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靠科学打天下 > 第27章 第 27 章

我靠科学打天下 第27章 第 27 章

作者:莳文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4 10:13:30 来源:文学城

第二十七章

不过一盏茶的功夫,高下立判。新犁轻便灵活,卢屹已从容耕至田头,而另一边三人却还在田中央挣扎,气喘吁吁,汗流浃背。

更让人惊叹的是,卢屹轻松调转犁头,与新犁仿佛融为一体,行动间不见丝毫滞涩。当他与迎面挣扎而来的张谨三人相遇时,田埂上下已鸦雀无声。

卢屹停下犁,目光扫过狼狈不堪的三人,平静地问道:“还要继续比吗?”

静思亭畔,风声潇潇。

卢屹、张谨几人已放下犁具回到田边,几人袍角衣摆皆沾了泥点,略显狼狈。然而卢屹气息平稳,姿态从容,与一旁张谨等人气喘吁吁、汗透衣背的模样形成了鲜明对比。

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场中学子们寂静无声,先前质疑的神色已被惊异与沉思取代。

牛先生按捺不住激动,转向宁王:“院长,您都瞧见了!老牛我给顾青云这个满分,可有错处?”

宁王指尖轻捻腰间玉佩,目光如静水般扫过众人,并未直接回答,只将问题抛给众人:“诸位自己看来,如何?”

许多学子在他的注视下低下了头。

气氛越发微妙。

站在一边的顾青云垂眸敛容,仿佛一切与他无关。

杜先生神色复杂地望了一眼始终沉默的顾青云,眼神渐次恍惚,仿佛穿越了数十载光阴,回到了年少时节的江南故里。

“我本是姑苏乡间一个小员外家的独子。”杜先生蓦然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岁月打磨过的粗粝,“家中曾有薄田数亩,铺面两三间,雇人打理农事。虽非大富,却也足够供我安心读书。”

不远处田间黄牛低哞一声,像是在应和这段尘封的往事。

“后来,爹娘相继辞世。”杜先生陷入回忆,话语微顿,似有涩意,“而我……只知埋头圣贤书,于账本、田契、人情世故一窍不通。家业便如指间流沙,不过数年,已败落殆尽。最终,只剩祖传的几亩水田,相依为命。”

“到最后,连最后一个老长工也请不起了。”杜先生嘴角牵起一丝极淡的苦笑,“我便与我娘子,脱下长衫,自己下了田。”

四野寂静,仿佛都被杜先生带着进入了回忆中的江南水乡。

“你们可知,‘耕种不易’四字,究竟有多重?”杜先生看向众人,眼眸泛起水光,“那不是书斋里轻飘飘的感慨。春寒刺骨时踏入水田,冰碴如刀割裂肌肤。盛夏烈日下弯腰除草,汗珠砸入泥土悄无声息,脊背层层脱皮。秋收争分夺秒,日夜煎熬,恨不能以田埂为床。严冬盘算收成,缴完租赋后,对着米缸忧心能否熬到开春……”

他声音不高,却字字千钧,压得人心头沉闷。

“农人,便是靠天吃饭,与地搏命。每日睁眼便是无穷尽的劳碌,不敢病,不敢歇,片刻松懈不得。一年辛劳,所求不过是一家温饱。”杜先生长叹一声,“就为这一口饭,真是……付出了所有。”

宁王静默聆听,目光深远,仿佛也随之看见了那无数在土地上挣扎求存的背影。

杜先生收回远眺的目光,眼中泛起难以抑制的波澜,声音也带上了一丝颤动:“故而,今日见青云所造新犁……一人一牛,竟可运转如飞,更能调控深浅……我……”

他喉头滚动了一下,似有千言万语,最终只凝成一句:“我心中,竟是替天下无数农人,感到一种……大解脱、大欢喜。”

杜先生出人意料地起身,对着顾青云深深一鞠。

顾青云慌忙上前将人扶起:“先生不可!”

杜先生笑着直起身,嘴角勾着一个温和的微笑,眼中是毫无保留的欣赏与认可。

牛先生见杜先生认可自己,越发激动:“杜先生这话说到老牛心坎里去了!山下农户用过这犁的,没有一个不说好!省下的力气工夫,对庄稼人就是天大的恩惠!”

旁边几位农户虽不敢大声应和,却都用力点头。

卢屹整衣肃容,上前一步,声音清朗:“学生亲手执过新犁,方知其中精妙。犁身轻便却不失沉稳,入土、转向皆灵活省力,非旧犁所能及。古语有云:‘君子之学,贵乎力行,关乎民生。’今日学生始知往日所读之书,未真正读进心里。若只知闭门穷经,不闻泥土之息、不解生民之艰,纵是满腹诗书,又何益于天下?”

白钰亦趋步上前,面含惭色:“学生惭愧。往日竟只顾计较课业分数、名次高低,却忘了读书人真正的志向。顾青云所为,为天下耕者谋活路,此非小道,实乃大义。这才是吾辈当求之学、当行之路。”

张谨立于一旁,脸色青黑,嘴唇微动,却终究未能吐出辩驳之语,只得将目光死死钉在脚下的泥地上。

宁王目光如炬,缓缓扫过众人:“顾青云所为之功,岂是奇技淫巧?这是以实学践济世之志的真功德。牛先生予其满分,不惟嘉其匠心巧思,更是敬其心系苍生、愿解民困的胸怀。”

宁王语势稍顿,目光更显深邃,每一个字都仿佛砸在众人心头:“读书人若只求独善其身,纵然皓首穷经,亦不过是方寸井底之蛙。唯有解万民之忧,纾生民之困,方不愧对圣贤教诲,不负我等求学之志!”

四周学子,无论此前心中作何想,此刻皆敛容垂首,齐齐拱手应声:“学生谨遵院长教诲!”

*

入夜,如隐书斋。

月落清辉,宁王独坐在院中老松树下,指尖无意识地轻叩着石桌。脚步声自身后响起,一轻一重,略显滞涩,是谢长安端着一盏热茶,缓步走来。

谢长安将茶盏轻轻放在石桌上,动作恭敬而沉默,昏黄的灯笼在他低垂的脸上投下一道浅浅的阴影。

“坐吧。”宁王未抬头,只指了指对面的石凳。

谢长安身形微顿,垂首低声道:“殿下,于礼不合。”

宁王这才抬眼看他,故意板起面孔:“连叔祖的话也不听了?”

一声“叔祖”,让谢长安紧绷的肩膀微微松懈下来。他沉默片刻,终是依言坐下。

“今日田间的事,听说了?”宁王啜了口茶,语气随意,目光却未曾离开谢长安。

谢长安轻轻点头,夜色下,看不清他眸中的情绪。

宁王似叹息又似感慨:“这个顾青云…我真是越来越好奇了。他还能带给本王多少惊喜。”

他像是自语,又像是在对眼前的人说:“农具改良,看似微末,实则直指国本民生。还有先前那‘纸’的事,本王已命匠人依他所呈之法试制过了,成效卓著,质地虽略粗于丝帛,然成本低廉,取材亦易,若能量产,于文书抄传、蒙童习字乃至官署公文往来,皆大有裨益。”

说到此处,宁王不由深深一叹:“有此眼界与胸襟,此子绝非池中之物啊。”

谢长安依旧沉默,如同一尊石雕,面上只有一片枯寂。

宁王早已习惯了他的缄默,并不指望他的回答。

自从那场巨变之后,他这位曾经风光霁月、言笑朗朗的侄孙,就彻底变成了另一个人。从前是九天之上的旭日,如今却似深潭沉璧,所有光亮都被冰冷的水波吞没。一身残躯,满心疮痍,又能苛责他什么呢?

想到他的遭遇,宁王心中蓦地一痛,一股压抑许久的激愤与不甘冲口而出:“如今朝中,萧景渊与那个女人斗得乌烟瘴气,视江山社稷为私物,朝廷早已是一盘散沙!若我们能暗中聚拢云笙、青云这般的人才,耐心筹谋数年,未必不能……”

“叔祖。”谢长安的声音突兀地响起,不高,却像一道冰刃,骤然截断了宁王未尽的话语。

他抬起头,面容在月光下一片素白,唯有一双眼睛深不见底:“太子萧启元,已经死了。”

如今活着的,只是寒山书院如隐书斋里那个跛腿仆从谢长安。

宁王方才高涨的心绪瞬间凝固,他怔愣了下,还是有些不死心:“难道……就眼睁睁看着萧家的江山,这么葬送在他们手里?”

谢长安缓缓移开目光,望向天际那轮孤冷的明月,沉默了许久后,一字一句地轻声说道:“这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

从来就不是……萧家的天下。

话音落下,满院寂然。

谢长安起身,对着宁王微一颔首,拖着伤腿一深一浅,走入阴影。

宁王望着他消失的方向,心中一片悲凉。

孤月如水。

*

寒山寺内,古木参天,钟声幽远,透着一股远离尘嚣的静谧。

这日,寺内迎来一位豪掷千两的香客。

主持闻讯亲自出迎,原以为会是哪位诚心礼佛的老夫人,不料眼前竟是一位手执碎金折扇、眉眼含笑的俊俏公子。

“阿弥陀佛,施主慈悲。不知该如何称呼?”主持压下心中讶异,合十行礼。

公子“唰”地收拢扇子,唇角轻扬:“免贵,姓柳。”

来人正是柳文瑛。

[三花猫头][三花猫头]又赢了耶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7章 第 27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