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把自己上交秦始皇 > 第11章 章台宫现场历史直播:秦亡的原因

周邈深呼吸,调整一下情绪,接着说扩张过快的后果:

“扩张过快,致使大秦缺乏足够数量和忠诚的军队,去驻扎各地;

致使大秦没有足额能读会写的、懂文书和法条的官吏,去治理基层。”

“以至于朝廷派遣到各郡的地方长官,甚至必须与当地的势力——六国旧贵族和士人进行合作,才足以治理一方。”

“但这样一来,大秦对六国故地的直接控制程度和力度,相应就降得很低了。”

周邈无奈唏嘘。

殿中君臣也都明白,或者已经察觉到了,问题确实存在。

周邈突然想到一点,就插了个题外话稍作拓展:

“其实,为防止六国贵族割据一方,为将权势收归朝廷、加强集权,始皇陛下未雨绸缪,施展了‘徙天下富豪于咸阳十二万户’的统治术。”

“六国遗民想要生事,最便利的就是拥护六国贵族,但现在双方被隔离两地,无形中就少了许多事。”

“假使没有迁十二万户富豪到咸阳,大秦对地方的控制情况恐怕更糟糕!”

“只是迁又没迁干净——”

突然,周邈眼珠滴溜溜转,一看就是在使坏心思。

毫无预兆地看向蒙恬,话题也一个大跳跃:

“蒙内史,你阿父、蒙武将军斩杀的楚国名将项燕,有关他的后人们,没在迁居咸阳之列吗?”

蒙恬乃管辖咸阳的内史,安置迁徙到咸阳的六国富豪,正也他职责范围。

因此关于迁徙名单,他也大略知道些。

“项燕乃楚将,非楚国王室,项燕的后人,或许并不在其列。

若在其列,那就还在迁徙路上,或者逃避了迁徙令。”

总之,这会儿没在咸阳。

“别的不说,一定要把项燕的孙子项羽,和项羽的叔父项梁,给迁到咸阳来!”

周邈的坏心思,已经尽数暴露无遗。

“项羽,那可是‘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西楚霸王啊,楚汉争霸的一方主角!”

蒙恬立即明白了,这项羽日后乃是一方雄主!

殿中李斯等人,神情立即为之一肃。

嬴政也立刻下令:“务必将项燕后人,尤其项羽和项梁迁至咸阳看管。”

王绾和隗状两位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总揽全国政务,当即领命:“喏!”

“差点忘了!”周邈突然一巴掌拍在案几上。

“项羽现在才十一二岁吧?应该还没取字‘羽’,所以他还叫项藉。”

“还有,据说项羽长了一双罕见的重瞳。”

“可得仔细点,不然以项梁的手段,迁徙时错漏了项羽也有可能。”

嬴政略一沉思,又追加一道命令:“分出楚地富豪迁居咸阳的事务,交由李斯接管。切莫错漏。”

李斯也领命:“臣得令!”

项藉,项梁,若叫你二人跑掉了,他李斯便不叫李斯!

题外话结束,周邈发现他又跑题了。

……

“咳咳!”

咳嗽掩饰一下,又若无其事地接上:“只是,六国贵族富豪被迁走了,大秦却不能派遣足额的官吏补足,久而久之,地方势力依旧坐大。”

“地方势力坐大,会出现什么问题?”

周邈自问自答:“六国遗民士人所代表的地方势力,掌控着基层,也就堵住了大秦直接对话百姓的窗口。

而且秦朝廷的政策、法条律令,他们会如实执行吗?想也知道不太可能。”

“或懒政怠政、或曲解律令,甚至按喜好自治的都有,这都极易加深黔首对秦朝廷的误解和怨恨。”

王绾和隗状两位丞相,以及冯劫等人,听着听着眉头就锁紧了。

欺上瞒下,阳奉阴违!

周邈把话题又稍作延伸:“都说秦律严苛,让黔首苦不堪言,但在我看过有关睡虎地秦简、里耶秦简,以及岳麓书院、北大藏秦简等,秦简的相关研究成果之后,却觉得秦律其实很完备。”

“在这个时候,能有这样完备程度的秦律,简直不可思议,令人叹服!”

“当然,以现代文明社会的目光来看,确实有一些伤害身体的肉刑比较残忍,有些量刑也偏重了。

可是所谓乱世用重典,治乱象也当用重典,虽不赞同、但能理解。”

“但是仅秦律本身,不至于背上逼反六国遗民的大黑锅。”

“因为在这其中,未必没有秦律执行不到位的原因。”

李斯是当世法家大家,司法断狱的廷尉。

周邈谈到了秦律的缺陷,也肯定了秦律的完备,尚算公道在理,他听了倒也没生气介意。

“综上所述,对各地基层控制不足,源于扩张太快、消化不良,结果就导致政令不达、黔首离心。”

“政令不达、黔首离心,正是是秦亡的原因之一。”

对各地基层控制不足,则是秦亡的征兆。

……

“关于秦亡的另外一些原因,有刚才说的秦律严苛。更还有徭役繁重的原因——这一点,我也没什么可狡辩的。”

“还有,在兼并六国后,依旧没能停下扩张、与民生息,反而继续征战、大肆营建,空耗民力和国力。”

关于这一点,之前嬴政和蒙恬都已经知道了。

“北却匈奴、五征百越,修长城、治驰道、建直道、开灵渠,还有修骊山皇陵,这些征战和工程,极大地消耗了民力和国力。”

关于徭役繁重,周邈没有狡辩的,但关于继续扩张,他表示有话要说!

“不过在兼并六国之后,大秦依旧继续扩张,其实也是局势所迫。”

“因为大秦的军功爵制度,它决定了大秦必须扩张,不停征战,才能维持黔首的晋身通道的运行。”

“兼并六国之后的大秦,就像一架下坡行驶的战车。一旦急停,便会翻车,车毁人亡!”

“无法可施,只能眼睁睁看着战车往下冲,或许滑入深渊,或许在触底后,还能再次攀升。”

军功爵制不能停,不停便要继续征战。

征战必有人丁伤亡,则必会加重黔首离心。

基层控制不足,就需治驰道,连接交通,以加强控制。但这又加重了徭役。

愈是控制不足,愈要用秦律约束,秦律就愈显严苛。

人丁伤亡、徭役加重、秦律严苛,于是黔首离心。

黔首离心,则统治不稳;

统治不稳,则黔首进一步离心……

一直沉默的隗状开口:“如此,岂非无解?”

周邈无奈表示:“以现在的生产力、交通和运输力来看,要想完全统治中原大地,是很难实现的。”

同样一直沉默的王绾,也在此时开口:“这就是臣当初顾虑燕、齐、荆地偏远,提出分封诸皇子前往的原因。”

提倡全面郡县制的李斯,当即反驳:“如我当初所言:周文武王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疏远,相攻击如仇雠。分封,乃纷乱之始!”

对于王绾的说法,周邈也不由予以反驳。

开口先是一顿夸:“王丞相,陛下雄才伟略,千古一帝之首是也!

陛下所创封建帝制,沿用漫漫两千年,郡县制核心的集权思想,更是沿用到现代,并将一直沿用下去!”

“陛下所建秦朝,是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陛下之功,无人可以超越!”

接着就摆事实、讲道理,与王绾对线:

“汉承秦制,吸取秦亡教训,如王丞相所说的,采用了郡国并行制,将偏远地方分封给诸皇子。但不也爆发了‘七王之乱’?”

“即使与陛下同为千古一帝前三的汉武帝,最后也用了推恩令,将王国和侯国分割纳入大汉郡县管辖,才堪堪化解诸侯割据的困境。”

王绾胸中的一口气泄了。

原来他一直缄默坚守的,历史验证结果只是:不过如此。

分封不对,郡县不足,似乎已经无解。

一直以来,嬴政都只是听一听周邈的未来之言。

听后仅作参考,诸事决断,大多依旧如故。

因为周邈明显的阅历不足,让他的稚嫩显露无疑,这让他的高谈阔论也稍显幼稚。

如果今日换做章台宫中任何一员大臣,来阐述周邈这一席话,都会比他说得更煽动人心。

——自然,因为两千多时间的差距,周邈有着信息上的优势。

所以,也不怪嬴政没被周邈忽悠得言听计从,仅仅是听一听,最终会自有取舍。

但现在,嬴政第一次向周邈问策:“对此,当如何化解?”

历史上的始皇陛下,应当也深陷困局,一时无解,只有屡屡出巡以震慑天下。

且往前走,且寻求解法。

对于问策,周邈给出答案:“世界是变化的,没有永远适用的制度。时移世易,应当顺应而变。”

“既然大秦有问题,那一个个去解决就行了。总不能让大秦二世而亡吧?”

章台宫殿中的君臣,没一人愿意大秦二世而亡。

所以人人皆是屏息凝神,等待周邈提出化解之法。

周邈开始历数:“基层控制不足,就培养官吏,派驻地方军,加强基层治理和控制。”

“徭役繁重,空耗民力和国力,那就减少徭役。”

“军功爵制是绝佳的战时制度,但大战过后不再适用,那就改!”

“关于军功爵制,不能直接取消,那样就堵塞了黔首向上的通道,后果会很严重。”

“嘿嘿!”周邈突然嘿嘿一笑。“我这里,有一‘科举制’,可解军功爵制的困境。”

“科举制与军功爵制二者并行,一文一武两条进身通道,既能保持军队活力和战力,又能培养选拔出大量新官吏,一定程度解决基层控制不足的问题。”

至于科举制与始皇陛下的愚民方针相背,周邈觉得不是问题。

就算到了科举制巅峰的明清,百姓开智了吗?民不愚了吗?不,依旧一样,和大秦黔首的情况没多大本质区别。

科举制,终究是少部分人的科举制。

而且黔首开智,也不是洪水猛兽,没什么可怕的。

周邈:“至于徭役繁重的问题,姑且先等等。或许我的万界基建系统,会有解题答案呢?”

“如果没有,那我们尽量减低徭役就是。”

嬴政和蒙恬是知情者,明白周邈所言基建系统或许会有解题答案的意思。

也觉得确有可能,可以先等等看。

其余人就显得云笼雾罩了,若有所悟,又不甚明白。

李斯就敏锐地捕捉到关键信息——

周邈不仅知晓未来,果然还另有神通,就是那‘万界基建系统’!

嬴政问:“何谓科举制?”

徭役的问题暂时搁置一边,眼下先讨论科举制。

周邈:“说到科举制,就要先说说造纸术了!”

嬴政:“……”

周邈简直主打一个我行我素,强卖关子。

“因为造纸术是科举制的基础!准确地说,造纸术是知识广泛传播的基础,知识的广泛传播是科举制的基础。”

“因此,造纸术至关重要,可谓杀器。当然,附赠一个印刷术,就能进化成大杀器!”

“是比开启骑兵时代的马鞍、马镫和马蹄铁三件套,还更大的大杀器!”

嬴政突然问:“朕还有多长寿命?”

蒙恬:……陛下?!

不至于不至于!您一定能活到周邈讲完造纸术和科举制的时候!

蒙毅:大兄你???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章 章台宫现场历史直播:秦亡的原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