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我和我的九个未婚夫 > 第22章 绮陌南头

我和我的九个未婚夫 第22章 绮陌南头

作者:知一易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07 00:22:06 来源:文学城

香薷、蓼子、吴茱萸……万事俱备。陈烈特地交代不可带上闻笙,我只好找个理由搪塞过去。

“我去见一位许久不见的故人。”

好蹩脚的理由,但我实在想不出不带上闻笙的借口。

“故人?”他垂眼看我,平静的眼睫似乎被风浮动,“真的不是你师尊?”

我还没想到柳砚清身上,闻笙倒是先想到了。正要顺口答应,忽然想起两人之前似乎有过芥蒂,我赶紧摇头。

“不是他。是……一位姑娘。我在山上学医的时候认识的。听说她在光州,我去看望看望她。”

闻笙似乎安心了些,带着笑意的轻吻落在我的唇畔。

“早些回家。”

不经意的吻吓得我愣在原地,傻呆呆地望着闻笙。

“抱歉。过去习惯在你离开前吻你。”

说着抱歉,脸上却看不出一点和话语相关的情绪。我别开涨红的脸,支支吾吾化解尴尬。

“不是……那天在巷子我也突然吻你来着……咱们算扯平了。”

“是吗。”

一声轻快,他一把握住我的手。

“那可以再亲一下吗?”

“欸?”

没等我反应的机会,又一个吻贴上来,比刚才的更深更久。

“晚上我去接你。”

“嗯……谢谢……”

*

竹村离光州城不远,脚程快些,不过一个半时辰。

济民区的人一见我,眼里倏地亮了。我从未被这样的目光托起过,心头一热,竟凭空生出几分重量来。

有陈烈搭手,诸事还算顺当。只是此地实在破败,想寻一桶干净水都比登天难。

我的目光又一次,落向那口被木板钉死的井。

“那口井,怎么回事?”我侧头问正在煎药的陈烈。

他埋着头,摇了摇,不肯吭声。

我这人,大概天生反骨。他越缄默,我越欲窥探。遂抱起双臂,佯作威胁:“不说?那我以后可不来了。”

这话奏了效。他猛地抬起脸,面上挣扎,嘴唇嗫嚅:“不能说……要惹祸的……”

我拍拍他瘦削的肩,声音压得更低:“你只悄悄告诉我,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出于对于我的信任,陈烈有所保留地告诉我说,那口井下面没有水,是一个深不见底的地坑,通往另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

地坑……

我望向那些被铁钉死死咬住的木板,一时怔忡。若那夜我当真在井下,那井外的哭声……又是什么?

“陈烈,两三天前的晚上,这里有发生过什么吗?”

他手中扇风的蒲扇骤然一停,眼神慌慌地飘开,不敢看我。

“昨日你说你没见过我,是在街上闻到了我身上的药材味……这句话,是骗我的吧。”

陈烈握紧手中的扇子,紧抿嘴唇。

“你一定知道是谁把我抓到这里的。”

他依旧不说话。

我不急,换了个问法:“是醉月楼吗?”

他终于肯摇头回应。

竟然不是醉月楼,还是他又在骗我?

我抱着胳膊,微微直起身子。

“陈烈,你如果再不说实话,我说到做到,这些药,我打翻都可以。”

“我说!”他急切地抓住我的手臂,垂下眸子,“我说实话……”

我叹口气,抬手揉了揉他乱蓬蓬的头发:“我无心威胁你,但此事对我而言很重要。那天晚上,是不是醉月楼的人来此欺负大家?”

“那晚抓姑娘来这儿的人,是别人。”

“谁?”

许久,他都沉默着。低沉稚嫩的声音良久后缓缓吐出两个字。

“阴差。”

地府的阴差?怎么还扯出鬼来了?

“你莫要胡说,这世上哪来的鬼。”

再说,如果真有鬼,陈烈还能看到鬼不成?

“我说真的姑娘,那晚我亲眼所见!你知道……地府里的黑白无常吗?”

陈烈的故事编得极为邪乎。起初我抱着怀疑的态度,觉得他不过是在吓唬我。可他的眼神太过认真,甚至连细节都说得一清二楚。

“那晚,一道黑影和白影拖着姑娘直接穿进墙壁。再出来时,姑娘你就不见了,只剩两个鬼。”

他说到这里,故意停顿了一下。

我皱了皱眉,不为所动。

“我说真的!他们头上的帽子还写了字。那白影还是个女鬼,笑起来可吓人了!”

我嗤笑一声:“那你怎么没事?被阴差发现,你还逃得掉?”

“因为……他们说,姑娘是被选中的人。”

“选中的人?”

陈烈点点头。

“据说井连通着阴间。阴差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来阳间来抓从地府逃走的人,而你……就是他们的目标。”

我本想再笑,可不知怎么,竟有些动摇。

重生、地府、阴差……保不准真是如此?

陈烈继续道:“既然天上有神仙,那底下有鬼也不奇怪吧。姑娘,短时间内,不,几年、几十年内都不要离开光州!否则阴差会以为你想逃,再把你抓起来的!”

“你……没骗我吧?”

“我只是……不想姑娘出事。”

我沉默了,然后下一秒——

“噗嗤。”我笑了。

“故事很精彩,下次奖励你一个糖人。”我拍着陈烈的小脑袋,“好啦。可以告诉我,幕后之人到底是谁了吧。再编故事,我可就真生气了。”

生着闷气的小脸通红,加快了煽动火炉的扇子,小声嘀咕道:“一切都是为了大人……姑娘要发誓,不告诉任何人。”

突然正色的陈烈,连我也收起玩笑心,认真回应他。

“我发誓。话说大人是谁?”

“璃坊。找到璃坊,姑娘便什么都知晓了。”

璃坊在光州算不上起眼,我循着几番打听来的指引,终是在城南寻见了它。这家世代经营金银玉器的小作坊传了三代,是城中女子时常踏足之地。

巧的是,坊主姓闻。

闻姓在光州并不常见,随口打听,任谁都说:“闻氏?外地人吧,光州本地可没有这个姓。”

如此说来,璃坊的闻老板,与我相识的那位闻先生,定然有所关联。

初访那日,闻老板并不在,外出谈生意了。我心中疑云丛生,却只得暂退。

正要转身离去,坊中一位伙计却忽然叫住了我:“姑娘留步!我见姑娘插着的步摇好生眼熟,可否询问姑娘是从何处得来?”

我取下头上的白梅步摇,递给他看。

“街上的摊位买的。”

本以为他会追问我更多的细节,没曾想他摆手解释:“姑娘别误会。只是这发簪是出自我们老板之手,平常大街买不到的。以为姑娘是老板的贵人,便问问。多有冒犯,还请姑娘见谅。”

我低头望着步摇,心倏地沉回彩灯节那一夜。眼前这人神色恳切,不似作伪。

心头疑窦愈浓,再压不住:“你们老板……叫什么名字?闻姓,是不是写作听闻的闻?家中可有其他兄弟?”

一连串发问实在失礼,可我顾不得了。

“我们老板叫闻筑,信州人。十五年前举家搬迁至光州,在此地做生意。老板还有个弟弟,也做生意,在城中开了间酒楼。生意那叫一个好嘞,只可惜,我一次都没去过。”

闻筑……闻笙……信州人……发簪……酒楼……

串联在一起的关键词在我脑海中迅速发酵,瞬间撑破了所有的迷雾。

所以这一切,都是假的吗?都是闻笙演给我看的戏码吗?如此大费周章是为什么?

“呵……”

我忍不住冷笑出声。怎么搞的,明明该生气,我却忽然觉得他这么做是为了我。

真是无药可救。

如果神器变成发簪,是因为那是曾经闻笙赠与我的,是神像给我的提示。那这支白梅步摇又是因为什么?神器消失,会不会是闻笙所为?他到底还瞒着我多少事?

*

“姑娘莫非是醉月楼闻老板的故人?”璃坊的人突然抱起双臂感慨道,“闻老板真是好运啊,人到老年还能走这么好的桃花运。又诗诗如此绝世美人伴身也就算了,唉……羡煞旁人呐!”

“中年?”

闻笙的样子约莫二十来岁,怎么到这人口中反成了老年?

他见怪不怪地替我解释道:“看不出来吧,那闻老板如今都快五十的人了。我也只是听说啊,说闻老板似乎和神仙做了什么交易,才不老不衰的。”

“神、仙?”

我好像知道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情。

*

夕阳将归途镀得温软,远处,那道熟悉的身影已在竹影下等候。

闻笙臂上挽着我的披风,静立于斑驳树影间,一袭青衫衬得身形清瘦,碎发垂落,遮住他望向远山残阳的眉眼。他似在出神,目光融进暮色里,遥远得难以触及。

我不由停下脚步,有一瞬恍惚——

我为何与闻笙相识,又为何与他相知相惜?只因他生得好看么?

我敛起心绪,悄悄走近他身后,伸手轻轻戳了戳他的腰。

他蓦地一惊,回头时眼中还带着未散的慌乱。见我笑,他便也笑了,如春风化雪,干净得不见尘埃。

他仔细为我系好披风,指尖温热,而后自然握住我的手。

“备了你爱吃的菜。”

“正好饿了。”

“那今晚多吃些。”

我抬眼悄悄看他。

这人眉目清朗,举止温文,怎么看都只是个二十出端的年轻书生,哪有五十岁的影子?

是璃坊的人认错了,还是……

我从未真正认识过他?

我怕再深究下去,会翻出他更多秘密,会触到我不愿面对的从前。

也许……是时候该走了。

*

晚饭后,同闻笙一道收拾完碗筷,我倚在厨房老旧的门边,望着他略显松快的背影。

闻笙对我的感情或许是真的,他所做的一切,也是出于这份他对我的执念。

只是这份执念之火,太过旺盛,我无法驾驭。

我屈指,轻轻叩了叩身旁的门板。

闻笙闻声回头,眉眼一弯,仍是那副温柔模样。

“闻笙。”我顿了顿,竟有些说不下去。

他擦干手,向我走来。我深吸一口气,终于开口:“我打算——”

“你要走了?”

他脸上是一种近乎认命的习以为常。

看来从前,我也是这样离开他的。

我没有否认,只是静静望向他。

他明亮的眸子倏地暗了下去。嘴唇微动,却半晌没有声音。我不催,只默默咬唇低下头,等待他的回应。

“你又要走……”

“咚”的一声,我觉得身后的木门震动了一下。

我怔怔地抬眼。一个从未属于闻笙的表情,此刻清晰地刻在他脸上。

他蹙紧眉头,一手重重撑在我耳侧的门板上,将我困在他与门之间,低头审视着我。

那目光又冷又沉,不见半分往日温润。

可不过一瞬,竟又缓缓融回熟悉的柔和。

我抿了抿唇,试图缓和这令人窒息的氛围,抬手学着他常做的那样,轻轻抚上他的脸颊。

“我只是想去找回从前的自己。等我想起一切,也就会记起和你的过去……难道你不想我记起来吗?”

“我不想你再离开我。”

沙哑的声音从他喉间挤出,低沉得近乎陌生。那双刚刚软下的眼再度沉暗下去,仿佛温柔从未存在过。

不知为何,我总觉得眼前的画面似曾相识。他的目光里闪着诸多复杂的情绪,我能捕捉到其中的某些。

从来猜不透的人,第一次在我面前毫无遮掩。

焦躁、不安、寂寞、疼惜。

我好像在曾经某个时间见过。好像在……同现在一样的地点见到过。

“闻笙。”

我试探着握住他青色的衣袖,轻轻拉了拉。

“对不起。”

这句话仿佛触动了什么禁忌。

他忽然低笑一声,整个人脱力般埋进我的肩窝。方才的怒意化作颤抖的控诉,指尖深深掐进我双臂。

“为什么说对不起?你从来不说对不起。你该学以前一样,让我等你回来啊!写封信留下四个字然后一走了之……”

自尊缚住了他的哭声,只有滚烫的呼吸灼着我的颈侧。

“你该学以前一样,欺骗我,骗我说很快回来。结果让我苦等多年,苦苦等来的是——”

他手指愈发用力,攥得我发疼,却不敢出声。

“苦苦等来你的死讯……你知道那是种什么感受吗?”

他一向理智从容,唯独在此事上溃不成军。我清晰地感知着他的怨、他的痛,任由那力道渗入肌肤,一言不发。

“对不起……”我忍不住又一次低声说道。

“别再说对不起!”

他猛地抬起头低吼,我吓得一颤,咬住嘴唇不敢再言。

闻笙似被我的反应刺痛,立刻松开手,转而捧住我的脸。

“抱歉……我是不是吓到你了?”

那目光里藏着太多委屈,让人再生不起气,只剩心疼。

他叹息着,不由分说地拉我一同跪坐在冰冷的地上,仿佛两个迷失良久的人终于无力支撑。

“我不喜欢……不,我是不习惯听你说对不起。该道歉的是我。”

“嗯……”

“我不是舍不得过去的你……我只是舍不得现在的你。比起从前,我更想……留住眼前的你。”

笼罩在闻笙头顶的乌云迟迟不肯散去。

或许只是我内心深处对他的恐惧蒙住我的双眼,以至于当他疯了一般朝我怒吼又安慰我时,我才明白这都是他的孤独。

欺骗也好,隐瞒也是,不过是他想留下我的办法罢了。

“风……你带我走吧。我等不下去了,你带我离开这是非之地,好不好……”

惊惧尚未散尽,却在这一刻被另一种情绪覆盖。

我突然很想哭,又想笑。哭是因终于尝到他孤独的滋味,笑是笑自己至今才懂,却依旧无能为力。

我捧起他写满痛楚的脸,勉强扯出一丝苦笑:

“我不该成为将你锁在过去的枷锁。人生太短……你不要再为我,浪费一个又一个五年了。”

闻笙身上总带着一种淡而清的香气,如破晓时分的竹林深处,雾未散,露未晞。

我曾疑心是他探知我喜这气息,才特调此香。

直到那日见他独自立于竹下仰首出神,一切疑惑顷刻消解。

他那时……在想什么?为何看上去那样寂寞?

闻笙的眉头总是蹙着阴郁的云,唯有与我相伴时,才肯暂散片刻。

“别走……留在我身边吧……”

他再度恳求,将脸埋进我掌心。

我没有回答,只是更用力地抱紧他。

“风……你说话啊……”

我哽咽难言,唯有眼泪无声落下。

许久,我才理顺呼吸与心绪,轻声开口:“别等我了。不管以后如何,重来多少回……不管我又给你许下各种诺言,不要再信我……”

他身体一僵,蓦地抬头,指尖慌忙抹去我的泪:“你怎么了?什么叫……重来多少回?”

我笑了,那笑却让他眼底涌起恐慌。

我向后退,他便急切地追来。

最终我索性跃出院墙,与他隔开一道恍若天河的距离。

“不要再信我……就像你从未信过,齐风,是我的名字……”

他眼中最后一点光,应声熄灭。

我猜得没错。那日醒来,我在窗边听见的对话并非幻觉。

柳砚清问闻笙:“还记得多少次过去?”

不是重生前与当下,而是从前已有无数次。

闻笙也从来不是什么周游列国的教书先生。

自与我相遇,他再未离开光州,甚至建起醉月楼,饮酒赋诗,静候我的归期。

璃坊那人所说的年纪,或许才是真的。

而那个与他做了交易、赐他不老之身的神仙,正是柳砚清。

闻笙拼命摇着头,双脚颤抖着想上前,却又止住。

“我不在乎!欺骗又如何?你瞒我的,又何止一个名字……可我从来不在乎。自始至终,我奢求的,不过一个你。我只想与你做一对平凡人,守着你、护着你……陪你一生。”

我闭上眼,泪滑过脸颊:“别这样……我求你……对不起……”

“我不想听对不起!你知道我想听什么——哪怕是谎言,你说给我听!”

我拼命摇头,一步步后退。

“闻笙,从此天涯陌路,再不相见。”

雨落了下来。春雨细密,缠人如愁。

“闻此笙歌,忆故人……”

醉月楼上歌女夜夜吟唱的调子,忽然随风飘来。

“袅袅秋风留不住,满阶竹叶暮。又是春意载,桃花开败,无人归。愁恨年年长相似,炊烟伴细雨。故人伴梦还,却不记当年事。闻此笙歌,忆故人。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梦该醒了,闻笙。

【又拂卿柳】

医鹿山,医仙殿前,柳砚清静静立在阶前聆听空中仙鹤啼鸣。

此刻夜色正深,星汉灿烂,山风簌簌。

掌心的玉石久违地听见那人的声音。

两块玉石是从霜洲地界千年冰窟中挖掘出的一整块玉,蕴含神力,相隔千里也能互相感应。

柳砚清上次去霜洲地界,一来是去寻云枕书,二来就为了这块玉石。

她总要下山去寻回记忆的,有个以护身为借口的传讯石在她手上,自己也踏实。

这玉有一处玄妙:不须出声呼唤,心念一动,便可相通。

“又忘了平心静气,真不怕又丢了性命。”

阻隔掉玉石感应传来的声音,柳砚清深深叹了口气。

不久,仙鹤衔着黑色的棋子落在他跟前。接过棋子,柳砚清攥紧指尖,棋子在掌心发出微弱的光。

感知到棋子深处的讯息,柳砚清微微一震。片刻后,光束消失,柳砚清重新睁开眼。

“她要去这里吗。”

仙鹤曲颈,如应诺。柳砚清蹙眉不语,它却已展翅复又飞向后山。再归来时,喙间衔着一段浅蓝羽带,湿漉漉滴着水珠。

柳砚清蓦然明了。

南风仙子残存之力系于两物:一是这浅蓝羽带,二是她从不离身的玉笛。

可自荒野救回她那日,玉笛便已遗失无踪,遍寻不获。

“定是被那阴差夺去了罢。”他低语。

仙鹤竟将羽带藏于后山灵溪,借山泉神力护住其中残存的气息。

柳砚清望着它沉默片刻,终是颔首:“……好。”

一只仙蝶自他袖中翩然飞出,轻栖于鹤顶。

“去蓬莱,代我向东婝元君传话:此事需她相助,但万不可惊动大仙。其中深意……元君自会明白。”

仙蝶接到送给“东婝元君”的指令,眨眼泛出紫色的光芒,振翅向东方翩跹而去,渐化金鳞粉末,消散于山间薄雾。

“前些日子不见你踪影,去了何处?”柳砚清忽问。

仙鹤望向东方,低头似认错。

东方,光州。正是她欲往京都必经之路。

“并非不准你下山,但总该叫我知晓你去向。”

仙鹤首垂得更低,羽翼在月下流转微光。柳砚清本可读取它记忆,却终未动手。

见它愧疚几乎盈出,他心下一沉,蹙眉轻声问:“你……未曾去见她吧?”

仙鹤默然片刻,发出一声短促低鸣,蓦然振翅离去。

果然。

既成事实,斥责何益?难道要学大仙那般,再抹她一次记忆?

“罢了,没认出,便是万幸。否则被发现大仙,无论是她或是你,都活不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