗓子凉丝丝的,想必还有润喉之效。

“你就在此处安心休养,等有力气了便可自行离去,每日前来领取汤药即可。”

学徒喂完药正要离开,却被徐言松拉住了衣袖。

“不知与我一同获救的那几人情况如何?”

学徒脾气温和,轻声细语地说道:“您别担心,和您一同送来的人都平安无事。”

“多谢大夫。”徐言松重新躺下,又呼出一口气,微微侧头,望向屋外洒入的阳光,心中感慨万千:“活着真好啊,知溪,兄长并未失约,等身体恢复,便去府城寻你。”

喝下汤药,徐言松又睡了一觉,醒来后感觉精神好了许多。他惦记着家中情况,便跟大夫打了声招呼,起身回家。

站在家门口,徐言松环顾四周,不禁微微叹了口气。

家中主屋和杂物间皆被烧毁,好在侧房和厨房与主房并不直接相连,中间也无杂物堆放,因而这两处房间还算完好。这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起码他如今并非无家可归,基本生活尚有保障。

徐言松将家中简单收拾了一番,又给自己煮了一碗粥。他坐在厨房门口,望着满院子的残骸,默默喝着粥。

家没了,本是天大的事,可若与性命相比,便也算不得什么了。家没了可以再建,人活着才是最重要的。

喝完一碗粥,徐言松四肢有了些力气。他把剩余的粥装进饭盒,打算去张木匠家看看。

拐过几个街口,徐言松的视线中突然映入一抹白色。张木匠家门口竟挂着白幡,显然是家中办了丧事。

徐言松快步上前,有些恍惚地迈进大门。张木匠家的情形和他家差不多,主屋被烧毁,仅剩下一间偏房。

偏房里,张生和李春喜正跪在地上,前方摆放着供桌,供桌旁停着一口棺材。

那供桌上孤零零地放着两个馒头、一张画像和一个灵位,仔细一看,灵位上写的正是张木匠的大名——张岩。

徐言松的泪水瞬间夺眶而出。张生夫妻俩听到动静,转过身来。他们的情绪本就尚未平复,此刻见到徐言松,又忍不住悲从中来。

徐言松放下食盒,踉跄着走上前,跪在灵位前,郑重地磕了三个头,随后抹了抹眼泪。

“张伯是怎么去的?”徐言松的声音有些哽咽。张木匠待他和徐言松一向宽厚,此前也多次给予帮助,他还想着等徐言松考完试,两人一同回县城看望张木匠,没想到如今已天人永隔。

张生捏紧拳头,语气中满是愤懑。

“之前我们三人一同躲进地窖,起初一切安好,可后来火势蔓延,我们急忙爬出来,结果我父亲被突然倒塌的房梁砸中,就这样去了。”

徐言松长叹一声,沉痛地说:“唉,没想到几日前的一面竟是最后一面,匈奴真是罪大恶极,迟早要被消灭。”

“唉,事已至此,也想开了,起码父亲不是被那帮恶徒所杀,没遭受什么折磨。”

张生抬起头,见徐言松面色苍白,关切地问道:“言松,你脸色很差,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我之前考虑不周,把地窖口选在了杂物间,结果杂物间被引燃,我被困在地窖里,差点闷死在里面。”

“啊?”李春喜面露关切之色,“言松,你现在感觉怎么样?”

“之前在医馆躺了几个时辰,现在好多了,就是嗓子还有些沙哑。”

“哎呀,我们这命可真苦。”李春喜忍不住抹起眼泪。

几人对视一眼,一时都无言以对。徐言松拿出粥分给两人。吃过粥后,天色渐晚,天空又飘起了小雪。

“张兄,婶子,我先回去了。我得去打听一下,看有没有办法给府城送个信,不然等安溪县被屠的消息传到府城,知溪怕是要担心死了。”

“好,你快去吧,别错过时机。”

徐言松紧了紧衣服,抬头看了看昏暗的天空。如今在安溪县,唯一有能力将消息传递到府城的,便只有云家军了。

他摸了摸怀里刻着“雲”字的腰牌,径直前往云家军驻地,向值守的士兵出示了腰牌。

“我要见你们将军。”

云家的腰牌,云家军自然都认得。值守士兵没有犹豫,进去通报。不一会儿,便有一名亲卫领着徐言松进去了。

“云将军,别来无恙啊。”

“别来无恙,没想到我们还有机会再见。”

“是啊,差点就见不到将军了,也算我徐某福大命大,逃过一劫。”

“不知徐先生前来所为何事?若无事,在下还有要事在身。”云毅军务繁忙,加之性格直爽,说话也不拐弯抹角。

“我想拜托将军帮我给府城捎封信,不知将军是否方便?”

“不巧得很,我们统计完城里的伤亡情况后,送信的人已加急前往府城。若顺路,看在大公子给的令牌份上,捎个信自然没问题,但要专门派人去送,确实不太方便。”

“啊?没有别的办法了吗?”徐言松语气中透着焦急。

“抱歉,那股匈奴已被锁定,云家军修整完毕后便要去追击。若分出人手去送信,怕是有些困难。不过,分出人手也行,但就不是简单的人情了,徐先生确定要把这枚腰牌用在这种事上吗?”

徐言松犹豫了一下,将腰牌收了起来。这令牌若用得好,关键时刻能救命,不能如此草率地用掉。

“那,将军还有其他消息吗?”徐言松重新冷静下来。

“之后,府城那边应该会派官员来重建安溪县。你可等他们回去,或者等有去府城的人,搭个顺风车一同前往。”

“好。”徐言松不再纠缠,收起令牌,默默离去。他抬手接住一片雪花,只觉冰冷刺骨。

第二日,徐言松早早起身,将剩下的肉菜收拾了一下,给自己简单做了顿饭。不管现实如何,日子总归还是要过的。

吃完饭,徐言松又去了张生家。安溪县虽已重新放晴,但整个县城仍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中。安溪县的百姓仅剩下十之一二,一路上到处都是哭天抢地的声音。还活着的人家,屋门口都挂着白幡,而其他人家则已全家罹难。

徐言松进屋后,先给张木匠磕了三个头,然后呆呆地跪坐在地上,他实在不知道自己现在还能做些什么。

如今安溪县百姓死伤惨重,要召集几人一同前往府城,简直是天方夜谭。至于之后来的官员,他又没有官场上的人脉,恐怕难以传信。

他现在屋子没了,家也散了,生意也黄了,不知道那些官员来了之后会如何安排。

他曾想过带着小厮直接去府城,之前他一共买了九个小厮,与他同住的有四个,另外五个分开居住。他去打听了一下,那五人已经不在了。

幸存的那四个经过这场变故,对他愈发敬重,昨日便已回家,对他唯命是从。然而,就他们几人前往府城,一路上也是危机四伏。

徐言松叹了口气,从未有过如此强烈的无力感。

此时,送信的人已抵达府城,安溪县被匈奴屠城的消息也在府城渐渐传开。

清晨,徐知溪早早来到学堂。虽然暂时没有兄长的消息,但他不能耽误功课,不能辜负兄长送他来学堂所花的人情和银子。

徐知溪无视周围的闲言碎语,开始预习今日的功课。突然,他听到“安溪县”三个字。

“你听说了吗?安溪县被屠城了,好像几千人就剩下几百个,整个城都成了空城。”

“是啊,都传开了。府城正在组织官员,筹备安溪县百姓在府城的安置事宜。”

“唉,匈奴真是罪孽深重,云家军去追捕那股匈奴了,不知道能不能抓到。”

徐知溪听到这些消息,顿时瘫软在椅子上,手中的书掉落一旁,泪水不由自主地夺眶而出。他一把擦掉眼泪,手脚并用地爬到正在交头接耳的两人身旁,声音颤抖地问道:“你们说的消息是真的吗?安溪县被屠城了?”

两人这才反应过来,徐知溪似乎是安溪县之人。

“是啊,昨天刚传来的消息。”说话之人有些不忍,便不再继续说下去,与旁边的人对视一眼,也不知该如何安慰。

徐知溪猛地站起身来,桌子与地面摩擦发出尖锐的声响。他狠狠掐着自己的手腕,身体摇晃着,仿佛随时都会跌倒。

他面色惨白,双目绝望,喉咙里发出一阵压抑、含糊不清的声音,悲痛仿佛卡在嗓子眼,上不去也下不来,憋得徐知溪几乎要昏过去。

徐知溪踉跄着冲了出去,来到许夫子的房间,连礼仪都顾不上了。推开门,他双腿一软,直接跪在地上。

许夫子见徐知溪这般模样,神色一惊,赶忙上前扶起他。

“知溪,你这是怎么了?”

“知溪想知道,安溪县被屠的消息是不是真的。”

许夫子犹豫片刻,轻轻叹了口气,点了点头。

“安溪县虽遭屠城,但仍有幸存者,知溪,你的亲人说不定还活着。”

徐知溪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顺着许夫子的手臂站起身来,自言自语道:“对,还有幸存者,兄长那么聪慧,肯定能活下来。”

“许夫子,有办法去安溪县吗?”

许夫子轻轻拍了拍徐知溪的肩膀。

“知府大人开恩,若有亲人在安溪,明日可随官府车队一同前往。我已给你批了假,你去安溪看看吧。”

徐知溪深深点头,跪下来磕了个头。

“谢许夫子,等知溪料理完安溪县的事,定与兄长一同前来拜谢许夫子。”

“去吧去吧。”

许夫子目送徐知溪远去,摇了摇头,拿着书去了学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