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的记忆说爱你 > 第25章 第二十五章

我的记忆说爱你 第25章 第二十五章

作者:绿辛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09:24:10 来源:文学城

温室里的低气压持续弥漫,仿佛某种看不见的孢子悬浮在潮湿的空气里,吸入肺腑,带来沉闷的滞涩感。

下午的时光在一种极其不自然的安静中缓慢流淌,只有键盘偶尔的敲击声、纸张翻动的沙沙声,以及顾时韫操作实验器具时发出的细微声响打破这片沉寂。

林夕将自己缩成一个尽可能不引人注意的存在,埋头于资料之中,试图用机械性的工作麻痹自己依然在隐隐作痛的大脑和心脏。

但超忆症就像最顽固的病毒,即便在后台运行,也持续消耗着她大量的心神,让她疲惫不堪,效率低下。

顾时韫显然没有完全忽略她的异常。

他虽然重新投入了工作,但眉头始终微微蹙着,那是一种介于专注与困惑之间的表情。他的目光会时不时地从显微镜或平板电脑上抬起,短暂地投向林夕的方向。

他能清晰地感觉到,那种曾经存在于他们之间的、流畅而令人舒适的默契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僵硬而疏远的氛围。

林夕不再像以前那样,能提前预判他的需求,默契地递上他需要的资料或工具。

她甚至需要他重复一遍指令,反应也慢半拍。她的沉默也不同于往日那种沉浸在工作中的安静,而是一种带着明显低落和回避意味的沉默。

这所有的一切,都与他认知中那个高效、细致、偶尔会流露出灵动吐槽的林助理相去甚远。

“她昨晚没睡好”这个理由,显然不足以解释如此巨大而持续的状态下滑。

顾时韫的学术大脑习惯于观察现象、分析数据、寻找因果。

此刻,林夕的异常就是一组突兀的、无法忽略的异常数据,干扰着他习惯的工作节奏和……某种难以言喻的舒适感。

他感到一种陌生的……困扰。

甚至是一丝极细微的焦躁。

他不喜欢这种失控的、无法理解的状态。

他习惯于清晰、有序、可预测。而林夕此刻的表现,像一个无法被现有理论解释的 outlier(异常值)。

于是,在又一次注意到林夕对着同一页资料发呆了近十分钟后,顾时韫决定采取行动。

他放下手中的移液器,试图用他所能理解的方式,去解决这个“问题”。

他站起身,走到角落的小桌旁。

那里放着他带来的咖啡壶和杯子。

他记得林夕似乎喜欢喝点热的东西,尤其是在看起来“状态不好”的时候。

这符合他对“安慰”或“关怀”的行为逻辑推导

——提供某种物质上的补给,或许能改善状态。

他倒了一杯热咖啡。

然后,他停顿了一下,试图回忆林夕通常加什么。

糖?奶?

他隐约记得她喝咖啡似乎会加糖,但加多少?

加不加奶?

他的记忆数据库里,关于他人饮食偏好的细节,存储得并不完善,尤其是这种他原本并不特别关注的日常琐事。

他努力回想,似乎有一次看到她从糖罐里舀了一勺半的糖?

他不确定。

基于一种“宁可多不可少”的模糊逻辑,他往咖啡里加了两平勺糖,又倒了一些牛奶进去。

他记得大多数人好像都这么喝。

他端着那杯在他看来代表着“关怀”和“试图解决问题”的热咖啡,走到林夕的工作台旁。

“喝点咖啡吧。”

他将杯子放在她手边,语气尽量放得平和,

“提提神。”

他的出现和突然的举动让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林夕吓了一跳,肩膀微微一颤。

她抬起头,有些茫然地看着那杯突然出现的咖啡,然后又看向顾时韫,眼神里残留着一丝未来得及完全掩饰的红肿和疲惫。

“谢谢……”她下意识地道谢,声音有些沙哑。

然后,她的目光落回了那杯咖啡上。

乳白色的液体,上面飘着些许泡沫,看起来和他平时喝的黑咖啡完全不同。

顾时韫看着她迟疑的样子,以为她是在客气,便又补充了一句,试图让自己的行为更具说服力:

“我看你似乎很累,补充点糖分或许会好一些。”

这是他基于生理学知识得出的合理建议。

林夕沉默地端起了杯子,凑到嘴边,轻轻啜了一口。

下一秒,

她的眉头几不可见地蹙了一下,随即又飞快地松开。

太甜了?甜得发腻?而且牛奶的量也多了,完全盖住了咖啡本身的香气,变成了一种甜腻的、温吞的液体。

这根本不是她喝咖啡的习惯。她通常只加半勺糖,从不加奶。

这杯咖啡,就像他此刻的关心一样,完全不符合她的“设定”,是一种基于错误推断的、隔靴搔痒的产物。

她的超忆症在此刻无比精准地调取出了对比数据:

顾时韫自己的黑咖啡,苦涩而提神;

她惯常的只加半勺糖的微甜咖啡;

以及眼前这杯甜腻的、陌生的饮料。

三者并列,无比清晰地昭示着一个事实:

他根本不记得,或者说,从未真正留意过她的喜好。

这杯咖啡非但没有带来任何安慰,反而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他们之间那巨大的、难以逾越的认知鸿沟。

他的关心,是公式化的、推理出来的,而不是基于对她这个独特个体的了解和记忆。

她放下杯子,低声说了句:

“谢谢,很好喝。”

声音里听不出什么情绪。

但这句谎言,同样被她自己的超忆症清晰地记录在案,成为又一道细微的伤口。

顾时韫看着她喝了一口就放下,并且那句“很好喝”听起来如此言不由衷,他更加困惑了。

他的“关怀行动”似乎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数据反馈异常。

他站在旁边,没有立刻离开,似乎还想做点什么,却又不知道该如何继续。

这种人际交往中的不确定性让他

感到些许无措。他想了想,决定采用更直接的方式

——询问。

“是项目资料有什么困难吗?”他问道,目光扫过她屏幕上停留许久的页面,

“或者,是遇到其他什么问题了?”

他试图将问题限定在他所能理解和解决的范畴内,比如工作难度、资料缺失,或者甚至是电脑技术问题。

林夕的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捏了一下。

其他问题?最大的问题就站在你面前,而你却一无所知。

她能怎么说?

难道要她说:

“是的,有问题。问题是你中午对着张老师笑,却完全没认出我,这件事让我很难过”吗?

她说不出口!

首先,这听起来太小题大做,太不可理喻。

其次,她深知这不是他的错,指责他毫无道理。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她害怕。

害怕即使她说出来,他也无法真正理解这种伤害的深度,反而会用他那种理性的、逻辑的思维方式来分析这件事,最终得出一个“这是概率性识别失误,无需在意”的结论。

那只会让她的痛苦显得更加可笑和孤独。

于是,她再次摇了摇头,避重就轻:

“没有,资料没问题。只是……有点没精神而已。真的没事。”

她甚至努力试图挤出一个微笑,来让他安心,但这个笑容僵硬而短暂,看起来比哭还让人难受。

顾时韫看着她明显口是心非的样子,眉头皱得更紧了。

他的直觉告诉他,肯定有什么地方不对,但他的认知系统却无法解析出真正的错误代码在哪里。

他就像面对一个报错却无法显示具体错误信息的程序,无从下手。

这种无力感让他有些挫败。

他习惯于解决明确的问题,无论是实验上的难题还是学术上的争议。

但林夕此刻表现出来的,是一种他无法用现有知识和逻辑去理解和处理的“非理性”状态。

他沉默地站了几秒钟,最终只能选择接受她表面的说辞

——或许女性在某些时期就是会情绪低落、状态不佳?

这是他有限的社交经验里所能提供的、一个非常笼统且可能不准确的可能性。

“好吧,”

他点了点头,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无奈,

“如果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或者觉得不舒服,随时可以告诉我。”这是他所能做到的、最程式化的表达了。

“嗯,我知道。谢谢顾教授。”

林夕低声回应,重新将目光投向电脑屏幕,做出了继续工作的姿态。

她的疏离和回避如此明显,顾时韫无法再继续停留。

他带着那份未解的困惑和一丝莫名的郁闷,转身回到了自己的实验台前。

那杯被遗弃的、过甜过奶的咖啡,渐渐失去了温度,如同林夕此刻的心情。

他的安慰,如同对着一个锁错了的钥匙孔拼命拧动钥匙,不仅无法打开心门,反而只会加深锁孔的磨损,让隔阂越来越深。

他是真诚的,却也是徒劳的。

他的每一次尝试,都因为无法触及问题的核心,而变成了又一次的“无效操作”,甚至反向证实了林夕心中的那个可怕猜想——他并不真正“认识”她,也不理解她的痛苦。

裂痕在一次次无效的安慰中,悄然加深。

温室里,两个人近在咫尺,却各自被困在自己的世界里,一个被无法遗忘的记忆折磨,

一个被无法理解的异常困扰,中间隔着那杯渐渐冷掉的、甜腻的咖啡,仿佛一道无声的、冰冷的界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