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我的祖国我的生活 > 第81章 那些印记

我的祖国我的生活 第81章 那些印记

作者:张鼎鼎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3-05-18 14:24:34 来源:文学城

农历五月二十二日,星期五。

黄历上是辛丑年、癸巳月、庚午日。

牛年。

这一天宜搬家、装修、开业、结婚、入宅、领证、开工、安床、出行、开张、作灶、旅游、修坟、赴任、修造、祭祀、解除、开市、牧养、纳财、启钻、开光、嫁娶、移徙、求医、栽种;忌订婚、安葬、破土、祈福、纳采、斋醮。

这一天,开封艳阳高照,晴空万里。

这一天,下午一点零七分,袁隆平院士去世了!

人类历史上有很多闪耀的星辰,有很多被历史铭记的人物,袁隆平院士,显然是其中的一颗。

早上□□新闻弹出一条消息,说他还在医院,并没有去世,网上流传的是假消息,我看了就觉得莫名其妙,有些人真是,网上发言因为很难被追究,所以就能胡乱说吗?但是看到说他在住院,我在心中还是咯噔了一下,想着,为什么要住院呢?而且是……还在住院。

不过也没有想太多,我相信或者说我更愿意相信他老人家不会有事。

十二点多钟的时候我和小灰灰还有Q7去门口的饭店吃饭,我平时可能还会在家做一做,到了周末,就不想动了。

Q7是一个很好的孩子,他一早就醒了,见我们还在睡着,就没有打扰,自己吃了块点心,自娱自乐。

什么样的家长养什么样的孩子,我和小灰灰都宅,Q7也被带的很宅,说出去旅游很兴奋,我们本来说暑假去贵州,让他定计划,他打开百度,一顿操作猛如虎,七天去七个景点,其中包括五座山……

我看了,说,咱这先不说能不能一天就爬一座山,就是这景点之间的距离,我们不是在车上,就是在车上,就是在车上……

这是到外面旅游,他觉得很好,并且很遗憾自己没有珍惜当初的幼儿园时光,说起来,就是,我小时候……

你现在也还是小时候啊,宝贝!

嗯,这是到其他城市旅游,但在家的时候,对于去外面玩,兴趣就比较一般了,经常说的不是晒就是冷,风太大天太黑。

当然,毕竟是小孩子,你要是真说带他去动物园什么的,他也不是太抗拒,但你说到门口去玩吧,他就不是太愿意了——新一代的宅男已经出现。

我平时要六点钟起来,这周末,就想睡个懒觉,当然,因为生物钟已经养成,所谓懒觉也就是七八点,今天会睡到将近十点,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有了个眼罩!

我早先用过蒸汽眼罩,挺好用,那句话是怎么说的?给眼睛做个SPA。

不过这东西也有说对眼睛不好的,所以我就是一周用个一两次,这个眼罩是我新买的,真丝质地,要说完全防光,那是没有,不过比不戴好太多,也比蒸汽眼罩好用,于是戴上来,就睡了个昏天暗地,后来还是Q7来我们屋,我才醒的。

小灰灰问他干什么,他说看看我们醒了没有。

小灰灰说你自己玩啊,他说饿死了,问吃什么。

我说你去吃点心吧,他说已经吃了一块。

我想了想,起来蒸了几个三全的粽子,我这是在网上买的,随机,寄来的就全是八宝粽,我觉得挺好吃的,Q7却不喜欢,只吃了一个。

我感叹他,还是饿的轻。

我正在写一篇新文《向前进》,这绝对是我码字以来耗费了最多心力的一篇,没有之一。

这一篇分三个阶段,第一个是解放,说的是解放前后的故事。

写之前,我对这些只是浮光掠影的了解。大概就是那时候的生活是艰难的,普通老百姓是吃不饱饭的,经常一闹就是饿死人的。

再多一点呢,就是《一九四二》了,就像《唐山大地震》一样,我没有去看电影,害怕、不忍。《一九四二》我也没有看电影,不过看了刘震云老师的书,刘震云老师用一种很平铺直叙的方式,叙说了那段残酷。但是当我去查资料,又有了不同的感受。

那个年代里,河南经常发生兵变,多长时间一次呢?三个月一次!

经常闹土匪,多少人呢?五万人。

铜元局、银号、票号,没有节制,货币体系完全是混乱的。

是的,这里出现了一个我不知道大家听没听过的词——铜元。

我过去是经常听说银元的,还有个名称叫袁大头,在收藏界,袁大头很值几个钱,大概是因为袁世凯没当几天皇帝。

但其实从清末到民国年间,还有一种货币,铜元,大概是补充小额货币。和铜钱的区别是,中间没有孔了,当然,花纹也不一样。但这东西文艺作品并不常见,因为它和□□非常有距离。然后那个时候,河南这边还流行用法币,因为相比于民国政府自己印的货币,法币还更有购买力,以至于民国政府不得不出台相关法律禁止法币流通。

但又怎么禁的了?

还有红枪会,这也是一个非常混乱的组织,它是没有从属关系的,假设你是开封的红枪会首领,我是北京的,咱俩没有谁领导谁,也没有谁听从谁。在那个时期,红枪会和民国、小日本包括八路都合作过,也都打过。

民国是一个畸形的社会,它有大上海的纸迷金醉,有咖啡奶茶的精致小资,但抛开这些,就是混乱、痛苦、贫穷。

我从小就知道我姥姥耳背,太后说是被炸弹炸的,具体怎么炸的我不知道,这一次特意问了下,说是从郑州来开封逃难的时候炸的,有人被炸死了,她好歹是活下来了。

这就是那个时代,今天群里有人说,终于知道为什么知道她妈妈说,**去世的时候,他们都忍不住哭了。

那就是有一个人,你们没有真正的见过面,他也不知道你,但没有他,就没有你现在的生活的人。

**和那个时代的**人、革命者改变了那个时代,把人们从那种混乱的境况中解救了出来。

袁隆平院士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在网络上,经常会见到这样的情景,在两边人掐架掐的你死我活的时候,就有人放出这样的图片——袁院士拿着烟,配着一句话:我就是让你们吃的太饱了。

这当然是P的,却会让见到的人发自内心的微笑。

太饱了,现在有太多人为减肥发愁,而不是为了吃饱发愁。

但今天,那个让我们吃饱饭的人离开了我们。

作者群里有人说,这就是天上的农神下凡来历劫的,现在只是回去了。我不知道是不是回到了仙界,但我想,天上那些璀璨闪耀的有一颗一定是他。

从十二月到现在,这半年,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我公公在一月份去世了。

在他弥留的那几天,我们已经知道他可能快要离开我们了,但我们总想也许会有奇迹发生。

我们这里有一句俗话,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到,意思就是七十三、八十四,是个坎儿,这个年龄的人容易出事,我们就想着,他要是能过了这个生日也许就好了。

他过了。

但在生日两天后,就离开我们了。

我度过了一个完整的丧礼。

我父亲当年去世,因为有各种狗血,丧礼就简办了,我公公这里,当然,他作为一个**员,也没有大办,就是按照我们这里的习俗走了一个流程。

他是在当天晚上去世的,当天晚上通知各路亲朋好友,第二天扎了灵棚,第三天一早去火化。

我婆婆和小灰灰他们没有通知太多人,但很多人在群里看到消息,就来了。我和小灰灰刚认识的时候,我婆婆对我说,我和他爸爸都是很受打听的人,此话,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证实。

我们早先没有准备墓地,所以只有先把骨灰寄存,然后开始去跑墓地,开封最有名的目的已经没有位置了,又去看别的地方。

过了年,小灰灰的三姨又去世了,他们是失独家庭,所以下面的事情也是亲朋好友办的。

三姨走的比较仓促,医生本来说还有一段日子,可突然就不行了,打电话的时候甚至没能在第一时间凑齐人。

在开封这里,有个抬棺,大概就是家属负责把人给抬到灵车上,这个事是要近亲属来做的,越近的亲属越好,但三姨这边没什么人,我就上了,小灰灰非常感动,说起来就是我老婆还帮我抬人,我倒没有太大感觉,我父亲当年他也抬了,没有让我动手。

日子是过出来的,不是斗出来的,说到这里,顺带多说一句吧,我上一章说女权是自己争取过来的,是你真的做出了事,人家才会把权利让给你的,是认识到差异,在自己更擅长的地方努力得来的,有人表示反对,还举出了张丽伟的例子……其实在说这话的时候,我很想问一下,你做到了吗?如果你没有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把自己练的一个人打两个,说这话……是忽悠人吗?一个人明明更擅长理科,你非要让他去学文,对他说,你要努力,要相信自己,你只要努力一定能学出来的。

咱也不能说不能,但人家学理能出八分的成绩,学文能出几分?

还有,所有涉及到妇女儿童的案件,按照程序规矩,警方是一定要让女警在场的!一定!一定!一定!

咱不能说没有违规的,但,那是它违规,而不是政府没有规定。

今天袁院士去世,忍不住又来写一章,因为早先提过,这里也说一下吧,我那个房子的事基本解决了,通过打官司,恒屋退了一部分(因为冻结的钱只有一百多万,六家分,显然是分不来的),然后剩下的路劲给补上了,从这个方面来说,江北区法院还是给力的,再然后我明天去宁波,把房子退掉,实在是太远了,我本来想着装装自己租出去,但想到这么远,万一有了什么事,实在折腾不来,就还是放弃了。本来觉得这是个事儿,但在袁院士去世面前,这又不是个事儿。

袁爷爷一路走好!

作者有话说

第81章 那些印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