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问世间 > 第21章 日常

问世间 第21章 日常

作者:来年醉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11 21:14:39 来源:文学城

谢仪有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生,是个圆脸杏眼的聪颖姑娘,家中贫苦,有着七个兄弟姐妹,自然供不起女儿读书,但小姑娘是个愿意学的,谢仪帮她交了学费,还总给她些补贴。

小姑娘勤奋,白日里帮家中干活,抽空来学堂听课,晚上便就着月光写作业。她确实有些天赋,许多东西一点就通,只是到底学得太晚,免不得总要纠正,谢仪也有耐心慢慢教导,如此往来,谢仪是真心喜爱这丫头,便收了为学生。

谢仪和林霁与街坊也是愈加熟悉,前些时日,张家娘子遭了大病,用的药极贵,还要求严苛,需时时有人守着才行,三十多岁的男人白天出去挣钱,晚上又要守一夜药,铁打的身子也熬不住,很快也累倒了。

屋中竟只剩下一个七八岁的小童还算健康,

但这张家老大是个拉不下面的,幸亏小童说出来,周围人才晓得如此艰辛。大家伙一合计,十户共接济,轮着带饭,帮着熬药。谢仪和林霁也参与其中,还从郎中那里抓了些补身体的药草。如此,那张家两口子竟也挺过来了。

还有夏日那场大雨,雷声乍泄,暴雨倾盆,木房漏了水,小院三人却都是个不着家的,匆匆回来便瞧见那床榻桌椅全淹了,连个落脚处都没有,

却不想平日只是打个招呼的邻里,竟冒着这等大雨送来盆桶油布等物件来,一齐把这水舀出去。

那几日屋子暂住不了,三人还被街坊们收留了。

多是些不大不小的事儿,没个什么轰轰烈烈的,但谢仪确是印象深刻的。

——

一转眼,到了建武十年底,谢仪和林霁已在青城待了近两年。

他们和郎中仍然住在一进的小院中,

谢仪自己办了个学堂,她那学生任助教,男女皆收,不要多少钱财,教的学问也多浅显易懂,差不多算个义学,周围街坊多称赞。

她如今处理其青城事务相当得心应手,已经可以独当一面。

林霁的生意越做越大,在整个陇西地区都是排的上号的,整日忙活个不停,却也乐在其中,

至于郎中,遇到几个棘手的病症,虽有从戎之志,但到底真心爱医,最近虽停了看那疑难杂症,但还是打算把这手头这几个病人治好了再离开。

如此说来,还有差不多一个月,他们三人又要一同过年了。

总体来说,谢仪和林霁还是相当满意当今生活的。

远离权利旋涡,不理纷杂事,本是修己之举,但这人间混沌,他们有些能力却不作为,那般避世又终不安。

如今隐于闹市中,便可以切切实实地帮助到民众,虽微薄之力,但如此从心而为,万般皆顺其自然,二人也是心安。

照目前的进度,郎中年后便要北上了,他已打听好了,那北郡起义军兵强马壮,纪律严明,有匡扶正义之心,该是个好归处。

他不仅想救得病之人,还想救天下人。

谢仪已晓得那场大雪后,各地皆起,但瞧着朝廷多少糊涂事,想到自家“谋逆”的大罪,谢仪也说不清自己对这些“谋反之人”是个什么态度,她总是在旁边看着,不参与,也不反对。

说来奇怪,林霁也是如此,

谢仪犹忆当初城门口,林霁如一匹充满仇恨的狼,怒视这个世界。如今那怒意全然不见,满身的尖刺被磨平,只剩笑盈盈的外表,藏着深处悲哀。

谢仪从不说,但她是晓得的,可她连自己的未来都如此迷茫,又如何提点林霁呢。

她二人都不过随着滚滚潮流飘荡,如今,落到了青城罢,

只望能在这小城生根,开出花来。

安安稳稳过日子,又有个盼头,若努力向前看,说不得可抚平过往伤痕。

但他们今后便是如此吗?这真的是他们想要的吗?

谢玄之说不清,林明远也说不清,但目前来看,这条路已是极好了,顺着走下去,结果总是不会差的。

秋风乍寒,今年似乎格外冷,赤城那边的马市提前关闭了,西戎人都匆匆赶了回去,天寒,河水将结冰,水草不美,那牲畜说不得要死上一批,要处理的事总是多的。

各人有各的难处,

而好不容易插上手的林霁也撞上了这天公不作美的年份,没捞上什么来。

如此,林霁最近竟难得闲了下来,

今日,天色有些昏暗,林霁和谢仪如往常一般出门,

若林霁不忙,便是先去瞧瞧城南那家铺子,二人往往可以同行一段。

他们踩着露水往那边走去,

途径张家的早点铺,见好得还不太利索的张家老大在卸门板,林霁顺手帮抬了两块板子。一旁张家娘子从蒸笼摸出两块滚烫的粗粮馍馍来,一人塞了一个,

“这新出炉的,可好吃。”女人脸被热气蒸得泛红,是个极爽朗的,虽大病初愈,但家底差不多被掏空,一家三口总要糊口的,她待在屋里也不是个事儿,

二人也未推辞,接了这馍馍又往前走去,

都是些粗糙谷物,但热气腾腾,口感绵软,还带着丝丝甜味儿,是极顶饿的,谢仪吃的斯文,林霁则三口两口便解决了。

旁边是一中药铺,药童正蹲在外面石墩上捣药,郎中昨夜没回来,想来又是在这里过夜了,瞧这时辰,该是还没醒呢。

林霁笑盈盈地唤了小童一声,递了把伞过去,在原地比划了一阵,“今儿这天瞧着要下雨,郎中肯定没带伞,等他醒了你便把这伞交给他。”

药童是个哑的,郎中说是逃难的时候伤了嗓子,但听的到话,点了点头,示意自己晓得了。

他借过伞,又从旁边的药篓里择出两草药香囊来,交到二人手中。

二人不知其中香料,可闻得这草药香囊提神,很是实用,那便是郎中提前备好的了,只是郎中手艺实在不怎么样,估摸着还是药童做的香囊

两人配上香囊,便继续向前,

路上,林霁往谢仪那边凑去,“玄之,如今我二人便只剩一把伞了。”

男子微微弯腰,专注地望着白衣女子,黑眸盛满笑意,神情却是苦恼样,

“怎的,今日明远是打算冒雨回去?”谢仪终于吃完这馍馍,正用帕子擦着手,她不知何时开始,也已习惯在路上用吃食。

“我今日没什么事儿,若早的话,便去官府找你,今日十二,你该是在官府的,若是耽搁了,还碰巧下了雨,便只能等人来接我了。”林霁一副没听见上面那句话的模样,自顾自说下去,却暗示意味明显,

“行,晚上若下了雨,我便去接你。”谢仪一笑,她近日也清闲,没什么事,想来早早便可离开。

“那便谢谢玄之了。”林霁还像模像样地做了个拜谢的姿势,这可比他几年前那不伦不类的动作标准得多。

谢仪往官府中走去,说来,最近他二人确被一事困扰——这婚嫁之事。

两人都不小了,如今也算有些产业,家中唯“兄妹”二人,没个其他开销,本就是极好的条件了,再加上谢仪和林霁还生了副好相貌,那更是锦上添花,这些时日他们和城中居民熟了些,人们晓得他二人品性,更是络绎不绝地上门来了。

可二人对此事都没什么想法,如今的日子便甚好,何必自寻烦恼。

但对这百姓来讲,这理由实在站不足脚,传宗接代,老有所养,这可是关系一辈子的大事儿,那媒人可真是拦都拦不住,虽多是好心,但还是有些烦了,如此林霁才总等着和她一起回去,二人同行,这凑上来的总会被旁边人分去一些。

正想着这事儿,便听见一旁同样当差的县丞轻轻咳了一声,已是一大把年纪的人开口难得有些迟疑,“丫头,听说你还不曾婚配,我那夫人让我来问问你可瞧得上我家小儿子,是个本分的,读书也用功……”

谢仪带着笑,耐心地听完这往日脾气粗暴的长官介绍完自家孩子,才开口,“谢谢王大哥好意,只是玄之暂时没有这方面打算,您家孩子优秀,想必可以另寻佳缘。”

这小城说话不需转几个弯,直来直去即可,谢仪已是相当熟练,

“那也是有些遗憾了。”县丞摸摸胡子,便不再开口,他就说没见人谢玄之有这方面想法,夫人非说这种姑娘抢手,时间紧得很,催着他来问问,他一个大男人,问一小丫头这事儿,说来还是小儿子不争气,要和谢仪那八面玲珑的兄长林霁般,还愁娶不到好人家的姑娘。

至于谢仪,老实说,他自己都觉得自家儿子是配不上的。

谢仪与一班同事寒暄完,才处理起这两日的事务,

如今周边的文书信件都是她先过上一道,拿不准的再去找李老头。

此时,本处理文件飞快的女子忽地顿住,

她手中是赤城来的信,

说来赤城和青城一个是大城,一个是小县,但两地长官关系确实是好,听说那赤城知府和李老头是同年,都是没个背景被派到这偏远之地的寒门子弟,但赤城长官是调回京城转了一圈又被贬过来了,说来若李老头愿意离开青城,也该是差不多的情境。

没个人脉,又没个钱财,只凭不知道哪里的小地方的一点政绩,想在京城闯出点名堂,笑话,

谢仪对其间弯弯绕绕是再清楚不过了。

因此,这两人颇有几分惺惺相惜之意,每次官方文书往来的同时还会顺道带些私信,不过说些家里长短,近日状况罢。

听说之前的官差路上被劫杀了,如今换了个新人,可能不熟悉流程,误把这私信也送了过来。

谢仪刚刚过得快,已是看完才察觉不对。

她没有立即把信送去给李老头,葱白指尖点过几行字,谢仪眉头微微皱起,

赤城长官信中写的随意,只言今年冬日估计大寒,西戎那边似乎状况不太好,不只马市,相关交易差不多都断了,说前些时日西戎牧皋的三儿子又带来一批人,侍卫明显变多,估计那西戎十二支的结盟出了什么岔子,这两日还给他送来了一批舞姬,各各摇曳生姿,想来又想换些利益。

天冷,冬寒,互市提前结束,连商人都急急回去,怎的这时候加派人到赤城?

但确实这时节游牧民族多不易,那十二支结盟听消息也只是一时的,不大牢固,冬季闹出点事也正常,和赤城通商应该是牧皋的主张,必然是有人反对的,这牧皋三儿子保护严密些也没什么问题。

此时送舞姬或许是表达提前闭市的歉意,或许是想做些什么新动作,但无论如何,这都该是想持续友好交往的信号。

赤城长官在边境待了那么多年,了解情况比谢仪不知详细多少,他的判断该是有道理的。

但谢仪望着这天色昏暗,总觉些许不安,如今朝廷本混乱,此时若边境出了问题,后果不堪设想,她想了想,还是把这事讲给了李老头。

李老头是个明事理的,听了谢仪分析便严肃起来,当即派人去赤城探查一番。

除了这一插曲,便没有什么别的事了,谢仪下午早早就出了官府,

这天上乌云滚滚,但雨又确实没下下来,谢仪往往林霁那边走去,

正好今日得闲,便去瞧瞧明远是如何做生意的。

还未靠近那服饰铺子,远远就见一青衣公子长身玉立,正和路旁马上的人交谈,

走近去,正是林霁和那白一白二,

原来这对双生子走镖正到了青城,顺便来看看他二人。

“想来近些日子生意不错,你们现在都配上马了!”林霁没瞧见谢仪,正笑盈盈地与二人说话,两年过去,他们也是相当熟稔,“我该请你二人进去坐坐,只是谢仪快下值了,不若两位先等上片刻,晚上我订个座,我们再好好叙叙。”

“哪里哪里,是大当家的厉害,这两天弄来好多匹马呢,还特地交代我二人一番,之前是时势所迫,换了你们的马去,这两日若是遇见林公子和谢姑娘,当带着你们回趟山寨,来挑两匹好马,算是赔偿呢。”白一说道,显然自己恩人能得到益处,他也是极高兴的,

“这不,我二人特地绕了些路,也算运气好,正巧遇上公子了。”白二接上话来,正准备说下去,看见谢仪,连忙招呼了一声,“谢姑娘!”

三人皆望去,谢仪微微一笑,“今日事少,便自己来了,不知两位这挑马是个什么说法。”

白二明显面色更喜,“我二人今日带队押了一批货,最晚明日就要送回寨子去,也是耽搁不得,便谢过林公子好意了,”

许久不见,这两人说话也变得有些文绉绉的,想来是和那商人打交道多了。

逐利的多狡诈,心眼确实不少。

“若二位不嫌弃,今日便随我们镖队回山寨去,快的话,差不多三日便回来了。”

林霁没立即回答,而是转头望向谢仪,“我观玄之近日多劳累,似有忧思,我们不若出去看看?”

总待在着安稳小城,已然忘了外界什么飘零样,谢仪想了想,或许她是该出去走走,无论是散心,还是警示自己。

白衣女子颔首,

“如此甚好,我二人这便去喊镖队的兄弟们,咱们一个时辰后城门口见,可好?”

谢仪和林霁皆应,

很快,谢仪去和官府和学堂请了假,回去收拾些东西,至于林霁,就更简单了,他常常出走行商,这套流程再熟悉不过,

只是今夜,郎中难得回来,却要一人住着小院了。

到了城门,两人也是有些许惊讶,这镖队竟不只那两匹马,不过二十来人,有五匹马,还有两辆马车,

今时不同往日啊,那强拿他们车马的寨子也变成了这般强盛样,

不知道背后又有多少宏城活不下去的百姓。

“林公子,谢姑娘,你们乘马车吧。”白一白二主动担起赶车的活,

竟还有一辆空马车供他们乘坐,可见这山寨确实富起来了。

“当年寨中之事我二人心中也有些过意不去,大当家的送两匹好马,我们这两年也算小有积蓄,便自作主张,为公子和姑娘准备了辆马车,到时候,你们一道带走吧。”

白一脸上的青色胎记猛一瞧狰狞,但看久了也就习惯了,这女孩笑得真诚,

“说起大当家新得的那批马,两位到时可要仔细挑挑,我听晚娘说里面可是有汗血宝马呢,极珍贵的,那京城里估计都没有这宝贝。”白二也是说个不停,能带着林霁和谢仪一同去寨子,他实在高兴。

黑云压城,不见日光,无人注意的路上,一队车队离开青城。

明显主角是受儒家思想影响较深哦,作者没有说避世不好的意思,也不是拉踩,只是主角心理而已。

饱饱们前期会有很多心理描写,正式开始权谋了这种有些伤感的侧写就会大幅减少(感情戏除外hh)

古代有一个和现代非常不一样的点——信息差!信息流通很慢,很多消息都是滞后的(暗示~)

矛盾,男女主始终是矛盾的,他们对未来迷茫[熊猫头]

要发刀啦aaa,要走权谋线啦aa好紧张。

饱饱们下周有两个考试,可能只会更两三章哦[垂耳兔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1章 日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