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的夫郎是暗卫 > 第13章 还钱

我的夫郎是暗卫 第13章 还钱

作者:五号柚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0 01:15:10 来源:文学城

看着这沉甸甸的钱袋子,一家人都有些抑制不住的高兴。

“你们饿了吧,我去做饭。”

说完杨巧兰便想拿起刚刚放在桌上的豆角,一低头余光里却看到了边栗背篓里的板油:“这板油买的正好,我前几天还念叨着家里的油快用完了呢。”

边武笑道:“肯定是栗哥儿之前听你说了,便记住了。”

杨巧兰没好气道:“那是阿栗细心,不像你,我念叨个什么,怎么没见你记着?”

“我不是没去镇上嘛。”边武不好意思地摸摸头。

杨巧兰把板油拿起来,想去灶房去处理,这一拿起来才发现下面还有几条鱼。

鱼这个东西,油和调料少了就不好吃。既考验佐料,又考验厨艺,而且还不如肉解馋,家里一直都很少买来吃。

所以杨巧兰看到便有些惊讶:“你们买鱼了?”

“不是买的,是我们在山上抓的。”邵景易把鱼提起来,“这鱼已经处理过了,我怕死鱼不好吃,就直接在山上杀了,再带下来的。”

一听没要钱,杨巧兰哪还纠结那么多,简直是越看越满意:“那溪水里的鱼?那里的鱼跟成了精似的,你们居然也抓住了。”

“这鱼拿两条给我吧,我去一趟里正家里还钱,顺道给他提过去。”旁边一直没说话的边猎户突然出声。

边武一听赶忙问道:“爹,已经凑齐了吗?”

边猎户:“没凑齐,先还三两吧,能还一点是一点。剩下的钱留着秋收之后交税。”

边武点点头:“还好阿栗有本事,不然还不知道税官来的时候该怎么办。”

邵景易看大家听到这话也明显松了口气的样子,他便仔细在脑子里寻找起原主关于税收的记忆。

等他快速回想和计算完之后才发现,这个钱还真是不少。

田税是按收成交的,二十税一。年满十八的还有人头税,哥儿姑娘是四十文,汉子是八十文。

要是哥儿姑娘十八以后未出嫁,人头税得加倍。

当然这都不是最多的,最多的还要属徭役的抵扣税。年满十八,未满六十的汉子,每年得服徭役,不想去就得交钱,一百五十文一个人。

家里一共四亩水田,加上两亩旱地,每亩地大致收两石的粮食。

虽然旱地已经卖了,但这是收了麦子之后才卖的,年初的时候也早已经登记在册了,所以这也是要交税的。

按这么算,家里光田税就得交四斗稻谷,两斗麦子,还有三百六十文的人头税,四百五十文的徭役抵扣税。

把粮食折算一下,再加上其他零零散散的税,就差不多一两多银子了,怪不得邵老二着急忙慌的要把原主给送出去。

“那拿这两条吧,好看一点。”杨巧兰便把两条大的给了边猎户,只剩了一条小的。

边猎户接过鱼便出了门。

杨巧兰拿着这条小鱼一时有些犯了难。

邵景易见状道:“嫂子我来吧,家里有豆腐吗?”

“没有豆腐,我马上去村里王婶家看看,他们家的豆腐好吃,这个时候应该还有卖。”杨巧兰说着便出门去买了。

邵景易看了看,刚好剩下的是一条鲫鱼。

他把拿起鱼去了灶房,用刀在鱼背上划了几刀。

在他做这些的时候,边栗已经熟练地坐在灶前开始生火了。

这两天只要两人都在,他俩就一直是这样子,一个人做饭,另一个人便烧火。

邵景易把混着各种豆和米的杂粮淘洗干净之后,倒入烧好的水中开始煮饭。

边猎户和杨巧兰出门了,边武也在院子里劈柴,所以灶房里只有他们两个人。

这个时候他才有机会问出自己刚刚的疑惑:“阿栗,咱们家欠了里正家多少钱?”

“六两。”

“咱们家和里正有什么亲戚关系?”

边栗想了想:“并无。”

“那他为什么肯借这么多钱?”六两银子可不是小数目。

这次边栗思考得更久了,好半响之后,邵景易都以为他不会回答了,但却突然听到他道:“爹把里正一直想买的狼牙送给他了,答应一年内还不了钱,就把那亩上等水田给他。”

一直想买,但是这个买卖之前没成,说明原本边猎户是没打算卖的。

一亩上等水田六两银子起步,那颗狼牙虽然邵景易没见过,但按照估算,应该也值个几百文钱。

这对于里正来说,绝对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邵景易:“要得这样急?”急得都等不及卖了这个地来筹钱,不然边猎户也不会做出这种让步。

边栗眼中映照着跳动的火苗:“嗯,为了给我请大夫。”

邵景易顿时愣住了,虽然边栗就只说了这么几句轻描淡写的话,但是他却从中听出了当时的凶险。

邵景易之前是听媒婆说起过,说边栗是受了伤,所以记不得以前的事情了,但是他没想到竟然伤得那么重。

邵景易突然又想起了这人手上的茧子和伤疤,心里泛起阵阵心疼。

也不知道这人以前到底是经历了什么,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今天运气倒好,我过去的时候刚好还有最后一块豆腐。”杨巧兰骤然响起的声音打断了两人的对话。

邵景易勉强把自己的思绪从刚刚的事情里抽回,接过豆腐开始切起来。

油锅烧热之后,邵景易便把鱼放进去开始煎,等鱼煎得两面焦黄,便可以把已经烧好的开水倒进去了。

水入锅的那一刻,便开始变得浑浊,微微泛起白。邵景易把打结的葱和切片的姜放进了汤里,盖上锅盖。

等快一刻钟之后,再揭开锅盖,鱼汤已经呈现出一种奶白色了。

邵景易便把切好的豆腐块放进去,又放了一点盐,闷煮片刻之后,加上一点葱花,那鱼汤便做好了。

转了个头忙活其他事情去了的杨巧兰,一回来看到的便是碗里奶白的鱼汤被一点翠绿的葱花点缀着。

杨巧兰不禁感叹:“你还真会做饭啊,这鱼汤做得这样好。”

邵景易只是笑了笑,并没有多说什么,如果是往常他可能还会再说些什么,现在确实没什么心情。

不过他却突然注意到,余光里的边栗听到杨巧兰的话后突然抬起了头,向灶台上看了过来。

这人脸上是一如既往的面无表情,但眼里却带着几分好奇。明明是想看的,却还是在那坐着稳如泰山,就好像那个角度能看到些什么似的。

看着边栗这样子,邵景易这次倒是发自内心的笑了起来。不管以前发生了什么,他只要他的阿栗以后能开心快乐。

杨巧兰今天看来也是真的高兴,把挂在梁上的腊肉都割了点下来。

邵景易的腊肉炒豆角做好之后,一家人便坐在一起吃饭。

邵景易盛了一碗汤给边栗。

他看着这人先是尝试着喝了一小口,然后眨了眨眼,一口气就把自己碗里剩下的汤都喝完了。

另一边的边武尝完之后也有些惊讶:“巧兰,你今天的饭咋做得这样好吃?”

杨巧兰斜了他一眼:“我平时做得不好吃?”

“没有没有,我是说今天的格外好吃。”下意识感到危险的边武瞬间求生欲爆棚,赶忙补充道。

杨巧兰这才轻哼一声:“这还差不多,今天是景易做的。”

“啥?你还会做饭呢?”边武惊得连筷子上的腊肉都掉回碗里了。

“景易这手艺确实不错。”杨巧兰夹了一筷子菜给赵氏,“以前是专门跟着灶人学的手艺?”

邵景易便随口胡诌:“以前看我娘做饭学了些,跟专门做席的灶人比还是差远了。”

听这回答,杨巧兰倒是真的惊讶了,她本来以为邵景易是当手艺学的。

除了做席的灶人,没有男子会去学做饭的,毕竟这是女子和哥儿的活计。

杨巧兰又想起了相看时候的情景,可成亲之后这小子看起来哪还有当初的影子。

她逐渐也反应过来了,这小子十有**是装的。

不过现在这样总比之前以为的要好,不然这家里的日子怕是更难过了。

想到这里,杨巧兰便也没再说什么。

最后一家人吃得头都没抬,全给吃完了。

吃过饭后,邵景易便去问边猎户要小麦。

边猎户倒是没有问他要来干什么,只是让他自己去隔壁的杂物间拿。

邵景易按照糯米的量,取了大致五两的麦子,用水泡着。

第二天早晨一起来,邵景易便把沥干水分的麦子平铺在簸箕上,然后又用麻布给盖上了。

边武看他大早上就在那搞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忍不住问道:“你干嘛呢?”

“过两天你就知道了。”邵景易还是没说自己到底在干什么,这万一要是没干成,那多不好意思。

“你小子神神秘秘的。你嫂子说想跟阿栗一起去山里采菌子,昨晚上又下了雨,正是长野蘑菇的时候。”

边武手上的动作不停,使劲把竹片敲进松动的锄头缝隙里:“田里的稻子快熟了,我得去看着点。今天去外山采菌子的人肯定很多,你嫂子想往山里走走,有阿栗陪着我放心些。”

邵景易点点头:“行,那我也一起去吧。”田里的活计他不懂,还是去山里看看吧。

赵氏这边离不得人,便留了边猎户在家看着她。

吃过早饭,一家人便分头行动起来。

邵景易跟着往山上走的时候,发现果然如边武说的那样,碰到不少村里人。

不过走到一半就跟他们不同路了,边栗带着两人顺着另一条道往山的深处走去。

往这边走人确实是少了,但是危险也更多了,大家即便知道往里有不少山货,也不敢轻易深入了。

三个人都把袖口和裤腿扎得紧紧的,怕深山里的虫子钻进去了。

一边走,还一边用竹竿拨动着草丛,以免碰到草丛深处的危险动物。

没走多远,带头的边栗却突然停了下来。

“怎么了阿栗?”杨巧兰疑惑道。

边栗却回头对着后面道:“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