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对话之后,温室里的空气仿佛被悄然更换了,仿佛有一双无形的手将原本略显沉闷的气氛轻轻拂去,换上了一种更为清新而温暖的气息。
那层薄冰彻底消融,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微妙而柔软的氛围,仿佛春天的暖风悄然吹拂,将冬日的寒意一扫而空。
尴尬和刻意被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和悄然滋长的暖意所取代,仿佛两颗心在不经意间靠近,彼此间的距离在不言中缩短。
顾时韫似乎不再那么执着于时刻验证林夕的“特征点”。
他依旧会在她进来时下意识地看一眼她的胸针和短发,但目光不再带着审视的意味,而是变得更像一种习惯性的确认,甚至……
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温和,仿佛他的眼神中也多了一份柔软的关怀。
他依旧依赖她的超忆能力,但发出的指令和询问,语气里多了几分自然而然的信任,少了些公事公办的疏离,仿佛他们之间的合作已经从单纯的同事关系,悄然转变为一种更为默契的伙伴。
林夕也放松了下来。
小悠那些“恋爱雷达”和“投其所好”的疯狂建议虽然让她哭笑不得,但确实让她不再刻意回避与顾时韫工作之外的细微互动。
她偶尔还是会“顺手”帮他整理好散落的文献,但不再纠结于这是否越界,仿佛这些小小的举动已经成为他们之间不言而喻的默契。
她重新享受起那种因精准满足他需求而带来的隐秘快乐,仿佛每一次的默契配合,都在她心中种下了一颗温暖的种子。
他们之间那种高效的“秘密语言”依旧存在,但词汇里似乎融入了一些更柔软的东西,仿佛在无声中增添了一份情感的色彩,使得原本冰冷的指令和回应都变得有了温度。
周一午后,阳光正好,透过温室的玻璃窗洒下斑驳的光影,给整个空间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彩。
林夕正在核对一批新录入的植物图像数据,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眼神专注而认真。顾时韫则在旁边的实验台前,小心翼翼地处理着一些干燥的植物样本,神情专注得像是在进行一场精密的外科手术,每一个动作都显得那么细致而谨慎。
温室里很安静,只有林夕敲击键盘的嗒嗒声,以及顾时韫操作时极其轻微的器具碰撞声,这两种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和谐的旋律。
过了一会儿,顾时韫的动作停了下来。
他低头看着手中已经处理好的标本,沉默了片刻,似乎在犹豫着什么。
然后,他像是下定了决心,拿起那个被精心封装在透明护套里的标本,转过身,走向林夕的工作台。
他的脚步比平时略显迟疑,仿佛每一步都承载着某种难以言喻的心情。
林夕听到动静,从电脑屏幕前抬起头,略带疑惑地看向他:
“顾教授,有事?”
她的声音轻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
“嗯。”
顾时韫在她面前站定,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标本的硬质卡纸边缘,显得有些局促。
他的目光先是快速扫过她领口的胸针,然后落在她脸上,虽然依旧无法清晰分辨五官,却能感受到她询问的眼神,那双眼睛里闪烁着好奇和期待。
他微微吸了口气,将手中的标本轻轻放在她的桌面上,推到她面前。
他的动作轻柔而郑重,仿佛在交付一件无比珍贵的宝物。
“这个,”他的声音比平时低沉一些,语速也稍慢,带着一种不太常见的、略显笨拙的郑重,
“送给你。”
他的语气中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仿佛这句话耗尽了他所有的勇气。
林夕愣住了,目光落在那个标本上,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那不是一份普通的实验样本。
它被制作得极其精美考究,仿佛一件艺术品。
透明的护套一尘不染,内部的卡纸洁白挺括,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制作者的用心。
最重要的是被封印在其中的植物——那是一片形态极其优美罕见的树叶,叶脉清晰如画,边缘呈现出一种近乎完美的锯齿状,虽然失去了生机,却□□燥和压制的工艺完美地保留了它生前的形态和一种独特的美感。
叶片颜色是那种经过时间沉淀后的、沉稳的黄绿色,透着古朴而雅致的韵味。
在标本的右下角,还用极细的笔标注了它的拉丁学名:Ginkgo biloba ‘Variegata’(一种花叶银杏的变种),以及采集日期和地点,每一个细节都显得那么精致而用心。
这显然花费了不少心思,仿佛每一道工序都凝聚了制作者的心意。
“这是……”
林夕有些惊讶地抬起头,看看标本,又看看顾时韫,眼中闪烁着不解和感动,
“很珍贵的标本吧?给我……?”
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难以置信。
顾时韫推了推眼镜,避开她过于直接的目光,语气努力维持着平时的平稳,却掩不住那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是之前野外考察时偶然采集到的,变异得很完美,很适合做展示标本。”他顿了顿,补充道,声音更低了一些,
“谢谢你最近的帮助。这个……也许比我的记性更可靠一点。”
他的语气中透着一丝无奈和自嘲,但更多的是真诚的感激。
——“这个……也许比我的记性更可靠一点。”
这句话,像一颗温柔的子弹,精准地击中了林夕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仿佛在她的心湖中激起了一层涟漪。
她瞬间就明白了这份礼物背后沉甸甸的心意。
他不是在简单地赠送一个漂亮的标本。
他是在用他特有的、属于植物学家的方式,回应之前因他“记性”问题(脸盲症)而带来的尴尬和困扰。
他在用一种近乎笨拙的真诚告诉她:我可能无法像普通人那样靠脸记住你,但我愿意用另一种更恒久、更可靠的方式,来表达我的感谢和……重视。
这份礼物,跨越了他脸盲的障碍,直接抵达了她的超忆世界。
一片被永恒固定的树叶,不会改变,不会消失,不会因为发型、衣着或者他的识别障碍而被认错。
它就是他话语里那个“更可靠”的存在,仿佛在无声中传递着一种坚定的承诺。
一种强烈而酸涩的暖流猛地冲上林夕的心头,迅速蔓延到四肢百骸,让她鼻子微微发酸,眼眶也有些发热。
她从未收到过这样的礼物,如此独特,如此契合她和他之间的一切,仿佛这份礼物是专为她量身定制的。
她小心翼翼地拿起那个标本,指尖能感受到卡纸的光滑和护套的微凉。
她的超忆症在此刻全力运转,贪婪地记录着每一个细节:
叶片上每一道细微的脉络,标注字迹的清晰笔触,甚至他手指摩挲过边缘那极其细微的痕迹。每一个细节都被她牢牢地刻在记忆中,仿佛要将这一刻永远铭记。
但她知道,这个标本,即使没有超忆症,她也会永远记住。
记住它此刻的样子,更记住它背后所承载的那份笨拙而真诚的心意。
这份心意,比任何语言都来得更加深刻和动人。
“它很美……”
林夕的声音有些哽咽,她努力压下喉头的波动,抬起头,望向顾时韫,眼中闪烁着清晰可见的感动和光彩,
“谢谢你,顾教授。我非常……非常喜欢。”
她的声音中充满了真挚的感激和喜悦,仿佛这份礼物是她收到的最珍贵的宝物。
看到她眼中真切的喜爱和感动,顾时韫紧绷的肩膀几不可查地松弛下来。
心底那丝紧张悄然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淡淡的、却无比清晰的欣慰和满足。
他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唇角微微向上扬起了一个极其细微的弧度,那是一个难得一见的温柔笑容。
“你喜欢就好。”
他低声说,语气轻松了不少,仿佛心中的重担终于放下。
林夕的目光再次落回标本上,爱不释手地轻轻抚摸着护套表面,忽然想起什么,问道:
“可是……把它送给我,不会影响你的研究或教学吗?”
她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担忧,仿佛不想因为自己的喜好而影响到他的工作。
“不会。”
顾时韫摇摇头,眼神中透着一丝坚定,
“类似的样本还有留存。这一份……是单独制作好的。”
他特意强调了“单独制作”几个字,仿佛在暗示这份礼物的独一无二,每一个细节都凝聚了他的心血。
林夕的心跳又漏跳了一拍。
她低下头,掩饰着自己控制不住上扬的嘴角,轻声说:
“那我一定会好好珍藏它的。”
她的声音中充满了珍视和承诺,仿佛这份礼物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嗯。”
顾时韫点点头,似乎完成了了一件大事,气氛一时又安静下来。
两人之间漂浮着一种混合了感动、羞涩和温暖的微妙粒子,仿佛在这一刻,他们的心灵更加贴近了。
过了一会儿,顾时韫像是想起什么,指了指标本上的拉丁学名:
“这个变种比较少见,它的叶绿素缺失分布很有特点,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会呈现出不同的……”
他又开始习惯性地进入学术讲解模式,详细地介绍起这份标本的植物学特性来,仿佛只有在谈论植物时,他才能完全放松下来。
若是平时,林夕会立刻调动记忆库,认真聆听并记录。
但此刻,她的注意力却很难完全集中在那些专业知识上。
她的目光,更多地流连在他说话时的神态上。
她看到他那双总是显得有些疏离的眼睛,在谈及植物时散发出专注而柔和的光彩;
看到他修长的手指偶尔会比划着叶片的形态;
看到他微微开合的嘴唇,以及……
在他侧过头看向窗外光线时,那清晰映入她眼帘的、泛着明显红晕的耳根。
这个发现,像一道小小的电流,瞬间击中了林夕。
他……在害羞?
这个认知让她心里那头被小悠唤醒的小鹿又开始不安分地乱撞起来。
所以,
刚才那份郑重其事的背后,其实也藏着和他此刻耳根一样的紧张和羞涩吗?
她的超忆症无比忠实地将这一幕——他微红的耳根,他专注的神情,他低沉的嗓音,以及手中这片永恒不变的树叶标本——牢牢地镌刻在了记忆的最深处。
这一次,这些记忆不再带来任何负担,只有一种满溢的、几乎要流淌出来的温暖和悸动。
顾时韫似乎并没有察觉到自己暴露的“特征”,他讲解完,回过头,看向林夕:
“……大致就是这样。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吗?”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期待,仿佛希望她能更多地了解这份礼物的意义。
林夕迅速收敛心神,摇了摇头,微笑着说:
“没有了,介绍得很详细。我又学到新知识了。”
她顿了顿,补充道,语气带着真诚的赞叹,
“而且,感觉它被你制作出来,好像获得了第二次生命一样,真的很了不起。”
她的眼神中充满了对这份礼物的欣赏和对他的敬佩。
这句话让顾时韫微微一怔,随即,那抹几乎看不见的笑容再次在他唇角浮现,这次似乎更明显了一些。
“能遇到懂得欣赏它的人,才是它的幸运。”
他轻声说道,语气中透着一丝满足和欣慰。
阳光透过玻璃,温暖地笼罩着两人,以及桌面上那片被永恒封存的美好心意。
这一刻,温室里仿佛连空气都是甜的,仿佛时间也在这一刻静止,
只留下那份温暖和感动在心中缓缓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