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我到大明抓怪物 > 第29章 过年(一)

我到大明抓怪物 第29章 过年(一)

作者:朱砂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4-06-28 10:10:33 来源:文学城

范家母女一行人,暂时在北镇抚司歇了下来。

沈瑢回家的时候有点蔫头蔫脑,就连阿银爹来跟他讲铺子里的事都没什么精神。

万喜做事倒不做绝,虽说分给沈瑢的铺子是不带掌柜的,但还是让人干到年后,至少趁着年底这一波儿把存货再卖一卖。

沈瑢做主叫他们搞点赠品,买够多少货就送点零碎东西,这对那些喜欢精打细算的主妇们颇有吸引力,所以这年底一波销售下来,倒也把存货出了许多,除去给掌柜伙计们发薪,还能余下几百两银子,照阿银爹的说法是:“好歹够过年了。”

沈瑢倒是被他这口气吓一跳,连谢骊可能要成亲的事都抛到脑后了:“过个年要这么多?”他这里总共才多少人啊!

“哥儿不要给娘娘和皇上送礼的吗?”阿银爹还发愁呢,“咱们铺子里倒还有些南边来的料子,就是这也不够,真要置办起来,这几百两银子还不知够不够呢——这银子来得太晚了,眼瞅着都是小年了,现买也……”其实说起来他们都没经验,这些东西早该置备下的,但谁也没想到忽然分了家,要不然这些都是万家准备,本也用不到他们操心。

阿银爹没敢说自己没想起这事来,只好把原因推到银子上。

不过沈瑢也不晓得这里头的门道,他满心只觉得肉疼——还要给万贵妃和成化帝送礼?这得多少钱?万贵妃赏他的那些钱全还回去恐怕都不够!

而且阿银爹这么一说,沈瑢又想起来了,他在文华殿那些先生,还有教武课的侍卫,说起来都应该送个礼,甚至还有太子……妈呀,难怪说年关难过呢,这银子不跟流水似的出去了吗?

“先生们就送纸墨便好。”阿银爹倒有经验,“再去南园订些点心盒子……”

“你停停吧。”沈瑢不打算这么花钱,“先生们每人一盒新做的那种黛笔,点心么,咱们自己做。”先生们年纪都不小了,硬点心也不好下口,每人送一盒小蛋糕好了。什么,你说还有年轻先生?他们家里总有老人的吧?孝心孝心!

至于万贵妃和成化皇帝,沈瑢就更不想花钱了:“我给陛下画幅画儿好了。”

这一有事儿忙,沈瑢就把范姑娘的事儿给抛到脑后去了。

他从不知道过年居然这么忙的。家里下人不多,他还得自己到处去送礼。不过这也有个好处,他要是派下人出去,就程敏政啊刘健啊那些人家都未必肯收,但他自己登门,对方就不好把他挡在门外了。

而且他带的东西又是真真的“薄礼”。笔呢,是便宜利民的笔。点心呢,是自家秘制的、格外松软香甜、也不知怎么做出来的、最适合老人食用的“蛋糕”。

就这么点东西,再搭一点店铺里头的茶叶和纸,总共那么“四色”礼品,简薄到近乎寒酸的地步,你再说不收就太矫情了,显得好像嫌弃礼物不值钱似的。

总之,沈瑢跑遍了每一位先生的家,把所有的礼都送了出去。说真的,看着程敏政等人捏着鼻子收礼的样子,还怪有趣的。

反正他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唯一碰了钉子的地方是丘浚家。说起来沈瑢也是佩服,丘浚堂堂一个国子监祭酒,家里住得浅房窄屋,连下人都少得可怜,却硬是敢把他这个“贵妃之弟”挡在门外,饶他说破嘴皮子都没让他进门,礼物当然也是不收的,怎么提过去,怎么提回来。

行吧,不收就不收,沈瑢也不在意。虽然丘浚打过他手板,但他又不记仇,所以还是留下一句“那祝先生新年快乐”,就满不在乎地掉头就走。

一出巷子,就见一队锦衣卫自街边迤逦行来,为首的那身青绿曳撒,在昏暗欲雪的天光之下也不知怎么的就显得特别青翠,反正沈瑢一眼就看见了:“谢大人!”

这巡街的活儿本也轮不着谢骊,只是到了年下别人都想着早些回家,他却是无家可回的,索性就替了那些人,叫他们早些回家团聚,自己日日领着当值的缇骑们出来乱逛。

大街上气味繁杂得很,过年的欢喜虽多,却也到处都有年关难过的苦涩,甚至有些人债务缠身苦熬不过,就在这样的日子里寻了短见也是有的。若遇上这样人家,那一股子苦味,就更是突如其来,苦到钻心,跟这热闹的情景格格不入。

这一天天的,谢骊委实也没甚好心情,倒是看见沈瑢从马车上探头出来,白狐毛领子托着被风吹红的脸,笑嘻嘻的样子瞧着喜庆。他不由自主打马向前,瞧了一眼马车里头:“怎么不备个炭炉?”就冻成这样?

沈瑢对他亮一亮揣在怀里的手炉:“有呢。”脸上是刚才在丘浚家门口冻的,毕竟站了半天。

“丘琼山……”谢骊皱皱眉,“他素来是不收礼的,以后也不必去了。”

沈瑢不服气:“早晚有一天我能把礼送进他家!”还就不信了呢。

谢骊也不晓得他这是什么志向,一阵无语后问他:“给陛下的礼可备好了?若是没有,我知道南市一家店进了些玻璃器……”虽不是什么稀世之珍,糊弄糊弄也还行。

沈瑢嘿嘿一笑:“备好了,谢大人要不要去看看?”

谢骊真跟他去了。

上回搬家,谢骊虽说接了帖子,也只单身前来,喝了杯酒便走了——总不好北镇抚司成群结队上门贺喜,那可真成了跟万家沆瀣一气了。

这回过来他才仔细看了看,便见这宅子委实显得空旷了些,倒是花木还不错,寒冬之中也颇有些生气:“这是——”

“都是周鱼在照顾。”沈瑢挠挠头。只消经过周鱼的手,这些花木便生得格外好,大约还是那肉芝的影响吧,好在周鱼本人再没什么变化了。

谢骊看他一眼:“你倒胆大。”若是旁人看见这等变化,怕不是连人都不敢留下了。

“这有什么。”沈瑢随意摆摆手,“周鱼她又不会做什么害人的事。再说——你不是都说没事了吗?”他也不是瞎大胆,这不都有专业人士背书的嘛。

谢骊淡淡道:“我说无事,你就信了?”

“那不信你还信谁啊?”沈瑢随口就来,倒说得谢骊在他身后又深深看了一眼,才道:“便是此时无事,也未必日后……毕竟是沾了妖气的人。”

这次沈瑢认真想了一下:“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我觉得她是能控制自己的,其实大部分人,都不想做那个异类吧。”

“神明之力,非人所知。”谢骊眼睛望着别处,淡淡地道,“一则以利诱,一则以威加,前者定心守志,尚可以人力相抗,后者——”他忽然收住了话头,眼神有些阴郁,“罢了,你小心些便是,若有什么异常,就去北镇抚司送个信。”

沈瑢没注意到他的眼神 ,自己当先一脚进了书房,回手还要来拉谢骊的袖子:“快来看!”

谢骊缩了缩手,但沈瑢随手就扯住了他衣襟,照样把人往里拉:“我画了一幅画,帮我看看怎么样!”

谢骊无奈地跟着他进去,一抬眼便微微一惊。书房墙上迎面挂着一幅画,画中白衣观音趺坐莲台,怀抱净瓶,低眉垂目,面容慈悲,虽满纸大部分为素净之色,连洒金都少用,却比那些泥金泥银,恨不得满纸珠光宝气的菩萨像更为传神!

尤其让他吃惊的,是这幅画像之中的生气!就像当初沈瑢所绘的那幅云游僧人一般,满纸生机!

但云游僧人尚是生人无可厚非,这绘的菩萨乃是神像,又是何处来的生机?难不成真是天外有神降灵于画像之中了?

“此画……”谢骊情不自禁地手按上了腰间的绣春刀,“此菩萨像从未见过,你从何想来?”

“就是我那师父画的。”沈瑢现在是万事不决推给和尚,眼睛一闭信口开河,“我不过是仿他旧作,所以才能画得这么快。”其实主要也是设色比较简单,大部分都是白色,要不然这几天时间还真的画不出来。

“陛下会喜欢吗?”成化帝爱神仙,就是不知道会不会嫌太素净了。

谢骊默然片刻:“会。”这画像宛然真神,成化帝自然会喜欢。可沈瑢明明在说谎,这画像中的菩萨究竟是何方神圣?

“这我就放心了。”沈瑢嘻嘻一笑,“省钱了。”

“那你给贵妃备的什么礼?”

这倒问得沈瑢哼哼唧唧起来:“就是——也画了幅画像……”是万贵妃的画像,画的是她立于园中,身边牡丹盛开的情景。

牡丹为花中之王,在后宫之中是有那么点儿寓意的。万贵妃这辈子最恨之事,一为儿子早夭,二就是自己不能登上后位了。所以她也颇爱牡丹,永宁宫里头用的瓷器绸缎,都有许多牡丹花样。

沈瑢这画的还是大红色的牡丹,拍马屁的意思一见便知。其实他自己倒觉得没啥,甚至还想给万贵妃头上画个九龙四凤冠——就让她过过干瘾呗。

但他到底是怕触碰到什么禁忌,最后没敢画那么清楚,就是暗戳戳地把九翟冠上的九翟——也就是山鸡——画得更华丽了一点儿而已。

可这东西献给万贵妃没啥问题,反正也是糊弄,但要给谢骊看就好像有点不好意思,显得自己特别谄媚的样子,不大好看……

好在谢骊也没有追问,只随意点了点头,大概是对他送万贵妃什么东西不感兴趣。沈瑢松了口气,又拉着他看万花筒——嗯,这是送给太子殿下的。

谢骊对此同样没有说什么,沈瑢认为这就是表示他的礼物通过审核,没有问题了,于是高高兴兴让他留下吃饭,却被谢骊以还有公务推脱掉了。

尽管没能把人留下,沈瑢还是高高兴兴把人送到大门外,直到人走到了街口才转身回去。

他却不知道,谢骊在街口又转头回望,看着他脚步轻快地进门,默然良久,才策马回了北镇抚司。

冬日里天黑得早,这会儿光线便已黯淡,谢骊不点灯,却将沈瑢在诸城时画的两幅画像拿了出来——在他眼里,这两张纸上只用墨色涂抹出的人像,却在微微地泛着光,那是生人才会有的。

包括今日的那幅菩萨像。

他在桌前坐了很久,直到天色黑尽,袁彬踏进屋门,才有些惊讶地道:“怎不点灯?”

其实北镇抚司不少人都不太需要灯烛,但按时点灯也是北镇抚司的规矩,为的是营造一种“与常人无异”的氛围,让大家记得自己还是“常人”。

袁彬对谢骊更是如此。此刻他一边说,一边亲手将桌上灯烛点起,道:“你今日下午去何处了?”

其实这是明知故问,一队锦衣卫眼看着他跟沈瑢走了的。但谢骊却沉默了,半晌方道:“去了万家,看看他为陛下和太子备的年礼。”

这就是审查的意思。但既是审查,又何必要拖延这许久才能回答?

袁彬心下疑惑,口中却仍道:“内织造处被贵妃发落了,锦生记此后不许向宫内入贡,连带着几处的官员都被追究。”

这是万家兄弟领着人干的活儿——这俩人听说送进宫的绸缎居然有那么一个晦气名头,简直跟万贵妃一样按捺不住,自锦生记到经手的官员、内监,连辩白都来不及就被定了罪。

宫里的内监们发落起来最快,已然是打死了两个,还有一批要被发落去南京充净军。锦生记在京城内的店铺被查封,幸好递银子递得快,否则就连东家都要下狱,这会儿人已经准备出京了。

最后,就是处理那些给锦生记“行方便”的官员们了。

“果然——”谢骊冷笑了一声,“我让人把陈显义提一提。”就是不处置别人,也先得把陈显义处置了。

袁彬也点点头:“此事大概会等到年后,你去办罢。”等陈显义离了京城,那就好办了,也能问清楚,到底他的培养肉芝的法子是从何而来。

“还有一件事——”袁彬说完正事,转入了私事,“范家姑娘……你意下如何?”

谢骊微微皱眉,却没有说话。

袁彬原打算着他会出言拒绝,此时见他不语,倒有些意外之喜:“说起来你也该成家了。”谢骊今年二十四,这年纪在大明早就该成亲了,只是他们北镇抚司情况有些不同,倒是都成家得晚些。

“范家姑娘……”袁彬沉吟着道,“人生得不错,家教也好,又知书达礼,最难得是……”

最难得是对那异常之事略知一二,却又不曾妖化!

北镇抚司这些锦衣卫们之所以成家晚,也是在娶妻的人选上多有为难。若其他人也就罢了,娶个普通女子也算好事,多过些家常日子倒能令人守定心神,不易走火入魔。

可谢骊情况实在特殊,若真找了个一无所知的,单是终日要装出与常人无异的模样也要耗费心神,袁彬又怕他太过辛苦……

倒是范家这位姑娘,经了紫芝观之事,既未被吓破胆子,还能从山东走到京城来,袁彬觉得也是有几分胆量了。其父虽太迂了些,但迂也有迂的好处,教出来的女儿定然是守礼的,且还读书识字……

总之袁彬越想,越觉得这门亲事做得。谢骊娶妻,就得看女子人才如何,至于说范家那尴尬的身份,袁彬倒并不在意。一则范家原不是真有什么罪过,二则——将来也未必不能平反正名。若是此事能在谢骊手上办了,那范家对这个女婿还不是另眼相看?

这些利弊,袁彬自觉不必细说。他这个义子精明能干,自然想得明白。

果然谢骊沉默良久,还是点了点头道:“义父做主便是。”

袁彬先是高兴,但见谢骊神色沉郁,似乎并不像高兴这门亲事的模样,不禁又问道:“你这是怎么了?”

谢骊如梦初醒,道:“并没有什么,不过是在想陈显义如何处置。”

“这倒也不急。”袁彬知晓他一直惦记着这件事,“说来,倒亏了万家子……”也是万瑢这“谗言”进得好,机会才来得如此之快。

他一提到万瑢,谢骊只觉得心情更是沉重。方才在万家,他看见那幅菩萨像上的勃勃生气之时,才突然意识到自己有意无意之间忽略了太多。

不,怎么会是无意呢?有什么事情会是真的无意呢?明明万瑢身有异常他都知道,只是贪恋他身上那点清新气息,才一而再再而三地对自己说他是无害的……

或许万瑢确实无害,但他身为北镇抚司的锦衣卫,却不该如此。

若是,若是不以锦衣卫的身份来算,就更不该有别的心思了。

一念至此,谢骊便骤然下了决心:“亲事就由义父做主,我这里有亡母一件遗物,拿去做个信物便是。只是——”他说到一半,又莫名地加了一句,“成亲总还需父母皆允准才好,不如先与范家商定……”

袁彬十分欢喜:“你说的是。且先订了婚约,后头慢慢商量。”到时候他寻个好媒人去范家提亲,定将此事办得圆圆满满!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9章 过年(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