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靠古法药香养夫郎 > 第17章 第 17 章

我靠古法药香养夫郎 第17章 第 17 章

作者:谢青城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6-19 22:16:58 来源:文学城

未至端午,天空连日阴沉后,终于迎来了雨季。

开始几天还是淅淅沥沥,到后来连绵不断,整个镇子都被笼罩在雨雾之中。

坐落在镇子最南边巷子里一处门面体面的府邸。

不同于外面青砖灰瓦的低矮民居,这处宅子古朴典雅,院落朝外的青瓦白墙,隔墙可见几株在雨中摇曳的青竹。

从表面上看,没人能看出这是一座商贾的府宅,倒更像是哪个赋闲官员的园林。

后院一处笼罩在树荫下的环着浮雕围栏的木质小亭。

晏方眯着眼看着亭子中间桌子上一盒打开的香膏。

半刻钟之前,他看着那外表朴素的东西,觉得无比可笑。直到打开的时候,扑鼻而来的果子清香到现在还让他震惊。

当然震惊之后更多的是心里升起的强烈不安。

没一会儿,一个脸上挂着笑的胖子从庭院后面的小门走了进来。

赵安侨那厮依旧带着看着有些憨的笑,手里还拎着一筐颜色澄黄饱满的梨子。

“晏兄,刚从胥州运来的梨子,早上果农刚摘的,这不我立马送来给你尝尝。”

晏方嫌恶地看了那筐梨一眼:“你还有心情吃梨子?”

他把那盒香膏直接扔到赵安侨面前:“你看看这是什么?”

赵安侨本来看着那包装一般的香膏没多大兴趣,听了晏辞的话也只是象征性地拿起闻了闻,接着睁大眼睛:“这是...”

晏方冷笑道:“镇上最近一直讨论的那款香膏,赵兄不会不知道吧?”

赵安侨又仔细闻了闻,随后眉头舒展,笑道:“晏兄,我最近一直忙着去胥州谈生意,镇上什么时候多出来这么一款香来了?”

“你不是说这镇上的消息你都能第一时间得知吗?这东西已经卖了有一段时间了,怎么没听你提起。”晏方恨声道。

这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这香也出自那个叫什么“四时”的小铺子,就是晏辞在的那个铺子。而且坊间隐隐约约有传闻,这香似乎也和他有关。

赵安侨却是毫不在意:“晏方兄莫急,这香我闻着有果子的味道,用料不过如此...只不过因为新奇才能卖出去。这种便宜的东西一看就是给那些穷人用的,晏方兄何必这么耿耿于怀。”

晏辞完全没有他的好心情:“你之前怎么说的?绝对不会让晏辞有一款香卖出去是吧?那这又是怎么回事?”

赵安侨呵呵笑道,这香闻着淡雅清新非常,用的又不是什么名贵香料,可偏偏混合后的香味出奇的不同寻常。

“晏兄这话怎么说,先前那款腊梅香他不是烂在自己手里了?”

他笑的眼睛眯成一条缝:“虽说我的铺子不供这种便宜的东西,不过若想把生意抢过来,让他做的再多一个也卖不出去,也并非不能。”

晏方多看了他一眼,冷笑:“你最好说到做到。”

他根本不愿和他多说话,今天也是趁着老头子不在家,才敢把赵安侨约来后院见面。

他摆了摆手,不耐烦道:“行了,知道就好。”

“你那些花花手段,能用就用。”

他拿了一只梨子,用力咬了一口,梨肉在他的齿间被嚼成粉碎。

他舔了舔嘴里右上方的那颗门牙,这些天花了不少钱才将这颗牙补上,这才外表看上去跟以前一模一样,然而假的就是假的。

他每次一吃饭就能想起这颗牙,以及那天晚上的情形。

晏方把牙齿咬的嘎吱作响,这些天他在老头子眼皮底下一直规规矩矩,但不代表这事就完了,他非要让晏辞为这事后悔。

话说回来,他左思右想也没弄明白晏辞是从哪搞来的这堆方子,就像上次那支腊梅香,外加这次这支什么四合香。

晏辞不是之前连字都认不全,现在都会制香了?

他恶狠狠地想,一定是老头子暗地里给了他什么秘密方子,老不死的都把他赶出去了,还给他方子。

-------------------------------------

那支四合香能卖出去,晏辞心里没有太大-波动,不过至少这些天赚到的钱已经够他和顾笙维持温饱了。

因为原料实在过于简单,他就算把香方说出来,人家一时半会儿都不信。

信不信其实无所谓。

他这几日没去镇上,在家里制香,制好的便驾着车送到镇上。

这几天铺子一直由苏青木打理,他撸着袖子大声吆喝,看着外面排着队的人群,干劲十足,根本不需要别人帮忙。

之前刚有人买的时候,晏辞看了看那些人,奇怪地问向一边给梨削皮的苏白术:“你是怎么说服他们来买的?”

苏白术手上动作不断,眼都没抬:“我花了五十文。”

晏辞迷惑:“五十文?”

“花了五十文给我们村的村花,让她连着一个月每天出门都抹上你那膏子。”

她朝外努了努嘴:“他们好奇就来问了呗。”她想了想,补充一句:“不过你做的东西的确不错,不然也不会卖的这么好。”

晏辞挑了挑眉。

“不过你还是抓紧点吧。”苏白术丝毫没有东西卖出去的喜悦,而是正色道,“现在铺子前面每天这么多人,说不定过几天镇上就有人来仿你的香了。”

这姑娘对市场趋向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敏感。

晏辞与她想的一样。

他这方子制成的香之所以可以卖出去,就是因为原料得来的容易。

原料来的容易的优点就是可以卖的便宜,受众广;但缺点也是有的,那就是很容易被人模仿。

苏青木等到人少点的时候,终于抽出空兴冲冲地跑过来,还用力锤了晏辞肩膀一下:

“你那东西得再多做点,不然过几天就供应不上了。”他嘿嘿直笑,“你知道不,刚才竟然有其他铺子来向我订货,以前我这铺子从来没有过这待遇。”

苏白术看了晏辞一眼。

“倒也没必要做许多。”晏辞心想,珠儿说的有道理,他做的这款香无非是为了将香铺的名声打出去,等到有了些名声,再趁着这个风头推出其他香品。

他不希望自己所在的香铺定位只能是低价香品,但这个过程他也不能心急。

“还记得我第一次见你说的话吗?”晏辞突然问苏青木。

苏青木愣了一下:“什么?”

他挠了挠头,认真想了想:“你三我七?”

苏白术在一旁用刀敲了敲桌子,打断道:“现在是三三四。”

苏青木不开心:“不用你说。”

晏辞摇了摇头:“不是。”

他提示道:“我说了,你的店需要一款招牌。”

“哦哦。”苏青木想起来了,“你还没放弃呢?不过这个不急吧,你现在这款就卖的很好了。”

晏辞心想,他不能不急啊,虽然现在靠着四合香小赚了一笔,但挣得钱也只是够日常开支。

而且万一他那无耻岳父再来找茬,他得先出解决的方法才行。

所以到底什么算招牌?

他的脑子里瞬间跳出好几个香方,不过筛选了一番哪个都不太合适。

晏辞离开香铺时,外面又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

他撑开纸伞,走进雨里,洋洋洒洒的细雨将青石路面冲洗的一尘不染,泛着粼粼水光。牛毛状的雨丝飘落在他衣襟上,氤氲出水汽。

这雨来的突然,路边的小摊贩一边吆喝着一边纷纷收拾东西躲到屋檐下避雨。

晏辞撇了一眼,那些匆忙间用布盖着的摊子上摆放着成捆的桃枝柳枝,从月初开始就不停有人叫卖这些。

而临街的门面上,很多已经插上蒲草艾叶,像竖起的扫把一样垂下。

晏辞看着那些艾草。

招牌虽然想不到,但是他突然有了别的想法。

晚上的时候,晏辞自己动手画了一个草图,画工十分拙劣,看着像一只倒立的王八。

但是给顾笙看的时候他认真的看了一会儿,笑道:“夫君是说香囊吗?”

他点了点头:“我会做。”

香囊分为内袋和外袋,内袋往往用结实透气的布料,但在选用布料的紧实程度上又有要求,既不能使内里的香粉漏出来,又不能太紧实挡住香味。

顾笙看着晏辞的画,当晚就在油灯下做了个大样出来。晏辞去香房把前些日子采的香料取出来,经过这些天的干燥,这些香料已经可以直接使用。

他取了甘松,零陵香,又加了少许磨成粉的檀香,之后又将茴香稍微一炒。

茴香这种香料炒的不够香味不足,炒的太过又有焦味,一般用于合香之前都要炮制一番。

他没有将这些香料磨成香粉,而是做成米粒大小的香药碎。这样既不像香粉容易走泄,又能延长香料的发香时间。

然后将几者搅拌均匀之后取三钱左右的量放入囊袋。

这方子来源于三国时期魏国的军师荀彧,故该香又名“荀令十里香”①。

香味前调浓烈,中调温和,后调纯郁。

“得放半个月左右,等到香料之间的味道融合以后正好到了端午。”第二天他拿着那只简陋的囊袋找上苏青木。

苏青木惊讶于他一晚上想出的念头:“可是只有半个月时间,来不及做许多。”

“不需要做许多。”晏辞表示。

“端午佳节,限量供应。”

①宋代《陈氏香谱》卷三荀令十里香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章 第 17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