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青春校园 > 我把星际技术上交了 > 第23章 超导材料

我把星际技术上交了 第23章 超导材料

作者:暗夜公主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3-04-27 22:46:04 来源:文学城

古景耀沉默了一下,可控核聚变技术,又称为人造太阳,在蓝星上也是最前沿的科技,尽管一直没有能够实现,但确实是这一代人的浪漫,他当然也是感兴趣的。

所以可控核聚变技术,他还真研究了一下,就是……

据他了解,因为技术更加简便,而且和某个北方大国起初关系更好,所以国内最开始研究可控核聚变技术走的是托卡马克的路线,也确实取得了一些突破。

但托卡马克路线一直没有能够取得最后的成功,国家又有了条件,所以开始两条腿走路,又引进了仿星器进行研究,目前还没有什么成果。

不过古景耀完全能够理解国家对可控核聚变技术的重视,对一个现代化国家来说,没有也不会有什么东西比能源更重要了,能源就是一个国家的血液,没有血液人就没了。

他沉默的是……

“我确实有一些了解,不过还没有研究透彻,课题比较大比较复杂,所以我暂时还没有完全整理出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星际时代各国都是独立发展出了可控核聚变技术,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方案,当然科学原理是一样的,所以也有很多方案基本重合。但不管是托卡马克还是仿星器,我都没有找到类似的方案。”

许部长捂住了自己的心脏,想到了这些年国家拨给这两个项目的经费,感觉自己心脏病都要发作了,“也就是说,这两条路线都是错误的,行不通的吗?”

他努力安慰自己,科学技术的发展,本来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搞科学研究,没有一定会成功的。

可是真的好难,那是好多好多钱,国家的钱,比他自己丢了那么多钱都还要让他心痛。

古景耀摇摇头,说道:“我不确定,也许可以成功,只是没有人尝试过而已。但我知道的成功的路线,没有这两种。”

曹院士站出来给自己不熟悉的同行说了句话,“条条大道通罗马,科学原理是一样的,但利用科学原理达成目的的方法却可以有很多。我们未必走错了路,只是多了一个选择……额,也可能是多了很多种选择。”

许部长面无表情地说道:“但是之前的两个选择未必是正确的,新的选择却一定是正确的,我可以选择少花点试错的钱。”

许部长不是对研究可控核聚变的科学家有什么意见,而是……钱啊!都是因为钱啊!国家也没有余粮,要花钱的地方那么多!

而且,有成熟的完全可以学习透彻变成自己的东西的技术不用,非要花更多的钱和更多的时间去自己研究,那不是纯粹的大傻子吗?

曹院士无言以对。

自主知识产权是很重要的,但这并不代表有现成的东西不学习不利用,非要傻乎乎的从头自己开始研究,而是学习了别人的东西之后,再在这个基础上继续研究和发展。

就像是夏国航母,一开始也是买的别人的半成品和配套的技术资料,然后自己专研学习,在此基础上继续升级技术。

梁院长出来说了句公道话,“不管怎么说,该建的设备都已经建了,该买的东西也买了,放着不用是更大的浪费吧?”

许部长的心脏还在抽痛,“他们可以想想能不能用来干点别的,顺便也还得用它们迷惑一下西方,总之以后不会有那么多经费给他们烧了。”

等到他们讨论完,古景耀才说道:“我大致整理了几种比较容易实现的可控核聚变技术,无论是氘氚聚变还是氘和氦3的聚变反应,首先都需要解决超导材料的问题。我们大概需要先拥有一种可以投入实际应用的高温超导材料。”

所谓高温超导,高温和大家所理解的高温不是一回事,而是和低温超导相对应的一个概念。

低温超导,也就是现在主流应用的超导材料,温度是零下269摄氏度,需要使用液氦来进行冷却,因为需要的温度太低,大大限制了超导材料的使用范围。

另外,液氦的价格也非常高昂,而使用超导材料的设备需要的液氦数量往往还不少。

而高温超导则是指超导临界温度更高,可以使用价格更加低廉的液氢冷却的超导材料,温度在77K以上,77k换算成摄氏度就是零下196摄氏度左右。

说到超导材料,曹院士就来兴趣了,“我们也研究出了一些高温超导材料,但因为种种缺陷,始终没有能够走出实验室。顺便一提,星际时代有常温超导材料吗?镥氮氢化合物真的能常温超导吗?”

梁院长悄悄翻了个白眼,“镥氮氢这种东西就没必要拿出来说了吧?”

曹院士这就不认同了,“就算迪教授拿出来的东西是作假的,那也不能说明镥氮氢化合物本身不可能常温超导嘛?”

对于最近学术圈的热门话题,魏教授也来了兴趣,“我觉得这件事情想要证实非常简单,也不需要他公开他的原始数据,只要他把他实验室里的样品拿出来,让大家测量一下,如果真的能常温超导,那它就是真的。”

梁院长对师弟也不客气,冷笑一声说道:“问题是他敢拿出来吗?这也不是第一次了,他什么时候拿出来过?第一次的金属氢,直接就是压砧的金刚石碎了,金属氢没了。这次不知道他的镥氮氢材料又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消失。”

这话题,其他人就不太插得上了,只能坐在一边看着他们争论。

古景耀倒也知道梁院长他们说的事情,最近国际学术圈最大的新闻就是这个了,米国某大学的某教授再次发表了他的常温超导材料的论文,这是他第二次发表常温超导材料的论文。

他的第一篇关于含碳硫化氢的常温超导材料的论文发表于顶刊自然,然后因为论文涉嫌作假且他本人并不愿意提供所有原始数据,在去年被自然撤稿。

对于自己的论文被撤稿,那位教授的团队一直对此并不认同,只是他完全不能拿出证据证明自己的论文是真实的,所以他的抗议在学术界也就是个笑话。

然而风波还没有完全平息,前不久这位教授又在同一家杂志发表了关于镥氮氢化合物常温超导的论文,并且这种新材料超导转变温度更高,只需要21摄氏度,压力只需要1GPa,也就是一万个标准大气压。

这篇论文一出来,就受到了学术圈各方的质疑,如果说当初含碳硫化氢论文发表那会儿还有一些人相信他,那么这次基本上可以说没人信他的鬼话了,反驳他的论文简直就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国内也有团队做出了他所说的那种镥氮氢化合物材料,测量之后证明这种材料并不能常温超导。

至于梁院长所说的金属氢,则是这位教授第一次闻名于世界的论文,至今还有很多争议,许多人认为这是这位教授第一次作假愚弄学术圈。

众所周知,氢单质在常温下以气体的形式存在。

而同样是常识的是,在压力下,分子的排列是可以变得更加紧密的。

学术圈有一些人认为,只要压力足够大,氢也可以表现出金属性,也有许多实验室做过相关的实验,只是并没有人成功。

目前蓝星的超高压实验使用的是金刚石压砧,因为金刚石是蓝星上最坚硬的物质,可以承受非常大的压力而不会变形,但是即便是金刚石,所能承受的压力也是有极限的,一旦超过这个极限,金刚石就会碎裂。

而想要得到金属氢,预计需要对固态氢施加几百万个大气压的压力,而金刚石压砧无法承受这样庞大的压力,还没有得到金属氢,金刚石就先碎了,所以金属氢还是个只存在于概念里的东西。

不过有许多科学家认为,如果能够得到金属氢,那么金属氢可能就是一种室温超导材料。

而这位在学术圈名声非常微妙的教授,第一次出名就是声称自己在毁掉了许多对金刚石压砧之后,意外得到了金属氢。

然而在有其他学者让他把金属氢拿出来实验一下,看看金属氢是否真的能够常温超导的时候,他表示压着金属氢的金刚石压砧意外碎了,所以金属氢没了。

故而,他的金属氢又被戏称为薛定谔的金属氢,可能有也可能没有,处于有和没有的叠加态,毕竟说他真的有大家都不太相信,说他没有那也没证据。

看他们还准备继续争论,古景耀说道:“金属氢确实是存在的,也确实可以做到室温超导,但是需要一直维持几百万个大气压的超高压,只能出现在实验室里,并没有投入实际应用。至于镥氮氢,额,之前我没有关注过,下次我去看看有没有相关的论文,但我了解的几种常用的室温超导材料并没有镥氮氢化合物。”

发现梁院长听到冷笑了一声,古景耀赶紧在他开口之前继续说道:“星际时代确实有室温超导材料,而且应用的非常广泛,不过我查阅过相关论文,所有公开的室温超导材料的合成都需要特殊的工艺,我们目前的技术达不到条件,不过高温超导材料可以。另外,许部长您考虑过可控核聚变的原材料问题吗?”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3章 超导材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