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教夫郎绑蝴蝶结 > 第42章 村里日常

我教夫郎绑蝴蝶结 第42章 村里日常

作者:花晨与月夕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3-02 19:32:50 来源:文学城

家里有人干活儿,林乔也没时间绣扇面,晚上吃过饭了,陆明远看书,他才凑出时间,一边陪陆明远读书一边绣扇面。

陆明远去镇上铁匠铺子里定了两个铁制的夹子,因为是定制,价格额外高,三十文一个,钱花得林乔心疼,但用起来也真心好用。把线夹在固定好的木板上,编绳的时候,怎么拽也拽不散,比人手捏着都管用。

林乔编了一串七朵黄蕊白花绿叶的小雏菊,雏菊末端是黄、白、绿三色的正常流苏,另有一串编好的稍短点儿的五朵同色系的雏菊流苏,两串长短不一的雏菊流苏系在一把团扇上,扇面是同色系的花藤,整把扇子清新惹人。

林乔摆弄着系好的流苏,琢磨着这串流苏可以单独卖的。十文有点儿贵,五文左右应该可以。

陆明远写完文章,收拾好笔墨,便想睡觉,凑到林乔身后,圈住小夫郎,“睡吧。”

时间还早,远没到平时睡觉的时辰,陆明远嘴里的睡觉自然没那么简单。林乔心领神会,收了扇子和流苏。

临睡时,林乔想起白日里秦冬媳妇说她家一户亲戚,也是对夫夫,哥儿不易受孕,早年里夫夫两个想要孩子,想尽办法,花了不少钱,吃了不少药,几年下来也没成,最后都放弃了,可不到半年,忽然就有了。孩子的事,就得顺其自然,急不得。

林乔放弃了想拿个枕头垫在腰下的想法,像往常一样,乖乖的被陆明远搂在怀里。

半梦半醒,林乔迷迷糊糊的,总觉着,或许,即使,没有孩子傍身,陆明远也不会随便把他撵走。

“夫君……”

“嗯?”陆明远微微抬头,看着怀里的人。星光微弱,看不清小夫郎的神情,只听着怀里人低声喃喃,“明远……”

陆明远不禁勾着嘴角,心满意足,整颗心都要化了,恨不得将人揉到骨血里,他家夫郎梦里还想着他呢,收紧手臂,亲了亲小夫郎唇角,“为夫在呢,睡吧。”

他何德何能,得林乔这样全身全心的信任,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敞开,让他彻彻底底地占有。只是为了林乔,他也得把秀才、举人考了,把林乔的贱籍脱了。他欠林乔一纸婚书。

-

预计十五天的工期,中间下了两天雨,拖了几天,五月中旬完工。小院落成,前前后后花了差不多六两的银子,家里还剩两个五两的银锭,和四两多不到五两的碎银子。

林乔这两日手都不离开针线,不是绣扇面就是编绳。可不能让夫郎为了挣钱这么熬下去。陆明远腰上挂了只野兔,拖了捆柴禾,嘴里叼着一棵狗尾巴草从山上下来。

以前答应过林乔不再去昆山内围,他得想个借口,往山里跑一趟。陆明远摸了下鼻梁,他是越来越不想在林乔面前撒谎找借口了,善意的也不行。

“唉,明远,上山砍柴啦。”迎面过来一个青年汉子,笑着和陆明远打招呼。

“家里柴不够,可不就得上山吗。”陆明远答。

村里人一般是秋冬农闲的时候砍柴,攒一冬,第二年烧。他家今年春才分家,冬天没攒下柴禾,只能平时勤快些,马上六月连雨季了,雨天可没法砍柴,至少得把下个月的柴禾攒够。

两人也没多唠,一个去地里,一个拖柴回家。

走到河边芦苇塘,看着纤长漂亮的芦苇叶,陆明远突然乐了。当下扔了柴禾,跳进芦苇塘打芦苇叶。

大周没有粽子节,也没有粽子,但有芦苇啊!

有芦苇叶就可以包粽子,粽子能在另一个世界传承千百年,备受欢迎,没道理换了个世界就不行。

这里没人跟他抢芦苇叶,芦苇叶又宽又长,刚好包粽子。陆明远单挑好的打,片刻的工夫,打了一大捧,绑在腰上,拖着柴禾回家了。

林乔在院子里洗菜,见陆明远回来了,忙迎上去,帮他拿东西。

“这是……芦苇叶?”林乔抱着陆明远腰上解下来的芦苇叶疑惑道。

“下午去吴阿叔家买十斤糯米回来,为夫给你做好吃的。”陆明远说。十斤糯米不沉,正好可以让林乔出去走走,省的一天到晚闷在屋里。

只要家里还揭得开锅,林乔从不在吃的上苛责陆明远,当即点头,“行。”

林乔回屋做饭,陆明远在井边处理了兔子,中午的菜林乔已经摘回来了,这兔子晚上再吃。

过了中午吃饭的时间,陆明远在家看书,林乔数了钱,去村头吴阿叔家买糯米,出门的时候,又被陆明远叮嘱一声,回来的时候再去秦冬家要两把稻草。

哪有提着东西,上人家要东西的,林乔先去了秦冬家要稻草,再去吴阿叔家买糯米。

之前修院墙的时候,除了雇秦冬夫妻做工,还买了他家不少青菜,现在去要两把稻草也不是不行。村里人相处就是这么回事,今天你欠我一点儿,明天我欠你一点儿,这便有来有往了。若是一味的和别人家算得清清楚楚,容易让人觉得这家人冷淡不理人。

林乔和秦冬媳妇聊了两句才拿着稻草去了吴阿叔家。

阿叔是对上了年纪的夫郎的称呼,同是嫁了人的哥儿,虽然差了年纪辈分,但相比媳妇女子,哥儿夫郎们见了面,格外容易亲热起来。

林乔从吴阿叔家出来,提着米回去,大半个下午就过去了。

他们家地势高,一路上山坡,远远地便瞧见陆明远往这边走,明显是来接他的。

“回来啦!”陆明远冲林乔招手,一路小跑过来。

高山小院,山间田野,红霞漫天,看着跑过来的高大男人,林乔心里一热,抱住了陆明远。

陆明远一怔,回抱怀里的人,逗林乔,“就这么喜欢为夫?离了一会儿都不行?”

陆明远等着怀里的小夫郎怼他,结果一阵沉默,就听怀里的小夫郎闷声闷气地说,“嗯,喜欢,喜欢夫君,离开一会儿也不行。”

媳妇如此直球,哪个男人受得了!

陆明远恨,这怎么就是在田间路边,四处无人也只能抱一抱,连个嘴儿都不能亲。

他家夫郎就不能换个地方表白吗!

陆明远深吸口气,平复心情,拍了拍小夫郎腰,低哑着声音,“走,回家。”

陆明远一手提着米,一手牵着小夫郎。林乔看了眼被陆明远攥着的手,又瞄了眼空荡荡的另一只手,什么时候再有个小的就好了。

回了家,陆明远直接闩了院门,将糯米放到厨房,打横抱起小夫郎回屋,抱着亲够了才放人。

晚饭是红烧兔肉,韭菜鸡蛋汤,还有中午蒸的馒头。

林乔做饭,陆明远泡糯米,洗芦苇叶。

糯米泡一宿,吸足水分,第二日,将芦苇叶一煮,就可以包粽子了。

三到四个芦苇叶并排摆顺,下一个芦苇叶压上一个芦苇叶二分之一幅宽,双手手心朝上,右手是芦苇叶靠近芦苇杆的一端,左手拖着芦苇叶中间部位,左手右手带着芦苇叶往前一折,形成一个圆锥形的“小碗”。左手捏着“小碗”,右手往“小碗”里舀米。

“小碗”装满,用芦苇叶盖住,左手捏住“小碗”和芦苇叶,右手将芦苇叶剩余的尖端一折,绕到“碗壁”上,拿稻草缠几圈固定芦苇叶小碗。这粽子便成了。

包粽子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末世前也有很多人不会包,每年粽子节前后都是他家最热闹的时候,十里八村的妇人媳妇都会拿着米和粽叶找他奶奶,让他奶奶教着包粽子。

年年教,年年不会。哪有人真这么笨,他一直觉得这些人纯粹就是找他奶奶帮着包粽子。

瞧,他家小乔儿这不是一看就会了吗。拳头大的粽子包得规规整整。

“稻草别缠得太紧,能绑住就行。绑紧了,容易蒸不熟。”陆明远提醒。

十斤米,两人包了半上午,快晌午了,才把粽子摆锅里,加水,用蒸帘压住。陆明远又去后山捡了几块大小合适的石头,洗干净了,压在蒸帘上,才盖了锅。抹布沾水,沿着锅边儿溜了一圈,开始烧火。

两人简单吃了午饭,陆明远烧火煮粽子,林乔坐在一边,腿上放着竹编的针线笸箩绣扇面。

屋门开着,院子里收拾得井井有条,初夏的风和暖轻柔,顺着门,吹进屋里,给热气腾腾的厨房带进丝丝凉意。

林乔吸吸鼻子,笑道,“嗯,闻到香味儿了,不像米香,但很好闻。”

“是芦苇叶的香气,吃着更香。”陆明远解释。雾白的热气,氤氲缭绕,夹着勾人的粽香,末世几年,恍若隔世,平平常常的粽子竟也成了奢侈。

锅烧开了,又小火煨了半下午,晚上才吃上粽子。

满屋子的米香、粽叶香,站在院子里就能闻到,勾人食欲。

两人坐在桌边,林乔看着陆明远如何剥粽子。解开稻草绳,剥开翠绿的芦苇叶,白胖胖的粽子就落在碗里,绿莹莹的,染着芦苇的香气。

陆明远将碗推到林乔面前,“尝尝。”

林乔低头咬了一口,满口满面都是粽子的清香,瞬间瞪圆了眼睛,望着陆明远,“嗯,好吃,好香。”

林乔眉眼弯弯,一脸惊叹,“米也能这么好吃?”

陆明远见他一脸猫儿得了鱼的样子,不禁一脸宠溺,笑道,“再沾点儿糖试试。”

这一顿晚饭,两人吃得心满意足。

第二日一早,陆明远装了一食盒剥了芦苇叶的粽子去镇上酒楼找钱总管,谈卖粽子制作方法的事。

这事钱总管做不了主,当即带着粽子去了县里。

陆明远自镇上回来,一进屋便见厨房桌子上放了几个红鸡蛋,“这又是谁家生孩子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