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教夫郎绑蝴蝶结 > 第3章 分家

我教夫郎绑蝴蝶结 第3章 分家

作者:花晨与月夕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1-12 21:54:03 来源:文学城

这一觉直睡到晌午。

院里叮叮当当传来收拾午饭的声音陆明远才醒。空气里飘着炒菜时的油烟味,陆明远突然就觉得饿了。

原主昏迷多日不曾进食,翻船的时候头撞了礁石又失了不少血,可能是血糖低,陆明远这饿来得快,突然就受不住了,眼前发黑,胃疼,心慌,呼吸都有些费力,转瞬便出了一身冷汗。

“夫君,你哪儿不舒服?”林乔见陆明远突然满脸是汗,脸色惨白,顿时慌了神儿。

他只想着让陆明远留下自己,有个倚靠,却忘了陆明远伤到要娶夫郎冲喜。额头上缠着厚厚的细布,昏迷多日,随时都可能没了。他此时恨不得替了陆明远去了,也省的被磋磨转卖。陆家绝对没有比他更希望陆明远好的了。

“别担心,我没事。”小哥儿一脸快哭了的表情,陆明远不禁安慰道,缓了口气又解释,“我这是饿的。正好他们吃饭,你知道厨房在哪儿吗?”

林乔点点头。昨天一到陆家,李老太便让他往厨房的水缸里提水,又扫了院子和鸡棚、猪圈,天黑了才让他进陆明远的房间。是以,陆家大概的布局结构他是清楚的。

“那好,一会儿他们去堂屋吃饭的时候,你悄悄潜到厨房去,看能不能找点儿糖出来,白糖红糖什么糖都行。若是有别的吃食也拿一些过来。”

“好,我就去。”

亏得初春的时候天气凉,吃饭的时候堂屋关了门。林乔眼睛盯着堂屋里的动静,贴着墙根儿快步去了厨房。

陆家的厨房简单齐整。明眼能看到的就只有半捆烧剩下的柴禾,一口水缸,案板上摆了些杂七杂八的盖子和还没收起来的碗筷。其余的都收在一人多高的木柜里,但柜子上了锁。

林乔试了试,没有钥匙轻易打不开,怕响动大了引人注意,只得先放弃。

门口并排两个灶台,一口锅敞着口儿没盖锅盖,锅底只剩不到一瓢的水,滋滋冒着气泡儿,另一口锅盖得严严实实,锅里温着的应该是留给那个差点儿流产的大嫂的午饭。昨晚就是,吃完晚饭后,李杏花再把锅里的饭菜端到大媳妇屋里。

林乔朝门外看了看,堂屋的门紧闭着,偶尔能听到一两句唠嗑的声音,但听不清具体在说什么。林乔小心翼翼地掀开锅盖,打着十二分的精神,生怕发出一点儿响动。

锅里一碗两个荷包蛋,还有一个杂面馒头。虽然没找到糖,但有鸡蛋也不错。林乔端出荷包蛋,拿起馒头,将锅盖重新盖上,拿了案板上的筷子,一溜烟跑回屋里。

“糖没找到,但是有鸡蛋和馒头,你快吃,这应该是留给你大嫂的,一会儿他们吃完饭就该发现了。”

林乔将荷包蛋和馒头摆到床边的桌子上,赶忙回头将屋门从里边锁上,拿了凳子倚在门口。

陆明远饿得急了,一口气喝了半碗鸡蛋水,两口吞了一个荷包蛋,胃里进了东西不那么难受了,才缓过一口气,掰了半个馒头,指着桌上剩下的半碗荷包蛋和半个馒头对林乔说,“这些你吃。”

以李老太对原主的态度,对这个给原主买的夫郎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林乔看着碗里白嫩的荷包蛋,摇了摇头,“我吃馒头就行,鸡蛋补人,你吃。”

陆明远揪着馒头的手顿了顿,这才想起来,虽然是好意,但自己和这个名义上的夫郎认识不过半天,就让人家和自己吃一个碗里的东西,好像不太好。

末世的时候食物紧缺,有一口吃的就不错了,饿得狠了,狗嘴里抢下的都不嫌弃,早没了这些讲究,他习惯了,一时就说顺了嘴。但他两口就吞了鸡蛋,根本没回筷子,碗里肯定没他的口水!

“让你吃就吃。”

林乔张嘴想反驳什么,陆明远又紧跟着一句,“你既叫我一声‘夫君’,那至少要听夫君的话。”

“夫君,我……”林乔绞着手指,拧着眉看陆明远。

被林乔一看,陆明远气势瞬间矮了半截儿,耐下性子,“乖,听话,快吃。一会儿那边吃完饭,咱们就谁也吃不清闲了。”

陆明远说完,将手里剩下的馒头一口吞了,面朝里,躺回床上,明显不想再和林乔拉扯下去。

林乔看着床上男人的背影,又低头看了看碗里鲜嫩的鸡蛋,皱着眉,一口一口地吃了起来。吃到一半,抽了下鼻子,眨了眨酸热的眼睛,将眼泪忍回去。

自从家里被查,他已经两年没吃过鸡蛋了。

以前在林家的时候,虽然父亲不喜他和母亲,但母亲是父亲正室,吃的、用的哪里短过。更没想过,有一天会因为一个鸡蛋和夫君让来让去,还把夫君的耐心磨没了。这陆明远长了一双含情会笑的桃花眼,但耐心比脸皮儿都薄。得顺着,得哄。

林乔吃了鸡蛋,将半个馒头就着鸡蛋水吃了,刚放下碗,就听院子里李老太骂了起来。

“混账东西!能耐大了,跟你怀孕的大嫂抢吃的!陆明远,你给我滚出来,装什么病!”

“娘,娘,小声点儿,别惊动了秀娥,郎中说了,秀娥得静养。”李杏花抓着李老太的胳膊提醒。她其实是担心李老太的声音太大,让邻里听了笑话。

李杏花和李老太同族,叫李老太一声“姑”,嫁到陆家是亲上做亲,相比三媳妇周桂香,李老太更喜欢大儿媳妇李杏花。

“娘,您别气,明远估计是因为分家的事和您闹别扭。二弟就只明远这一个孩子,也确实不好因为明承和秀娥的事就让明远搬出去住。之前咱们因为秀娥肚子里的孩子着急,考虑不周,明远刚受了伤,不想挪动也能理解。明承孩子的命是命,明远的命也是命啊。”

李杏花一脸纠结,又小声嘀咕,“就是怕赵秀才那边不好解释。这孩子若是没了,赵秀才定然是心疼的。赵秀才去年秋天才折了一个三岁的小孙儿……”

周桂香忙接道,“哎呀,这可不好,三郎上次回来的时候说赵秀才在镇上领了个职,下月初就要上任了,权利不小,咱们家可得罪不起。”

陆明远断不断亲也孝敬不到她头上,她就想赶紧把这件事办了,好从李老太手里拿出三亩地卖了,凑够在镇上买房子的钱。她可不想一辈子和李老太、李杏花挤在乡下的土院子里。

“还有这事?”李老太回头问李杏花。

李杏花摇摇头,“秀娥身子沉不便走动,有日子没回娘家了,媳妇也不知道这事儿,三弟到底是在镇上做工,消息灵通。”

周桂香眉眼得意,“衙门里的事自然不能是什么人都知道。三郎那日也是赶巧了,去衙门里办事,正碰上赵秀才,这才聊了几句。”

李老太点头,嘱咐李杏花,“等捎来消息后,让大郎备份儿礼送去。秀娥在咱们家也不容易。”

她想把陆明远分出去,也是为了陆明承和赵秀娥。

赵秀娥原本是陆明远的未婚妻,现在成了陆明远的大嫂,又在一个院子里住着,抬头不见低头见,赵秀娥也好,陆明承也好,心里总不会那么自在。

赵秀才虽然没明说,但来他们家的时候多多少少提过几句,估计是赵秀娥回娘家的时候跟父母抱怨过。

而且陆明远也不是个孝顺的,住她的、吃她的,这几年打猎出海挣得钱愣是一分也没交给她,全买书本纸墨了。一个院子里住着尚且如此,日后分了家,还能指望他什么?断不断亲的也没什么区别了。

要她说,他们陆家有一个秀才公子就得了,陆明远没爹没娘,就是个没福气的,哪能考得上秀才。要不然,也不会上次院试没了爹,这次院试又自己翻了船,还考什么考,二十好几了。命里一尺,难求一丈。陆家还得看她大孙子的。

李老太瞬间有了底气,直了直腰板儿,站在门外,对陆明远说,“你想断亲,也可以。日后是好是赖,是死是活,都不要进我陆家的大门。更不要再想着让明承给你做担保。”

童生参加院试考秀才需要三位秀才做担保人。担保人的事说麻烦也麻烦,说简单也简单。原主这次的院试,一个担保人自然是陆明承,另外两个担保人,原主找了两个做这方面“买卖”的秀才,各给了五两,便拿到了担保文书。

陆明远上辈子卷过了,各种证书随手就能甩出一摞,垫桌腿儿的都是一建一造,还没享受就迎来末世,心早累了,也看开了,吃饱喝足就行,根本没想继续卷,继续科举。

更何况,他一个搞土建的纯种工科男,诗都不记得几句了,拿什么写文章。重学一遍?笑话,爱谁谁。云彩不好看,还是蚂蚁不够数,吃饱了撑的。

陆明远忙接上李老太的话,朝着门外说,“孙儿谢奶奶成全。”

他接得快,李老太顿时气不打一处来,怒道,“以后不必喊我‘奶奶’了,我陆家没有你这样不孝的子孙!”

“还请李老夫人派个人去通知里正和族里,今天的事今天了,尽早过了明路,我也好给三弟腾地方。”陆明远又道。李老太早盘算着把他分出去之后,将他住的屋子留给大伯家的二儿子陆明修成亲用。

反正也撕破了脸皮,暗地里的打算被挑到明面上,李老太也没在乎,冷哼了声,转身吩咐,“老三家的,你出去找人。老大家的,赶紧去给秀娥再做份鸡蛋,一会儿该醒了。”

外边终于清静了,陆明远对安静的坐在床边的小夫郎说,“乔哥儿,你钻到书桌下面去。”

“唉?”正在想事情的林乔一脸不解。

“你别多想,我会带你走。”陆明远朝着书桌下的一角指了指,“你钻桌子下,去摸摸那底下有没有什么东西。”

林乔屈身爬到桌子底下,摸出了个藏蓝色的布袋。布袋巴掌大小,染了灰尘,挂了蜘蛛网,有些脏,还补了补丁,针脚不怎么好。拿在手里有些沉。

“一两不到,你好好收着,一会儿别让人发现了。这就是咱们全部的家当了。”陆明远悄声交代林乔。

读书是个费钱的事儿,普通人家举一家之力都不一定供得起一个读书人,原主边打猎出海边读书,自己供自己,买了担保文书,还能剩这些已经很不错了。

“我拿着?”林乔以为自己听错了。

“嗯,你不是要做我的夫郎吗?夫郎总得学着管钱吧。”

林乔攥了攥钱袋子,有些迟疑,但没拒绝。哪里用学,他从小跟着母亲学习管家,别说就他和陆明远两个人、不到一两的银子,就是一百两、一千两也没问题。

而且,他想笼络住陆明远,就不能只靠着示弱、博同情,他得把日子过好了,让陆明远离不开他,然后勒紧陆明远的钱袋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