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香龄上手时就已后悔,若是被谢钰知晓,他定是要吃醋。可又能怎么办,她分不清闻公子是装的还是真的,即便是装的,可这血淋淋的伤口不是假的。
还是先还人情,只要自己问心无愧,包扎下肩膀又有什么。
她安慰着自己,努力不让自己的目光左右飘散。余光却总也忍不住扫过这强健白皙的臂膀,倒是把不该看的都已尽收眼底。
这闻公子看上去是个文弱书生,却不想他竟会武,今日一见更是神奇,他肩膀上的肌肉紧实有致,曲线明显,一个肩膀有她两个脑袋宽。
让沈香龄眼前一亮。
不想他深藏不露,私底下如此健硕?
沈香龄努力压抑着自己的瞳仁,坚定地不要晃动。想得多了难免走神,她最后收手将布绑好,谁知果断一拉,闻公子突然地叫了声。
吓得沈香龄一下子松手,明白自己手艺生疏,没想到生疏至此。他还反过来取笑自己,却转口又承认是自己柔弱。
想打破旖旎的氛围,沈香龄拍了下他的肩膀,笑道:“我真没想到你能会发出这么大的声音。”,好像意识到自己说的不对,她偷笑道,“不是取笑你的意思,就是太逗了,像是平地一声雷。”
她眼睛笑地弯成了月亮,“和我胞弟有的一比。”
闻君安也没有丝毫不好意思,点头:“已经见识过了。”
“你们何时见过面?”
也没听沈明喆讲起过。
闻君安道:“你弟弟那日在书院门口打架,恰巧被我撞上,听心认出来是他,我们就带着他去找胡郎中诊治。”他回想着,“确实嘹亮。”
沈香龄揶揄道:“他从小就是个娇气鬼。”
伤口重新包扎好,她退后一步。
“其实也不是因为疼,小时候他会故意作怪假装摔倒。为了惹娘心疼,能格外照顾他。次数多了娘便知道这是他的小把戏,后来就不再搭理。他从小喊到大,都喊成了习惯。”
“不过,也有人从小就不爱喊疼的。”
忍冬将沈香龄手中的布收走,去外头打水。
闻君安问:“谁?”
沈香龄犹豫了下:“谢钰。他不仅不说还会故意瞒着我。”
“有次为了陪我逛晚市,回府晚耽误了课业,因此被他父亲责罚。在背上足足打了十几鞭子。”
“要不是我同护院看门的关系好,那几日没见着他,问了护院几句才知晓内情。不然,他怕是打算一辈子都不让我知晓此事。”
听到她提到谢钰,闻君安抿着唇,并不意外,他沉吟片刻。
“这样…”
他还想再了解些沈香龄同谢钰之间的往事,沈香龄就已转口:“好啦,伤口包扎好,我的心就可以放在肚子里。”
“我都快饿坏了。”
见她不愿再提,闻君安只得点头:“走吧,用膳。”
*
之后沈香龄就愈发得忙。
虽说老金早就吩咐过打扫一遍宅院,可搬进去后沈香龄才知道远远不够。
她也就抬了几个沈明喆在家里常用的物件来岳州,往宅子里一放,跟没添置的空宅一般。虽宅子里本就有一应坐具卧具,但自己的家总是要细心归置一番才算真的有了归属的感觉。
只好又让老金领着她去木材铺子转一转,老金本是个牙人,倒是让沈香龄用钱给堆出了个管家的活。
她原本打算将置办的家具定好后再招人,下人的屋子里总得有床榻才好安置。这几天才相看了几个仆人,就已头脑发懵。
也得亏是沈香龄给的银钱多,让老金帮忙搭了一手。一个家上上下下需要打理的事情很多,不光是自己的一应吃穿,连下人吃的用的一切用度都得按条理、定规矩。
这园子里的花草树木给谁打理,什么时辰打理,何人检查,如何检查都是章程一一定下来繁琐得连渣斗放在何处都要沈香龄定夺。
她好不容易忙完了一圈回府,开始着手置办下人,家里管家是最重要的,要细细地比对。将来若是事事都自己操刀,那真是累得不行。
好不容易将一切定下来,眼前的仆人男女老少被行老和牙嫂领着退下。沈香龄等他们走后像是泄了气的皮筏子摊在椅子上。
忍冬站在一旁,松了口气:“里里外外我们忙活了几日终于定下,日后就可以好生地享福了。”
沈香龄扶着额头:“唉,可也不能让他们闲着,一开始还得给他们多立立规矩,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得先敲打一下。”她侧过脸,一脸苦恼地望着忍冬。
管事的人是这个家的定海神针,她这几日也有相看过,可人的好坏光凭问,是问不出来的。就这一面的相处让沈香龄定不下来,索性就选了几个人一起,比着来。
两个人在堂上谈论半天该怎么立规矩,说得口干舌燥,将人手放在心里演练着,这人适合在园子里,那人适合干杂货。
忍冬一一记下。
“你若是想见就去。每日在这唉声叹气的要做什么,是在招穷鬼么?”
听着闻逸数落他,闻君安也没什么反应。他摇摇头:“我也想,但没有有由头。”
怎么去呢?起码要有个正儿八经的缘由。
闻逸翻了个白眼:“前几日你还说沈姑娘答应你借住?”
“既然你要恢复记忆,钱掌柜现下可在她手里,那才是重中之重。”
“我同你可先说好,我是领了楼里的几个六安城的任务才出来的,过不了多久要回去一趟,你最好赶紧想起来,省得我来回奔波。”
闻言,闻君安点头。
他也有找过忍冬几回,忍冬每次都说沈香龄有事不在府里。他不知道是不是沈香龄故意躲他……
但知道不能再拖下去。
闻君安一改方才的无精打采,带着笑意道:“登门拜访不能空着手,先去备些礼吧。”
闻逸随手拿着啃了一半的苹果:“走。”
两位男子一起逛街,还都长相俊俏,惹得路上的人都频频回头。
到了沈宅门口,闻君安犹豫片刻敲了下宅门,只有手杖落下的声音,里面安静得很。还未敲第二下,门开了一条缝隙,里面一张男人的脸露出来。
“来者何人?要找谁?”
闻君安弯腰行礼:“闻某字君安,是来找沈姑娘的,劳烦你通报一声。”
他一行礼,这门彻底开了,门房也回之一礼道:“劳烦二位等一等,我家主子没有交代过,待我们先去问上一问。”
“好。”
这厢沈香龄知晓是闻君安来了,便让人领他们进来。
听见咚咚的声响,沈香龄舔了下干涸的唇,有些疑惑,坐直抬头一看是闻君安和闻逸。
他竟没坐轮椅,拄着一根竹制的文人杖,走路的时候偶尔趔趄。还穿了一身清丽的绿衣长衫,弱化掉他脸上的不怜众人的威严和冷淡,戴着一个同色的发带。
比闻君安着穿紫衣时整个人都温和许多,宛如冒出头来的青竹,清丽文雅,倒是挺适合他。
“闻公子来了?”
闻君安在她面前站定,克制住自己的视线缓缓地打量沈香龄一眼,将随手拎着的盒子递给忍冬。
他端详着沈香龄一脸疲累的神色,眼角微垂,眼底泛着淡淡的青色。闻君安打趣道:“闻某在客栈等了几日,还未等到沈姑娘的消息,担心沈姑娘贵人多忘事把给我忘了,便登门来看看。”
“想着,是不是沈姑娘不愿我登门?”
沈香龄闻言气鼓鼓的:“哪里,我这几日实在是忙不开嘛。”
闻君安笑笑,找了个离她近的地界坐下。
“我就知道沈姑娘不是故意的,定是有事拌住了脚。”
沈香龄含着笑意斜睨他一眼。
闻君安则是笑意更甚。
“知晓你忙得撒不开手,我同闻逸过来也是想问问有什么地方能相助沈姑娘?我们都可以略尽绵薄之力。”
沈香龄立马摆手:“怎么好麻烦你呢,不用不用。”
“我这几日打算招个管事,事情就办妥了。”
不一会儿,就有人端来茶水,放在闻逸和闻君安的跟前。
沈香龄忙不迭接过,方才和忍冬聊得尽兴,连水都忘了喊人上。她那杯照旧是冷茶,爽快地连喝三口才停下。
闻君安见她二人猛猛地饮水解渴,有些疑惑,他半阖着眼皮掩藏起来心里复杂的念头。
“方才是沈姑娘和忍冬在商量宅内的章程事宜么?”
忍冬也连喝两口道:“是。”
闻君安顿了一瞬,不再多言,料到沈香龄会拒绝自己,他屏着呼吸道:“闻某也不是白帮的,我今日来也是想提醒沈姑娘一件事。”
“怕是沈姑娘早已忘了。”
“哦?”
“沈姑娘也知,闻逸同我都是在城主手底下过活,领的是每月的例钱。这日日住客栈花销太大。闻某就想着能否在贵舍借住上一段时日,当然也不是白住的。”
“有什么体力活可以吩咐闻逸去做。我呢就趁着这段时日帮沈姑娘打理宅子,等稳妥下来后,我们再签月契,每日给你们银子当赁居,如何?”
借住?是有这么一回事,沈香龄当初以为是调笑之语,没当回事。
此时灵光一现,听到闻君安要给银子,不以为然。对她来说都是小事,本来闻君安就同她以友相称了,借住几日也无妨。
“怎么好这样劳烦你们。“
“若你们不嫌我的宅院寒酸,外院管够,不妨事。单是多了几个人吃饭几双碗筷的事,怎么好意思收你们的钱呢?”
闻君安似是伤感了一瞬,低语道:“闻某虽过得贫乏,这点钱还是出得起。”
沈香龄明白闻公子自尊,当然是不乐于白吃白住。
“嗯…你能来帮忙自是最好的。不瞒你说,这几日我都快累死了,特别耽误事儿。”
闻君安抿着唇,他环视四周,来的路上都是一切都是井然有序,仆人也不会嬉笑打闹,见到他们都会见礼:“沈姑娘谦虚,也就几日的时光能把内宅打理妥当,是一种本事。”
沈香龄还是第一次被人夸会打理内宅,有些骄傲地扬起下巴:“我也这样觉得。”
门口的护院见他们来了不立即开门,而是问询再禀报。他和闻逸进院后一路都有人接迎,这屋内的东西齐全,一进来茶就上齐,安静不多话。
想来沈姑娘对当家作主这事还是格外拿手。
看她这几日事必躬亲,想来也是想借此机会好好锻炼自己。
沈香龄摸了摸椅子把手,眼睛一亮:“那岂不是马上就能吃到闻公子的拿手好菜了?”
闻君安点头。
沈香龄笑着:“忍冬,你去叫几个新来的丫头,把闻公子和闻逸的屋子收拾收拾,让他们今夜就在宅子里住下。”
忍冬道了声是,转头去吩咐。
闻君安欲言又止。
见他神色莫名,沈香龄想了想:“实不相瞒,客栈的吃食我早已吃厌。今日我才招了厨娘,倒是能让你同厨娘的手艺比上一比。”
闻君安点头只道好,他环绕四周不见其他人。
“听音他们呢,他们这几日都不在府里帮衬你么?”
沈香龄被他问到有一瞬的慌乱,眨眨眼很快又镇定下来。
“听音在的,她闲不住就爱出去逛,估摸着晚上就会回府。听壹听心我就安排他们回六安城去,让他们回去帮我办点事。”
闻君安收了收下巴:“原来如此。”
“对了,许久未见,不知闻公子你肩上的伤势如何?”
闻君安摩挲着文人杖的仗首,将这一丝关切的甜小心地品味着,他淡淡道:“已好了大半,劳沈姑娘费心记挂。”
沈香龄点头:“看来胡郎中医术果真了得,那日看伤势实在严重,还担心你会发高烧。”
“是沈姑娘手巧心细,如若不是你来相助,这肩膀必不能好得如此快。”
“啊……”沈香龄挠挠头,她也没做什么。“小事一桩…”她带着些不好意思抿唇,他嘴甜,这坐下还没多久,怎么连这都能夸上几句?
但沈香龄很受用。
两人寒暄一会儿,她今日有些憔悴,脸上毫无血色,闻君安带着些忧虑:“见你神色倦怠,不如让忍冬陪着你先去歇会儿,好好睡上一觉起来,到时饭就好了。”
沈香龄嘟囔着:“哪里能一起床就用膳?那不是猪嘛。”
见她不满意闻公子的安排,忍冬正巧吩咐回来,听到这句话拿着帕子挡嘴偷笑着。
闻君安反问:“我难道没有猜对?在客栈时,我可是见姑娘日日如此。每每睡到日上三竿才起,之后就让忍冬去大堂喊跑堂的备菜。”
“彼时饭点已过,大堂清闲,闻某听得较为清楚。”
“……”
闻君安眯着眼笑,沈香龄不好意思地轻咳几声,站起来:“闻公子,那我就先去午歇。若有其他事我们晚上再议。”
她抵不过闻君安的口舌,只好逃跑。她要离开,闻君安努力压着嘴角,柔声道:“好。”
忍冬扶着沈香龄往卧房走,沈香龄沉思着不知道在想什么,过了会儿她吩咐道:“忍冬,等下你吩咐那几个管事的先去找菜园子。他们定下的几家你私底下探查下是不是有亲戚关系,如若是有,将那管事的名字记下来,明白么?”
“这宅子里最忌讳的就是连襟关系,我们宅子里没有家生子。如若他们是连襟,可就不妙。除了眛银子之外,下人之间容易以多欺少,倒时搅得家宅不宁,仆大压主可就麻烦。”
忍冬点头,她吩咐过丫头们提前上值,已将热水备好。忍冬在心里记下那几个姑娘的名字,洗漱一番后,沈香龄一躺下就直接睡沉,她便退下去吩咐那几位管事。
闻君安也没有闲着,等沈香龄离开,他在这园子里逛了一圈。伙房已被厨娘修整好,他便帮着在一旁顺手倒水洗锅。
过了一个时辰,忍冬来了。
闻君安见她来了,蹙眉:“忍冬你不在沈姑娘跟前待着么?万一她醒了有事要吩咐呢?”
忍冬行礼:“姑娘说若是你真来伙房,便让我来给你搭把手。”
“那她岂不是账下无人?”
忍冬却疑惑:“啊?内院早已吩咐妥当,姑娘周遭怎么可能无人照顾?“她不解闻君安的担忧,”让闻公子操心,只是我家姑娘不经手,一旦经手理事从不会出错。”
闻君安闻言侧头,垂眸间轻笑道:“她好厉害。”
他只是没想到,平日里见着沈香龄都是娇小姐的姿态,只会使银子手段。但到底是自己轻看了,她办起事来丝丝入扣。
闻君安系着襻膊,长身玉立,在伙房里头差点就顶到头,襻膊一系就看出他身体的精瘦与厚实,有力地手臂涮洗锅。
他像是无意地说道:“忍冬是跟着沈姑娘从小一起长大的,虽为主仆但她待你如亲姐妹一般。”
忍冬点头:“是呀,姑娘性子好,也不骄矜,对我们下人都很好的。”
闻言,闻君安转而又道::“你家姑娘脾气确实好。府内的下人初来乍到府里可能不明白你同沈姑娘之间的关系,单单以为她好脾气。到时候凡事都是下人自己做主,那沈姑娘可能就会有些棘手了。”
忍冬昂着头有些不明白。
闻君安手上未停,他将抹布挤了水开始擦拭灶台:“你家姑娘今日说了那么话,想必舌头都累了吧?”
忍冬这才慢悠悠地像是被点醒了一般,她楞在原地。
“闻公子说得是。”
“忍冬,虽然你们情同姐妹。她不把主仆之别放在心上,但希望你能将她放在心上。事事以她为先,每月拿着利银过活,应该做的不能忘了吧?”
他的语气不是尖锐,反而一字一句都带着笑,最后四个字,他说的轻又缓。闻君安说的都是为了沈香龄好,忍冬作为沈香龄的下人也没有反驳的余地。
她没吭声,低声说了声是。
接着闻君安站定,他拿着抹布在这伙房里,却好似站在堂上的主人家,即觉得违和又觉得不违和。他继续温柔地问:“菜贩子找了么?”
“嗯,将菜定下半晌就能送来。”
也不知道为什么,她急于解释:“姑娘留了三位管事打算相看一段时日再定下人选,今日也让我好好探查一下他们找的菜园子是否有什么连襟关系。”
沈香龄很会安排,闻君安点头:“好。”
他将抹布放下丢到盆里,认真地净手后又拿起放在一旁的灶王爷的画像,贴在了灶台旁。
忍冬无措地站着,方才她骤然有种被谢姑爷训斥的感觉,谢姑爷从来不会急赤白脸地谩骂,连语气都不会有波动,从来都是理有据。说话温文尔雅,拿钝刀子教训人。
此刻的闻公子像极了沈夫人。
让人不知为何,有种自然而然的畏惧。
“那…”
“你先回去照看着香龄,这几日宅子里生人多,还是有个知心人守在她身边为好。我这儿并不需要你帮忙。”
忍冬不知不觉给闻君安行了个礼:“忍冬这就去。”
她走出一半后才反应过来,不对呀,我为什么听闻公子的话?
她转身后又觉得他说得颇有道理,自己还是守着姑娘吧。这些下人虽签了契,但不是家生子,初来乍到不知深浅,还得是自己贴身服侍才最安心。
闻君安将画像贴好,对着这灶王爷的脸一时愣住。
“怎么回事…”
他喃喃着。
方才自己那样,倒是挺有做派的,还做得异常顺手。
他摇了摇头,不打算想太多。
脑海中浮现出沈香龄今日疲累不堪的脸,心里实打实地想要给她做顿好吃的补补气血。
离晚膳的时辰还早,要不就找找有无药材顺手再给她炖碗四物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