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文薰的民国日常 > 第1章 文薰归国

文薰的民国日常 第1章 文薰归国

作者:寻光小筑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0 15:38:29 来源:文学城

民国,七月。沪市,吴淞口。

一大清早,港岸处便忙活起来。镀着洋文的货轮进出来往,上下吆喝的脚夫起伏劳作,旁边路上车水马龙,摩肩接踵,好一派热闹景象。

至下午三点,一艘挂着米字国旗的西洋邮轮“呜——”地一声出现在不远处的海岸线,隔着日光的浮影现在碧海蓝天相接之间。

靠坐在酒楼二楼处观海的黄思齐听到动静,举起望远镜一看,与记忆中的信息稍作对比,知是等到人了。他做出胸有成竹状,一挥手,带着身边的几个青壮帮佣下楼。

今天是黄家的表小姐朗文薰归国的日子。

此时的吴淞口也不知道聚了多少人。黄思齐压着头顶处的藤编白色宽边遮阳帽,吸了一肚子臭气,好不容易挤出人群,低头一瞧,西服外套竟然有了皱痕。

只是挤出酒楼门口的功夫,仿若布巾子在滚轮里滚了一圈。

思齐穿的这套驼色西装是昨天刚拿到手的,好端端失了形状,他心疼地用手轻抚。

身边的帮工不知道少年心性,粗着嗓子提醒,“少爷,船靠岸了。”

港口处的那辆英吉利客轮一朝停岸,码头处便涌出不少青帮人士出面疏通拥堵,道路上居然松快不少。黄思齐再次举起望远镜观察,不多时便在甲板的人群中发现了扶着蕾丝花边小礼帽,穿着浅黄色洋装的朗文薰。

她大大方方地,在同旁边的一个高个头白男说话。

见到姐姐,思齐喜不自胜,“那儿,快,看见表小姐没有?”

有思齐抬手指明方向,伙计们立马注意到人群中白得珍珠般的朗文薰。她的相貌,气度,任谁见了都知家世不凡,怎会错认?

一行人赶紧涌去。

黄思齐担心表姐注意不到自己,边走还边踮起脚挥手大喊:“姐姐,文薰姐姐!”

此刻正值盛夏,天气炎热。文薰提了一个牛皮制的箱子,走了才两步额头便冒出细汗。她刚同朋友分开,正用帕子擦脸,便听得亲人呼唤。文薰居高临下,自然看得更远。顺着人流,她借着下船的功夫闻声寻去,不多时便发现了思齐。

姐弟俩成功汇合,用不了一刻。

直至见到亲人,文薰才松了口气。思齐亦是兴奋,一边接了她的箱子一边问:“姐姐,你在国外生活四年,就只带回来一口匣子?”

“还有一些得去船舱取呢。”朗文薰从手提包里拿出票据,在黄思齐的示意下递给身边的伙计,“麻烦你们了。”

码头边又闷又臭,且人多口杂,不是说话的地方。思齐不愿姐姐受到折腾,确定伙计知道去哪里拿行李后,不做耽误,带人护着文薰离开。

有家里的青壮在前面开路,文薰这个归国者听着耳边的吵闹,并不觉得难捱,反而生出亲切。至于人群中的各种味道,在她闻来居然比外国人身上的体味更能适应。

挤出人群,远离码头,街口的马路边停了一辆漂亮的黑色汽车。朗文薰看见熟悉的车牌猜到一二,才方靠近,便给面子道:“呀,是咱家的吧。你开来的?什么时候学的车子?”

黄思齐脸上是经不住的得意,“没两个月,不过我如今已然是熟手了!”

他打包票,朗文薰也放心他开。等思齐放完行李体贴周到地开门引客,文薰咳了咳,特意矜持地说了一句:“那就有劳黄先生了。”

黄思齐美得笑嘻嘻。他关好车门,条理地吩咐好伙计继续回去上工,又一人给了一些零钱,才搓着手上了驾驶位。

“走,回家!”

黄少爷一踩油门,黑色的福特轿车发出轰隆声。

思齐虽然年纪小,做事却有条理,开车也稳。文薰眼瞅着表弟的后脑勺,只觉得四年不见,家里的孩子都能顶天立地了。表弟优秀,表妹自会更好,想来敬贤也是大姑娘了。

只是不知道自家小弟文鼎是如何光景。若是也能妥帖,怕是在她的婚礼上,弟妹们真能挑起送姐出嫁的大梁。

是的,朗文薰此行回来,要办的第一件事便是参加自己的婚礼。

朗家清贵,是世代簪缨的读书人家。朗文薰的父亲年轻时正受到了新文化的冲击。别人还在踌躇时,他已欣然接受了新鲜事物,不仅做了第一批剪去辫子的人,还顺应时代,摒弃了给女孩“裹小脚”习俗,给予了家中长女文薰应有的平等对待。

朗家原来是鲁地人家,早些年闹大兵,朗家爷爷为避战乱举家搬迁,多方辗转至广陵府定居。广陵受到江淮几处影响,盛行好学之风,故而文薰自幼便在本地洋人办的西式学堂读书,中学后来到沪市,就读国人新办的女高。

女高不教女红,不教妇德,而是正常地教文化,教开明,是女孩子们能平等学到知识的好学校。高中毕业后,十八岁的朗文薰独自前往英吉利留学,研读语言文学专业。四年修行圆满,她于今年春末毕业。两个月前,在她参加完毕业典礼那天,收到了父母的一通跨洋急电。

顶着不太稳定的信号,母亲在电话那头说:

“女儿,莫老爷缠绵病榻半年之久,眼瞧着怕是不得好了。莫家最近向我和你父亲提出了[冲喜]的请求。说是冲喜,其实是怕莫老爷有了意外,莫家公子守孝三年,耽误了年华。”

16年前,朗家刚来南方时,慌忙中曾于金陵落脚。那时因缘际会,朗家与莫家比邻而居,受了人家不少照顾。五年后朗家搬去广陵时,已经处成闺中密友的两位夫人顺势结下两姓之好,给儿女们定了一桩“娃娃亲”。

这桩旧事朗文薰自小知晓。

虽说如今是新时代了,讲究自由恋爱,可她对婚嫁之事一窍不通,也未曾动过情思,对此倒没有别的想法。

时下青年间流行毕业之后就结婚。反正总是要结婚的,父母都觉得莫家是好人家,刚巧有了缘由,那就嫁呗。有人替自己操心,朗文薰乐得不去费心思。

“妈,莫家有三位公子,我具体要嫁的是谁?自小你们不愿意多聊,现在可能说了?”

“那时候你还没到年纪,也不知道人家说的做不做数。”朗太太笑道:“其他两位公子年纪比你大些,且已结婚,只有三公子霞章与你正配。他比你要小一岁,如今在临安大学当先生。”

朗文薰一愣,记忆竟生出些许偏差。

“霞章不是个女孩吗?”

当时母亲的笑声隔着电话线跨过江洋传来,有些失真,“文薰,你怎么犯了梁山伯同样的毛病?”

祝英台说自己有八个哥哥,又说家里有九妹待嫁,那么谁是九妹?

朗文薰从小知道莫家有三位公子,又见过排行第三的霞章,那么谁是三少?

朗文薰一拍额头,大意了,竟成呆头鹅了。

只庆幸父母没有当面见到她的窘状。

朗老爷当时还觉得这个典故用得不好,“哪能这样比喻?”

朗太太心宽,道:“坏的不灵,好的灵。咱们文薰与霞章乃天作之合,婚后定能比翼齐飞。”

电话又被朗老爷接过,他仔仔细细地同文薰说明:“莫家的三少爷生来体弱,请了算命先生看过后,说莫家命中注定只有二子,多的这一个怕是迟早会被老天收回去。莫家惊惧之下,请了法师,想了法子,说是把孩子当作女孩养到十四岁,若是健康,便可平安无事,得一生顺遂。你十岁那年,你母亲带你去金陵莫府拜访时,你还同他玩耍过,可有印象?”

文薰回忆起幼时第一次去莫家,那个跟在自己屁股后面拉着衣服喊“姐姐”的“小丫头”,一时两眼发痴。

具体模样不记得了,只笼统的有个印象。

朗文薰呢喃一声,“……那我到底是跟男孩结婚,还是跟女孩结婚?”

朗老爷语气微叹,“傻姑娘,他如今自然是男孩模样。”

朗太太应该是私下又见过换回男装的莫霞章,文薰只听得她在旁边安抚道:“霞章那孩子,如今出落得鹄峙鸾停,金相玉质,长得既斯文又漂亮。而且他这些年已经把身体养得好了,薰儿啊,别担心。”

朗文薰冒出一个主意,“我能提前见见他吗?”

朗太太道:“金陵离咱家有些距离,霞章又在临安大学任教yuan,不便你即时探望。”

文薰继续试探,“那我回国后先去临安找他?”

此话一出,朗老爷立马沉下声,“胡闹。”

后来母亲拿过电话,给了女儿一个折中的选择:“不论你走哪条线回来,都得在沪市下船。一路奔波劳累,你定然要去你舅舅家歇息。这样,我提前和你舅母打好招呼,挑一张霞章的相片予你,其他的再做商议。”

这通跨洋电话打了不到5分钟,在电话稀缺的年代,其花费的具体大额银元不论,总之,夫人老爷与小姐,双方都很满意商谈的结果。

如今朗文薰回了国,自然要如母亲计划的那样去舅舅家拜访,顺便一探未婚夫的真容。

文薰舅舅家在沪市经营了一家药房,方才思齐找来的青壮,正是药房中的伙计。黄家除了公子思齐之外,还有一位小姐,名叫“敬贤”。这对兄妹乃是一母同胎的双胞,二人自幼跟文薰玩闹,关系很好。

路上,黄思齐也顺便说了家里人的近况。

“我们南洋中学已经放假,敬贤她们大同附属放假却要晚些,这周五才能结课。”

思齐在家附近的南洋中学念书,敬贤在以实业出名的大同附属念商科预科,这些都是以往家书中提到过的信息。

“爸爸去了钱塘出差,要过两天才回来。姐姐回家的事宜,一概由妈妈操持。我刚好放假,索性无聊,便毛遂自荐,临时请命,抢了这份工作。”

如今的跨洋轮渡时间受到天气影响,多有不准,抵达信息都只算作大概。为了应对这种情况,一般都是掐算着大概日子提前准备。谁料刚巧,弟弟“上工”的第一天,就等到了姐姐。

朗文薰也觉得稀奇:“看来还是咱们姐弟有缘分。”

思齐脑袋一昂,特别骄傲:“谁说不是呢?”

一路驱车,二人回了家,进了那栋带花园的小洋楼,得见长辈。

舅母身着浅青色丝绸短袖旗袍,烫的卷发,正是沪市这边太太们的时髦打扮。得见文薰,舅母搂过她抱在怀里一通稀罕。

“我狠心的儿啊。”

文薰当年来沪市求学,便是寄住在舅舅家。再加上两家人亲厚,时常走动,可以说在黄家夫妇眼中文薰与亲生女儿无异。

好好的孩子,跨越重洋长达四年未见,如何不得想念?

舅母对文薰好一番嘘寒问暖,得知她腹中不饿,便提议让她先上楼去换洗歇息。

“这几年市场上的新东西越来越多,咱们家里也换上浴缸了,正好让你泡澡解乏。”

舅母的话正中文薰下怀。

由于赶着回来,朗文薰没有抢到合适的伦敦直达沪市的票,只是退而求其次,择了其他航线。她此行先是乘坐邮轮过海峡去法兰西,又从巴黎坐火车去马赛乘坐邮轮,经锡兰、南洋,在海上漂了一个多月,到今天,骨头都快松了。

舅母牵着文薰去了她曾经住过,连布置都不曾换过的房间。俩人说了会私房话,去浴室后,舅母亲自帮她放水,替她挽起头发。

“你好好歇息,别的话,等得闲了再说。”

亲人真诚的关心让文薰鼻尖好一阵酸涩,但她不想再引舅母伤怀,故而硬撑着没哭。

待舅母离开,文薰脱去衣物,进入浴缸。乍然浸入,她甚至觉得祖国的水质和英吉利的都有区别。如今她像是躺入了母亲的怀抱,是那样的温暖,那样的足够包容。

解了一身疲劳,朗文薰换上浴袍,自己用布巾子擦着头发,沾去水汽。她从浴室里出来时,自然有佣人进入收拾。文薰回头看了一眼,见她们有条不紊,便没多做吩咐。

她回到自己的房间,发现行李箱已经送了上来。她开了风扇解暑,又开了箱子,取出一个罐子,拧开,用手指沾了一点香膏薄薄地抹在脸上。

动作时,她看见桌上摆了些报纸。她向来是见了文字就走不动道的,当下便歪着脑袋,随意阅读。

这是一张上周刊印的《申江新报》。左侧版页登了一些新闻,包含时政、经济。朗文薰一一看去,算是对如今国内情况稍作了解。

右侧版页是自由投稿页面。朗文薰一转眼便看到几个加粗大字:

【回朴公先生昨日大作】

标题旁边便是文章内容:

「朴公先生极其爱好同人讲述自己身体的近况。今日写信与人讲自己断了肝肠,明日写信讲自己无法呼吸,恨不得刨心挖腹自证。此状若为真,可为当世医学奇才。抱病体之躯,坚持写作,为你我好学者之典范。」

简短的几句话,叫朗文薰还未读完便笑出了声。

她如何看不出这个笔名为“潆丝女士”的人是在骂这位“朴公”?

国内文坛看着一派欣欣向荣,真是妙极。

开新文啦,一篇架空民国小故事,入v前隔日更,入v后爆更,有存稿。更新速度绝对有保障!例子就在隔壁完结文[让我康康]

嘿嘿,反正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撒花][撒花][撒花]

ps:民国文受网站限制,很多东西不能写,请大家见谅。

ps:为了架空,部分地名采用城市古称,希望大家不要见怪。

ps:特意查过,民国时期就有跨洋电话了,只是技术或者线路不对。既然是架空,为了方便剧情,便把位面技术精进了些,算是为剧情服务,还望大家见谅。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文薰归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