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本不想挖大唐的墙脚 > 第22章 道谢

我本不想挖大唐的墙脚 第22章 道谢

作者:枕梦馍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6 22:04:22 来源:文学城

然而豪言壮语不是那么好实现的。

当晚,李愿娘从赵光禄口中听闻李星遥的想法,虽同样有些意外,但,也没反对。

赵端午趁势向她提出,若成功做出榨油机,便允他三次游猎,她也没拒绝。

赵端午激动极了,好似打了鸡血一般,翌日一大早就从床上爬起来了。他浑身上下都充满了干劲,拿着斧头二话不说,叮叮哐哐敲打起来。

敲了一会儿,发现不对劲,想看图,却发现,图被自己刚才一激动踩没了,便又想把李星遥叫起来。

然心动,实在不敢付诸行动。

好在,没多久,李星遥也起来了。

她看着满脸兴奋的赵端午,本想打哈欠,可莫名被感染,浑身上下,好像也充满了干劲。兄妹两个蹲在地上,一边拿着树枝子涂涂画画,另一边不住地嘀嘀咕咕。

屋子里,李愿娘收回视线,开口,提起的却不是榨油机之事,而是,“你昨日说,那黎家阿婆见了你,神色颇有些紧张?”

赵光禄点头,回忆昨日所见,道:“黎家偏远,家中许久没有人来。突然来了人,一老妪独自在家,或有担忧,也是正常。”

“可我总觉得,事情未免有些太巧。”

李愿娘仍是没放下一颗心,她道:“我来通济坊四年,并未见过黎家人。可阿遥,却遇到了黎明两次。你说,世上当真有这么巧的事?”

“巧不巧的,见了黎明便知。左右,三日,不,两日后,黎明就回来了。到时候,我再去黎家一趟。”

赵光禄心中自有成算。

他本就想好了,三日之后,他再找机会去黎家一趟。黎明究竟是不是户籍文书里那位所谓的戍边烽子,只消见到真人,便知。

“两日后,我与你同去。”

李愿娘也知,此事一时半会无解,便提出,待黎明回来,与赵光禄同去。

赵光禄自是应下不提。

却说李星遥一心扑在榨油机上,她与赵端午商量好了,先把机身做好,而后再做插入其中的木楔子。因有系统给的数据支持,以及分解图例,她能很清晰地将做法和步骤表达出来。

赵端午手巧,也是个一点就通的,按照她说的,斧头锯子齐上阵,很快,就将毛坯料分解好了。

毛坯料分解好,下一步便是制作机身了。榨膛是核心部分,也最是难做,赵端午准备了刨子,凿子,锛子,斧头和锯子。

李星遥给他打下手,准备和他一起学做榫卯。

兄妹两个都跃跃欲试,可,随着时间一点点流逝,二人心中的兴奋劲渐渐消失。赵端午捏捏酸痛的胳膊,叹气:“这才第一天。”

一台纯手工制作的榨油机,刨除选木料步骤,只看机身制作,少说也要几个月。

第一天,两人就累得够呛。之后的日子,可如何是好?

“唉!”

赵端午扭过头,迟疑问:“阿遥,你说,咱们能行吗?”

若是不行,那便是白费力了。

“应该……能行吧。”

李星遥同样迟疑了一下,而后,“能行。”

“真的吗?”

赵端午心里还是没有底,他胡思乱想间,手就没个轻重。斧子一个没稳住,下锤的力气大了点,而后,咔嚓。

木头竟然从中裂开了。

“这……”

“这这这……”

他实在无语,只想赶紧丢下斧头,假装什么也没发生。

“阿兄。”

李星遥自是也听到了那声咔嚓声,可她并不想笑赵端午,而是,上前,盯着那木头裂痕看了看,又弯腰,用手摸了摸。

“我感觉,我们好像选错了木头。”

她有些沮丧。

系统说,榆木,樟木,檀木,杞木皆可作为榨油机的机身,眼前的,是一根杞木。这根木头外表看着干燥,可劈开后,里头还带着水汽。

是她心急了。

一时又有些庆幸,还好现在木头裂开了。若是等东西完全做好了,木头再突然朽掉,那便得不偿失了。

赵端午道:“这木头,竟然还有讲究?”

“有的。”

李星遥忙点头,又说:“榆木,樟木,檀木,杞木,都能用的。只是,杞木湿了,容易腐朽。合抱之木,脉理循环结长,当为优选。”

“那,我们得重新选木头了。”

赵端午了然,之前因为要木头要的急,所以木头是砍好了树再跟人换的。换来的木头,还是不及自己选的好。

可,若要重新自个选木头,“曲池坊里,未必有合适的木头。”

曲池坊里杂树虽多,可若将范围定死在榆木,樟木,檀木和杞木,那能选的木头,便少了许多。眼下,杞木不得用,以防万一,之后,再不好选杞木,如此,范围又缩小了。

合抱之木,木头必然极其粗壮,还要脉理循环结长,那么范围,便又小了许多。

他有些发愁。

转念又想到,曲池坊里木头少,可终南山上木头多啊。终南山,那可是一大片又一大片的密林,里面的树木,少说也有百年树龄。若去了山上,怎么着,也不可能选不出一根木头。

当即就有了主意,便侧过头,与李星遥低声说了几句。

李星遥听罢,眼睛一亮。

她赞同赵端午的说法,终南山上多粗壮老树,与其去曲池坊里碰运气,还不如直接去终南山。

但,怎么与李愿娘说呢?

她犯了难。

这日,觑着天气晴好,她将裂了的杞木拿出来晒。赵端午本着不浪费的原则,将那没派上用场的木头全部劈成了柴。

先晒后阴,天气好,正是晒柴的好时候,她将柴一一铺开。因柴实在太多,不知不觉间,便铺到了茭白田边。

正铺着,黎明的声音从背后传来。

“李小娘子。”

李星遥忙回头,见他拎着一个水桶,里面满满当当装着一大桶水,想是打水才回来,便客气笑笑,回道:“黎阿叔。”

“你在晒柴?这柴,是新劈的吧?”

黎明是个自来熟,他放下手中水桶,指着那柴,又嘴朝着曲池坊方向一努,道:“曲池坊里砍的树吧?”

又问:“那棵树,你们拉回来了吗?”

那棵树。

他帮着砍倒的那棵。

李星遥忙道:“拉回来了。”

又怕黎明觉得自家太不客气了,忙又道:“阿耶和阿兄都说,要好好谢一谢黎阿叔,可惜黎阿叔不在,阿耶扑了空。”

“此事,我已经听阿婆说了。”

黎明摆手,又说:“你们太客气了,射死蛇也好,顺手砍了树也罢,都不过是顺手的事。你们谢了又谢,倒叫我不好意思了。”

“黎阿叔。”

李星遥不好回应,便又笑了笑。转念想起来,他应是刚从终南山回来,便顺口问了一句:“黎阿叔,可是刚从终南山回来?”

黎明点头,历数自己的打猎成果。

“我去了三天,打了十只野鸡,十只斑鸠,五只松鸡,两只獐子,两只黄鼠狼,以及一只兔子。”

李星遥眼睛睁大了。

她虽没说出口,可脸上的表情明明白白写着:这么多?

黎明被逗笑了,心说,他还没说完呢,这才哪到哪。要不是怕说出来吓到她,他还要继续列举那死在他箭下的一头野猪和一头山驴子呢。

“还好吧。”

他拎起水桶,又说:“打猎是有技巧的,以后有机会,我再教你。”

“好。”

李星遥应了,没放在心上,只当他是客气一说。

想到这几日时刻萦绕在心上的终南山,她犹豫了一下,问:“黎阿叔,终南山上,是不是有许多树?可有樟树?”

“樟树,自是有的。”

黎明回了一句,又好奇:“怎么,樟树劈成的柴,比旁的柴烧出来的饭要香?”

这话……

李星遥实在哭笑不得,不好把做榨油机的事说出来,她含糊道:“听说终南山上,能看到长安城,我还没去过呢。”

“这事,不难。”

黎明接口,忽然又似想到了什么,住了嘴,一边嘀咕着“坏了,我忘了阿婆等着水用呢”,另一边,他提起水桶,快步走了。

“阿遥,你方才在同谁说话?”

赵端午从庖厨里钻了出来,方才,他好像隐隐约约听到,有旁人说话的声音。

“是黎阿叔,去前头水井里汲水。”

李星遥隔着马厩回他。

他急了,“什么?黎家阿叔回来了?”

立时也顾不得什么饭不饭的了,干脆从院子里冲了出来。入目,不见黎明的影子,左右看了半天,便狐疑道:“人呢?”

“走了。”

李星遥朝着黎家方向一指,又说:“提着水回去了。”

赵端午当即就想往黎家去。

考虑到饭还在锅里,又考虑到,自己贸然上门,实在太突兀,只得生生住了脚。一跟头又扎进庖厨里,他只想快快把饭做完,之后再找机会,溜去黎家。

不多时,李愿娘和赵光禄也回来了,听闻黎明回来了,二人对视一眼,当即也没心思吃饭了,便找了一个借口,双双往黎家去了。

到黎家的时候,黎家庖厨里,正是炊烟袅袅。

李愿娘轻声唤:“黎家郎君?”

黎阿婆缓缓从屋里走了出来,见是她,先是一愣。又看到赵光禄,心中便明白了。

“娘子和郎君,可是为道谢而来?”

李愿娘点头,“听说黎家郎君回来了,我便与我家郎君亲自上门一谢。”

“都说了不必了。”

黎阿婆摇头,似是有些无奈。又对着屋子里头唤:“二郎,李娘子和赵郎君来了。”

二郎?

李愿娘和赵光禄对视,只觉,心中说不出的怪异。

本以为是自己多想了,毕竟这世上,叫二郎的人多的是。可,黎阿婆话音刚落,屋子里头,钻出来一个人。

“二郎?”

李愿娘傻眼了,万万没想到,此二郎,还真是方才她心里想的那个二郎!

读者朋友们,大家好。下一章要入v了,到时候有万字长更掉落(明天)。v后日更,更新时间是每天下午7点半(可能会延迟几分钟,但不会超过8点)。9月开始每天会更新六千字,还请多多支持。另:v后有抽奖,记得去抽奖哦~

下一本是种田文,文案如下,同样请多多支持。感谢!

—————————《冒牌夫妻种田养家日常》—————————

蔺家村的蔺四娘被叔父吃了绝户,家中十亩薄田不保不说,人还被害死埋葬在了荒山。

蔺春来代替原主,在棺材里复活。

可惜,棺材密闭。蔺春来费尽全身最后一丝力气,撬开棺材,从坟地里爬了出来。

她饥渴难耐,即将再次殒命之时,路过的俞大娘救了她。

俞大娘只有一个要求:救她,但,她必须得当她的儿媳妇。

蔺春来为了活命,答应了。

她知道自己是个冒牌货——俞大娘的儿子冯长庚戍边之前,就与隔壁镇的胡喜君订了亲。胡喜君突发恶疾而死,俞大娘结亲未果,回来路上撞见了她,因而生出这样一场交易。

交易你情我愿,虽说冯家家徒四壁,吃了上顿没下顿。可,捡回一条命,蔺春来总有办法能趟出一条活路。

她搓线香,卖冰饮,摆摊赚钱,买铺子开店,渐渐地,养起了一个家。

可......

正当一切迈入正轨,她那位传说中戍边多年,不知归期的夫君冯长庚回来了。

*

冯长庚本名不叫冯长庚。机缘巧合,才顶替了冯长庚的名字。

一场战事了结,他回到家中。

结果得知,留守家中,一向对他忠心耿耿的老仆竟然背着他把他的房子卖了。

这还不够,老仆说,他还给她找了个媳妇。

冯长庚:?

看到房子的买主时,冯长庚才知,原来阴差阳错,买主就是真冯长庚早年定下的媳妇。

朋友妻不可欺,鸠占鹊巢,占人妻子这种事怎么能做?

冯长庚把头摇成了拨浪鼓。

可,一时不巧。俞大娘正好进城来,正好就撞见了他。

没办法,他只得硬着头皮回了“家”。

怎么办呢?

冯长庚决定先装着。可装着装着,他发现,他那名义上的“小媳妇”,竟然跟他一样,是个冒牌货!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2章 道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