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的温度 > 第18章 第十八章

我的温度 第18章 第十八章

作者:绿辛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7:24:56 来源:文学城

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如同融化的金箔般洒落在这座繁华的城市,

给鳞次栉比的建筑轮廓、车水马龙的街道都镀上了一层暖金色的光晕,连空气中漂浮的尘埃都在光柱里轻盈舞动,

仿佛为即将到来的夜晚增添了一抹温暖的序曲。

沈熹微提前十五分钟抵达了约定的茶室,推开斑驳的木门时,风铃发出一串清脆的声响。

这是一家隐匿在旧式小巷深处的雅致场所,青石板路两侧种着几株芭蕉,环境清幽宁静得能听见竹叶摩擦的沙沙声。

竹帘半卷,檀香从铜炉中袅袅升起,与陈年普洱的醇厚香气交织,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古朴而宁静的氛围,

与她平日里处理法务案件时接触的那种充斥着争执与压力的沉重环境截然不同,也远离了顾怀瑾习惯的、充斥着数字与谈判的精英社交圈。

她特意选择在这里见面,指尖轻轻拂过原木桌面上的茶渍痕迹,

心中暗自希望这样的环境或许能让顾怀瑾稍稍放松一些,暂时摆脱那些如同潮水般涌来的繁重工作压力。

她点了一壶十年陈的普洱茶,选了临窗的位置静静坐下等待着。

紫砂茶壶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温热的白瓷茶杯壁,一圈又一圈,心里不禁泛起一丝莫名的紧张。

这种感觉很陌生——在法庭上面对再难缠的对手都能从容应对的她,此刻却像个第一次约会的少女。

这似乎是她第一次,纯粹出于私人的感激之情而主动邀约顾怀瑾。

以往的工作交往中,他们总是保持着一种精准的职业距离,她递上文件,他签署意见,偶尔的交流也仅限于案件本身。

而这次,她想要表达的,是那份在林梦事件中,他不动声色却力挽狂澜的帮助背后,更为真挚的感谢。

六点整,茶室的木门被准时推开,顾怀瑾的身影出现在门口。

他依旧穿着一身炭灰色的挺括西装,领带打得一丝不苟,步伐稳健得如同丈量过距离。

但或许是受到了这满室茶香与檀香的影响,他周身那股如同精密仪器般迫人的商业精英气场似乎收敛了几分,眉宇间的锐利线条也柔和了些许,显得更为平和。

他的目光如同精准的扫描仪般迅速扫过室内,掠过墙上挂着的水墨山水画,掠过角落里低声交谈的茶客,很快便锁定坐在窗边的沈熹微,随即迈步走了过来,皮鞋敲击青石板的声响在安静的空间里格外清晰。

“顾先生。”

沈熹微起身,微笑着向他打招呼,声音柔和而真诚。

“沈小姐。”

顾怀瑾颔首回应,在她对面的藤椅上坐下,姿态依旧端正得如同接受检阅,双手自然交叠放在膝上,但眼神中却少了几分平日在会议室里审视报表时的锐利。

他微微侧头打量了一下四周,目光掠过竹帘外摇曳的光影,轻声评价道:

“这里的环境确实很安静,适合静下心来。

比起那些背景音乐嘈杂的咖啡馆,这里更像个能让人真正放松的地方。”

“嗯,我也是这么觉得的,觉得这里可能比较适合聊天。”

沈熹微一边说着,一边提起紫砂茶壶,将深红色的茶汤缓缓注入小巧的白瓷茶杯中,动作娴熟而优雅,茶汤沿着杯壁滑落,激起细小的涟漪。

“试试看,这里的普洱茶还不错,是十年陈的熟茶,口感温润醇厚,带着点淡淡的枣香,香气也很独特。

我想你平时喝惯了咖啡,偶尔换换口味也好。”

顾怀瑾依言端起小巧的茶杯,修长的手指与温润的瓷杯形成鲜明对比,动作略显生疏地将茶杯凑到鼻尖轻嗅,再浅啜一口。

他对茶道并无太多研究,平日里提神全靠黑咖啡苦涩的刺激,而此刻温润醇厚的茶香在口腔中弥漫开来,带着岁月沉淀的甘醇,与他习惯的咖啡因刺激截然不同,带来的是一种从舌尖缓慢渗透到胃里的暖意,仿佛能抚平连日来因失眠而积攒的些许焦躁。

他微微挑眉,似乎有些意外这古朴饮品带来的舒适感。

“谢谢。”

他放下茶杯,看向沈熹微,语气郑重而认真,

“周晨阳都跟你说了?”

沈熹微点点头,目光真诚而感激,眼角的细纹在暖光下显得格外柔和:

“嗯。谢谢你,顾先生。

周晨阳都告诉我了,包括你动用私人关系联系心理医生,还有那些被压下去的□□。

如果不是你及时出手相助,林梦的家人可能还要承受更多不必要的困扰,甚至可能影响到林梦的康复进程。”

她缓了口气,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补充道,

“其实,你不用瞒着我的,我也能理解你的用心。这种默默付出的方式,反而让我更觉得过意不去。”

顾怀瑾移开视线,看向窗外竹影摇曳的小庭院,几片竹叶在风中打着旋落下,语气平淡而从容:

“小事而已,解决问题是我的习惯,没必要让你分心。”

他说得轻描淡写,仿佛只是顺手处理了一份无关紧要的文件,但沈熹微却从他的话语中,听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别扭

他微微转动着无名指上的铂金戒指,这个习惯性的小动作暴露了他的不自在

——他似乎不习惯接受这样直接的感谢,或者说,不习惯将自己的付出摆在明面上。

这种别扭,反而比他平日里运筹帷幄、掌控一切的样子,多了几分真实的人气儿。

沈熹微不再继续道谢,转而从随身的布包里拿出一个素雅的小纸盒,轻轻推到他面前:

“这个,送给你。”

顾怀瑾有些意外,目光落在那个巴掌大的精致纸盒上,盒面上用棉线系着一个小小的干花束,疑惑地问道:

“这是?”

“是我自己配的一点安神茶。”

沈熹微解释道,声音柔和而温暖,

“里面有薰衣草、洋甘菊和一点点酸枣仁,味道很淡,睡前喝一点,可以帮助放松心情。

我看你……似乎睡眠一直不太好,希望这个能对你有点帮助。”

这份礼物简单而朴素,却让顾怀瑾彻底愣住了。

他收到过无数价值不菲的礼物,百达翡丽的限量款名表、古巴的陈年雪茄、勃艮第的顶级红酒,或是各种烫金包装的商业礼品,

但从未有人,送过他这样一份亲手制作、针对他个人状况、带着明显关怀意味的礼物。

那些昂贵的礼物像精确的砝码,衡量着利益交换的天平,而这个小纸盒却像一颗投入静湖的石子,在他习惯了冰冷数据的心里激起了涟漪。

——安神茶。

她注意到了他的失眠,不是作为一个需要研究的“症状”,而是作为一个……值得关心的状况。

不是通过助理提交的健康报告,不是通过睡眠监测APP的数据,而是用一双带着温度的眼睛,捕捉到了他偶尔眼底的青黑,捕捉到了他在深夜邮件里细微的语法错误——那些只有极度疲惫时才会出现的疏漏。

一种陌生的、温热的情绪,如同茶室里氤氲的蒸汽般悄然在他心间弥漫开来。

他伸出手,接过那个小小的纸盒,指尖甚至能感受到纸盒上残留的、她手心的些许温度,那温度透过薄薄的纸壳,一路暖到心底。

盒子里散发出淡淡的、清新的草药香气,薰衣草的甜香混合着洋甘菊的微苦,与他周身惯用的冷冽古龙水气息奇异地融合,形成一种前所未有的和谐味道。

“……谢谢。”

他低声说,这两个字比刚才说出时,多了几分沉甸甸的分量。

“不客气。”

沈熹微笑了笑,目光柔和,

“希望对你有点帮助。”

短暂的沉默在两人之间流淌,却并不尴尬,反而有种静谧的融洽,像一首无声的乐曲。

茶香氤氲在两人之间,夕阳的余晖透过竹帘的缝隙,在桌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宁静的氛围。

沈熹微端起茶杯轻轻啜饮,顾怀瑾则将那个小纸盒放在掌心反复摩挲,

两人都没有说话,却仿佛有某种无声的交流在空气中涌动。

顾怀瑾看着眼前女子沉静的侧脸,在暖光下显得格外柔和,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下投下一小片阴影。

他忽然觉得,这种单纯喝茶、安静相处的时刻,似乎……也不错。

没有需要分析的报表,没有需要谈判的条款,没有需要防备的对手,只有温热的茶水和淡淡的香气。

比他预想中任何一种需要精心应对的社交场合,都更让人感到舒适和放松。

一种近乎本能的反应驱使着他。

他放下茶杯,发出轻微的碰撞声,从西装内袋里取出一个黑色的皮质名片夹,那是意大利手工定制的品牌,打开时发出清脆的金属声响。

他从里面抽出一张烫金的卡片,却不是名片。

那是一张某个顶级咖啡豆专卖店的VIP礼品卡,面额足够买下他办公室里那台价值不菲的咖啡机,是他上周刚收到的商业馈赠。

“这家店的蓝山咖啡豆品质很好,酸度和醇厚度都很平衡,算是……回礼。”

他将卡片递过去,语气恢复了惯常的、带着商业痕迹的干脆,仿佛刚才那个流露出片刻温情的人只是错觉。

这是他最熟悉的表达“谢意”和“维系关系”的方式——等价,甚至超值的物质回馈,就像在商业合同里精确计算的条款。

沈熹微看着那张黑色卡面上印着的烫金logo和一串代表着高额数字的编码,明显价值不菲的礼品卡让她微微一怔,随即忍不住莞尔。

那笑容像春日里初融的冰雪,纯净而温暖,里没有嘲讽,而是带着一种了然和淡淡的无奈,仿佛在说“果然如此”。

她没有伸手去接,而是轻轻摇了摇头,目光清澈地看着他:

“顾先生,谢谢你的好意。

但是,礼物……不是这样的。”

顾怀瑾递出卡片的手僵在半空,像被按下了暂停键,眉头微蹙形成一个川字,显然不解:

“你不喜欢咖啡?”

他记得她似乎喝茶更多,但他的数据库里显示,这个品牌的咖啡豆是所有高端人士都不会拒绝的“硬通货”。

“不是喜不喜欢的问题。”

沈熹微耐心地解释,像在引导一个懵懂的学生,声音里带着浅浅的笑意,

“礼物的意义,在于‘心意’,而不在于‘价格’。

我这包安神茶,不值什么钱,是我周末去中药房一点点挑的药材,回来自己烘焙、研磨、分装的。

但它是我根据你的情况,特意挑选配制的。

我送你,是希望它能对你有帮助,是出于……关心。”

她指了指他手中的礼品卡,指尖纤细白皙:

“而这个,虽然很贵重,能买到很多东西,但它更像是一种……商业往来中的答谢,像你给我的法律服务支付的费用。

它缺少了礼物本该有的那份‘心意’,那份‘我特意为你准备’的温度。”

顾怀瑾看着沈熹微认真的眼睛,那双眼睛清澈明亮,像山涧里的泉水,映出他此刻有些茫然的表情。

他又低头看了看自己手中那张冰冷的、代表着他熟悉世界运行规则的卡片,第一次对“礼物”这个从小就被定义的概念产生了困惑。

在他的认知里,礼物就是价值的载体,是社会关系的润滑剂,可现在有人告诉他,这个公式的等号后面,还藏着他从未见过的答案。

在他的世界里,价值衡量一切。

一份礼物的轻重,直接反映了关系的亲疏和利益的权重——送一百万的礼物,代表着一千万的合作可能。

他送出这张卡,是经过精密计算的,认为它足以匹配甚至超越那包安神茶的“价值”,这是他表达重视的方式,就像在商业谈判中开出最优渥的条件。

然而,沈熹微却告诉他,他搞错了重点。

礼物的核心,不是冰冷的等价交换,不是商业逻辑里的价值衡量,而是其中蕴含的、无法用数字计算的情感重量

——是那份“我想到了你”的牵挂,和“希望你好”的真心。

这对他而言,又是一个全新的、需要重新编译的概念,像接触到一套完全陌生的操作系统,让他习惯了二进制思维的大脑有些过载。

他缓缓收回了手,指尖与卡片边缘摩擦发出轻微的声响,将那张代表着他固有认知的礼品卡重新放回名片夹的夹层。

动作有些缓慢,带着一种打破固有程序的滞涩感,每一个关节的转动都像是在进行复杂的逻辑运算。

“我……明白了。”

他低声说,声音比刚才轻了许多,虽然理智上可能并未完全理解这种“心意至上”的逻辑,但他身体却诚实地接受了她指出的“错误”,像一台精准的机器接受了新的指令。

沈熹微看到他收起卡片时脸上那一闪而过的、类似精密仪器遭遇未知参数时的“受挫”表情,随即又转化为程序员调试代码般的认真思索,心弦被轻轻拨动了一下。

这个在外人面前如同精密仪器般无所不能的男人,在情感表达的领域,

却像个第一次接触世界的孩童,笨拙得有些……可爱。

她重新为他斟满茶,茶汤在杯中泛起细密的涟漪,

顺势转移了话题,聊起了茶室窗外那几竿修竹

——如何在台风天里保持韧性,聊起了最近看到的一本关于植物疗愈的书,里面说薄荷能缓解焦虑,迷迭香可以增强记忆。

顾怀瑾大多时候是安静的听众,

修长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边缘,偶尔会提出一两个基于他逻辑思维的问题,

比如“植物挥发物与神经递质的关联机制是否有临床数据支持”,虽然角度清奇得像在审阅学术论文,却也显得格外认真,眼神专注得仿佛在解析复杂的商业模型。

茶壶续了两次水,从琥珀色煮到了深褐色,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像一块巨大的丝绒缓缓覆盖了天空。

小巷两侧的红灯笼次第亮起,暖黄色的光晕在青石板路上晕开,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宁静的氛围,连空气都仿佛染上了蜜糖般的黏稠感。

...

分别时,顾怀瑾手里紧紧攥着那个装着安神茶的小纸盒,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像是握着什么价值连城的商业合同,又像是捧着易碎的珍宝。

“谢谢你的茶。”

他站在黑色轿车旁,晚风掀起他西装的衣角,对沈熹微说。

这次,他特意加重了“茶”字的读音,清晰地表明指的是她请他喝的这壶普洱,而不是那个还被他攥在手心的小纸盒。

“也谢谢你能来。”

沈熹微微笑着回应,目光柔和,灯笼的光晕在她眼底跳跃成细碎的星辰。

车子缓缓驶离小巷,轮胎碾过青石板路发出规律的声响,顾怀瑾透过后视镜,看到沈熹微站在两盏灯笼之间向他挥手的身影,白色连衣裙在暖光中像一朵盛开的栀子花,渐渐变小,最终化作夜色里的一点微光。

他收回目光,看向副驾驶座上那个素雅的小纸盒,在昏暗的光线下,纸盒上的干花图案依然清晰可见。

他拿出手机,解锁屏幕时指纹识别险些失败,打开搜索引擎,输入了“薰衣草安神机制”、“洋甘菊 活性成分”、“酸枣仁 临床试验”等关键词,连搜索方式都带着典型的学术研究风格。

他开始尝试用自己最擅长的数据分析方式,去理解这些看似普通植物背后所承载的“心意”参数。

而沈熹微慢慢走回公寓,晚风拂起她的长发,带着巷口桂花的甜香,心情如同这初秋的晚风一般,轻柔而舒缓。

她想起顾怀瑾递出礼品卡时那副“这很合理”的一本正经样子,以及后来收起卡片时像解不开数学题般的若有所思,嘴角不禁泛起一丝笑意,连脚步都变得轻快起来。

也许,教导一块万年坚冰感受温度,并非不可能的任务。

至少,这块冰已经开始出现裂缝,透出了一丝微光

——他已经启动了学习程序,开始尝试去理解,什么是“心意”了。

今夜,或许他们都能睡个好觉

——他梦里会有薰衣草的淡紫花海,

她枕边会有普洱的醇厚回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