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戚归洛回过神来,她已经坐在了回去的车上,并且和来时的位置同样。
她对于自己是怎么回到包厢,这顿饭如何收尾完全没有印象,脑海里尽是走廊里面对沈崇砚的画面。
沈崇砚被她甩开手后,没有流露出一丝气恼,玩味地问道:“还学会假模假样叫沈先生了?”
她迅速调整好情绪,敛眉道:“以我和沈总的关系,我认为这个称呼最恰当。”
再次撇清了关系。
沈崇砚这下被她气笑,语气冷如冰窟:“好,戚小姐说的也没错。”
戚归洛再次拿不准他的目的和做法,好在……
他没再纠缠这个问题。
“洛洛和旧情人见面有什么感想?”
林思语的声音让她从刚才发生的事情里抽离,斩钉截铁地答道:“没有感想,现在只希望这场合作能够顺顺利利。”
“什么旧情人?”开车的小荷精准捕捉到了关键字眼,特地放慢了车速,“我错过了什么?”
林思语轻笑:“就刚才饭桌上,有你洛洛姐的前男友。”
她脱口而出:“不会就是那位沈总吧?”
林思语夸了起来:“小脑瓜转得有够快的。”
到底是阅历颇浅,她说出了想法:“还不是因为看起来年龄相仿,相貌匹配的也就只有沈总。”
小荷说得也没错,在座其他人除了沈崇砚,其余都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根本不可能联想到一起。
戚归洛任由着她们两人讨论,想起饭桌上被搁置的事情,当即点开沈崇砚的朋友圈细看。里面的内容不多,一年两三条的频率,而且大都与工作相关。
下划到他们分手那年,印象里的朋友圈不见踪影,显然是被清理得干干净净。
她嘲弄一笑。
也是,他们都分手了,过去的东西怎么可能还留着?
就在这时,林思语发出感慨:“你们是不知道,我刚进去的时候看见沈崇砚,首先怀疑是不是我眼花了。”
“在这种场合遇见,可真的就是一点准备也没有。”她说个不停,“偏偏还是坐在同一张饭桌上,我想感叹和吐槽的机会都没有,还担心会影响到洛洛的心情……”
“这还是其次,只是……”戚归洛熄灭手机屏幕,朝两人的方向看去,“后续的对接可能需要你们帮忙。”
林思语应道:“这有什么?”
而小荷的好奇心被彻底挑起,大胆问道:“好想知道你们是为什么分手。”
分手的原因?
戚归洛以为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淡忘,结果每次想起,心头总会浮起刻骨铭心的痛楚。
她说不出具体原因,恰恰当时几件事情交叠在一起,让她下定决心说出了那两个字。
她的笑容苦涩:“这种事情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说清楚。”
车厢内足够昏暗,不足以看清楚她脸上的神情。
或许是感受到了她散发出来的低落情绪,小荷没再追问,林思语可能被勾起了回忆,随即也沉默了下来。
最先到的是戚归洛家。
和两人说过再见后,拎包下车的动作一气呵成,马不停蹄地进了电梯。
旧人重逢,戚归洛看着电梯里跳动的数字,无可避免地陷入了回忆。
之所以当初会选择穗城电影学院,是因为从她有“梦想”这个概念开始,就相当明确地想要成为一名编剧,不仅可以写自己喜欢的故事,甚至能看到它们被拍成电影或电视剧。
在确认志愿填报之后,戚归洛就奋不顾身地想方设法流转于不同的剧组。
为的是在这些地方学到更多,她通常会比剧组开工的时间要早抵达片场,然后在一旁观察如何运作,顺利的话还可以和到场的编剧搭上话,运气好还可以借着准大学生的身份要到对方的联系方式。
步入大学,她就凭借自己的努力上进以及创作剧本时的灵气,得到学院里身兼著名编剧的老师秦潇潇的赏识。
自此,有一个久负盛名的老师带领,戚归洛才算是得到了踏足这个行业的机会。
她比谁都要清楚这一切有多来之不易。
记忆最深刻的那年盛夏,她徘徊在秦潇潇的工作室学习写剧本的技巧,在相当短暂的时间里就已经受益匪浅。
往后的日子,戚归洛一边打磨剧本,一边努力融入工作室,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些事情都进行得相当顺利。
只是紧接着过了没几天,工作上突然出现了一个陌生的身影。
她在先前并没有见过这个人,还是其他人给她介绍:“你不认识也正常,他叫沈崇砚,打算报我们学校的研究生。
“话是这样说,但是他进我们学校完全是十拿九稳。”
她有些疑惑:“十拿九稳?”
能来到工作室的,基本上都是秦潇潇学生里的佼佼者,竟然没有人否认这个说法。
只见对方点头:“家里有钱,仅仅因为兴趣就砸钱拍了好几部短片,而且他的相貌摆在这里,进来了就是招生简章。”
“难怪。”
这个圈子里最不缺的就是这种人,充裕的资金才有底气去做想做的内容。
至于相貌,确实比大部分她在暑假见过的男明星还要出挑。
就在这时,戚归洛的耳边有一个男声响起:“你好,请问是戚归洛吗?秦老师让我把这份改好的剧本拿过来。”
“谢谢。”
她赶紧接过。
这是她和沈崇砚的第一次见面。
沈崇砚没有因为完成秦潇潇吩咐的事情走开,而是垂眸看着她手里的剧本,问道:“秦老师说这是你写的剧本,我可以看看吗?”
她毫不犹豫地递过去:“可以的。”
秦潇潇既然让她写剧本练手,她自然想要其他人也看看,从而吸取建议才能更好的改进。
在这个行业里,她最多只能算是个微不足道的新人。
令她没想到的,是从递出剧本的这一刻开始,和沈崇砚的接触日益增多,接下来的日子他几乎每天都出现在秦潇潇的工作室,无一例外都是和她讨论剧本。
转眼间,沈崇砚也如最初所说在九月份正式入学,
戚归洛心中的欢喜与雀跃在这个时候被推上了巅峰。
和沈崇砚相处的时候,她少有地清楚体验到什么叫灵魂共振,尤其身处这一行,身边更是需要有这样的存在。
再后来——
他们是别人眼里的金童玉女,天生一对。
出自他们的影片必能包揽奖项。
只不过……
戚归洛的意识慢慢回笼。
既然具体的要求还没有商定,她是时候将沈崇砚以及合作的事情放在一旁。接下来还要去北方城市进组,目前看来还会遇见难缠的主角,不知道和对方沟通起来会不会又是一场恶战。
她应该做好十足准备。
出发前的这段时间她一如既往待在工作室,除了完善写好的剧本,其余时间基本用在给其他编剧修改剧本。
戚归洛的计划是趁着这几天尽可能处理工作,为后面出发腾出时间,不然到了剧组,她还要分出精力关注穗城这边的情况。
从那天的饭局结束后,沈崇砚再一次在她的生活消失,却没有如释重负的感觉。她的心始终高高悬挂着,像在担心沈崇砚会突然联系。
这些天戚归洛按部就班度过,终于到了出发这天。
本来就计划着要着重培养小荷,自然是带上她参与到这种场合当中,戚归洛更是深谙只有参与进来,才可以更快独当一面的这个道理。
按照行业内的惯例,开机仪式由大师算过时间,定在了早上五点。
穗城不同于四季分明的北方城市,如今已经步入秋季,好处是大清早的凉意直接杜绝了戚归洛犯困的可能。小荷看起来满是新奇,神采奕奕的热情模样让她想起了刚接触这个行业的自己。
笔下剧本的成绩越来越好,她也仍然保持着对这个职业的热爱,却找不回初来乍到的那种感觉。
戚归洛勾唇,忍不住自嘲地笑了笑。
毕竟作为编剧,很难避免经历导演、演员,甚至是剧组工作人员的蹉跎,变成了考虑如何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只见导演林木森环顾了四周一圈,低头和工作人员讨论了几句后,便抓起一旁的喇叭:“已经齐人了,接下来我给各位发开机红包。”
在场的无论是谁,红包人人有份,只希望开机以后可以万事顺利。
林木森发完红包,等接下来的仪式结束,便开始召集演员和剧组团队成员合照。
戚归洛向来不喜欢参加这个环节,尽会可能避免在这些影像中留下太多个人痕迹,这么说来,难怪沈崇砚会说接洽到的人都不知道“归槿”是谁。
她转过头问小荷:“你是第一次参加开机仪式吗?要不要去合影?”
“可以吗?”
小荷瞪大双眼,显然充满了期待。
她笑了笑:“去吧,记得选后面、其他人不会挡到你的位置。”
小荷一路小跑过去。
戚归洛站在一旁看着,就在这时,作为男主角的李言似乎已经开始提要求。
光是想要拍出一张满意的合照,就花了不少时间。
偏偏今天是开机仪式,无论是林木森还是其他人,都不好说太多。
戚归洛注意到大家的笑容开始变得僵硬,可是大合照环节迟迟没有结束,连没参与进去的工作人员都忍不住小声吐槽:“调角度拍这么多张有什么用?这周围有那么多的记者和站姐,早就被拍了一堆生图。”
另一个人附和道:“等正式开机不知道会不会更难搞了……”
戚归洛忍不住噗嗤一笑,好在周围没有人会注意到她。剧组在还没正式开拍就发生这种事情,她想知道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
听着摄影师喊了数不清的“1、2、3”之后,大合照的人群总算散开,她抬眸就看见小荷跟林木森朝她走来。
戚归洛打趣道:“合照的时间你们不是还在饰演其乐融融?怎么一下来都这副表情。”
“你是不知道。”林木森一脸苦相,唉声叹气道,“投资商硬塞了个男主进来,那个人……我就觉得是来糟蹋剧本的。”
林木森比戚归洛大整整一轮,是她前两年在剧组学习的时候,偶然认识了那时还在当副导演的林木森,由此有了合作的契机。
小荷也跟着叹气:“明明是拍大合照,他居然一定要拍出特定弧度的笑容,摄影师都被折磨得生无可恋了……”
戚归洛知道就算她说安慰的话也是无济于事,更何况尤其清楚李言的演技到底有多差,只能说道:“毕竟是投资商,我们见步行步吧。”
“对了。”林木森打起了几分精神,告诉戚归洛,“前几天有位新的投资人加入我们剧组,对方的意思是明天正式开拍再来剧组,到时候再给你介绍。”
“好。”她的脑海突然冒出一个想法,忍俊不禁,“正好可以看看能不能制衡李言背后的投资商。”
林木森不敢抱有太大希望:“要是可以就太好了。”
第二天开始正式拍摄。
通常第一幕会选择简单易过的剧情,顺势可以为接下来的拍摄加油打气。可是李言非要凸显男主角的存在感,最先拍他的高光剧情。
戚归洛在得知男主角是他后,特意在剧本上加多了演绎细节,她站在导演监视器后面,默默祈祷着他有认真看过剧本。
然而——
他连第一句台词都说不完整。
林木森绝望地喊道:“咔——”
不等其他人开口,李言抢先说道:“都说了让编剧给我加剧情,写成这样我怎么演?”
片场内瞬间鸦雀无声。
遇到这种情况,戚归洛通常会看导演如何处理,随即听到林木森说道:“拍摄暂停,下来讲解一下剧情……”
李言冷哼一声,慢悠悠地朝他们这边走。
就在这时,一个冷冽的男声打破了肃静——
“能拍就继续,拍不了就滚。”
会是谁呢——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第 3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