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我给秦皇汉武剧透历史 > 第17章 败家他是专业的。

我给秦皇汉武剧透历史 第17章 败家他是专业的。

作者:江蕴意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04-14 23:22:32 来源:文学城

【为了昭示他的决心,杨广还把年号定为大业,大业取自《易经·系辞上》:“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注1)。这句话翻译过来的意思是学问德行乃至天下万事万物的具足富有,就是伟大的事业了,日新又新,不断增善,就是盛明的德行了。】

【寓意是不是很好?然后我们来看看杨广实际上是怎么做的。】

【仁寿四年十月,发丁男数十万掘堑,这里民力还控制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然后第二年他就开始放飞自我了。】

【大业元年三月,出于政治上的考虑他决定迁都洛阳,这无可厚非,为了国家统治,但他是怎么做的呢?每个月役使丁200万人营建东都洛阳。】

秦。

始皇帝纵然知道杨广很能败家,但也没想到他一个月就能役使两百万的男丁营建都城,当时听的就有点怔忪,继而怀疑,杨广是学他什么?

汉。

刘彻:“多少?!”

刘彻再次失声叫出来,一个月役使两百万人?这手笔,就是秦始皇也不敢这么干的啊,杨广他是疯了吧?

&

【因为杨广急着迁都,所以负责工程的官吏们也格外的严厉急迫,民夫们夜以继日的劳作,高强度的工作下不断有人死去,死了有多少呢?‘僵仆而毙者十四五焉’,死了快一半了,当时每天都能看到运尸体的车,东到成皋,北到河阳,来往不绝。】

【但杨广不管,他继续征发,在他的诏令下不断有成年的男子从全国各地向洛阳出发,然后到洛阳后又不断的死去。】

【最终,在历时14个月、前后总共征发了两千多万男丁、累死了两百多万人后东都洛阳终于建成。洛阳城建成后,杨广很开心,没多久他就携带着文武百官,后宫嫔妃、皇子皇孙高高兴兴的住到了洛阳,而这一切却是无数的百姓用血泪、生命堆砌而成的。】

*

杨坚听着一口气差点没提上来,他目眦欲裂,额上青筋也迸了起来,“这个孽子!这个孽子!他怎么敢的?他怎么敢的?两百万人啊!他怎么敢的?”

独孤伽罗怕他气出个好歹,忙放下剑去抚他的心口。

杨坚还是很愤怒,“这个逆子,这个逆子!”他咬牙切齿,见左右卫将军迟迟没来,也怒了,“左右卫的人还没来吗?”

&

【可能会有人说这是为了迁都必须付出的代价,没什么。那我们来看下同样是迁都,明成祖朱棣是怎么做的,又花了多长时间。】

明。洪武年间。

这句话的信息量太大,以至于朱元璋缓了一会儿才明白过来是什么意思。

明白过来后,他的眼刀子就扎到了朱棣身上,整个人也皮笑肉不笑的,“明、成、祖、朱、棣?朕竟不知道你还有这么大的能耐。”

这时还什么都没干的朱棣也是一脸蒙,见他爹目光不善的盯着他,他连忙摆手,“爹我不知道,不是我做的,我绝对没有觊觎大哥太子之位的野心。”

然而他爹还是冷冰冰的看着他,朱棣被看的头皮发麻,差点没跳起来,他赶紧转身去找大哥朱标,“大哥我没有,我真的没有觊觎你太子之位,我没想取而代之的,大哥你信我!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朱标见他都快急哭了,他和善的摸了摸他的发顶,“大哥知道,不要慌。”

朱棣委屈的擦了擦眼角,他爹那么看着他,谁会不慌啊?

朱元璋则是陷入沉思,如果以后是朱棣上位的话,那他的标儿是发生了什么?

另一时空的明朝。

建文元年。

朱允炆听到明成祖朱棣五个字,气的拍桌而起,“燕王真有反心!”

黄子澄拱手,“所以上位,削藩势在必行,还必须快,不然等燕王羽翼满了就来不及了。”

朱允炆眼里闪过狠厉,削,必须削,他的那些叔父通通都得削,不削他们就会有不臣之心。

永乐十五年。

朱棣听到他的庙号是成祖,他愣了下,继而火蹭的一下就上来了。后人给他上的庙号是成祖?这不是明明白白的告诉天下他是得位不正吗?他是太.祖第四子,法统上继承的是太.祖的皇位,按礼制他的庙号只能为宗,结果成了开国皇帝才能用的祖,这置他于何地,又置太.祖又何地!

朱棣越想越气,越想越恼怒,他扬声让人去叫太子朱高炽过来,“朕要问问他几个意思!”

朱高炽很快就过来,一进殿迎接他的就是他爹的熊熊怒火,他连忙跪下解释,“儿不敢如此,儿怎么会给您定下这样的庙号?”

朱棣不听,“不是你又是谁?你可是朕的太子!朕百年后江山可是你继承的。”

朱高炽苦不堪言,他又哪里知道那么多啊?

再一时空的明朝。

洪熙元年。

刚将老爹的庙号定为太宗的朱高炽也愣了,他不是给他爹定的庙号是太宗吗?怎么成成祖了?这不是昭告天下他爹得位不正吗?真是岂有此理!

&

【1402年,朱棣攻下南京后没多久就想迁都北京,但他没有说迁就迁,在迁都前他还做了一系列的举动:1403年将北平府改为顺天府,又对北京的行政系统进行了改革,同时还将福建、浙江、陕西等地的富商迁到北京,之后又营造了200多艘船运送492637石粮食到北京当做军用储备粮。】

【1406年,他才开始在北京建造宫殿,当时还只是称为行在。一直到1416年,朱棣才同意工部的请求决定营建北京,1417年,西宫建好,1419年扩展南城,1420年北京宫殿建成,1421年正式迁都。】

【看啊,从决定迁都到正式迁都,朱棣前后花了18年,营建北京所需的工程花了15年,是因为明朝当时不够强大不够强盛吗?当然不是了,是因为朱棣是个正常的皇帝,他不会涸泽而渔征发那么多的民夫在那么短的时间内营建那么大的工程。】

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

江都行宫。

一脸郁气的杨广听天幕这么批判他,他恼怒的将酒樽往地上一摔,接着又唰的一下抽出宝剑直指天幕咆哮道:“尔知什么?朕是为大隋宏图计,是为天下计!若无朕的宏图,焉有洛阳今日之繁华?”

他的眉眼转为了阴沉,语气也是,“役使点民夫又如何?朕是他们的君父,君父有令就该遵从。效忠、乃至为君父付出生命,这才是为人臣子,为人子民的本分!贱民安敢以此怨朕?”

有陪侍在左右的姬妾见他歇斯底里的样子,忙偷偷的低下头去:你自认是万民的君父,要臣民们顺从效忠,可是,你也没把臣民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护啊,反而是对待如牲畜,毫不怜惜。以至于现在全国烽烟四起,到处都是反对你的起义军。

&

【然后你们以为隋炀帝到这就结束了吗?不不,这样也太小看了他了。】

【在修建东都的时候他还同时修建从长江到江都的四十多所离宫,每一所离宫都修建的美轮美奂,耗资无数。】

【然后又征调河南,淮北一带100多万民夫开通济渠。】

【又发淮南十余万百姓开挖邗沟,对邗沟进行修整,扩大。】

【在那么多民夫修建东都洛阳、离宫、通济渠、邗沟的时候,杨广又命令人造龙舟为他的巡游做准备,又是个急工程。】

随着讲述,窒息感迎面扑来,这一刻不止百姓,就是皇帝们(不管是明君还是昏君)也都感到了荒谬,这真的是人做出来的事?杨广到底在想什么?

杨坚尤其,他捂着心口,感到了疼。

&

【在官吏们的逼迫下,民夫们总算给他造好了船。这年的八月十五,杨广高高兴兴的携带着皇后嫔妃下江都。】

【杨广是个极其爱面子讲究排场的人,所以这次的下江都也很气派,气派到什么程度,他所坐的那艘龙舟高45尺,宽50尺,长200尺,船有四层,上层是正殿和东西朝堂。中间二层有120个房间,都是用金玉雕刻为饰,最下层是内侍宦官居住的地方。皇后,嫔妃以及贵人,美人和十六院夫人所乘的依次减小,但也是穷奢极欲。】

【除了他和后妃们所坐的船,另外还有随行船只数千艘,一路上舢舻相接200余里,骑兵沿运河两岸护送,所过州县,500里内都要贡献食物,都是水陆珍奇。

官吏们为了讨好他,就拼命的搜刮压榨百姓,以致不少百姓破产。而杨广等人又是怎么对待这些民脂民膏的呢?食物贡献的太多,他们吃不完,吃不完剩下的就全部就地掩埋,而那些因为他饥饿的百姓就只能剥树皮,采树叶,挖野草,煮土而食。】

*

杨坚听的差点没吐血,他紧紧抓住妻子的手,“伽罗你听到了吗?你听到了吗?这个逆子,这个逆子!他是疯了吗?这么滥用民力,如此奢侈!”

独孤伽罗也是一阵眩晕,“听到了,听到了,阿摩他……”

杨坚彻底怒了,“来人,将这个孽畜给朕拖过来!”

&

【这些是大业元年他做的事,然后我们继续看他后边是怎么做的。】

【大业三年五月,又征调河北县民工修筑太行山至并州的驰道,六月,又开通西起榆林东到河北蓟州长达3000里的“御道”。七月,又发丁男百余万修筑西自榆林东至紫河的长城,“一旬而罢,死者十五六”。】

【大业四年正月,又发河北郡民百余万开永济渠,“以丁男不供,始以妇人从役”。】

【大业六年,又下令开江南河。】

所有人:“!!!”

以为杨广在大业元年同时做那么多项工程就已经够离谱了,没想到后期还更离谱,如此频繁、大规模的征召百姓会造成什么后果啊?

&

【连续不断的浩大工程,使得当时的隋朝几乎全国就役,大批的劳动力脱离生产,耕稼失时,田畴多荒。而残酷的徭役又使得农民心生惧意,为了逃避徭役,部分农民甚至自残肢体,称作“福手福足”。】

【大业七年,山东、河南发生水灾,淹没了三十多个郡。大业八年,又发生旱灾,山东那一带的情况尤为严重,百姓们为了活下去争相卖身为奴婢,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惨状。这种情况下隋炀帝在做什么呢?他正在为第一次征伐高丽做准备,并没有太把这两次的灾情放在心上,也没有开仓放粮给百姓们,任由百姓们活在水深火热中。】

始皇帝听的直皱眉,他自认不是一个体恤黔首的君主,但也没凌虐黔首到如此地步,几年间又是修建宫殿,又是修建运河,又是造龙舟,面对灾情又视而不见,不顾民力的乱来一通。

所以,杨广到底在学他什么?

刘彻失声叫出来:“还来?这种情况下还要打战?”

这杨广是真的疯了不成?

打战意味着死人,在国内男丁女丁死了这么多的情况下,杨广还要出兵征讨高丽,他是真的,根本就没把百姓当人看。

汉初。

萧何摇摇头,“国之乱象,隋炀帝如此作为,隋必不长久。”

刘邦来了一句,“不会也是二世而亡吧?”

*

杨坚听到这再也听不下去了,气急攻心下他“噗”的一声吐出了血,独孤伽罗惊呼了一声,“那罗延。”

两行热泪从杨坚的眼里滚滚落下,他握着妻子的手哽咽,“如此糟蹋、凌虐百姓,他怎么做的出来的?那么多的丁男丁女啊,他是怎么敢的?伽罗,我悔啊,我怎么立了这么一个的人为太子?”

*

宫外乃至全国的各地的百姓们听到天幕说杨广在连年征召、在死了那么多百姓的情况下还要打战,都没忍住流下悲伤恐惧的泪水,怎么会这样?上天怎么会派这样的一个人来当他们的君父啊?

有人往长安的方向磕头痛哭,“圣人,你怜惜怜惜我等吧,勿让此等暴虐之人继承大统,不若等待我等的就是数不尽的徭役,天灾**。我等必将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尸首无存,圣人,圣人呜呜呜。”

国子监的学子们也是群情激奋,“如此作为岂是一国君主所为,吾观览史书,就是那前废帝刘子业也不曾如此做派,东宫却残暴自此,实不堪为君。”

“东宫必不能继承国家大统,不然我大隋必乱。”

也有人幽幽的说:“勿难怪仙人将他和胡亥相提并论,种种举措,简直另一个秦二世。”

“我要上书给圣人,请求圣人为国家计废东宫!”

唐。

贞观年间山东某一家内。

这家年轻的孙子见天幕这么说,忍不住侧过头问一旁的爷爷,“阿翁,仙人说的都是真的吗?”

即使已经过了那么久,可想起大业年间的事,已经年迈的老者还是忍不住落泪,“是,就是仙人说的那样,那时的日子啊,就跟在地狱似的。苦啊,真的好苦。”

隋炀帝横征暴敛,不断的征发人修他的工程。

他的阿耶死在了修长城的途中,他的阿娘死在了永济渠冰冷的水中,一起的还有两位兄长和嫂子,家里只剩下他和年幼的侄子侄女。可是他没用,闹旱灾那年,找不到吃的给侄子侄女,最后两个孩子也饿死了。

他为了活命,不得不卖身给人当奴婢,后来又跟随其他人起义,一路就如浮萍般身不由己,一直到当今的圣天子出世,他们才有了活路。

注1引自搜狗。

查资料看杨广怎么对待百姓那血压真的分分钟飙升。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章 两个同病相怜的老父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