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言谈了一段现实零接触的恋爱。
他们从不见面,也不当面聊天,只通过信息传递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思,尽管条件如此艰难,他们的恋情依然长久而甜蜜地进行着。
你问她这段恋爱是怎么开始的。
突然而然发现的。
当你发现自己爱上一个人的时候,你已经爱上他很久了。
谢言是个乖乖大学生,每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上课,平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每天图书馆寝室和教室三点一线地跑,除了周末偶尔回家以外,没有其他事情需要做。
她从不和现实地和对象约会,但她几乎每天都在约会,他们通过信息实现约会。
生活中的信息无处不在,他也无处不在,谢言就像掉进了蛛网,浑身包裹在柔软而黏着的蛛丝里,看视频是他,听音乐是他,看讯息是他,唯独梦里没有他。
你又问她是怎么确定那些信息是他的?
谢言心里有一个坚定无比的答案,他就是他。
她还没告诉过任何人她谈恋爱这件事,这是一个他和她的秘密。
她和往常一样坐在教室里上课,坐在第一排的位置,身边是她的朋友江灵,江灵是班里的干部,成绩优异,爱好学习。
授课老师对着讲台下的学校激情演讲,他们讲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
谢言的目光顿时被讲台上的老师吸引,昨晚她刚看了一篇和这个主题有关的文章,又是巧合般的安排,世界上并没有那么多巧合,谢言从不相信缘分,她知道是他在传递信息。
“遇到大象迁徙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
大象迁徙一如她的日常生活,她从这儿来,到那儿去,完成人生中一次又一次的短途迁徙,他面对她的时候会怎么做?
谢言心中有过许多的想法,心中也反复盘问过许多次,为什么不见面,为什么只能通过信息传递的方式接触,为什么他们的关系仅仅停留在信息这个层面,为什么一切的事物以这样的方式呈现。
到底是为什么。
老师缓缓道:“不去打扰它们。”
她是迁徙的大象,他是远处的看客,彼此之间不互相干扰,却又因为存在于同一时空而相互联系。
原来如此。
得知答案后谢言的内心淡淡的,这样的关系已经维持很久,如此苛刻的条件下这样的恋爱关系是如何维持下去的呢,因为她喜欢他,因为爱才让一切发生,一切才得以可能。
但是她似乎有点疲惫了,这样的关系,真的健康吗。
下课后谢言和江灵一起前往下一节课的教室。
上课铃拉响,她乖巧地坐在位置上,戴上眼镜看屏幕,老师一会儿指这里,一会儿指那里,她的目光跟着转来转去,挺得入神。
直到一张PPT的出现。
“最近发生的事情大家看了吗?”
老师拿着电子笔指向屏幕中的信息,是官员出行乡村访问的截图,老师的目光紧紧盯着谢言,“他来了。”
谢言眼中带着疑惑,是哪个人来了,他,还是领导人。
身边的江灵看了一眼屏幕,偏头,用本是如此的语气道:“不是说了吗,让你看新闻。”
谢言眼中的困惑更深,江灵是怎么知道这件事的,她从没说过,难道他们都知道,原本她以为只有传达信息中介人和她本人才知道这件事,其他人是怎么知道这件事的。
她看了一眼江灵,低头用手机去搜信息,只有一张官员出席的介绍图片。
在此之前,谢言对他的身份有过许多猜测,一个可以通过如此手段和她达成联系的人,究竟是什么身份才可以做到的,一定是一个不简单的人物,是一个她招架不了的人物。
他是官员吗。
具体信息不得而知,因为,她之前把他的联系方式删掉了。
他们是通过一个群聊认识的,一个巧合下他们加为好友,一起聊天分享哲学知识,单纯是聊天就聊了几个月,但是他的身份,非常地不一致,他变成了好几个人。
前几个月,谢言在视频软件上关注了讲视频的沈明,他的视频风格走的是专业路线,吸引了像她这样的大批哲学爱好者,粉丝量蹭蹭往上涨。
喜欢的博主涨粉快只能证明一件事,自己眼光好,她看得很开心。
谢言是个脱产人士,每天有大把的时间,刷手机属于推送什么就看什么,恰好沈明是一个高产博主,在一长段时间里她每天都看沈明路的视频,沉浸在世界上伟大的各个哲学家的世界当中,闲来没事去哲学群里辩经论道,看见什么都想批判几句。
这天,她在哲学群里加了一个群友。
君与空名:你好。
啵酱:你好,怎么称呼?
君与空名:空名就好。
啵酱:那你就叫我啵酱吧。
对方的头像是一个卡通人物,用卡通人物的都有点二次元属性,因此把对方的身份定位为年轻人。
她好奇地问:你是男的女的?
君与空名:雄性。
谢言看见这个答案有些发愣,她的认知里,很少有人用雄性来自称,雄雌一般是用来形容动物的。
啵酱:我的女的,你多大?我02年的。
君与空名:05年。
啵酱:我比你大啊。
君与空名:那应该叫姐姐。
啵酱:好的,我认为时间是升维的条件,一维二维三维就是普通科学意义上的维度,时间是从三维升向四维的力量。
君与空名:那你怎么看待时间?
啵酱:时间是动态的,可以弯曲的。
君与空名:哲学意义上的时间呢?
啵酱:这个我就不知道了,没了解过。
君与空名:道教的时间观呢?
啵酱:我也不了解。
啵酱:话说你是怎么看待恋爱的?
君与空名:你可以去看弗洛姆的《爱的艺术》,他说得很好。
对方似乎没有和她继续聊下去的意愿,问一句话多半是过了很久才回复。
啵酱:好的,我去看看。
君与空名:不客气。
看见这句话之后,谢言还想继续回复,但是理智让她停止了打字,心里一直有一个猜测,对面和她聊天的人不像一个05年大的学生,而是一个成年人,而且说话的内容、语气很像是她熟悉的一个人。
谢言决定去看完书再找人说话,到时候应该更有话题。
《爱的艺术》是一篇短小精悍的书,表达爱并不是被动发生的事情,而是一种爱的能力,是主动的、创造性的给予能力。