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闻香识君意 > 第52章 上朝

闻香识君意 第52章 上朝

作者:糕欠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5 04:43:27 来源:文学城

乾清宫里几叠折子被掷在桌上后弹到地上,发出一声轻响。

“这几份折子是何时的?竟然今日才送上来?”

稍显青涩的声音带着愠怒。

此话一出,众人皆低头屏息,旁边的内侍赶忙去捡。

王尧晟向前走了几步,他低头抚掌行礼回道:“回皇上,之前通政使厅缺人手。便调了些翰林院的人一起去整理。当时折子多,估摸着是被人误放了。”

哪有什么误放?一屋子的人都是人精,自然清楚不知是谁故意的,趁着人多无法追责偷偷地戳人脊梁骨。

皇上脸上一贯的面无表情,并没有因王尧晟的出言而惊讶,他淡淡地说:“谢侍郎,在朕这里议论政事无须那么多规矩,平身回话就是。”

低着头王尧晟的行礼后起身,他品不出皇上的神色,无法分辨是好还是坏。在他身上的注目环绕了许久,仿佛是将他上下地打量了一遍。

须臾,皇上道:“不论上折子日子再久远,只要有关民生的朕都想看到。通政使厅整理的…“他像是自言自语道,”这卫国公府从未有过上诉的折子,今日一看竟然整整十几封,着实是把朕吓到了。”

接着他带着不满地怒意,“弹劾之人如此多,上到官府,下到百姓,竟无人替他们做主?虽说有些是见义勇为之事,可下手太过暴戾。凑巧送到了朕的面前,也是不容易。”

“若是被这其中任何一个人看见,哪还有人敢呈上来给朕看?”

这话说的好似是在庆幸,话里话外也不免是在警告大家,畏惧其他臣子的权势是皇上所不允许的。

几摞下来都是有关卫国公府的肯定不是巧合,说明早就有人将这些搜罗起来,只是一直压着没敢递上来。

他犹疑地瞥了眼谢钰,谢钰向来是以民为本,他家世也不错,自然不怕卫国公的权势。可为何…

皇上沉声没说话,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之前谢钰写的有关赋税变法的策论还放在自己的书房里压着,可他自从游历后回来,倒是同以前不同,也不来同自己请安了。

上头没有动静,大家也不敢出言。属实是卫国公府的事太灼手,他们都不愿出头,更不愿惹上一身骚,这一家人是顶顶记仇的。

擅自扣押奏折一事可比卫国公府被上奏一事要严峻得多。

皇上不动声色地看了一圈站着的人,他轻抬下巴吩咐一旁的内侍道:“去,将通政使厅的通政使传来。”

刘通政使被传唤来,浅浅地一扫,见到大臣里的谢钰,他心下一喜。

“奴才参加皇上。”他挑起衣摆,单膝行礼。

“不知皇上唤臣来是有何事?”

皇上侧头,一旁的侍从将方才收好的折子递给刘通政使。一时屋里很安静,只有刘通政使低头翻看奏折的声响。

刘通政使不明所以,总觉得有些不太对头。但他仍就装作很惊讶的模样:“皇上!这折子怎么会在这里!”说着,抬头一脸惶恐。

“哦?”

听到皇上讶异的一声,却仍无其他的言语。刘通政使有些紧张,拿着折子的手颤了颤。

“前几日皇上命臣收敛从前的旧日奏折,挤压的奏折太多,臣便让翰林院的人来一同帮忙收拢,这这许是翰林不小心收拢后,递上来的。”

他一脸晦涩。

闻言,皇上瞥了眼谢钰,接着又扫回刘通政使泛着白发的两鬓。

谢中书向前一步,他笑道:“刘通政使,你可要好好想一想,皇上唤你来是想问问这折子为何会被压下。如你所言,连你都未见过的折子,皇上都未见过。”

“虽你已年迈,可朝堂之事,每一桩都得小心。皇上日日勤勉,挑灯批奏不就怕误了大周的民生,生怕错过一丝一毫。”

“你…连奏折之事都马虎不已,怕不是想让皇上背负为虎作伥的骂名?”

刘通政使哪里想到谢中书会突然发难。

他本想徐徐图之,让谢钰替他出面质问卫国公府行事无度,目无法纪。皇上暴怒后,加以惩治,自己再将不得已说出,纵使有错那也不比卫国公府,可到现下一看倒是没有任何谢钰偏帮的迹象。

谢中书此番言论倒是隐隐有想将欺君之罪按在自己身上的架势,他早早准备好的措辞一时没用上。

汗从管帽的边缘滴了下来,他趴在地上,忙磕头:“皇上!臣,老臣都是逼不得已啊!”

“卫国公的奏折比皇上看到的还要多,可臣不敢呈递。是因卫国公曾威胁臣,臣迫于其淫威才不敢上呈!”

“大周都知晓卫国公暴戾成性,我小小的通政使如何于他抗衡!”

“臣自从压下后就惶惶不安,这可是欺君之罪啊!谁知那卫国公竟用儿子威胁臣,说他一代老臣皇上无奈何他…“说着刘通政使抬手抹泪,偷偷瞄了眼皇上的神色,却见他仍就镇定自若,一时慌神,”臣若不听卫国公之言,他便…他便要杀了我儿!”

一时殿内只有刘通政使小声抽泣的声音。

连平日里面无表情的皇上都微微蹙起了眉。

方才还向刘通政使发难的谢中书又再次安静。

“此事当真?”

刘通政使猛地开头,因力度大,管帽微微往后,两鬓的白发更是扎眼。

“臣…不敢欺君。”说着他将头抵在了地上。

……

……

良久,刘通政使久久没有听到皇上的回音,等的心都快凉透,泪风干在他的脸上有丝丝凉意。

原先打算谢钰出头,他再将功赎罪的措辞拿出来,功过相抵。可如今却被谢中书硬生生的堵死,鉴于他曾说是误放于此的,此时开口便又落了下乘。

这样想着,刘通政使的心跳的很快,一双眼在滴溜溜转想着托辞。他不敢抬头,只觉得周围安静极了,又数到目光划过自己的背,他却轻易不敢抬起。

“刘通政使,你是大周的老臣,卫国公亦是,朕不会厚此薄彼。传令下去让大理寺丞去核查是否属实。”

刘通政使刚要谢恩,复又听皇上道。

“你知而不报,在其位不谋其职,杖责十下,罚俸半年。欺君之事乃是板上钉钉,待事查清楚,再让大理寺另行惩处。”

刘通政使瞪大双眼,这是无论卫国公是否有行违逆之事他都不能善终了!欺君可是死罪!

“皇……皇上!”

他要呼喊就被内侍捂住了嘴拖了下去。

王尧晟赶紧向前一步:“皇上。”

“刘通政使欺君之罪尘埃落定。我朝律法严明,卫国公只凭身份贵重独断专案又擅自夺人性命,此举甚是不妥,何况还是以祖上荫庇而威胁。”

“若是派人去查,不免遭受困难,不如让他上都城来当面断案?”

大家都害怕卫国公的权势不敢弹劾他,他自然是心里有数,可机会实在难得他不愿放弃。

皇上似乎赞赏地扫了他一眼,却并未再谈及刘通政使,而是突然感叹地笑了起来:“卫国公许久未领兵,血气还是很重。卫世子也是如此,倒是有卫国公当年的风范啊。”

王尧晟闻言暗自在袖子里捏紧了拳头,这位新帝刚刚即位,做派向来明正,想来是早对卫国公不满了,只是不知会如何责罚他?

接着只听见皇上带着隐晦的深意道:“如今是太平盛世,卫国公的血气确实是该收敛些。此事查了再说。”说完他便再也没有提及。

见皇上无意更改责罚,内侍默默领命带着摊在地上的刘通政使离开了。

查了再说?

再说?

那得等到猴年马月。

王尧晟心里困惑不已,皇上好似忘了卫国公一般,聊起了调税的具体章程。他等了半个时辰,看皇上同负责税赋的大臣聊得火热,突然明白过来皇上对此事的处置也仅仅是到这个地步。

他不免怨恨起来。

只是这样么?

在调税定下基调后,谢中书提步向前:“回皇上,刘通政使欺君之罪已定,主位空缺,要是耽误了皇上处理朝政可就不妙。不如让左使暂代,这位左通政使勤勉务实,素来就有刚正不阿的清名。”

此话一出鱼大人头一歪,眼神倒是锐利地刮了谢中书一眼。

皇上微微一笑,眼里倒是没有几分笑意而是道:“诶——朕自有妙计。”

“命人将乾清宫的东殿好好修整一番。”

“区区一个通政使,一旦遗漏折子那民意便不能送到朕的面前。”

“朕想,如若有人在通政使的位子上将折子故意压下,那朕岂不是看不到了?”

“就在这东殿设立专门批奏的书房,将当日的折子不需要看直接递给朕便是。在东殿收整后交给朕。朕批好后会交于内侍归类,再交给门下省发放,其余内无要事的折子再收拢回通政使便是。”

谢中书一顿,他微微弯腰:“那不就得辛苦皇上一本本批阅了,这大周官员众多一日便能有几千本上奏,该如何是好?”

“皇上您还年轻,身强体壮,可若是熬坏了,大周的子民也会痛心的。”

皇上淡淡一笑:“谢中书倒是说到了点子上。”他站起身,两只手长在撑在桌上似是要结束这场会议,“按谢中书的说法,奏折多且繁杂,朕有时挑灯到半夜也只堪堪批阅大半。不若将奏折分类,分类后按格式汇报,紧急的先递到朕的面前来。”

“诸如请安折谢恩折贺折奏事折,四品以上官员但凡所写皆递到朕的面前,其余品级依旧由内阁众人先审阅……只不过就不用再过通政使这一步了。”

他起身走到书桌左侧,宛如才想起了这个点子:“哦…朕还忘了,既然要递到朕的面前,就在乾清门边设立一个内奏室处,由内侍每日收整好拿给朕,你们看如何?”

皇上的想法是一个一个跟着冒出来,几句话的功夫通政使这个位子算是彻底沦为了虚职。

方才还直言举荐的谢中书此时无话可说,他原本还想推举自己的人上位,可如今看皇上并非是想延续旧习,估计不久后就会将通政使废去,从而牢牢抓在自己的手里。

可大家互相掣肘,谁也不想让对方得手。

皇上如此说,大家如何反驳,有通政使欺君在前,若是此时阻止怕是会被政敌说成居心叵测,于是众人只能称是,反正若要真的定下来必定是规矩多,前路慢。

过了片刻,皇上轻点了下谢父的位置:“谢大人、孙大人先留一步,其他人退下吧。”

“是。”

众人告退后,王尧晟走得慢了些,他站在原地看了下这群人离开的背影,又看了一眼空无一人的龙椅,像是带着眷恋地手拂过了这座金灿灿的位置,随即眼神变得狠厉起来。

他踟蹰着不愿离开。

出宫的路很长大家步履不一,有些官员已经看不见身影,王尧晟的前方倒是有个熟悉的侧脸,走的不急不缓更像是在等人,

好似是那黄侍郎的女婿?

这位状元郎现下跟他同为翰林院侍郎,他刚想上去打招呼,就有内侍从自己身侧经过,同籍侍郎行礼后说了些什么,接着领着他往回走了。

王尧晟颠了下袖子,倒是奇怪,殿内不是只有谢大人和那位孙大人吗?怎会叫上他?

宫路上没什么人影,他望着灼灼烈日的天空,竟觉得周身有些冷意,抖抖袖子继续走路了。

……

“诶,那位籍侍郎不是要下放吗?怎么去了翰林院?”

“不知,许是觉得下放太苦,还是在都城里当官舒服啊,毕竟是黄侍郎的女婿嘛。”

众人出了宫门,小声戏谑道。

王尧晟饶有兴致地瞥了他们一眼,他们不也是为了当官攀附这个攀附那个,如今倒也嘲笑起别人来了。

“哼。”

王尧晟加快脚步,沈香龄前几日同他说要出去避暑,暑热难耐他本也想一同前去,可公务在身没办法陪同。

自从她病了之后就不太爱说话,这几日来谢府次数渐少。

王尧晟脑子冒出一丝苦恼,他若以后想要向沈香龄打听些事还要命人去请,万一有急事实在耽误功夫。他不免想到,这亲事是不是也该提上日程了,到时娶回府里自然怎么样都方便。

*

“皇上是这么安排的?”

内侍低头回道:“不敢欺瞒皇后娘娘,我在外头可是听得一清二楚。”

“知道了。”

皇后脸色未变,挥手让他退下。

一旁芳若捏着一角,将叠起的纸再次铺开,用镇纸压好。

内侍离开后,皇后的脸色一下子沉了下来,芳若瞧去,隐隐觉得有些落寞之意。她道:“皇后娘娘,此事对我们有影响么?”

皇后静默了一瞬摇头让她先退下,待芳若走后,她执笔在砚台上点了点,悄无声息地叹了一句:“原来如此。”

她还在想,为何皇上这么轻而易举的松口,能让她督办宫女晋升设立之事。如今一看,原是为了平衡内侍的权力。

至于情爱,果然还是不能沾染的,容易糊涂多想,生出些要命的犹豫来。

皇后收敛起眼里的沮丧,缓缓眨眼间只剩下一片冷静,她垂首,在纸张上留下一点墨迹没再犹豫继续动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