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的温度 > 第11章 第十一章

我的温度 第11章 第十一章

作者:绿辛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7:24:56 来源:文学城

清晨五点半,城市尚未完全苏醒,天际泛着鱼肚白,稀疏的车辆划破街道的寂静。

顾怀瑾的黑色宾利慕尚停在了一个与它格调截然不同的入口前

——一个嘈杂、鲜活、充满了泥土气息与吆喝声的露天菜市场。

顾怀瑾推开车门,定制皮鞋踩在略显潮湿的地面上,微不可察地蹙了下眉。

空气中弥漫着各种气味复合体:新鲜蔬菜的泥土腥气、水产区的咸腥、早点摊飘来的油炸食物香气,还有汗味、人气,混杂成一股原始而蓬勃的生命力,

与他习惯的恒温空调、消毒水气味以及高级香氛环绕的办公环境形成了荒诞的对比。

他今天依旧是一丝不苟的深色高定西装,领带系得端正,整个人像是刚从财经杂志封面上走下来,误入了这个充满烟火气的画卷,引得早起买菜的阿公阿婆频频侧目。

沈熹微已经等在市场入口处。

她穿着一件浅米色的棉质长裙,外罩一件柔软的针织开衫,长发松松挽起,提着一个素色的布艺购物袋,整个人像清晨的一缕薄雾,温润安静,与周遭环境奇妙地融合在一起。

“早,顾先生。”

她看到他,走上前,声音平和,带着一丝清晨的清醒。

“早。”

顾怀瑾颔首,目光快速扫过眼前喧闹的场景,语气带着惯有的审慎,

“沈小姐,这就是你选择的‘第一课’地点?”

他很难理解,感知情绪这种抽象课题,为何要从如此……杂乱无章的地方开始。

“嗯。”

沈熹微弯了弯唇角,似乎看穿了他的疑虑,

“顾先生,你说想学习感知真实的情绪。

最真实、最鲜活的情感,往往藏在这些最寻常的生活褶皱里。

这里,比任何情绪识别图表或心理学书籍都来得直接。”

她说着,很自然地转身往市场里走去,

“跟我来,小心地上的水渍。”

顾怀瑾深吸了一口气,压下内心那点对于计划外环境和无序状态的轻微不适,迈步跟了上去。

他提醒自己,这是一场“研究”,一场投资,他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尽管这对他而言颇具挑战。

一进入市场,声浪便扑面而来。

小贩们嘹亮的吆喝、主妇们精明的讨价还价、鸡鸭鹅的鸣叫、刀落在砧板上的闷响……交织成一曲热闹非凡的晨间交响乐。

沈熹微显然对这里很熟悉,她步履轻快,目光掠过两侧的摊位,时而停下看看蔬菜的成色,时而用本地话和相熟的摊主寒暄两句。

“李阿姨,今天的番茄不错哦。”

“是啊,熹微来啦?新鲜着呢,给你挑几个红的!”

“谢谢阿姨。”

顾怀瑾跟在她身后,像个突兀的观察者。

他试图用自己熟悉的方式去理解这一切。

他看到菜贩熟练地称重、报价,心想:

“简单的价值交换,但效率低下,缺乏标准化流程。”

听到一位大妈为了几毛钱和小贩争论不休,他脑中自动分析:

“时间成本与微小利益之间的不经济博弈。”

他甚至忍不住对沈熹微说:

“沈小姐,你看这个市场的布局,水产区和熟食区距离过近,存在交叉污染的风险。

而且,交易方式原始,如果引入电子支付和线上预订系统,可以显著提升效率……”

沈熹微停下脚步,拿起一个还带着露水的黄瓜,转头看他,眼神里没有嘲讽,反而有种了然的笑意:

“顾先生,这里不是你的商业谈判桌,也不是需要优化流程的生产线。试着先放下你的‘SWOT分析’和‘效率最大化’原则,好吗?”

她将黄瓜递到他面前:

“你看,这上面的小刺,说明它很新鲜。

闻闻看,有股清香味。

李阿姨在这里卖了二十多年菜,她知道王奶奶牙口不好,总会给她留最嫩的青菜;也知道张爷爷节俭,会在收摊前给他算便宜点。

这里的‘价值’,不只是秤上的数字,还有人情往来,有几十年积累下来的信任和关照。”

顾怀瑾怔住了。

他看着她递过来的黄瓜,下意识地接过。

指尖触碰到冰凉湿润的瓜身,以及那些细微的、扎手的小刺。

一种陌生的、粗糙的触感。

他依言低头嗅了嗅,一股确实存在的、清新的植物气息钻入鼻腔,与他平日里闻到的、经过精心调配的香水或咖啡香气完全不同。

他抬头,重新看向周围。

这一次,他尝试着不再用商业分析的视角,而是……只是看。

他看到卖豆腐的老夫妇,丈夫默默地磨豆子,妻子笑着给顾客装袋,两人之间没有太多言语,却有一种经年累月的默契。

他看到一个小女孩拽着妈妈的衣角,眼巴巴地望着糖炒栗子的摊位,母亲嗔怪地点点她的额头,却还是掏钱买了一小包,小女孩立刻笑逐颜开。

他看到几个老友在早点摊相遇,围着简陋的小桌,一边吃着油条豆浆,一边大声聊着家长里短,脸上是松弛畅快的笑容。

这些画面,这些声音,这些气味,不再是需要被分析和优化的“数据”,而是变成了具体的、生动的场景。

他注意到小贩吆喝时脸上洋溢的热情(或许是为了招揽生意,但那份劲头是真实的),注意到顾客挑拣蔬菜时专注的神情(那是对家人饮食健康的在意),注意到人们交谈时眼角的纹路和语气里的温度。

沈熹微的声音在他耳边轻轻响起,像是一道引导:

“别想着总结规律,只是感受。

感受那个小女孩拿到栗子时的雀跃,那是满足的快乐;感受那几位老友聊天时的放松,那是友情的舒适;

甚至感受那位大妈砍价时的认真,那或许是一种对生活的精打细算,甚至是一种她享受的社交方式。

情绪有很多种面貌,没有高低之分。”

顾怀瑾沉默地跟着她,手中的黄瓜仿佛成了一个象征物,连接着他固有的理性世界和这个陌生的感性世界。

他不再发表分析言论,只是默默地看,默默地听。

他甚至尝试着去“听”那些他听不懂的本地话里的语调起伏,猜测其中蕴含的情绪。

沈熹微买了几样蔬菜,又带着他走到一个卖花的摊位前。

摊主是个笑容淳朴的姑娘,桶里插着些常见的鲜花:

康乃馨、百合、玫瑰,还有一些叫不出名字的野花,沾着晨露,生机勃勃。

“阿妹,要一束向日葵。”沈熹微说。

“好嘞,熹微姐!今天的花特别新鲜!”姑娘利落地包扎好一束明黄色的向日葵,递过来。

沈熹微付了钱,接过花,转身,却将花递向了顾怀瑾。

顾怀瑾又是一愣。

“给你的。”

沈熹微微笑,

“向日葵,总是朝着太阳。试着感受一下,手捧阳光的感觉。”

顾怀瑾迟疑地接过这束与他形象极度不符的、灿烂得有些过分的花。

金黄的花瓣灼灼盛放,花盘沉甸甸的,散发着阳光和植物的混合气息。

他 awkward 地捧着花,西装革履与怀中的向日葵形成了一种奇异的组合。

周围有人投来好奇的目光,甚至有个提着菜篮的阿婆笑着对沈熹微说:

“熹微,男朋友啊?真是一表人才,还给你买花,真浪漫!”

沈熹微只是笑笑,没有否认也没有承认。

顾怀瑾耳根微微发热,一种他很少体验到的、名为“尴尬”的情绪悄然浮现,但奇怪的是,并不全然令人讨厌。

逛了一圈,沈熹微的布袋子装满了食材,顾怀瑾手里则多了一根黄瓜和一束向日葵。

两人走出菜市场,重新回到相对安静的城市街道。阳光已经变得明亮起来,洒在身上暖洋洋的。

“感觉怎么样?”沈熹微问。

顾怀瑾沉默了片刻,似乎在组织语言。

他低头看了看怀里的向日葵,又抬眼望向眼前车水马龙却井然有序的街道,再回想刚才那个嘈杂的市场,缓缓道:

“很……嘈杂。但也确实,充满活力。”

他找不到更精准的词汇来形容那种复杂的感受,

“和我习惯的环境,完全不同。”

“不同就对了。”

沈熹微点点头,

“第一步,就是意识到‘不同’。感知情绪的第一步,是打开感官,接纳信息,哪怕是那些你觉得无序、低效,甚至与你认知相悖的信息。

允许它们进入你的世界,而不是第一时间用你已有的框架去过滤、评判它们。”

她指了指他手里的黄瓜和向日葵:

“今天你的‘作业’,就是照顾好它们。

黄瓜晚上可以凉拌,向日葵找个瓶子养起来。

试着和这些‘生命’相处,看看会有什么感觉。”

顾怀瑾看着手里的两样东西,一时无言。

让他分析上亿的并购案易如反掌,但“照顾”一根黄瓜和一束花?这比任何商业难题都更让他感到陌生和无措。

坐回车里,高级轿车的静谧将外面的世界隔绝开来。

顾怀瑾将黄瓜和向日葵小心地放在副驾驶座上。

车厢内原本严谨冷冽的氛围,因为这一抹明亮的黄色和那根带着泥土气息的黄瓜,而悄然发生了变化。

他发动汽车,驶离菜市场。

在等红灯的间隙,他无意中看到路边一家新开的甜品店门口排起了长队,大多是年轻人,脸上洋溢着期待和兴奋。

若是平时,他大概会想:

“网红效应,短期流量,需要观察其商业模式是否可持续。”

但此刻,鬼使神差地,他脑海中闪过的念头却是:

“他们看起来……很快乐。仅仅是为了一块蛋糕?”

这个念头让他自己都愣了一下。

他下意识地看了一眼副驾驶座上的向日葵,金黄的花瓣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也许,沈熹微说的“温度”,并非完全虚无缥缈。

这第一课“人间烟火气”,像一颗投入他平静心湖的小石子,虽然轻微,却的确荡开了一圈不一样的涟漪。

他知道,这离“学会感受情绪”还差得很远。

但至少,他迈出了这看似荒谬、却或许必要的第一步。而接下来等待他的,显然还有更多他无法预料、甚至无法理解的“课程”。

车子平稳地汇入车流。

顾怀瑾的目光掠过窗外飞速后退的城市街景,第一次觉得,这个他自以为掌控得很好的世界,似乎还有太多他未曾真正“看见”的角落。

而沈熹微,正试图为他打开一扇通往那些角落的门。

门后的风景,让他这个习惯了运筹帷幄的危机公关大佬,

第一次感到了些许未知的、却又隐隐引人探究的吸引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