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本不想挖大唐的墙脚 > 第16章 粟麦

我本不想挖大唐的墙脚 第16章 粟麦

作者:枕梦馍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6 22:04:22 来源:文学城

“只是,这副犁,我却是不愿的。这副犁,是我阿兄亲手所做,我不愿转手他人。若是萧仆射愿意,我愿将犁的做法倾囊相授,且分文不取。”

李星遥将早已打好的腹稿说了出来。

手上的曲辕犁,是赵临汾特意给她做的。也是赵临汾,说动了李愿娘,允许她继续种茭白。

纵然李愿娘不说,可她事后细想,恰是在赵临汾回来后,李愿娘才改了主意。推测此事应是赵临汾从中说和了,她便记在了心里。

萧瑀道:“分文不取?”

又说:“你是说,你愿意无所保留将曲辕犁的做法告诉我?可,为什么?”

“没有为什么。我家中贫苦,纵有几分薄田,却也无法养活一家人。天底下,贫苦的人大抵都如此。有了曲辕犁,我们的日子虽不一定好过,可至少,我们耕田的时候,不会再像从前那么累。”

李星遥说出了一番“肺腑之言”。

虽一开始,是有演戏的成分。可话到最后,她自己也在心中感慨:农具的革新,会为天下人带来福祉。她虽有私心,但,但愿此次的有意为之,能顺道为天下人带来福祉。

她神色平静,面容真挚,萧瑀看在眼里,颇有几分动容。

萧瑀自觉,自己出身兰陵萧氏,未曾尝过人间疾苦。可此时此刻,听了眼前这小娘子的一番话,心中竟生出些感慨来。

他道:“你小小年纪,便有如此见地,属实难得。可来而不往非礼也,不若。”

想了想,“我送你几袋粟和麦吧。你需要脱壳或者碾磨的时候,便送来萧家磨坊,我同样分文不取。”

李星遥忙谢过。

这于她而言,倒是意外之喜了。

萧瑀又道:“你也知,我身为尚书省的仆射,管天下杂事。如今得了这曲辕犁,定然不会藏私。可要将曲辕犁推向全国,还需圣人的允准。”

说到此处,顿了一下。“明日,我打算进宫,将此物献于圣人。所以,李小娘子,还请告知我,你的名字。如此,圣人问起,我也好如实相告。”

李星遥抬眸,本想说不必。话到嘴边,又改了主意。

她道:“长安李娘子。”

萧瑀愣了一下,随后抚掌,大赞:“李小娘子心思通透,又不慕名利,高风亮节,倒叫我自愧不如!”

……

从屋子里出来,李星遥心中大定。

叫田间的风一吹,她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赵端午好像消失了很久?

这厢她细细寻找着赵端午的身影,那厢赵端午却轻手轻脚走到了那间蒸胡麻屋子的后头。

他一巴掌拍在正一门心思偷听的萧义明肩头。

萧义明一个踉跄,险些叫出声来。

赵端午忙捂住他的嘴巴,奇道:“你怎么又来了?”

“这是我家的田庄。”

萧义明翻白眼。言下之意,我家的地盘,我想来就来。

话音落,怕赵端午又拍他,连忙又道:“不得了了,我刚才偷听到了一个秘密。”

“是阿遥要把曲辕犁送给你阿耶的事吧?”

“你怎么知道?”

萧义明眨眨眼,有些惊讶,“不是吧,你们早有预谋?赵端午,你疯了?你难道,就不害怕吗?”

不对啊,若是不害怕,刚才自家阿耶来了,为何要用肚子疼的借口溜走?

“你们到底在搞什么鬼?”

他问赵端午。

赵端午叹气,“你没听到阿遥说吗,天底下,贫苦的人大抵都如此。我家中贫苦,送上曲辕犁,当然是为了换粮食。不过,话又说回来,萧大头,你不觉得,你阿耶给的粟和麦有点少吗?”

“这还少?”

萧义明一脸震惊,刚才自家阿耶说的可是“几袋粟和麦”。几袋啊,长安城里,有几个“贫苦人家”能吃得起麦的。

“你不想说,我也不为难你。可我得提醒你一句,赵端午,你有没有想过,若是你外祖父心血来潮,点名让你兄妹两个进宫,该怎么办?”

“不会的。”

赵端午却极为笃定。

早在他接受了自家阿娘同意阿遥将曲辕犁献给萧瑀的事实时,他就想过了这茬。

献曲辕犁,是大功劳。旁的帝王或许会心血来潮,看到一样新的农具,便想着把做农具的人叫到跟前,问几句。

自家外祖父,却是不会的。

自家外祖父,那是谁啊。

那可是一向自诩出身高贵,连刘邦都看不起,成日里只愿意和裴寂等一帮同样出身高贵的老臣玩乐清谈的“清高”之人。

清高之人,又怎会将自己和阿遥这样的平民看在眼里?

既不看在眼里,便不会叫自己兄妹两个进宫。

“你就放心吧,这事,我心里有数。”

他安慰了萧义明一句。

萧义明撇嘴,“算了,我也不问了。你赶紧走吧,再不出去,你妹妹找不到你,鬼知道会出什么事。”

催了一回,又道:“放心,我会帮你拖住我阿耶的。”

话音落,身子一闪,便灵活的从后门挤了进去。赵端午心神一松,也从屋子后头闪了出去。

李星遥正找他找的着急,见他不知道从哪里钻了出来,忙问:“阿兄刚才,可是又犯病了?”

“是。”

赵端午面不改色心不跳,见妹妹有话要说,忙又道:“不过,又好了。你也知道,我那病来得快去得也快,还好我机灵,出门前,以防万一,带了一粒药。”

“那,你现在,当真还好?”

李星遥半信半疑。

赵端午点头,怕她还要再问,忙开口,问:“萧仆射同意了?”

“嗯。”

李星遥忙把刚才在屋子里和萧瑀说过的话说了一遍。

赵端午听罢,心里暗自嘀咕,阿遥真是太天真了,不知道萧老头那个人,无利不起早。

萧老头,他应下献曲辕犁之事,是为了国计民生,为了百姓福祉,为了践行仆射的职责吗?

是。

但不全是。

打量他不知道,那老头子,是想借此和裴寂那老头别苗头,趁机压裴寂一头呢。

裴寂是左仆射,萧瑀是右仆射,这两老头,加起来都快一百岁了,却还跟个小孩子一样,成天争风吃醋。

此次曲辕犁若面世,萧瑀定然有功。且这功,还功在天下人。

真是便宜了这老头。

又想到那“几袋粟和麦”,心中更觉亏的慌。

再想到,阿遥说了,家里的曲辕犁不舍得让出来,只能做一副新的送到萧家,如此,他还得再来萧家一趟,心中更觉慌了。

要死,他还得找个理由,把这事推掉。

兄妹两个带着两袋粟两袋麦往家中走,李星遥提议:“阿兄,不若咱们今日做粟米饭吧?前几天萧家阿兄送来的莲子还有许多,我们可以蒸在饭里,也可以做成莲子汤。不过,若做成汤,里头什么都不加,味道有些许寡淡。我记得,之前腌的藠头,也好了,我们可以拿出来试试。”

“好。”

赵端午应了,“我回去就做。”

“不。”

李星遥却摇了摇头,“今日,我想做这顿饭。”

“阿遥。”

“阿兄,你就给我一个机会吧。其实我老早就想帮你做饭了,可你不许。眼下,我能走动了,今日,又得了这么多好东西,你不要跟我抢。”

李星遥眉眼间都带着笑,她还说:“阿兄,谢谢。”

赵端午突然就有些不好意思了。

他知道,自己为家中,为阿遥做的,阿遥一直都看在眼里。有心想说一句,这都不算什么的,可话到嘴边,他只是腼腆一笑,道:“我今日,要吃两碗饭。”

“好。”

李星遥应下。

回到通济坊,便当真钻进了庖厨。因想着粮食终归是要吃的,从萧家田庄回来的时候,她特意求了萧瑀,给一部分磨成粉的麦,再给一部分没磨成粉的麦。

至于粟米,倒是没那么麻烦。

她将粟米淘洗干净,蒸在了锅上。又将莲子的嫩芯挑出来,加了水,煮成了汤。转身又想起,地里被压塌了又重新长出来的葵叶,便又去庖厨外头,掐了一把葵叶。

赵端午看着她进进出出,很快,庖厨里就飘出了一阵饭香。

他只觉喉头一动,肚子里的馋虫便被勾了出来。

没多久,李愿娘和赵光禄也回来了。他二人早已知晓今日发生的事,知道女儿带了粟和麦回来,心中宽慰。

抬头见赵端午在庖厨外打哈欠,而李星遥在庖厨里头忙碌,赵光禄没忍住,一把揪住儿子的耳朵,道:“你让阿遥做饭,你却在外面玩?”

“疼疼疼疼疼。”

赵端午抓着阿耶的手求饶。

李星遥从庖厨里钻了出来,忙道:“阿耶,是我要做这顿饭的。”

“阿遥。”

李愿娘拉过了女儿的手,假作不知,问:“可是,事情办妥了?”

李星遥点头,言简意赅把今日的事说了一遍。

末了,又指着墙角的粟与麦,道:“萧仆射不仅同意了,还送了我们许多粮食。我想着,粮食本就是吃的,便想做给阿耶阿娘和阿兄吃。再者,平日里,都是阿兄做饭,今日,我想让他歇一歇。”

说起“歇一歇”的时候,她还朝着赵端午的耳朵看了一眼。

赵光禄连忙松手。

李愿娘道:“那今日,阿遥都做了些什么?”

“做了……”

李星遥话到嘴边,忽然想卖个关子,便掩下不提,改口道:“阿娘一会就知道了。”

恰好锅里的莲子汤咕嘟咕嘟煮开了,顾不得与李愿娘再说,她忙回到灶膛边,又赶紧将那些已经洗好的葵叶丢了进去。

李愿娘看着她在里头忙碌,一切都井然有序,只觉心中一软。

她转过头,与赵光禄对视了一眼,而后,轻轻笑了。

赵光禄心疼女儿,欲帮忙,李星遥却不准。

夫妻两个只得胆战心惊地看着女儿独自在厨房里忙碌。终于看到最后一道葵叶莲子汤做好了,他二人长出一口气。

李星遥亲自打了汤,送到了桌上,又回过身,弯腰从菹菜坛子里挖出来一小碗腌藠头。

“藠头腌好了。”

她说了一句,见李愿娘和赵端午面色柔和地盯着自己,莫名有些不好意思。腼腆笑笑,道:“我也不知道这葵叶莲子汤到底好不好喝,只是想着,莲子不吃,便坏了。可单放莲子,又味道太淡了些,便又丢了些葵菜叶子。”

“好喝好喝。”

赵光禄连忙端起自己碗里的汤,极快地喝了一口。

“阿耶,烫。”

赵端午提醒,又颇有些嫌弃地摇摇头。

“不烫,好喝。”

赵光禄完全选择性忽略那碗汤是刚盛出来的,他看着李星遥,目光中满是赞许,而脸上满满的,更是骄傲。

李愿娘也喝了一口。

然后,“好喝。”

李星遥便笑了。

她坐下,也端起自己那份汤,小小的喝了一口。

“好喝。”

她也说。

莲子的味道,是清清淡淡的。葵菜叶子,也是清新的。这般夏日,一口下去,身心舒爽。

“胡床……”

赵光禄注意到女儿也和自己几个一样,曲腿坐在了席上,知她定然不舒服,想到之前说好了,要做一张胡床,忙回过头问赵端午:“胡床还没做好吗?”

“快了快了。”

赵端午将嘴里的粟米饭咽下,又似想起了什么,懊恼道:“完了,快不了。本来能快的,但现在,不是要再做一副曲辕犁给萧仆射吗?那做胡床的事,只能往后推了。”

赵光禄张了张嘴。

想说,我来做吧,话到嘴边,又想起,军中尚有要事,他接下来几日,亦不得闲。

心中愧疚,那边李星遥却道:“没事的,不着急。”

新做曲辕犁,要用木头。

胡床,也要木头。

榨油机,同样要用木头。

在心里默默排了次序,李星遥琢磨着,家里剩的木头,若做了曲辕犁,打胡床,便定然不够了。到时候赵端午定然还要去曲池坊,她正好可以找机会同去。

因都知道,当务之急是把曲辕犁做好。李星遥便又在地上画了图,赵端午按照图,新做了一副出来。

将新的曲辕犁送到萧家田庄,萧瑀试过,便准备带到朝堂上去。

临出门时,自家那成天不干正事的四郎钻了出来,指着曲辕犁啧啧啧啧啧个不停,“阿耶,这便是那什么曲辕犁吗?”

萧瑀懒得理他,正要让人将犁一并装好,他却又道:“这东西,真有他们说的那么好?”

“你懂什么?”

萧瑀看他一眼,只觉本来就揣着事的心更烦了,“你成天不着家,在外头瞎混时,难道没听那些农人提起这犁?”

“听过是听过,可毕竟,没有亲眼见过。”

萧义明盯着那曲辕犁,心说,早就见过了,才不稀奇。若不是为了赵端午那句“有点少”,他才不会这么没眼色,明知阿耶心情不好却非往他身边凑。

默念了一句“我要发力了”,他离那犁近了些,一边故作好奇姿态,一边摇头道:“我是没看出来,这东西,到底哪里好。可那些农人说好,那便是真的好吧。可好东西,不是应该自己偷偷藏着吗?真搞不懂,这李小娘子怎么舍得拿出来?反正是我。”

他还想再说。

萧瑀瞪了他一眼,“你闭嘴,还不给我滚去书房!”

“哦。”

萧义明蔫了,一边乖觉地往书房去,另一边仍不忘飞快地说道:“反正是我,我是绝对不会拿出来的。我又不傻,除非,朝廷用万金来换。”

他还强调:“这可是有利天下生民的大大大大大好事啊!”

萧瑀不言。

等出了府,走至宫门口,又遇到了一个人。

平阳公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