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娓娓 > 第1章 第一回 窥天机书生开悟 忆前情太子泪涟

夜半三更,荒郊野岭,正是趱路者胆战心惊之时。这书生方出深山,还不待松一口气,忽然头顶一个炸雷响起,这书生吓得一个抖索,往天上看,顷刻间暴雨倾盆。正两难间,远远见得一处庙宇轮廓,遂咬下牙关,抱了书箱,一路急急奔走,到了庙前,原是一座半荒不废的破庙。他紧忙蹿进去,撂下书箱,将脱落的门板推合。

一回头,不防备间吓了个趔趄。原是雷声惊乍,霹雳照亮那坛上神像,好不骇人。这书生吓得心飞到喉咙口,定睛一看,松了口气。他道怎的,原来这儿供的既非观音,也非大佛,唬他一跳的也并非狰狞面目的护法神,乃是哪吒太子。环顾四周,更无其他面目悚然的护法神像。因而他定下心神,不再害怕。

只是外头雷声阵阵,不免叫人胆战心惊。近前来看,这庙原并未荒废,坛前还有祭品香炉,盏中尚有灯油。大抵是民间寺庙,并无专人照看。他取出随身的火折子,将灯芯点了,欲往后头寻一二事物取暖。这庙在荒郊,横在来往路中,必是常有行人落脚。或可寻得破布烂棉,或可找到几根柴禾,也好度这长夜。这样拢着火,到神像背后去寻,见架下似有木柴,便去翻找,忽然见到一本书卷。

他本以为是佛经云云,拿起拍却尘灰,却是一无名册子。信手翻开,却见一首小词,词牌乃是忆秦娥:

寒宫月。夜深忽觉涛声咽。涛声咽,沧海依旧,芙蕖如谢。

两仪青鸟衔鸳素,九重云开圣人路。圣人路,千秋同好,天地见妒。

他读罢不由惊奇,这词本是缱绻情意,下阕话头忽转,好大气象,若说慨然,读罢又觉幽深怅惘。真不知是何人所作,莫不是从前赶考路过的前辈?若有这等才华,何愁功名不成,怎会将诗遗在此地?

他心生好奇,又往后翻去。全书不论诗词格律,共计有十余首,倒好似一人平生所做。前几首意气风发,大抵是少年时,遣词用句大多华丽豪气,可见功名成就、意气风发、鸳鸯眷侣,羡煞旁人。

这书生看了不禁摇头,道:“龙歌凤舞,看来是一猖狂人,忒能夸大其实。这样典故敢用,难道是王公贵族不成?若是王公贵族,又怎会将这你落在这破庙中?”

他点了点手中书卷,继续读下去。文到中章,词风忽转,书中风云惊起,外面也风雨大作,点点雨滴击在门窗之上,簇簇作响,正是那句:

东海无端风浪起,云天万里悲荷声

“想必是遭灾了。”他感叹道。再往下翻,又是一首无名小词:

曾记否,东海滨,总角宴,戏红巾。

如今看来,愁波无尽,精卫骄矜。

只恨南国红豆,苦了我,一片莲心。

三教经文俱读尽,欲求扁鹊,又向何处寻。

“原是为情所困,是个相思的根苗。”这书生笑了笑,“他愁深似海,竟怨上了精卫。你纵有无量神通,岂能填得平东海吗,真是痴话了。”

他笑声未落,又翻过一页,人便一怔,将笑收了,那泛黄纸页上赫然见得三字——《悼妻书》:

宴归二首

其一

珠光不暖茶盏寒,行至空床泪阑干。

醉枕故衣眠复醒,遍踩楼阁是惘然。

其二

珊瑚美玉鎏金樽,俱是家人旧事存。

隔帘凝滞忽垂泪,曾是寻常夜归人。

天地侘寂,雨声绵绵,方寸中只有这破庙一间,残书半卷,油灯一盏,照得墙上人影烛也似的忽闪。忽然间又是惊雷一声,这书生猝然惊醒,只觉如梦如幻。他这半晌看得投入,湿衣已然半干,浑然不觉。手捧书卷,低语喃喃。

他本以为那相思词不过是情场失意,还做取笑话语。谁料想竟是阴阳两隔。这悼妻诗字字句句叫人心酸。现下恍然大悟,再去看开篇那首《忆秦娥》,又是一番光景。他本以为那词的下半句是自夸之辞,气象颇大,又像颂圣篇章。现在后知后觉,原来竟是说婚仪吗。偌大“鸳素”二字,他方才竟未察觉。怪道说“千秋同好,天地见妒”,是那红颜天妒,撒手人寰了。

他是书生的细腻心肠,又在这荒庙雷雨夜的怆然境地中,不由得心生悲切。想那本是一个意气风发少年人,昔日宴罢归家,扬扬得意猫儿般,不知何等欢喜。如今酒后空对寒宫冷阙,更无人添茶温盏,眼中旧人物事犹存,徒增凄凉。他读这诗,眼中如见其景,好似见到那人醉中忽醒,不知梦里人是幻是真,将宫殿踩遍,茫茫然之景。一时鼻酸,竟如感同身受一般,几欲垂泪。

敢用“圣人”字眼,又说楼阁金樽,不知是哪一朝的鼎盛人家,是哪位公主的额驸也未可知。是他学识鄙浅,一时难以考据。此书读罢,更觉天道无常。纵是贵为天家戚,生死面前,如之奈何?命数之下岂有尊卑之分,皆不过蜉蝣寄世。如此想来,心胸又开一境界,想来这也是他今晚的机缘际遇了。

这书生心中犹做感慨,起身将书卷收好,举着将要燃尽的油灯,重新步回堂前。此时再看哪吒神像,心中竟觉亲切起来。这世间造化弄人,神仙可曾俯首吗?可见众生之生老病死离别苦吗?神仙可也有烦恼吗?

他便觉自己心中的怆然忧虑,不过牛毛儿戏了,灵台清明畅快,难以言表。笑着望了那哪吒神像一会儿,想到这卷书的主人爱用“东海”典,大感巧合。哪吒太子啊哪吒太子,若说起东海,哪有人的因缘大过你呢。这人是个大学士,却在这一点上落了俗套了。

他忽而一笑,道:“若气象再大些,倒似你的手笔。只是你一小小孩童,又怎能娶妻呢?”

他摇头自嘲,心中怀着千丝万缕的感怀,在神坛底下和衣而眠,窗外仍是雷雨倾盆。或是见景生情,或是日有所思,他这一夜竟做一奇梦。

恍惚之中,灵台仿若飞上了九重天。眼前重雾遮眼,雷云层叠。忽然间一声霹雳,直击在胸膛里一般,悚得他几乎魂飞魄散。再一睁眼,只见又似万丈之外,又似咫尺眼前,一白龙在云中盘绕,狰狞嘶吼。龙头正对的方向,站一威风凛凛的少年神,红绫飘舞,脚踩火轮。这是……哪吒?

他只觉威压扑面,想要去看,却又不敢,但心中欲念又不由得他偏眸。战战兢兢间他要冒犯神威去望,不知为何,眼前云雾重重,再也看不清。他努力睁眼去瞧,倏而惊醒。

外头天光大亮,他躺在神坛下,犹是神思未定,好半晌才魂魄回转。这梦与以往大不相同,逼真竟如亲见一般,诚如见神!他心中大感奇异,爬出神坛,再看那哪吒神像,好似见故人,不知为何竟有欲泣之感。他怔然伫立片刻,上前将神坛灰尘掸尽,与那小神仙叩了几个头,这才背起书箱上路。

他还浸在那梦中,还是恍然。一路只觉百爪挠心,不知如何是好。只觉腹中成了气象,不吐不快。行至半路,竟就卸下书箱,祭出笔墨,于路旁成就一章。

……那恶龙逃窜不得,腾跃而起,在云里藏身。忽听四处叱喊,战鼓铮铮。天兵天将听从调遣,早在此地埋伏,一阵阵擂鼓助威,将这恶龙团团围困。这恶龙惊悚欲奔。眼前金光大盛,瑞彩千重,那恶龙为神威所摄,一时不能脱身。逆光去看,见一威风凛凛的少年战神,呛啷啷六种法器离身,不是旁人,正是大圣哪吒太子……

哪吒读毕,重重一声叹息。

二百年前,一道人云游至蜀,于金光洞圣地落脚修行。那曾是仙家洞府,灵力蓬勃,那道人又是灵根已开,忽一日,看到石壁上金字浮现,他以为是神仙显灵,以经文相授,匆忙记下。还不待细看,噌一睁眼,那石壁空空,手上也并无书笺。他心中奇怪,依照记忆写下,却是一首寻常诗文。

这道人苦心钻研,并得不出大道,颇为不解。待要放弃时,过了几夜,又做一梦。又见那石壁,又浮现金字。照样记下,亦是寻常诗文。随后,几日便得一梦,几日便得一梦,如此便集成一册诗卷,细细感悟,仍未见大道。

这道人虽不解,还是将这书卷随身携带,继续云游,逢人说起,只做一奇遇。果然人人称奇,有道友说,许是有人要借你之力解厄,也未可知。这道人深以为然,只待后来机缘。

可惜此人是尘缘外的修道人,这机缘虽有,在他身上却未显。故此册子失落在哪吒庙,暴雨夜又落那书生手中。那书生心性见明,灵念中窥得天光,也是神明早定,使他开一境界,得一机缘。机缘一动,哪吒便放神识去人间探,世间果然又传一热闹故事,道说哪吒与龙,他心念动,望虚空中一招,排排墨字于虚空中自现。入目七个古意隶书大字——《哪吒太子降恶龙》。

他对题只觉惊惑,这是何来?字字句句读罢,摇头一叹。眼前旧景如新,却是千年前大唐贞观年间事。

观音尊者奉佛旨,要去东土大唐寻一取经得道的和尚,一路九九八十一难,要收人保他,取得真经,也成正果。此事是他二哥木叉告知,又是他妻龙三太子敖丙娘家四海龙族动念,只因敖丙未得天庭加封,心中始终不平,故而要为龙族谋一正佛真身。他二人彼时年少夫妻,玩心甚大,就是不为功名,也爱图谋之乐。况且岳父有言,又岂能不尽心。

思来想去,是哪吒出了一个损主意。他叫敖丙那三表弟,西海龙族三太子烧毁御赐宝物,又叫西海龙王敖闰“大义灭亲”,去天庭告发。天庭定要严惩,有他殿前保下,必然能免去死罪,活罪却难逃。到时受刑,就使他二哥木叉将菩萨引到西海三太子受刑处,菩萨心慈,必然搭救求情,要他将功补过。如此一来,取经大计岂不成吗?

众人商议定,便照计实行。观音大士到来之际,哪吒与西海三太子交代过,便与敖丙躲在一旁云中观看。那凡人所见,定是此景。雷云是真,白龙是真,神兵亦然是真,只那龙是八部天龙广利菩萨,如此写就,却作何来?

彼时年少,不知天高地厚,竟用雕虫小技藐视尊者的大神通。那日菩萨一见此景,只将木叉无嗔无喜的一瞥,这一眼不说木叉如何感受,他和敖丙都觉被看透灵台。那木叉惭惭垂首,二人生怕被揪出来,在云中缩成一团,一动也不敢动。

菩萨仍与西海三太子说话,仍撞上南天门说情。他二人这才敢冒出头来,已知尊者看破,又羞又怯,彼此对视,又不禁笑出声。后来知晓,菩萨虽救下西海三太子,却不叫他做除灾免难的开路神,叫他化作马儿,给唐僧骑乘。这岂不是嗔怪惩戒之意?旁人不知内情,他二人得知此消息,不由得心虚,又不由得好笑。

思及往事,不由泪眼婆娑。彼时他二人躲在云中远望着尊者,衣袂窸窣也觉心惊,羞惭间,还觉有趣,悄悄将小指勾连。现下指节犹温,窸窣声如在耳畔,早是物是人非。那书生灵识未泯,古庙一夜,感应得他一缕残梦,却做了这等文章。终是凡人鄙浅,不得道理。

哪吒双目涔涔,挥散墨字,起身往云楼宫后殿去。此地本是他宫中园池,现下搭了个聚灵的阵法,将露天的云池罩在了阁中。火尖枪在门前防备,认主的枪儿不拦他。他进了殿,走进水雾里,眼前又一神仙境界,仙气缭绕,水汽蓬勃,又有床榻座椅,又有灵树仙池。床上卧着一“人”,额生双角,半人半龙,未着寸缕,就如睡熟了一般。

哪吒走过去,蹲跪在塌边,将他手握了,那龙无反应。哪吒将他手吻了,也无回应。哪吒双目发红,将人轻轻抱起,放入云池中。那周身晶莹蓝色鳞片顷刻间一亮,又黯下去。哪吒向他身上撩水,撩一下,蓝光亮一下,层层叠叠从他腰腹流溢至尾巴尖,终是全无动静。

哪吒握着他手,思及当年躲在云中事,不觉泪落潸然。当时年少,欢欢喜喜的要结千秋万世的姻好,只道此事是寻常。哪知神仙有死,竟至今日。天道所致,也是无可奈何。含泪有感而吟:

梦里不知身外事,还向云中戏旧文。

万劫不老长生客,却做天家未亡人。

那哪吒握着敖丙的手,又是泪落连连。天道无情,大罗金仙,如之奈何。

欲知前情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本文中诗词、判词、偈语等均系作者(即鄙人、在下、某、小生、小女子不才x)原创。快哉快哉!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第一回 窥天机书生开悟 忆前情太子泪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