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清明时节到了。而在这几天,苏叶从府城回来了,还给王煜带来了苏知府因为画图的谢礼。苏明书把东西递给王煜时,说得明明白白:“王兄放心,这只是画图的谢礼。不管家父能不能把农具做出来,这礼都不会收回。如果真的做出来,家父还会另有感谢。王煜你要是有什么要求,可以尽管提。”
王煜看着盒子里黄澄澄的黄金,笑着接过来,摆了摆手说:“等你们做出来再说,我的要求也不难。”
这几天,崔英杰每天都来。王煜抽空陪他上了趟山,顺手打了几只兔子,还摘了些野蜂蜜。崔英杰也又见了宁寒几次,总觉得这孩子眼熟,就是想不起来在哪见过。
谷小年这边,这几天买了两只羊,还买了一些鸡仔和鸭苗。至于养猪的事儿,到底没成,他怕忙不过来,只能放弃。不过谷老大家里倒是养了两只猪仔,说是到年底分他们一头。
王煜到底还是在挨着围墙的地方挖了个池塘,买了些鱼苗放进去,又撒了些荷花种子,想着秋天可以吃莲藕。
清明这天,王煜毕竟是外来户,而且家里人都健健康康地活着,也没有要供奉的祖辈,扫墓和祭祖自然轮不到他们。
至于给谷小年的师父扫墓,他一早就和宁青筠四个人去扫过了。所以等他们扫完墓下来,姚氏就把孩子给他送来了。
而谷老大这天早上,早早地准备好了贡品去祠堂祭祖。至于扫墓,他已经和老宅分家了,扫墓可以分开去。可清明前一天,谷小飞跑过来说:“大伯,爷爷让我来通知你,明天扫墓的时候一块去。”
谷老大没办法,只能在家门口等着老宅的人来,他背了个大背篓,里面放着贡品、点心、糖果子,还有一瓶酒,以及香烛和纸钱。
往年没分家的时候,只要他在家,这些东西都是他来准备的。所以他也明白昨天他爹让他一块过去的意思。往年没分家也就算了,现在凭啥还想让他出钱出力?别看他背着背篓好像拿了不少东西,其实他就只准备了自己那份。
等谷老头领着二房和三房的人过来,看到谷老大背着个背篓,顿时很满意。他点了点头,带头往山上走,姚氏和谷老大跟在后面。
谷小年让王煜看着鱼哥儿,说要去砍些竹子,准备种在自家后院墙边上。对于这个决定,王煜相当支持,还说可以多种一些,到时候能吃竹笋。
这时,大门传来敲门声。王煜打开门,发现竟然是两个看着毫无交集的人一块来了。
赵桐背着一个背篓,和柳青山一起进来后,在院里没看到谷小年,就问:“年哥儿呢,我有事儿找他。”
柳青山在院里没看到其他人,便开口问了句:“苏公子已经走了吗?”
“没,在屋里呢,你要找他?”王煜感觉这两人有点奇怪,他挠着头,疑惑地看了看两人,然后领着人往后院走去,“他想要种些竹子,这会应该从山上回来了。”
“无事,只是问候一声。”
到了后院,谷小年确实在后院忙活着种竹子的事儿。赵桐看见后,忙把背篓放下,走上前准备帮忙。
“铜哥儿,你咋来了?”谷小年忙起身拦住他,然后去洗了手,领着两人到后边桌边坐下,给他们倒了杯水。
铜哥儿被问到后,有点不好意思,他瞅了眼柳青山。柳青山立刻接过话:“是有点事儿想麻烦伯母,所以想让你给领着见一面。”
赵桐则把自己带的背篓打开,拿出里面放的东西。最上面竟然是个布包,赵桐打开布包,竟然是一只狼狗崽。
“我娘……”谷小年立刻疑惑出声,他看到赵桐手里的狼狗崽,忙接过来,“你找到了,咋不跟我说一声,让我过去拿,你还费事拿过来。”
“对,我和铜哥儿的事儿,想麻烦伯母给当媒人。”柳青山这话一出,赵桐顿时有点不好意思。
王煜和谷小年则是吃惊地看着两人。王煜更觉得惊讶,在他的印象中,这两人也就见了两面,可能话都没说几句,咋就处上对象了。
谷小年立即起身拉着赵桐走到了前院,走之前还给王煜使了个眼色,示意让他问问情况。
赵铜离开了后院,羞涩之感顿时消散了不少。谷小年赶忙问道:“你们这是咋回事儿,咋就这么突然处上了,还想让我娘当媒人,这么快就要决定下聘了?”
赵桐也想说说他和柳青山的事儿。事实上,他也一直觉得有点忐忑,不太敢相信。对方可是秀才啊,竟然要找他这个做猎户的。
“嗯,就是上次分家的时候,他送了我一程。他住的那个村和我姥爷家离得不远,后来又在卖猎物的路上碰见过几次。你也知道,我姥爷家去县城不顺路,我就坐过几次他的车。
就慢慢熟悉了,相处了一些时日。他可能觉得我还可以,就问了我的意见。我觉得他人不错,也就同意了。”
“他说找个媒人下聘,我就想到婶子了。本来我们也是通过你们才认识的,婶子当这个媒人合适。”
谷小年虽然和柳青山接触不深,不过通过孙家的事儿,他觉得柳青山人应该还不错,人也稳重。而铜哥儿则有些急躁,两人性格互补,成了也不错。而且铜哥儿有这么一个厉害的夫君,赵家怕是不敢再找事儿了。
谷小年替赵桐感到高兴:“那你想好啦,就决定是他了吗?”
赵桐点了点头:“嗯,我觉得他人应该还可以,至少目前没啥问题。再说如果我还看不上他的话,被人知道了,不得被骂死。”
“那咋了,别人越是看不起咱,咱就要找一个更好的让他们看看。”
“只要你想好了就行。我娘现在去扫墓了,等下午咱们再过去,上午你就在这吃饭吧。”
赵桐想了想,觉得也行,便同意了:“中,那我们就留下,打扰你们了。”
谷小年瞪了一眼赵桐,责怪地说:“咱俩你还客气啥。”
这边,王煜同样向柳青山打听了两人认识的经过,顿时一阵唏嘘。他是真没想到,赵桐的家里竟然和谷
小年家里差不多,都是一地鸡毛。后来一想,这赵家老太太的人品村里人都知道,难怪有个自以为是的奇葩孙女。这次能同意把赵桐单独分出去,已经算不错了。
饭后,谷小年领着两人去了他家。王煜则留在家看孩子。到了他家,赵桐把带来的礼品放在桌上,说明了来意。
“铜哥儿,这是真的?哎呀,这可是大喜事呀!”姚氏听到赵桐的事儿,顿时上午去扫墓被破坏的心情都变好了。可是……看了看桌上的肉,又看了看谷小年,她感觉自己心里有点没底:“这让我来干,你觉得我能行吗?我没干过这个。”
谷小年觉得姚氏可以,便劝道:“娘,你咋不行,铜哥儿就是觉得你行,才来找你的。”
赵桐点了点头:“婶儿,你绝对可以的。”
姚氏看了几眼在座的几个人,便坚定了一下:“中,那我就答应了,回头我就去你家和你父母商量去。”
柳青山赶忙答谢:“多谢伯母,我家住在羊和村,如果伯母不方便过去,我娘也可以过来拜访。”
姚氏虽然没干过,心里虽然有点忐忑,但既然答应了,就会做好:“没事,到时我过去。”
赵桐两人在谈妥了之后,就提出告辞。时间不早了,他们是走过来的,柳青山还得回学院呢。
晚上,谷小年和王煜躺在床上说着话,语气都带着感叹:“之前还和铜哥儿说起他会嫁一个啥样的人呢,没想到这才没多久,就要下定了。”
王煜躺在床上把玩着谷小年的手,漫不经心地回答:“这不是很好嘛?嫁了个秀才,说不准今年就是举人的夫郎了。”
“希望柳秀才能好好对他,让他以后的日子都过得好。”
王煜说:“会的,咱们不说他了,咱们说咱们自己吧。”
谷小年立即看向王煜:“咱们,说啥呀。”
王煜立即亲了上去:“这样说。”
之后,谷小年陪着姚氏就开始忙柳青山下聘的事儿了。柳家那边决定下聘的聘金给五两银子,然后准备了六礼。当然,没有王煜准备得好,可也是村里难得给哥儿准备的好聘礼了,有布有粮食。
赵家这边也知道了赵桐要定亲,定亲的人还是个秀才。先不说听到的人心里有啥滋味,桂氏到是立即吩咐让家里人都瞒着赵可人,免得人知道了之后再闹起来。
可是赵老太太的心思却活了起来,想着人可是个秀才,听说今年还要下场考举人,到时她可是举人家的亲戚了。
这边先不说赵老太太会不会搞出什么幺蛾子。很快,日子就到了下聘的这天。王煜和谷小年也跟过去帮忙了。看了柳青山的聘礼,王煜顿时得意地一笑,觉得还是自己准备得好。
不过走在路上时,看到围观的村里人说,柳家准备的已经是难得的聘礼了,个个都羡慕不已。
王煜看着周边的村子,发现这两个村子都没顺和村过得好。这两个村子四周全部都是田地,和周家村差不多。
像他们村里好多都是砖瓦房,甚至村长家都是青砖瓦房,可是这边村子的屋里都是土屋,围墙都是泥土糊的,村民穿的都是麻布衣,反而他们村里是棉布衣多一些。
可见挨着大山的村子还是比这种四不沾、只能种地的村子要富裕一些。难怪第一次见柳青山的时候,他身上的衣服还没他们小年穿的布料好。
下了聘,要了八字,接下来就该去神婆那里合八字定日子了。定下日子,他们就要在这期间把嫁衣、嫁妆、婚书全部都准备好,等待日子成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