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温柔竹马是灭世魔头 > 第4章 第四回:古渡口初遇亦重逢

云台山麓有个名闻遐迩的千年古渡,名曰西津渡,又称金陵渡。

金陵渡南衔京口,北抵广陵,自古以来便是吴楚通津的古渡,素有江南第一渡的美称,江水浩荡贯通南州,两岸繁华,文人墨客、侠士商贾,天下名利之客往来不绝。

沈濯下渡船时,已经是又一个深夜。

虽是夜间,码头处却热闹得很,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灯火连绵亮若白昼,沈榅一早便到了,坐在岸边的茶肆门口等着接人。

沈濯远远就看见他,下船后直奔他而去。

“不好意思,让一让让一让!借过——”

周遭人头攒动,他走得急,街上赶车的小贩吆喝着迎面而来,沈濯避让不及,仓促后退,后背猛地撞上个坚硬之物。

还没来得及感觉到痛,沈濯身上一轻,被人从身后一手揽过腰抱了起来,往边上带。

与此同时,一股幽凉清冽的气息袭来,像是雪后梅香,干干净净地包围了沈濯。

卖货郎推着车摊擦肩而过,沈濯被人圈在怀里,很不习惯,下意识慌张地伸出手,按在搭在自己腹部的那只宽大的手背上,身后之人随即将手抽走,扶住他肩膀,帮他站稳。

沈濯平稳落地,他侧首抬眸,看到对方衣袍领口上金线绣的纹络,目光再往上,是这人的喉结、下颌、以及冷淡而没什么血色的嘴唇。

他正欲开口说点什么,对方却偏头轻轻咳嗽了一声,匆匆提步离去,只留给沈濯一个背影。

从背影看,这人穿一身墨青长袍,以一根桃木簪和一条青白相间的发带束发,身量颀长挺拔。

应是哪个富贵人家的公子或是仙门弟子,气质虽冷,却贵极雅极,清绝出尘,渡口人来人往,他混在汹涌的人潮中,仍旧可以被一眼找到。

被出手相助了,是该上前说一声谢谢的。

沈濯有意追上前去道谢,没走两步,胳膊肘就被人抓住了,转头一看,正是来接他的沈榅。

“你没事吧,被碰到哪里没有?”沈榅神色些许紧张,抓着他上上下下一通检查。

沈濯连连摇头,说:“没事……”

“没事就好,我和你哥打老远就看到你了,都是靖尔兄,非要买什么琼花露,不然我们早过来了。”

一道带笑的声音传来,沈濯这才注意到沈榅身后还跟了两个人。

这二人和沈榅年纪相差无几,皆佩了剑,身形偏瘦那个长得格外好看,气质儒雅,意态风流,乃是沈榅的同窗挚友,江南四大修仙世家之一出身的苏昱。

另一人个头高高大大,面容英俊潇洒,手中提着两只红绸封口的酒坛子,想必便是苏昱口中那靖尔兄了。

孟靖尔露齿一笑,把酒抱在怀里拍了拍道:“什么琼花露,这是菊花酒好吧,古语有云‘饮菊酒,祸可消’,正好今儿个重九,拿来给咱们小濯接风洗尘再合适不过了。”

“怪我,是我没跟上……”元砚姗姗来迟,正低声向沈榅告罪,孟靖尔听到又说:“不不不,怪我怪我。”

“我真、真没事……”沈濯指着人潮某个方向,“那人拉了我一把。”

众人齐齐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

只见长街对面停着辆华贵的马车,马车前乌泱泱站了一堆侍从,清一色的宽袖兽纹黑袍皂靴,袖口收敛,腰间佩刀,领头的是个穿着轻甲的青年男人,正骑在一匹高头骏马上,俯身对着马车里的人说了句什么,随后便开道带队离去。

沈濯要指的那个人却不知何时已没了踪影。

“是霍家的马车。”苏昱一眼就认出了,“上京的贵公子居然会出手助人,太阳这是打西边出来了?”

他语气颇为阴阳怪气。

孟靖尔问:“你怎么知道是霍家?”

“除了他家还有谁出个门这么大阵仗?”苏昱抱着双臂悠悠说道:“那马车上挂着的灯笼不是写了么,那么大个霍字,瞎子都看到了。”

没看到的孟靖尔本人:“……”

“霍家的马车?”元砚听到这句话神色一下子就变了。

沈濯注意到她握着刀柄的手很是用力,不禁问:“怎、怎么了吗?”

“没事。”元砚咬牙切齿。

……沈濯觉得很有事。

莫非霍家的人和元砚师姐有什么过节?

他再一看其他人,却见大家的脸色都不怎么样,他哥抿着唇默不作声,孟靖尔浓眉倒竖,苏昱的笑……也透露出一股不可言说的冷意。

怎么回事?难道在场的人都和这个霍家有过节?

沈濯拽了拽沈榅的衣摆。

“怎么了?”沈榅这才回过神,垂首问道。

其余人也纷纷低下脑袋看他。

沈濯顶着一道道关照的目光,仰起头慢吞吞来了句:“我饿了……有没有吃的?”

话音落下,沈濯肚子咕噜叫了一声。

众人顿时皆笑,莫名都有种如释重负之感。

苏昱一把揽过沈濯肩膀,两眼弯弯道:“这是一路都没怎么吃东西吧?走,今夜哥哥我请客,咱们下馆子好好吃一顿去。”

*

苏昱带沈濯来的是南州当地一家著名酒楼——千樽楼。

夜市食肆林立,苏昱拉着沈濯朝热闹处走,沈榅等人就在这两人身后不紧不慢地跟着。

还没到吃饭的地方,远远就瞧见那门口排着一条长龙,一进门,又见这里头装饰豪华,十分气派,几乎是座无虚席,食客走了一波又来一波,显然是生意极好。

沈濯却没有等,他们一出现,立刻就有小二来迎他们上楼,原是苏昱早在此处定好了座席,只等人来。

沈濯落座,等上菜的间隙,听到楼下惊堂木响,说书声来:

“世人皆知,天地之初,鸿蒙未开,万八千岁,混沌初开,乾坤始奠,气之轻清上升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天地合气,而万物自生。世间万物都离不开‘气’,天有阳气,地有阴气,草木有草木之气,凡人诞生后,又有了五谷烟火之气,仙人修行则倚仗真气灵气,南州城乃修仙圣地,自不必说……”

“这老头气来气去的,还在说蒙学呢。”苏昱见沈濯听得认真,插了一嘴道。

台上那位白发苍苍的说书先生转而又道:“就比如南州城如今最负盛名的修仙世家天荫宗苏氏,其先祖青木子就是依靠一株灵木之气得道化仙,开山立派,据说此人一岁开蒙,三岁入族学,十七岁高中榜首,二十岁登堂拜相,官运一路亨通,之后却辞官回乡,遁入玄门,一朝悟道,创下天荫宗数千年修仙基业……”

苏昱抚额。

沈濯转头,问:“他是不是……是不是能听到、你讲话?”

孟靖尔哈哈笑,没等笑完,却听那说书人又道:“远的不提。近百年来靠江南灵脉之气得道者也不在少数,比方说前几年刚兴起的渔阳孟氏,听闻先祖发迹之时,不过是个砍柴的樵夫,大字不识,一看书就头晕,却不知怎么竟教他在上山砍柴之时捡到本稀世的功法宝典,这位祖宗少时读书别人求他读都不读,愣是个打死也不读,这会子却好学起来,央人来读给他听,他于山中一通苦心钻研,倒还真学出了名堂来,也是得了道、升了仙。”

孟靖尔登时变脸,笑意转移到苏昱脸上。

沈濯:“这位先生好像是冲着你们来的?”

沈榅见沈濯听了连结巴都好了,也是啼笑皆非,“是也不然,他天天胡诌,你再听听就知道了。”

“说那孟氏做什么,他家不过瞎狗踩到屎——走狗屎运罢了!”

“就是就是。”

“还是说回江南四大家吧!”

“对啊对啊……”

“好好好,老朽依客官们的。既然提到了南州苏氏,那就不得不提浔州沈氏,苏氏以文冠绝天下,沈氏则是武中翘楚,要说这渡生宗沈氏可大有来头,别人家发迹功在一人,他家却有三位——这第一位正气浩然,一柄灵剑惊动天下,妖魔见之遁形,鬼怪见之求饶,真乃不世出的少年英才,他一出,世间的剑修,竟是无一人能与之相敌!”

“第二位则是位姑娘,人长得花儿一般娇,手上那把刀也耍得花儿一般漂亮,你今日欲与她谈情说爱花前月下,她明日提刀将你头颅砍下挂树梢上,不愧是断情绝爱之刀痴也!这不自然么?也得道了。”

“再说这第三位……啧,这第三位么,据说也是冰雪聪明,颖悟绝伦,其体质更是世间罕见,妙不可言!诸位可知道是什么——?”

听到这里,沈濯的脸色也终于有了些许变化。

他闷着一张脸,对沈榅道:“哥哥……他说的、他说的是我们呢。”

不错,这位说书先生所说的这三人正是浔州沈氏的三个稷阳学宫在修弟子——沈榅、元砚、沈濯。

那想必刚刚苏、孟两家的先祖事迹,也带有不少此人的杜撰成分了。

这样在大庭广众之下胡说八道真的不会被抓起来吗?

答案是,不会。

非但不会,酒楼中人还纷纷应和、踊跃回答:

“我知道!不就是那传说中的蕴灵体?听闻世间只此一人,有这体质之人可生发至纯灵气,取之无尽用之不竭!”

“这岂非是天道气运之子,天生的修仙圣体?”

“可不是,真是人各有命,别人辛辛苦苦修炼攒的灵力,他一出生就有了,人比人气死人呐……”

“羡煞我也!”

“靠体质算什么能耐,得有命享才是正理,空有天赋而力不能及,如稚子怀金于闹市,恐怕要招来杀身之祸。且看他担不担得住再说吧,不然福断了命没了,便是天生蕴灵圣体又如何?”

旁人都是低声议论,唯独这人嗓门大,突兀响起,在场众人都听到了。

苏昱他们不约而同都去看沈濯的反应。

沈榅一向和颜悦色,听到这句也蹙起了眉,显然不悦。

而莫名被卷入风浪漩涡中心的沈濯……

沈濯在埋头吃鱼。

说书人一拍惊堂木:“不错,正是蕴灵圣体!”

他也不再卖关子,铿锵直言道:“世间仅此一人,贵不可言,说是天道气运之子也不为过。自数百年前四方降魔之后,天下灵脉枯竭,如今四方诸境灵气凋敝,仙门败落,多少人苦苦修行仍不得其法,却横出这么一号人物,气为万事万物之根本,而今天赐此等机缘灵泽,此人必定得道成仙,人挡杀人,魔挡杀魔,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这时,楼上某处雅间传来一道清冷低沉的声音——

“说得好,赏。”

话音落下,只见不知何处而来的金叶子漫撒至台上,如金色星雨,纷纷而下,璀璨至极。

加了1000 字。

附一个略OOC小剧场:在线采访一下稷阳学宫少年小分队,今天玩得开心吗?

苏昱:不用上学可以出来玩了,开心。

孟靖尔:不用上学可以出来吃喝了,开心。

濯:不开心,听到假说书了,怎么维权?

濯他哥:弟弟听得好认真,不忍打扰。开心是什么?有我弟开心重要吗?

元砚:本姑娘竟然会把人跟丢了,这不科学……(还在复盘根本没在听

少年枭:原来我第一次见老婆转身就走了,我真装啊(此生不会再开心

魔头枭:开心,说吉祥话的都赏。

祝大家看文开心![撒花]

注:

“混沌初开,乾坤始奠,气之轻清上升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

——出自明· 程登吉《幼学琼林·天文》

“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出自东汉·王充《论衡》

文中渡口有参考西津渡,其余架空,不必考究。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第四回:古渡口初遇亦重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