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会让你记住我 > 第12章 提前见面

我会让你记住我 第12章 提前见面

作者:詞璟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1 06:10:03 来源:文学城

特等奖的红榜墨迹未干,暑期的热浪依旧灼人。但对于林池余和徐外婆而言,进入这所顶尖初中的大门,仅仅只是第一步。无形的门槛,远比那红榜上的名字更为复杂。几天后,一辆低调的黑色轿车驶离了西郊半山那片幽静的别墅区,载着祖孙二人,驶向临城老城区一片绿树成荫、闹中取静的住宅区。这里没有西郊的豪阔,却沉淀着一种更为内敛的、属于知识和权力的底蕴。

车子停在一栋爬满常青藤的、颇有年头的红砖小楼前。小楼带着一个小小的庭院,院中种着几竿修竹和一株姿态虬劲的老石榴树,枝叶间已挂上了青涩的小果。环境清幽雅致,与周围的市井喧嚣隔绝开来。

司机打开车门,徐外婆先下了车。她今天穿着一件素雅的深青色真丝旗袍,外罩一件薄薄的同色系开衫,银白的发髻挽得一丝不苟,通身的气度与这环境相得益彰。林池余沉默地跟在她身后下车,身上依旧是那件洗得发白的旧T恤和牛仔裤,与这精心打理的环境和外婆的装扮形成刺眼的对比。他微微低着头,帽檐压得很低,像一道突兀的灰色剪影。

外婆没有按门铃,只是静静地站在爬满藤蔓的院门外,目光平静地注视着那扇紧闭的、漆成墨绿色的入户门。她的姿态从容,没有丝毫催促或焦急,仿佛只是在欣赏庭院里的景致。但这种无声的等待本身,就带着一种无形的压力。

果然,不过片刻,那扇墨绿色的门便从里面打开了。一位穿着得体家常棉麻衣裙、气质温婉知性、约莫五十岁上下的女性出现在门口。她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略带歉意的笑容,目光在徐外婆身上停留时,带着明显的尊重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谨慎。

“徐老,您来了!快请进!刚才在书房接了个学校的电话,耽搁了,实在不好意思。”她的声音温和有礼,目光随即落在徐外婆身后的林池余身上,笑容加深了些,带着一种审视和好奇,“这位就是林池余吧?果然一表人才,一看就是聪明的孩子。快进来,外面热。”

林池余依旧低着头,没有回应那“一表人才”的客套,也没有抬头看对方。他只是沉默地跟在徐外婆身后,脚步无声地踏进了这座弥漫着淡淡书墨香和植物清香的屋子。

客厅不大,但布置得极为雅致舒适。满墙的书柜占据了大部分空间,里面塞满了各种书籍,从厚重的典籍到最新的期刊。沙发是舒适的布艺材质,旁边的小几上放着一套精致的白瓷茶具。阳光透过竹帘的缝隙洒进来,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弥漫着旧书、茶叶和木头家具混合的、令人沉静的气味。

“李老师,叨扰了。”徐外婆的声音温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分量。她没有寒暄太多,目光平静地扫过这间充满书卷气的客厅。

被称为李老师的女主人连忙摆手:“徐老您太客气了,您能来,是寒舍的荣幸。快请坐。”她引着祖孙二人在沙发上落座,自己则坐在对面的单人沙发里,姿态优雅。

管家安静地立在徐外婆身后,手里捧着一个用深蓝色锦缎仔细包裹着的、一尺见方的长方形物体。那锦缎质地厚重,暗纹繁复,一看便知价值不菲。

短暂的沉默。只有窗外隐约的蝉鸣和室内老式座钟沉稳的滴答声。林池余坐在沙发边缘,身体微微前倾,双手放在膝盖上,目光垂落在自己脚前一小块深色的木地板上。他像个局外人,将自己所有的存在感压缩到最低,仿佛只是一件随行的行李。

徐外婆端起李老师刚刚斟上的清茶,浅啜了一口,动作优雅。放下茶杯,她这才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

“李老师,小池这孩子,性子是孤僻了些,但脑子还算灵光。这次能侥幸在奥赛上拿个名次,也是他运气。”她的话语平淡,没有丝毫炫耀,“只是,进了临初,那是个藏龙卧虎的地方。规矩多,门道也多。他自小野惯了,家里也没个能时时提点的人。以后在学校里,学业上、规矩上,少不得要请李老师您多费心,多担待了。”

她的话语极其客气,甚至带着一丝谦逊,但那份“请多费心,多担待”的请求,却蕴含着千斤的重量。这不是寻常家长的拜托,而是一种带着深厚背景的、不容拒绝的托付。

李老师脸上的笑容更深了些,带着一种心领神会的谨慎:“徐老您言重了。池余能在那么激烈的竞赛中脱颖而出,拿到特等奖,这可不是运气,是实打实的真本事!这样的好苗子,能到我们学校,是我们的荣幸才对。您放心,进了学校,我们做老师的,自然会尽心尽力引导、照顾。”她的话语滴水不漏,既捧了林池余,又表明了会尽到职责。

徐外婆微微颔首,似乎对李老师的表态还算满意。她不再多言,只是朝身后的管家递了一个极淡的眼色。

管家立刻会意,上前一步,双手将那个包裹得严严实实的深蓝色锦缎方盒,稳稳地放在了李老师面前的茶几上。锦缎在灯光下泛着幽暗华贵的光泽。盒子本身似乎就带着一种沉甸甸的历史感。

“一点小小心意,不成敬意。”徐外婆的声音依旧平淡无波,仿佛送出的只是一盒普通的点心,“知道李老师您喜欢书画,偶然得了件小玩意儿,放着也是放着,不如送给懂它的人赏玩。”

李老师的目光落在那个锦盒上,瞳孔几不可察地微微一缩。她当然明白这绝非什么“小玩意儿”。能让徐老太太亲自送来,并用如此贵重的锦缎包裹的,绝不会是凡品。她脸上迅速掠过一丝受宠若惊和更深的谨慎,连忙摆手:“徐老,这……这太贵重了!使不得!教导学生本就是我的本分,您这样……”

“收下吧。”徐外婆打断她,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喙的力度,眼神平静地看着李老师,“不过是件旧物。放在我这里,明珠蒙尘。放在李老师您这里,或许还能发挥点余热。就当是……替池余这孩子,提前拜个师门。”最后一句,轻描淡写,却点明了这礼物的真正含义——不是贿赂,而是为林池余在这所等级森严的学校里,寻求一个无形的庇护和关照。是“拜师礼”,是划定圈子的凭证。

李老师推拒的手势顿住了。她看着徐外婆那双平静却深不见底的眼睛,又看看那个静静躺在茶几上的锦盒,仿佛能感受到里面透出的、无形的分量。她脸上的笑容变得有些复杂,最终化为一种郑重的接受。她深吸一口气,没有再推辞,只是对着徐外婆微微欠身:“徐老太客气了。那我就……愧领了。池余这孩子,您放心。”

她没有当场打开锦盒查看是什么。这是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收下,就意味着接受了这份托付,也接受了与徐外婆建立起某种更紧密的联系。至于盒子里是价值连城的古砚、失传的名家字帖,还是别的什么珍玩,反而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份“心意”所承载的意义。

整个过程,林池余都像一尊没有生命的雕塑,静静地坐在那里。他没有看那个锦盒,没有看李老师复杂的表情变化,甚至没有看外婆那掌控一切的气度。他的目光始终低垂,落在自己交叠放在膝盖的手上。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牛仔裤上粗糙的缝线。他清晰地感受到空气中流动的、无声的交易。那锦盒里装的不是礼物,是筹码,是他进入这个新“牢笼”的门票,是外婆用她的人脉和资源,为他换取的、在这个陌生环境里可能稍微顺畅一点的通行证。

一种冰冷的、带着屈辱感的疏离,如同细密的藤蔓,缠绕上他的心脏。他厌恶这种交易,厌恶这种将自己当作物品、需要靠“打点”才能立足的感觉。但他更明白,这是生存的法则,是外婆为他铺的路。他无权拒绝,只能接受,并努力让自己在这条被铺好的路上,走得更稳,更远。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将自己更深地藏进沉默的壳里,隔绝开这令人不适的、充斥着人情世故的空气。

又客套了几句无关痛痒的闲话,徐外婆便适时地起身告辞。李老师亲自将祖孙二人送到院门口,态度比来时更加恭敬了几分。那扇墨绿色的门在身后轻轻合上,隔绝了屋内书墨的香气和那份刚刚达成的、心照不宣的协议。

坐回车里,冷气重新包裹全身。林池余依旧沉默地望着窗外飞速倒退的街景。外婆也没有说话,闭目养神,仿佛刚才那场无声的交锋只是日常小事。

车子驶离那片清幽的住宅区,汇入喧嚣的车流。林池余的指尖,仿佛还残留着那锦缎冰冷滑腻的触感——一种无声的、沉重的提醒。他知道,临城一中的大门虽然即将为他敞开,但那扇门后的世界,其复杂程度,或许远超他捡过的任何一个布满污垢的垃圾桶。而外婆用那个锦盒换来的,只是一个开始。未来的路,终究要靠他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在沉默和冰冷中,去丈量,去跋涉。梧桐树的浓荫在车窗外掠过,投下明明暗暗的光影,映在他沉寂的眼底,深不见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