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闻香识君意 > 第84章 心虚

闻香识君意 第84章 心虚

作者:糕欠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5 04:43:27 来源:文学城

四人往屋内去,闻逸落了好远,进屋后也与听音也隔着段距离。沈香龄坐回榻上,听音找个了圆凳坐下。

日头本就热,比试时后骤然停下冒得汗便更多。

闻逸在墙边抱臂靠着,脚随意搭在一起。

很快,忍冬的冷茶端了上来。

沈香龄招呼着他们:“你们运气好,闻公子今日做了乳糖真雪给我吃。细细绵绵的冰浇上一圈圈牛乳、酥酪和石蜜,又甜又解热。”

“你们也快来尝尝看!”

说着忍冬就又端了三碗上来。

闻逸行走江湖这么多年也没去过糖水铺子,他也是前几日吃了那什么圆子才知道自己嗜甜,面上有几分雀跃。

看他踟蹰着不知要不要上前,沈香龄催他:“闻逸快尝尝,你若爱站着吃就捧着碗。大家都是平辈,我这儿也没什么规矩,随意些便是。”

沈香龄最喜热闹,兴致正浓。

闻逸点头,这几日对沈香龄改观颇大。她看着是个不知规矩的大小姐,可行事作风总会让人心里觉得暖暖的。人情世故他懂得的,也知道大多数人都是表面和气,背地里阴险。

表里不一的人多了,他对表面热切的人就没有盼望。

可沈香龄不同,她就是热乎乎的,让人看着心里高兴。摆明了是照顾你,却照顾得不像施舍。

待人就是朋友之间的相处,从不摆架子,自在极了。

沈香龄歪着头:“闻公子的厨艺真不错,连糖水都会做。”

听音闷着没出声,她不爱吃甜,于是就在一旁闷头喝茶。方才同闻逸比试让她自觉武功太弱,需要再进精一些才行,不免有些泄气。

闻君安点头:“也不知为何,就是想着就会做。”他用扇子点了点脑袋,“要放什么,怎么去做,脑子里就有。”

沈香龄用帕子擦擦嘴,看他拿着花哨的扇子比划,竟也不觉得突兀,修长的手指捏着扇柄分外好看,慵懒又矜贵。

“你家里莫不是开酒楼的?”

这几日关于他的身世沈香龄猜过无数次,现在权当是拿来逗闷的乐子。

闻君安抿唇摇头:“不清楚。”

“要不就是卖冰的?”沈香龄眼珠子咕噜转,“卖糖水的。”

想起自己对于冰饮的熟悉,闻君安轻笑着:“可能是。”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闻公子什么都会,也有可能就是状元呢!”

屋内一时其乐融融。

过了半晌,听音见沈香龄与闻君安之间的闲聊,她心里只觉得不妙。将茶放在桌上,一声轻响:“主子,属下想起有事要跟你禀报,还请主子让不相干的人等先退下。”

沈香龄挑了挑眉,没料想到听音如此直接。闻君安见状起身,拿起一旁的手杖:“闻某也正巧有事,这就告辞了。”

沈香龄僵着笑点头。

他俩离开后,沈香龄听着声音,待他们走远后身子又微微往后仰,透过窗户见他们走出月洞门彻底没了身影。这才终于泄气,她嘟着嘴。

“听音,你怎么说得那么直接?待他们吃好后,我就会找借口让他们先下去的。”

听音起身站着,她不悦道:“阁主何须对他们这么客气?他们也算不上是客人。”

沈香龄:“相处这么久,他们也不是什么坏人。算啦,你就说你去听音阁都查到什么?”

听音抱拳道:“阁主,属下去打听过。闻逸确实是万宝坊的坊主,而这位闻君安闻公子也曾出入过万宝坊,虽那位老鸨口头说是她的掌柜,可空口一言并无实据。”

“他常年坐轮椅,不怎么出门。在小院里住之时,除了外出采买菜也不怎么和人交谈。”听音一脸疑惑,“他怎么如今会走了?”

“你没见到手杖么?他是不想让人知道自己脚上有伤,所以才不爱在外走动的吧。”

听音却不觉得:“阁主,我看此人心性深不可测,还是不要离他们太近,让他们去客栈住吧。”

她当然知道,只是她另有所图。

沈香龄招手让听音凑近一点,小声道:“让你去翻他们俩的屋子,你可有找到紫玉冠?”

听音低头:“没有寻见。”

“唉,这几日他来前厅日日拉着他玩乐,给你拖了那么多时日你都没找到么?”

听音低着头,声音放得更低:“是属下办事不力。去翻了三次,一丝痕迹也无。”

“今日凑巧从他们屋子里出来,没走几步就遇到闻逸,未免让他起疑这才直接与他打了起来。”

沈香龄叹了口气:“那没办法了,找也找不见,只能再等等无双城的线索。”

听音觉得负疚,回道:“是属下办事不利。无双城那边听玖定会竭尽全力,他来信说已经深入府内,只待时机。”

“行。”沈香龄拍拍手,忍冬从屋外探出头来,“怎么了姑娘?”

“你去门外盯着,没我的吩咐别让任何人进来。”

忍冬点头,拎着一起翻花绳的小桃往院子外去。

“你说说看,这宅子查得如何。”

听音这会挺直身子:“阁主猜得没错。这宅子之前就是孙家的,右边靠着的正是太傅的院子。太傅的女儿杨韵死后,两家交恶这座宅子就闲置下来,太傅也未曾回过巴陵县。”

“孙家将宅子卖掉估计也是因着这层原因。”

“庶出孙荣桓的二女儿孙嫱,也就是如今的惠妃娘娘,选秀女前曾在这儿待过一年,据说那一年宅子里很是热闹,来了许多大家名师来教导孙嫱琴棋书画。”

“但是她足不出户,偶尔几次出门每每都声势浩大,令人侧目。”

沈香龄歪歪头:“那有什么关于她的秘事?这点东西交代上去怕是不行。”

听音道:“这就是最奇怪的一点。孙嫱在宅子里找的侍女除了贴身的几个,其余是牙嫂们介绍的,可她不要当地的,全是外地来的丫头。”

“选秀后就全遣散了不说,还给足了银子让他们回乡里,一个都没带进宫。”

“所以品性,习惯,在这宅子里都做了什么,极难去查。”

沈香龄不明白,她食指点着桌面:“她为何要如此谨慎?反而有些欲盖弥彰。”

果然如皇后所言,这位孙嫱很奇怪。这种奇怪无法直言,就是冥冥之中透露出些诡异。

听音摇头:“属下不知。”

“听壹和听心已经前往安康镇,她在当地住的久到时会有线索的。”

沈香龄有些发愁,她看了眼桌面突然想到自己的扇子还没从闻君安那里要回来。

“哎呀!”她拍了下脑门,“居然忘记了。”

听音奇怪:“忘记什么了?”

话音刚落,忍冬就来报说是闻公子又来了,说是来还扇子的。

沈香龄考虑一会儿,站在眼前的听音,听见是他,紧皱着眉头。

“你跟他说我已经歇下了不见客,让他把扇子交给你就是。”

忍冬点头。

听音不悦地说:“阁主当真辛苦,还要管他的事。他怕是故意忘记的吧?”

沈香龄指了下凳子让她坐下:“你为何与他不对付?他人很好,温柔又体贴。”

她原先还想着找个由头支他来前厅,好让听音抓住时机去翻翻他的屋子。没曾想他自己倒是日日来点卯般地陪着她。

沈香龄对他便有一丝歉意,自觉使些下三滥的手段不好,可谁让这些手段管用。

反正自己也提醒过他,如若闻公子不知晓也没办法不是?

听音无奈:“阁主没发现,他只对阁主一个人好?目的太明显,让人觉得可怕。本就是深不可测的性子,我们就更不知道他想做什么。”

沈香龄回想着,也没有吧?平日里他对忍冬也从不摆高人一等的架子,皆是称呼忍冬为姑娘,实在想不明白闻君安到底是哪里招惹到了听音。

“你同他不对付,以后少与他见面就是。不聊他了。谢钰在六安城里有什么动静么?”沈香龄攒紧手,她寄出去的信不多,可也不少,却从未收到谢钰的回信。

自己终究还是抵不过挣扎的内心问了一句。等待听音答复的时候,她还有些紧张,生怕听到些惹人伤心的消息。

“谢公子在六安城里日日上值,说是每日都挑灯到夜半。这几日刚被皇上任命为监察御史,将要下派去荆州督查。”

“督查?督查谁?”

“京中有人弹劾荆南转运使贪污受贿,据说数目极大。”

沈香龄皱眉,心底暗道不好。

荆南转运使正是门下省黄侍郎的亲胞弟,她同黄之茹交好,黄侍郎的亲弟弟如若受贿,对黄侍郎的影响极大。

“怎会有人突然弹劾?他、他真的受贿了么?”

听音无所谓道:“官哪有不贪的?何况是转运使。现在转运使几乎到了一手遮天的地步,管着河道,如若贪了也是正常的吧?”

“可弟弟贪了哥哥会干净么?”

听音想了想:“一家人还分什么干净不干净?”

“……”

说得挺有道理。

眼下正是大周国库空虚之际,连商税都有调度。这可是新帝上任来第一个贪赃的案子,大家可都在盯着皇上怎么判呢。

“阁主,需不需要我们……”

“不用,朝堂之事我们不要随意沾染,更何况还是皇上亲自下旨调查的。事都已彻底露出水面,黄侍郎怕是早已暗中知晓。”

等下就写封信问问黄之茹府里如何。

沈香龄蹙眉,想到这儿不免又想起那个毫无声响的谢钰,她小声念叨着:”都要出了六安城,也不知道写信同我说一声。”

真是的。

此时忍冬拿着扇子进屋,她将扇子递给沈香龄:“姑娘,拿回来了。”

沈香龄懒洋洋地点头,随手接过放在一边,没什么兴致。

想到方才,忍冬手上缠绕着花绳,还是将腹诽说出口:“姑娘不知,闻公子一张嘴也太会说了,这扇子差点就得他亲自拿进来。”

闻言,沈香龄轻笑一声:“他确实是能说会道,骨子里是有一份执拗在的。”

她将手放在扇子上,扇柄是白玉做的,有点硌手。看着不远处袅袅升起的香炉,忽得拿起扇子指着香炉,沈香龄吩咐道:“忍冬你去把那香灭了吧。”

“灭了?为何?”

她们屋里长年点着香,忍冬一时好奇。

听到她的问题,沈香龄一时无措,回望着忍冬。

是呀,为何呢?

她越发得心虚起来,脑子里的线头团成一团,乱七八糟理不出头绪来。索性烦道:“不用管,等下换一块儿祛蚊虫的烧就是。”

本就是随口一问,忍冬点头:“好。”

沈香龄将扇子打开用力地扇动起来,好似这样就能吹散掉脑海中些不可想的纷乱。

听音:只是一味的讨厌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4章 心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