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靠科学打天下 > 第36章 第 36 章

我靠科学打天下 第36章 第 36 章

作者:莳文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4 11:13:42 来源:文学城

第三十六章

说起此事,柳文瑛也不由蹙眉。

自顾青云返回寒山书院后,丁氏便一病不起。

柳家当即请了大夫,不吝啬各式珍贵药材,可丁氏的病情却始终不见起色。柳文鸢甚至搬去东院厢房日夜照料,丁氏依旧缠绵病榻。

连日来请了三四位大夫,都得出同样的结论:丁氏这病不在身,而在心。

心病还须心药医。

可丁氏的心病究竟是什么?柳文鸢无端想起那日丁氏失手砸碎的燕窝碗。那日恰逢卢家的人来报,说顾青云要留宿卢府。莫非与此事有关?

柳文鸢心里胡思乱想,却又不敢与人言说,愁得小脸都瘦了一圈。

柳夫人一直沉默地坐在一旁,此时忽然开口:“听说金陵有位从太医院退下来的老太医……”她顿了顿,略显迟疑道,“只是他如今轻易不出诊,以柳家的门第怕是不行,恐怕还得卢家出面才请得动。”

这位老太医,正是当初卢湛河请去云州为顾明舟治病的那位。只可惜去晚了一步,终究没能挽回顾明舟的性命。

此事关乎的不仅是丁氏的安康,更关乎柳家与顾青云之间刚刚建立的信赖。

柳文瑛沉吟片刻,当即做了决定。他一边给顾青云去信,如实告知丁氏近况,一边写拜帖,斗胆请卢家相助。

事关顾青云,想来卢湛河不会拒绝。

*

给卢家送去拜帖的第二日,老太医便乘着青帷小车来到了柳府。

这位太医姓苏,曾在京中侍奉过三代帝王,医术精湛自不必说,更难得的是通达人情世故。他已年过七旬,须发皆白,走路时须得扶着孙儿的手臂,慢悠悠却又气定神闲。

扶着他的少年约莫十六七岁,穿着一身素净的青衫,背着沉甸甸的药箱。只见这少年生得唇红齿白,眉眼如画,虽作男装打扮,却掩不住那份灵秀之气。

“这是老夫的小孙子苏晚。”苏太医介绍道。

柳文瑛见这少年年纪虽轻,却气度不凡,只当是孙承祖业,并未多想,连忙将二人引至东院。

诊过丁氏的脉象后,苏太医示意少年打开药箱取出银针。

“你来施针,还是我来?”苏太医问道,眼中带着考较的意味。

少年却毫不怯场:“祖父,方才诊脉时,我观这位夫人脉象细弱,乃是忧思过度所致。若按常法施针,恐难见效。不如先取百会、神庭二穴,以轻刺之法疏导郁结,再辅以内关、神门安神定志。”

苏太医捋须沉吟:“你这一套针法,倒是别出心裁。”

“孙儿以为,心病还须心法医。这位夫人的病症在神不在形,当以轻柔手法徐徐图之。”

苏太医与之对视片刻,终于点头:“就依你所言。”

柳文瑛因是男子,不便入内,只得隔着屏风在外间等候。他耳力极好,隐约听见内间的对话,心中不禁忐忑,这苏太医莫不是拿丁姨来考验孙儿?万一施针有误,他该如何向顾青云交代?

正当他胡思乱想之际,苏太医缓步走了出来。

“太医,丁姨病情如何?”柳文瑛急忙上前询问。

苏太医不答,先提笔写下一张宁神滋补的药方。

这时苏晚也走了出来,一边走一边放下方才挽起的衣袖。

柳文瑛注意到她的手腕纤细白净,不似寻常少年。

“毛都没长齐,苏太医也放心让他施针?”柳文瑛忍不住在心里嘀咕。

苏晚仿佛看穿他的心思,挑眉问道:“怎么,觉得我太年轻?”

柳文瑛连忙拱手:“不敢不敢。”心中却是一惊,这少年好生敏锐。

恰在此时,内间传来柳文鸢的声音:“丁姨,您感觉如何?”

丁氏的声音虽轻,却清晰可闻:“心里舒坦多了,不像先前那般堵得慌。”

苏晚闻言,唇角微扬,眼中闪过一丝傲娇。苏太医捋着胡须,明明欣慰却偏要板着脸:“略有进步,但还需勤加练习。”

苏晚俏皮地皱皱鼻子,转身去收拾药箱。

柳文瑛连忙命人奉上诊金,再三道谢。

临走前,苏晚特意又进内间嘱咐柳文鸢:“劳烦姑娘,若是有空,不妨每日陪这位夫人抄写佛经,静心养性,于康复大有裨益。”

柳文鸢连忙应下,目光却不经意间落在苏晚的耳垂上,那里有一个细小得几乎看不见的耳洞。柳文鸢心头一惊,这才仔细打量起苏晚的容貌,只见眼前人眉眼精致,长睫如扇,肌肤细腻得连毛孔都看不见,分明是女儿家才有的精致。

虽穿着高领衣衫将脖颈遮得严实,可那举手投足间的秀气,那说话时微微上扬的尾音,都让柳文鸢越发确信自己的猜测。

她忽然想起方才苏晚施针时,那双手指纤细修长,动作轻柔得如同绣花。当时只觉这少年手法独特,现在想来,这分明是女子特有的温柔。

苏晚似乎察觉到她的注视,抬眸看来。四目相对的一瞬,柳文鸢看见那双明亮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慌乱,虽然转瞬即逝,却更让她坚定了心中的猜想。

“苏小大夫,”柳文鸢故意放柔了声音,“不知这药方可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

苏晚微微一愣,随即镇定答道:“按方煎服即可,只是煎药时需用文火慢炖,不可急躁。”

这回答滴水不漏,可柳文鸢却注意到她说话时下意识地抿了抿唇。这是女子紧张时常见的小动作。

柳文鸢心中顿时了然,却也不点破,只是浅浅一笑:“多谢苏小大夫指点。”

苏晚没再说什么,拎着药箱快步离去。

柳文瑛望着苏晚转身离去的背影,那略显单薄的身形在宽大的医袍下更显纤细,分明和她一样,是个娇滴滴的女孩子。

*

柳文鸢猜得没错,这苏晚确实是个姑娘。

苏太医确实有孙子,却对医术毫无兴趣,反倒是小孙女苏挽月,自幼就显露出过人的天赋。

苏挽月自幼最爱跟在祖父身边,苏太医配药时,她就在一旁安静地分拣药材。

起初苏太医只当是哄孙女玩耍,配药间隙随口讲些医理,说起望闻问切的要领,或是某味药材的独特药性,有时也会讲起行医多年的见闻。谁知这小孙女竟有过耳不忘的本事,不仅能将他随口说的话记得一字不差,还能举一反三。

苏太医渐渐发现,小孙女对医理有种天生的悟性,伯乐遇到千里马,怎能不喜?他忍不住开始认真教她,先是认药,再是诊脉,一点一点,像春雨润物般细致,填满了小女孩的童年和心灵。

他原想着,学医枯燥辛苦,小姑娘家兴头过了自然就倦了。谁知苏挽月却展现出惊人的韧劲。

苏太医看在眼里,心中又是欣慰又是酸楚。这样的天赋,若是个男儿该多好。可看着她专注的侧脸,他又狠不下心让她放弃,于是教得越发用心,最后竟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

待到苏家其他人发觉时,苏挽月已经能独立开出精妙的方子,甚至在某些疑难杂症上,见解比行医多年的郎中还要独到。

苏太医看着孙女号脉时沉稳的模样,心中百感交集,这身医术,终究是找到了最好的传人,可惜偏偏生错了女儿身。

这世道,医女地位卑微,常被视为下九流,苏家人自然不愿自家姑娘受这份委屈。

苏挽月明白父母的顾虑全是为自己着想,便也不强求非要做女医,只轻声恳请爹娘允她继续随祖父修习医术。

见她这般懂事明理,苏父苏母对视一眼,终究不忍埋没了女儿的天分,终于点头应下,只是再三叮嘱:若要外出行医问诊,务必改换男装,以免招惹闲话。

于是,外人只知苏太医有个继承衣钵的“孙子”苏晚,却不知眼拙认错了阴阳。

*

苏太医带着苏挽月回到家中,苏挽月换下那身青布男装,重新绾起长发,换上素雅的藕荷色襦裙,顷刻间又变回那位眉眼温婉、举止稳重的苏家姑娘。

苏太医端起茶盏,似是随意问道:“今日你为何特意嘱咐柳家姑娘,要她陪着那位夫人抄写经书?”

苏挽月一边为祖父斟茶,一边轻声答:“丁氏之病不在身,而在心。抄经能静心凝神,让她有所寄托,总比终日沉湎于郁结中来得好。”

苏太医眼中露出赞许之色,点了点头,又叹道:“说起心病,倒让我想起顾家旧事。当初顾大人……哎实在可惜……我终究去晚了一步。”

苏挽月微微侧首,疑惑道:“若我没有记错,如今寄居柳家的那位顾公子,是顾家的庶子吧?可出面请您的是卢大人,他并非顾小公子嫡亲的舅舅,何以如此尽心?”

苏太医历经三朝,世事洞明,闻言只是意味深长地看了孙女一眼,缓缓道:“你近来常翻的那几册新版医书,是寒山书社所出。而寒山书社真正的牵头人,正是这位顾小公子。”

苏挽月着实吃了一惊:“寒山书社……竟是他的手笔?”

[墨镜][墨镜]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6章 第 36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