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的女友来自过去 > 第3章 第三章 故纸堆,百年身

我的女友来自过去 第3章 第三章 故纸堆,百年身

作者:月饼一只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1 18:14:17 来源:文学城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倔强地洒在地板上时,林晚吟便醒了。

在她的世界里,这个时辰,家中的女佣早已开始洒扫庭院,厨房里也该飘出了熬煮米粥的清香。然而此刻,耳边没有熟悉的鸡鸣,没有邻里早起的问候,只有一种持续而低沉的“嗡嗡”声,那是顾北房间里那台她不知名的“铁盒子”——冰箱发出的声响。

她坐起身,环顾这间陌生的卧室。陈设简单至极,一张书桌,一个衣柜,还有她身下的这张床。床铺柔软得像是陷在云里,与她睡惯了的硬板雕花大床截然不同。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属于那个叫顾北的男子的气息,干净而温和。

一切都在提醒她,昨夜并非一场荒诞的梦。

她轻手轻脚地走出房间,看到顾北正蜷缩在客厅的沙发上,身上只盖着一条薄薄的毯子,眉头微蹙,似乎睡得并不安稳。他那副黑框眼镜被随意地放在茶几上,没有了镜片的遮挡,他熟睡的脸庞看起来比昨夜少了几分书卷气,多了几分属于年轻人的清秀。

林晚吟的脚步顿住了。她心中涌起一股复杂难明的情绪,有感激,有愧疚,还有一丝身处浮萍的无依。她悄无声息地退回房间,将自己身上那件宽大的T恤和运动裤仔细叠好,然后换回了自己那身半干的民国学生装。衣物依旧潮湿,冰冷的布料贴在身上,让她忍不住打了个寒颤,但这身熟悉的装束,却能给她带来一丝微不足道的安全感。

她就那样在床边静静地坐着,直到客厅传来窸窸窣窣的响动。

顾北醒来时,只觉得脖子和腰都快断了。沙发对于他一米八的身高来说,实在太过“袖珍”。他揉着酸痛的脖子坐起来,第一反应就是去看卧室的门。门紧闭着,里面没有动静。

他轻手轻脚地走进洗手间洗漱。当他用电动牙刷清洁牙齿时,那“嗡嗡”的震动声让他忽然想到,待会儿林晚吟恐怕又会被这个“法器”吓到。

他苦笑着摇了摇头,这个家里,似乎遍地都是能让她惊慌失措的“地雷”。

简单的洗漱完毕,顾北打开冰箱,看着里面寥寥无几的食材犯了难。一盒牛奶,半袋吐司,还有几个鸡蛋。他一个人的时候,早餐总是怎么简单怎么来,但林晚吟……一个民国时期的大家闺秀,她习惯的早餐应该是清粥小菜,或是精致的苏式糕点吧?

他正发愁,卧室门“吱呀”一声开了。林晚吟已经穿回了自己的衣服,正局促不安地站在门口,一双清亮的眸子带着几分探寻,几分拘谨。

“林姑娘,你醒了。”顾北连忙打招呼,“怎么把湿衣服穿上了?快换下来,着凉了怎么办。”

“不敢再叨扰公子,这身……习惯些。”林晚吟的声音很轻,带着晨起时特有的微哑。

顾北拗不过她,只能叹了口气,指着冰箱说:“我这里吃的很简单,只有……牛奶和面包,你吃得惯吗?”

“牛奶?”林晚吟的眼中闪过一丝疑惑,“是……牛乳吗?家中都是清晨温好送来的,这冰盒子里……也能存放?”

她用“冰盒子”来形容冰箱,倒是颇为贴切。

顾北意识到,跟她解释巴氏消毒法和冷链运输无异于对牛弹琴。他索性拿出平底锅,决定给她做个最简单的食物——煎蛋。

当金黄色的蛋液在油锅里“滋啦”一声散开,并迅速凝固成形时,林晚吟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新奇。她从未见过如此方便快捷的“灶具”,不用生火,不用添柴,只需按下一个按钮,便能生热。

最终,早餐被端上了桌。一杯温热的白开水,一个煎得恰到好处的荷包蛋,还有两片烤得微焦的吐司。

林晚吟学着顾北的样子,拿起筷子,小心翼翼地夹起一小块荷包蛋放入口中。熟悉的蛋香在味蕾上散开,让她紧绷了一夜的神经终于有了一丝松弛。她又好奇地拿起那片烤过的“西洋面饼”,学着顾北的样子咬了一口,酥脆的口感让她微微睁大了眼睛。

这顿奇异的早餐,在沉默而和谐的气氛中结束了。

吃完饭,顾北知道,最艰难的时刻来了。他不能再让她抱着“很快就能回家”的幻想,他必须告诉她真相,无论这真相有多么残酷。

他深吸一口气,坐在林晚吟的对面,郑重地开口:“林姑娘,有些事,我想我们必须谈谈。”

林晚吟放下水杯,端正地坐好,静静地看着他,像一个等待老师训示的学生。

顾北没有直接说出那个骇人的结论,而是换了一种更温和,也更具说服力的方式。他站起身,从书架上抽出一本厚重的《中国近现代史纲》。

他将书摊开在茶几上,翻到其中一页,推到林晚吟面前。

“林姑娘,你请看,这里记载的是民国十七年,也就是1928年发生的一些大事。”

书页上,印着清晰的宋体字,配着几张模糊的黑白照片。林晚吟的目光落在那些熟悉的字眼上:“国民政府北伐”、“济南惨案”、“张作霖……”她的呼吸微微一滞,这些都是她从父亲和哥哥的交谈中,从《申报》的字里行间听到过、看到过的时事。

“看来,这书上所言非虚。”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肯定。

顾北点了点头,然后,他的手指按住书页,缓缓地向后翻动。

一页,又一页。

“民国十八年,中东路事件……民国二十年,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

林晚吟的脸色开始变了。

顾北继续翻动书页,速度越来越快。

“民国二十六年,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爆发……八一三淞沪会战,沪上沦为焦土……”

“不可能!”林晚吟失声叫道,身体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沪上……沪上怎么会……我的家……”

她的家就在沪上,在法租界的霞飞路。她无法想象那片繁华优雅之地变成焦土的模样。

顾北没有停下。他知道此刻的停顿不是仁慈,而是更大的残忍。他必须一次性让她看到时间的流逝,让她明白自己所处的位置。

书页哗哗作响,像是时光在无情地奔流。

抗战胜利、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一个个陌生的名词,一场场她闻所未闻的巨大变革,在她眼前飞速掠过。书本里的照片从黑白变成了彩色,人们的衣着、街道的样貌、国家的名称,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林晚吟的脸色从惊愕到惨白,再到毫无血色。她的嘴唇翕动着,却发不出任何声音。那双美丽的眼睛里,最后一点光亮仿佛也被这沉重的历史所吞噬。

终于,顾北的手停在了最后一页。书的末尾,是版权页。

他用手指着那一行小字,一字一顿地念给她听:“出版日期……20XX年X月。”

然后,他再次拿出自己的手机,点亮屏幕,将那个冰冷的、由数字组成的时间,清晰地呈现在她眼前。

“林姑娘,”顾北的声音艰涩无比,“你所熟悉的民国十七年,已经是九十多年前的往事了。这里……是20XX年的世界。”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了。

林晚吟呆呆地看着那个发光的屏幕,又看看那本记录了近百年风云变幻的史书。她的世界,在这一瞬间,彻底崩塌了。

阿爹……哥哥……家……

那些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和物,那些她昨天还触手可及的温暖,原来……早已被埋葬在了这厚厚的故纸堆里,化作了历史的尘埃。她不是离家,她是……被整个时代抛弃了。

巨大的悲恸与绝望如潮水般将她淹没。她再也支撑不住,伏在茶几上,瘦削的肩膀剧烈地耸动着,压抑了一天一夜的泪水,终于决堤而出。那哭声,并非嚎啕大哭,而是一种从灵魂深处发出的、绝望而无助的呜咽,像一只被暴雨打湿了翅膀的蝴蝶,在风中无力地哀鸣。

顾北的心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疼得厉害。

他没有说任何安慰的话。因为他知道,此刻任何语言都是苍白无力的。他只是默默地抽出一张纸巾,轻轻地放在她颤抖的手边,然后静静地坐在那里,陪着她。

他给了她足够的时间,去宣泄,去哀悼她那被时光洪流冲走的整个世界。

不知过了多久,林晚吟的哭声渐渐停了。她缓缓地抬起头,双眼红肿得像两颗熟透的桃子,脸上满是泪痕,却奇迹般地,从那片废墟般的绝望中,透出了一丝令人心疼的坚韧。

她用带着浓重鼻音的、沙哑的声音,问了顾北一个问题。

“那……我的家呢?霞飞路林家……书上,可有记载?”

她还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或许,家族得以延续,或许,还有血脉留存至今。

顾北的心又是一紧。他沉默了片刻,最终还是选择说出他昨夜查到的、那零星的、残酷的线索。

“抗战期间,很多沪上的殷实人家都破落了。我……我没有查到霞飞路林家的确切记载,但是……”他停顿了一下,艱難地說,“但是我查到,你的哥哥,林承泽,似乎曾加入了当时的一个学生抗日组织……后来……下落不明。”

“下落不明”,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这四个字往往就等同于死亡。

这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林晚吟眼中刚刚燃起的那一丝微光,彻底熄灭了。她怔怔地坐在那里,像一尊失去了灵魂的精美瓷娃娃,随时都会碎裂。

看着她这副模样,顾北的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保护欲。他站起身,走到她的身边,用自己都未曾想到的坚定语气,一字一句地说道:

“林晚吟,听我说。过去的世界,我们回不去了。但是,只要你还在这里,这里就是你的新开始。”

他看着她的眼睛,无比认真地许下了一个承诺。

“从今天起,在我找到送你回去的方法之前……或者,在我们都接受这个现实之后,你的一切,都由我来负责。”

“首先,”他指了指她身上那件不合时宜的学生装,“我们得去给你买几件……能穿出门的衣服。”

他用一个最实际、最具体的问题,试图将她从那无边无际的悲伤深渊中,拉回到这个需要她面对的、真实的当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